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或將被博物館保存 母親:他愛看恐龍科普,我們...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據男孩睿睿母親苟女士稱,在帶睿睿回四川通江老家後,睿睿指出疑似恐龍足跡,苟女士通過微博私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進行求證。經邢立達鑑定,睿睿發現的化石為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據悉,專家團隊已前往考察,證實其系獸腳類肉食性恐龍所留,屬於實雷龍足跡類。邢立達告訴荔枝新聞,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將足跡石塊在博物館保存與展覽,當地稱會考慮這個建議。

  回老家意外發現恐龍足跡

  睿睿是成都幼兒園一名大班的孩子。苟女士告訴荔枝新聞,睿睿從小喜歡自然科學類的繪本,近一年尤其痴迷恐龍。

  國慶前夕,睿睿跟在巴中通江老家的外公視頻時,告訴外公自己在看恐龍相關書,外公就逗他,老家後面有一塊石板,上面有一些雞腳印,問他要不要去看,睿睿一口答應。

  「正好我們國慶要回老家,就帶他一起去看了。」10月1日下午,苟女士夫婦帶著孩子和外公開始尋找「腳印」。苟女士稱,老家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都比較荒蕪了,石板上有很多荒蕪的藤蔓青苔,睿睿的外公還向鄰居家借了一把彎刀清理路障。

  (用彎刀撥開藤蔓 受訪者供圖)

  這些類似雞腳印的印跡對當地村民來說並不陌生,苟女士說,通江朝陽村這塊留有印跡的石板對面有一座山叫雞子頂,因此當地人把遺蹟叫的「雞腳印」,但從來沒人想到這是恐龍留下的。

  家人帶著睿睿用樹幹竹竿慢慢把植被清理乾淨,真的看到了一些凹坑。睿睿立刻說這是獸腳類恐龍的足跡,「然後孩子就問我是不是,我也不確定,所以就微博私信了邢立達老師」,苟女士說。

  母親談孩子教育:我們非專業人士,但願意幫他去求證

  荔枝新聞了解到,睿睿爸爸從事金融行業,苟女士是醫學專業,目前全職在家帶孩子,「我們並非是業內人士,但作為父母我們願意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進行求證」。

  「睿睿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就會給他讀一些科普故事,看一些自然科學類繪本。」苟女士說,近一年左右,睿睿尤其痴迷恐龍,因此,他們專門為兒子購買了兒童版的科普網課。

  (邢立達和睿睿 圖片系受訪者提供)

  苟女士表示,平時生活裡睿睿喜歡提到恐龍相關的話題,「他是我們家最懂恐龍的,所以我們也很相信他。」苟女士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私信邢立達,但沒想到收到了肯定回答。

  苟女士稱,兒子的偶像是邢立達,這次邢立達帶隊前來考察,兒子表現得很開心,「他說他以後想成為像邢立達那樣的人。」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將足跡石塊在博物館保存與展覽

  10月10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古生物專家們前往四川巴中通江縣毛浴鎮朝陽村實地考察,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留下,距今約1.3億年。「足跡是獸腳類肉食性恐龍所留,屬於實雷龍足跡類。」邢立達表示。

  邢立達解釋說,這組足印為獸腳類,行跡清晰,步幅較大,說明行走速度相對較快,足跡長約35釐米,每個足跡有三個趾,專家據此測算其體長約4.5米左右,「在當時當地應該屬於食物鏈頂端,佔統治地位」,周圍可能還會相繼發現更多的恐龍足跡。

  (恐龍足跡現場 圖片系受訪者提供)

  「這也是四川盆地北緣第一次發現白堊紀恐龍足跡,表明約一億年前此地有恐龍活動。」邢立達表示,「對我們研究白堊紀早期的古生態古環境,甚至古地理因素都有積極的意義。」

  據相關資料介紹,白堊紀時期恐龍種類達到極盛,陸地的優勢動物仍是恐龍,它們較之前一個時期更為多樣化,目前國內多地發現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和足印。

  據了解,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前館長,研究館員彭光照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將足跡石塊在博物館保存與展覽,當地回應會考慮這個建議。

相關焦點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封面導讀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孩子媽媽把圖片視頻傳給北京的專家,10 月10日,北京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一行抵達現場予以了確認。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了不得: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連種類都鑑別出來了
    了不得: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看了現場後認為,本次發現,為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增添了新的亮點,此前在巴中市南江縣發現過恐龍化石,但發現恐龍足跡在巴中甚至四川北部尚屬首次。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震驚專家:恐龍迷娃的世界,由恐龍繪本開啟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各位家長見識到了興趣對孩子的影響。這位小男孩從小就喜歡恐龍,在國慶期間隨父母回到通江老家,在背後的山石上發現了恐龍足跡,並準確說出了恐龍類別。北京專家判斷,這確實是距今1.3億年前的恐龍足跡。更讓專家及家長們驚喜的是:最先發現者竟然是一位5歲的小男孩。原來小男孩從小就對恐龍特別著迷,看了特別多的恐龍資料。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網友給邢立達留言:不收作弟子嗎?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據現場初步估計,足跡為一隻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令人驚喜的是,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
  • 5歲小男孩發現巨大恐龍足跡!家長做到的這一點很重要
    最近,又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國慶佳節剛剛結束的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刑立達等古生物學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方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據了解,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 5歲男童發現恐龍足跡,竟緣於學了少年得到的恐龍課
    5歲男童發現恐龍足跡,竟緣於學了少年得到的恐龍課 2020-10-14 17:06:00來源:大眾網
  • 浙江自然博物館發現我省最早的恐龍足跡化石
    記者19日獲悉,浙江自然博物館的金幸生團隊最近在化石愛好者吳立功、黃力等協助下,對諸暨、永康和建德等地的魚化石點進行野外調查,在建德和浦江交界的魚化石層位發現足跡化石,經初步鑑定為小型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在杭州市域首次發現恐龍生活痕跡。
  • 5歲小男孩第一人!首次發現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恐龍足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看到「雞腳印」,說出恐龍類別!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 發現恐龍足跡, 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 讓網友直呼「了不起」!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在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時,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證實了這一發現。 專家判斷足跡化石的主人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說出恐龍類型。網友:前浪死在沙灘上
    10月10日,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引發熱議。專家初步估計為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現場共發現五個三趾型足跡,每個足跡長約35釐米,恐龍體長約4米多,距今約億年。小朋友是怎麼發現這個足跡的呢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 發現恐龍足跡 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 讓網友直呼「了不起」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 5歲小迷弟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判斷為距今約1.3億年白堊紀早期恐龍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初步估計為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據現場初步估計,足跡為一隻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
  • 福建發現一大群恐龍足跡!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
    據初步勘察,上杭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呈現出面積較大、多樣性較高、保存較好等特點。在上杭縣發現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現場正在挖掘。圖片來源:上杭縣委宣傳部專家認為,該發現對於研究中國晚白堊世時期的古環境、古地理、古生態以及該時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價值。足跡點航拍圖。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在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時,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保存需連續的陸相沉積巖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肖和勇 劉默涵 蔣巧玲)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龍巖市上杭縣發現的恐龍足跡群化石有關情況。  福建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說,福建為什麼在恐龍方面一直是空白?恐龍化石的保存需要連續的陸相沉積巖。
  • 「落鳳坡」恐龍足跡化石及其發現經過
    24歲開始研究恐龍化石,歷時40年,是我國傑出的恐龍研究專家,被譽為ChinaDinosaur(中國龍王)。他共為35種恐龍命名,是世界上給恐龍命名最多的人。他研究恐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恐龍的故事》、《中國恐龍》、《中國恐龍動物群》、《恐龍大地》等八部著作問世。其中《恐龍大地》在日本出版,在日本國掀起一股「恐龍旋風」。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距今8000萬年共240餘枚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