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種植,園林的營造表達著對自然生機與活力的讚美[1]。大自然的意境、情感和啟示無不藉由著植物的生長得以彰顯。植物景觀既是景觀風貌構成的基礎,也承擔著國土生態環境修復和人居環境建設等多重功能。師法自然,因地制宜的植物景觀設計和城市生境營造,是將自然納入城市體系的重要途徑,也是生態人居智慧的突出表現。
」
目錄
1 城市公園種植
紐約炮臺公園——草本植物塑造城市空間
探索花園——自然體驗的植物學堂
盧瑞公園——植物的調色板
2 城市景觀廊道種植
布法羅河口公園——以植物串聯城市空間
紐約高線公園——自然野趣的城市空中走廊
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示範段及二期設計——自然野趣的濱江風貌
3 社區/庭院花園種植
Manor Lodge社區公園——草花混播創造「有序的混亂」
林地雨水花園——融入自然的棲居
藍色花園——詩意的義大利式庭院
4 室內花園種植
球體溫室(Sphere)——在辦公環境中重拾熱愛自然的天性
新加坡樟宜機場「星耀樟宜」(Jewel)項目——多感官的自然體驗
鐵路之上的屋頂花園——異域植物回應碼頭歷史
01
城市公園種植
紐約炮臺公園——草本植物塑造城市空間
The Battery-Park
項目地點:紐約美國
設計團隊:斯塔爾·懷特豪斯景觀設計事務所(Starr Whitehouse),昆內爾&羅斯切爾德公司(Quennell, Rothschild & Partners)
關鍵詞:城市公園 景觀步道 草本植物
Quennell Rothschild Partners
炮臺公園(The Battery-Park)坐落在歷史悠久的曼哈頓地區,佔地約48000㎡,包括一個橢圓形的草坪運動場(Battery Oval)、林地(Woodland),城市農場(City Farm)、自行車道(Bikeway),是一個具有文化、歷史意義的城市公共空間。
Battery Conservancy, Josie Connell
草坪運動場(Battery Oval),其佔地約8000㎡,四周為38株高大喬木所包圍,是遊客聚會和開展戶外音樂會的絕妙場地。體育場的草坪上種植了肯塔基藍草(Kentucky bluegrass)和高羊茅草(tall fescue)。
Quennell Rothschild Partners
精心設計的公園道路使得場地原有的250株古樹被留存下來。蜿蜒的自行車道兩側種植了豐富的多年生植物和灌木,為行人創造了自然野趣的景觀。同時,為了使公園更好地抵禦颶風和消納雨水,公園設計利用大量的自然原生草本植物取代人工修剪的草坪,同時儘可能減少道路鋪設。
Quennell Rothschild Partners
設計師充分考慮了場地的生態和功能要求,通過簡潔的設計手法和出彩的植物配置,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的公共空間。
整理自: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7/04/the-battery-park-new-york-by-quennell-rothschild-partners/
https://www.starrwhitehouse.com/project/battery-bikeway-and-perimeter/
探索花園——自然體驗的植物學堂
The Discovery Garden
項目地點:惠靈頓 紐西蘭
設計團隊:ISTHMUS設計事務所
關鍵詞:花園 科普教育 自然體驗
Isthmus
探索花園位於紐西蘭惠靈頓植物園(Wellington Botanic Garden)內,是一個重要的活動中心。植物園中通過植物種植和地形營建,為孩子們和他們的家人提供了觸摸、嗅聞、採摘、修剪、翻越等體驗的場所,從而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自然世界和他們的社區。為了實現這一願景,設計師、植物園的園藝工作者和「花園之友」(the Friends of the Garden)機構緊密合作,通過適宜尺度的空間營造和植物的選擇配置,讓探索花園成為一個神奇的自然學堂。
Isthmus
為了使花園更具有趣味性和科普教育意義,設計師優先選擇了在食用,藥用和建造方面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如洋薊(artichokes)、橄欖(olives)和薰衣草(lavender)等。
Isthmus
Isthmus
此外,公園還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和行進的空間,為人們提供庇蔭、玩耍和閒坐的場所。這種小尺度的空間為人們提供了聚集的場所,促進更多的社區聯繫。
Isthmus
整理自:
http://isthmus.co.nz/project/the-discovery-garden/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9/10/the-discovery-garden-by-isthmus/
盧瑞公園——植物的調色板
The Lurie Garden
項目地點:休斯敦 美國
設計團隊:古斯塔夫森-古斯利-尼克事務所(Gustafson GuthrieNichol Ltd),彼得·奧道夫(Piet Oudolf)植栽設計公司
關鍵詞:城市花園 新自然主義 植物景觀 多年生植物
Gustafson Guthrie Nichol Ltd
盧瑞花園位於芝加哥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內,是一處約12000㎡屋頂花園。該花園回應了芝加哥獨特的城市景觀和自然歷史表達,結合自然主義種植和對生態敏感的維護做法,利用植物和天然材料的媒介創造令人難忘的景觀印象,也為人們和城市野生動植物創造了一個城市綠洲。
Gustafson Guthrie Nichol Ltd
盧瑞花園的植物設計由世界著名的多年生植物學家彼得·奧道夫(Piet Oudolf)主持。他設計了一個由顏色和紋理組成的植物「掛毯」(tapestry)覆蓋屋頂結構,形成了形式多樣、色彩協調且富有節奏變化的植物景觀,以喚起人們對自然的嚮往與熱愛。
Mark Tomaras
植物不同的生長周期形成了花園四季變換的景致,花園空間因植物生長的高度變化此起彼伏,變幻莫測,引人入勝。例如,花園東南角的假升麻屬植物(Aruncus"Horatio"),在初夏成熟時為0.9m高的灌木。而冬末春初時,植株矮小,因而成為其他植物的背景。
Gustafson Guthrie Nichol Ltd
盧瑞花園不僅為各種各樣的植物和野生動物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棲息地,還為城市的居民創造了一個植物景觀動態變化的公共花園。其領先的園藝實踐、戲劇性的空間變化,是對芝加哥從平坦的沼澤地到創新的綠色城市的致敬。
整理自:
https://www.ggnltd.com/the-lurie-garden-at-millennium-park
https://www.asla.org/awards/2008/08winners/441.html
https://www.luriegarden.org/2020/01/30/mapping-the-naturalistic-garden/;
https://millenniumparkfoundation.org/art-architecture/lurie-garden/
02
城市景觀廊道種植
布法羅河口公園——以植物串聯城市空間
Buffalo Bayou Park
項目地點:休斯敦 美國
設計團隊:SWA事務所(SWA Group),布法羅河灣組(Buffalo Bayou Partnership)
關鍵詞:公共空間 城市生境 線性公園
布法羅河口公園位於美國休斯敦,其實現了20世紀早期對城市線性公園的計劃,以4塊獨立公園區域塑造出休斯敦標誌性的自然景觀。這4塊區域包括埃莉諾·廷斯利花園(Eleanor Tinsley Garden)、簡·格雷戈裡花園(Jane Gregory Garden)、洛斯特湖公園(Lost Lake Garden)以及沃瑟姆噴泉與林地(Wortham Fountain And Grove)。
埃莉諾·廷斯利花園
布法羅河口步道(Buffalo Bayou trails)和艾倫公園路(Allen Parkway)之間新增了一條常綠灌木林帶,與現有的槲樹(live oak)、木蘭(magnolia trees)等木本植物,共同構成了埃莉諾·廷斯利花園的主體植被景觀。常綠地被上點綴種植著灌木月季(shrub roses)和美國紫荊(redbuds)等植物,豐富了花園的季相變化。
James Ewing
簡·格雷戈裡花園
簡·格雷戈裡花園保留了現有的植被,創造了一個安靜、沉思的城市公共空間。裸花紫珠(beauty berry)、珊瑚莓(coral berry)、山茶花(camellias)和藍花草屬(Ruellia)的植物共同構成了林地的下層空間,與亨利·摩爾(Henry Moore)紡錘形的雕塑互為襯託。環小丘的園路兩旁種植有火炬松(loblolly pines)和多種草本花卉,回應了該地區的地形特徵。
James Ewing
James Ewing
洛斯特湖公園
洛斯特湖(LOST LAKE)的水岸邊種植了鳶尾(iris)、睡蓮(water-lily)和梭魚草(pickerel weed)等水生植物,軟化了水體與陸地的邊緣。湖泊周圍的山坡上栽種了鬱鬱蔥蔥的地被植物和灌木,如鼠刺(sweet spire)、蕨類植物(ferns)、美洲蒲葵(palmetto)和山麓杜鵑(piedmont azalea)等。曲折幽深的小徑穿梭在由楓香(sweet gum)、木蘭(magnolias)和橡樹(oaks)組成的小樹林裡,吸引著人們走向開闊的礫石廣場。
James Ewing
沃瑟姆噴泉與林地
沃瑟姆噴泉周圍的廣場上種下了多株墨西哥梧桐樹(Mexican sycamore)。季節性的開花植物模糊了公園林地與廣場的邊緣。橢圓形的草坪與公園裡的楊樹(cottonwood)共同成就了一番別致的景象。
James Ewing
整理自:
https://www.reedhilderbrand.com/works/buffalo_bayou_gardens
紐約高線公園——自然野趣的城市空中走廊
The High Line Park
項目地點:紐約 美國
設計團隊:JCFO事務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迪勒·斯科菲迪奧事務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彼得·奧道夫(Piet Oudolf)植栽設計公司
關鍵詞:新自然主義 植物景觀 鐵路 空中花園 景觀廊道
Timothy Schenck
紐約高線公園位於曼哈頓(Manhattan)西側,是一條由廢棄高架鐵路改造而成的城市空中廊道。該公園跨越了23個街區,其中與肉類加工區、西切爾西區(West Chelsea)及柯林頓區(Clinton)3個重要區域相連。高線公園的設計創造了一種審視城市的新視角,在廢棄基礎設施改造、城市植物景觀營造等多方面均具有啟示性意義。紐約高線公園歷經3期工程,於2019年全線完工。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高線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力求反映場地曾經的鐵路線歷史。結合特定的環境條件和微氣候,精心挑選了210種多年生植物,以形成原生,彈性和低維護景觀風貌。佔主導地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造了動態的野生景觀,為場地空間氛圍的塑造提供了一致性——鐵路廢棄景觀的荒涼感。多樣的植物種類為遊客帶來質感、氣味、高度和顏色變化等豐富的空間體驗。
Iwan baan
位於西26大道和西29大道之間的野花花壇由硬質鋪地、耐旱性的草坪和野花構成,花壇中種植多種花卉,使得場地呈現出季節性變化的植物景觀風貌。位於西20大道和22大道之間的切爾西灌木叢種植了美國冬青(ilex opaca),紫荊(redbuds)和其他美國本土常綠植物,它們能夠一年四季不間斷為公園提供豐富的色彩變化。而另外一些較為低矮植物,如苔屬植物(carex)和其他耐陰性灌木則展現了從草地向灌木叢自然過渡的植被景觀。
Iwan baan
Timothy Schenck
高線公園是一個融合了自然野趣、園藝耕種和社會交往等功能的場所,其柔性野趣的植物景觀,成為紐約城市空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整理自:
項琳斐.高線公園,紐約,紐約州,美國[J].世界建築,2010(1):32-39.
https://www.asla.org/2010awards/173.html
https://www.fieldoperations.net/project-details/project/the-high-line.html
https://dsrny.com/project/the-high-line
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示範段及二期設計——自然野趣的濱江風貌
Yangpu Riverside Public Space
項目地點:上海 中國
設計團隊: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示範段/原作設計工作室;楊浦濱江公共空間二期設計/ 上海大觀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
關鍵詞:工業景觀 公共空間 濱江風貌
金笑輝
上海黃浦江兩岸後工業時代遺留下的空置工廠建築與廢棄碼頭亟待轉型。在保護和更新現有工業遺址,梳理濱水綠道體系的基礎上,一系列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在此誕生,形成了展現城市景觀風貌和工業歷史的濱水廊道。
金笑輝
項目採用有限介入、低衝擊開發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廠區空間基礎和原生形態的基礎上,對生態進行修復。場地中的低洼溼地和雨水花園,起到了調蓄降水、滯緩雨水排入市政管網的作用,同時,通過管網搜集儲存的雨水又可作為澆灌之用。
金笑輝
濱水區植物種植以原生草本和耐水溼喬木為主,形成喬-草復層植物種植結構。上層喬木可穩定生長並抵禦颱風。下層草本植物可隨江風浮動,呈現動態景觀,並與厚重的工業遺存形成鮮明對比。
金笑輝
高樁碼頭與陸域之間的岸邊結合拋石與蘆葦種植,營造出自然野趣的植物景觀,並起到減緩水體對河岸衝擊的防護作用。同時,配以鋼結構和石材為主要材料的景觀構築物,形成別具原生野趣和工業氛圍的濱水環境。
整理自:
章明,張姿,張潔,秦曙,王緒男.滌岸之興.上海楊浦濱江南段濱水公共空間的復興[J].建築學報,2019(08):16-26.
楊曉青,張向陽,王駿傑,孫杰,張先之,張燕飛,鄒敏,呂文瑛,金笑輝.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二期設計[J].建築實踐,2019(11):88-93.
楊曉青.看臺與舞臺:楊浦濱江公共空間南段二期景觀設計[J].風景園林,2020(6):68-72.
https://www.archdaily.com/930494/demonstration-section-of-yangpu-riverside-public-space-original-design-studio?ad_medium=widget&ad_name=more-from-office-article-show
https://www.archdaily.com/916769/yangpu-riverfront-south-section-phase-ii-da-landscape?ad_medium=widget&ad_name=more-from-office-article-show
03
社區/庭院花園種植
Manor Lodge社區公園——草花混播創造「有序的混亂」
Manor Lodge
項目地點:謝菲爾德 英國
設計團隊:GreenEstate 有限公司,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學院
關鍵詞:社區公園 生境設計 野花草甸
Manor Lodge社區公園位於英國謝菲爾德市(Sheffield)的一個低洼地區,其引入了草花混播技術,形成了自然野趣的群落植物景觀。
袁嘉,杜春蘭
設計團隊採用新自然主義的種植手法,篩選並混播種植以單瓣花冠為主的鄉土草花種類30餘種,並配置10餘種引種自北美的馴化品種以保障秋後開花。其中,以具有大型花序和獨特葉形的萱草(Hemerocalli fulva)、槭葉蚊子草(Filipendula purpurea)和西伯利亞鳶尾(Iris sibirica)以及具有較高植株的維州腹水草(Veronicastrum virginicum)作為優勢種密集種植。離散種植體量較大且擁有膨大圓錐花序的寬葉拂子茅(Calamagrostis brachytricha)和尖塔形花序顯示度高的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並控制其生長空間以減少對優勢種生存資源的爭奪。
袁嘉,杜春蘭
此外,公園設計了空間連續的條帶型野花草甸,形成具有較高的空間指示性的傳粉昆蟲遷移廊道,有助於Manor Lodge 社區公園周邊棲息地中的傳粉昆蟲的種群遷移,也保持了野花草甸和周邊半自然生境的功能連接度。
目前,Manor Lodge 社區公園已經成為謝菲爾德地區鄉土草本植物的基因保育庫,為傳粉昆蟲等關鍵種提供了優良的攝食、營巢和庇護場所,為城市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整理自:
袁嘉,杜春蘭.新自然主義草本植物景觀在城市雨水花園中的應用與設計[J].風景園林,2017,24(5):22-27.
袁嘉,杜春蘭.城市植物景觀與關鍵種的協同共生設計框架:以野花草甸與傳粉昆蟲為例[J].風景園林,2020,27(4):50-55.
林地雨水花園——融入自然的棲居
Woodland Rain Gardens
項目地點:路易斯安那州 美國
設計團隊:傑弗裡·卡爾博景觀事務所(Jeffrey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s)
關鍵詞:住宅花園 雨水花園 本土植物
Jeffrey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s
項目為一住宅花園,位於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西北部農村地區,佔地約20234㎡,為天然的松樹林和闊葉林所包圍,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本土的自然風光。住宅花園由草坪,花園房和一系列的雨水花園組成,本土植物被大量應用在景觀的設計中,使得設計和自然達到了微妙的平衡。
Rebecca A. O』Neal
花園景觀的設計,充分利用和強化了場地周圍的森林、山澗、陡坡的景觀,使其成為自然景觀的主導。場地中有可供玩耍的花園房、種植有蔬菜和草藥的園藝場所和多個雨水花園,並藉助了可見的排水系統和集水技術,實現了低成本的景觀維護。
Rebecca A. O』Neal
蕨類植物(fern)、樺木(birch)、柳樹(willow)、松樹(pine)、鳶尾(iris)、紫珠(beautyberry)等多種本地植物,結合多種天然石材,共同構成了花園原生態的自然景觀。
Rebecca A. O』Neal
整理自:
https://www.asla.org/2014awards/602.html
https://www.carbo-la.com/woodland-rain-garden-1
https://www.gooood.cn/woodland-rain-gardens.htm
藍色花園——詩意的義大利式庭院
The Blue Garden
項目地點:羅德島 美國
設計團隊:裡德·希爾德布蘭德景觀設計事務所(Reed Hilderbr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關鍵詞:庭院花園修復 植物色彩 低維護
@The Blue Garden
Courtesy of Millicent Harvey
藍色花園(The Blue Garden)曾經是紐波特(Newport)上流社會著名的「秘密花園」。花園為典型的義大利風格,其絢麗的植物色彩——藍色和紫色的主色調,使其成為美國花園黃金時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如今,花園被重新設計與詮釋,以尋求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
Courtesy of Millicent Harvey
設計師綜合考量了植物的耐旱性、易維護性、花期、色彩和紋理等多項因素,以期實現花園低維護、可持續的目標。多種本土樹種,如北美圓柏(Juniperus virginiana)、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is) 和美國冬青(Ilex opaca)等構成了花園常綠色的背景。藍色、藍紫色和白色的多年生植物,再現了藍色花園的經典風格。
@Courtesy of Millicent Harvey
此外,新的灌溉系統、噴泉體系和過濾淨化技術,使得花園更加生態和可持續。花園中精緻的雕塑和藝術手工藝品更是為花園增添光彩。如今,新設計的藍色花園作為美國非凡景觀文化遺產的證明而存在。
@Courtesy of Millicent Harvey
整理自:
https://www.thebluegarden.org/the-garden/
https://www.reedhilderbrand.com/works/blue_garden
https://rpmarzilli.com/2016/06/28/the-blue-garden/
https://vimeo.com/232416384
04
室內花園種植
球體建築——沉浸式植物體驗
The Spheres
項目地點:西雅圖 美國
設計團隊:Site工作室(Site Workshop),NBBJ建築事務所(NBBJ Architects)
關鍵詞:室內花園 植物收藏 沉浸式體驗
Site Workshop
Sphere項目的靈感來自維多利亞時期的溫室,這一時期也是植物探索的黃金時代。項目希望基於一種沉浸式的自然體驗,創造一種新型的辦公環境。Sphere中有超過400種植物,其中特別收藏有來自熱帶雨林的植物。潮溼而涼爽的室內環境既溫暖又清新,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深入探索植物的世界。這裡既有高達16m的喬木,也有小如指尖的蘭花品種。
Site Workshop
溫室與辦公環境相結合,各種非正式的聚會區域、餐飲服務區和活動空間整合在整個建築和室內景觀中,成為員工之間相互聯繫、激發靈感的獨特場所。樓梯、俯瞰臺、步道和各種各樣的聚集區,營造出沉浸式的植物探索空間,鼓勵員工從多個角度觀賞和接觸植物,創造了一個恢復性的環境,有助於緩解員工工作壓力,激發其好奇心與創造力。
Stuart Isett
Sean Airhart(左),Stuart Isett(右)
豐富的種植提供了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北部溫室擁有來自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植物,南部溫室保護區則以亞洲熱帶雨林的植物為重點。建築物的核心是一面高約20m的牆體,其上以自然主義的種植手法,多層次地種植了多種蕨類植物,形成了多彩的植物調色板。
整理自:
https://www.siteworkshop.net/amazon-spheres
https://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the-spheres-exploring-biophilia-in-the-modern-workplace/#.XngvmLCd1PY
新加坡樟宜機場室內花園——多感官的自然體驗
Jewel–Singapore Airports
項目地點:樟宜 新加坡
設計團隊:薩夫迪建築事務所(Safdie Architects),PWP景觀事務所(PWP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關鍵詞:室內花園 植物體驗 互動裝置
PWP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新加坡樟宜機場「星耀樟宜」(Jewel)項目以連接機場航站樓為目的,將商業空間和花園空間融為一體,將機場打造為一個充滿活力且振奮人心的城市中心,同時進一步呼應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譽。
PWP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建築由一個玻璃圓頂覆蓋,圓頂中心有一高達40m的瀑布傾瀉而下,形成了最受矚目的室內景觀——「雨旋渦」(rain vortex)室內瀑布。超過200種植物圍繞著位於中央的「雨旋渦」種植,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層階梯式的室內花園,即「森林谷」(Forest Valley)花園景觀,為使用者提供了宛如置身於森林的體驗。森林谷中包含了步道、人工瀑布和安靜的休息區,為遊客帶來多樣化的互動式體驗。
safdie(左),Tim Hurstley(右)
建築頂層的「穹頂公園」(Canopy Park),包括了懸掛在樹木中的網狀結構(Walking Net),懸鏈式玻璃棧道(Canopy Bridge),種植的樹籬迷宮(Hedge Maze)和鏡面迷宮(Mirror Maze),以及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完成的裝置,共同營造出沉浸式的夢幻體驗。此外,建築內部還包括了花瓣花園(Petal Garden)、灌木花園和其他園藝展覽,使得樟宜機場成為大型的城市公共花園舞臺。
Tim Hurstley
整理自:
http://www.pwpla.com/projects/jewel-changi-airport
https://www.safdiearchitects.com/projects/jewel-changi-airport
https://www.changiairport.com/en/discover/attractions.html#/filter?tab=jewel
https://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jewel-changi-airport-singapore-pwp-landscape-architecture/#.XqgD62gzZPY
鐵路之上的屋頂花園——異域植物回應碼頭歷史
Crossrails Station Roof Garden
項目地點:倫敦 英國
設計團隊:Gillespies LLP景觀事務所(Gillespies LLP)
關鍵詞:半室內景觀 屋頂花園 異域植物
Gillespies
@Jason Gairn
項目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是一個橫貫鐵路建築的屋頂花園。建築由福斯特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所設計,其複雜的網架木結構屋頂為內部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小氣候環境。
Gillespies
屋頂花園沿著一條人行道展開,多條小徑向花園深處延伸,為人們偶然的相遇創造了機會,並營造出遠離城市環境的舒適感。同時,座椅和小型的開放空間為遊客提供了聚會和放鬆的機會。
@Neil James Kenyon
花園植物的設計回應了碼頭區域特有的異國情調風格。設計師選用大量的外來植物品種,將屋頂花園隱喻為一艘滿載來自世界各國植物標本的船舶,以此象徵金絲雀碼頭悠久的航海歷史,同時也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一處獨特新奇的遊賞地。
@Karolina Malecha
整理自: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6/05/crossrails-station-roof-garden-by-gillespies/
https://www.gillespies.co.uk/projects/crossrail-place-roof-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