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莫裡森日前在智庫演講中肯定了中國脫貧取得的偉大成就,不止於此,在講話中他還重申了澳大利亞作為獨立國家在中美博弈中的立場,莫裡森稱澳大利亞不會將自己定位為美國的「副警長」,澳大利亞也從未給參與國遏制中國的經濟陣營。
莫裡森態度轉變,強調澳大利亞不會成為美國的「副警長」
在一家英國智庫會議中,莫裡森在演講中表示澳大利亞追求國家利益的做法被錯誤地理解為「和美國站在一起」,對此他再次重申,澳政府不會再這一問題上做選擇。莫裡森還指出澳大利亞未來會面臨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在全球最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軍事國家之間的敏感複雜關係中尋找澳大利亞最合適的位置。
對於外界認為澳大利亞進入遏制中國的經濟陣營的觀點,莫裡森態度明確,澳大利亞從未這樣做過,以後也不會。同時他還指出將兩國國家的戰略競爭描繪成新冷戰是錯誤的,世界也不會重回兩個獨立的經濟集團。
重申立場,莫裡森呼籲外界改變對澳看法
當地時間23日晚,莫裡森告訴「政策交流」會的與會者,在看待澳大利亞時不能僅從中美戰略競爭這層視角看待,這樣的看法對澳大利亞來說顯得過於片面。演講中莫裡森試圖強調澳大利亞作為獨立主權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自主性,他稱「澳大利亞似乎被看做是沒有自己獨特觀點和利益,且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惡化各方關係。」
態度的轉變顯而易見,在美國政權交接之際,莫裡森也在積極尋求關係的轉變,在剛結束的G20峰會上,莫裡森同樣釋放了類似的信號,他表示澳大利亞希望和中國建立「開放、透明和互利的關係」,並希望在地區發展和生活質量方面推動共同利益。
在澳美關係問題上,莫裡森同樣表達了兩國之間持久而堅定的盟友關係。他也指出,在美國和中國的戰略競爭中,澳大利亞要找到定位以及追求利益並不容易,而外界對澳的猜想也讓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莫裡森將澳大利亞在國際關係中的定位評價為是「斷路器」,為保持各方積極的互動提供空間和框架作用,而在分歧和矛盾問題上,澳大利亞將致力於減少分歧的出現並緩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