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

2020-12-08 社會黃金瞳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

12月5日的時候,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莫裡森製造的對華困境。該媒體認為,與中國交惡,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各行各業,都遭受嚴重的損失。

關於貿易關稅的問題,澳媒認為,這是美國挑起的衝突,本來與澳大利亞無關,但不知為何,澳方捲入其中,最後深陷其中。2020年,全球各國都不好過,尤其是澳大利亞,面臨火災,旱災還有疫情肆虐,如今澳方各地都盼著恢復正常,結果莫裡森卻決定與中國交惡。

澳大利亞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中國,如果中澳貿易關閉,那麼澳方實際可支持會下降14%,而對於中國來說,只是0,5%。誰會輸得最慘,顯然是澳大利亞。如今澳方各行各業都在質疑,莫裡森到底在做什麼。

時代變了,中國不再是那個任由打罵的弱者,已經擁有了與其匹配的經濟和實力,因此中方開始建立國際輿論。這種情況下,本身不佔理的澳大利亞,應當學會謙虛和反思。同時,澳方想要重啟對華關係,也不是單方面說得算。

兩國的雙邊關係,需要大家共同維繫,難道任由澳大利亞對中國惡語相向後,一句服軟,就可以重啟對華關係了嗎?顯然不可能,而且澳方的總理也不想這樣做,他要在國際上確立澳大利亞獨立外交的強硬,結果事與願違。

我國外交部也曾經表態,澳方要多做一些有助於兩國信任的事情,同時反思自己,並且向國際社會做出承諾。然後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雙方才能繼續友好發展。中國一直強調,穩定發展才是當今全球的道路,未來的挑戰,需要通力合作,共同面對。

如今,澳方內部開始反思,紛紛呼籲莫裡森做出決斷,要求莫裡森擺脫給澳方帶來的困境。希望莫裡森可以想清楚,對抗最終只能吃下苦果。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莫裡森下臺」突然爆火,澳明白人給他指了3條明路,與中國相關
    光明網12月4日報導,近日,「莫裡森該下臺了」這一標籤在澳版推特上爆火,這也是繼澳洲山火後,澳洲網友再次喊話莫裡森讓其「下臺」。據悉,這次澳方網友列出了莫裡森的「3宗罪」:其一,澳國防軍虐殺阿富汗平民,莫裡森卻「拒絕賠償」。
  • 澳大利亞專家:中澳關係已降至最低谷 是什麼導致澳對華無知?
    這直接導致中澳關係進一步陷入低谷。當然,疫情前,兩國關係已因澳國內持續渲染「反華情緒」和「對華恐懼」而惡化。這樣的局面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從澳前總理基廷到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都對澳政府的對華態度做出告誡。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澳大利亞研究院國際與安全事務項目主任艾倫·貝姆承認,澳大利亞當下並沒有追求平衡外交。
  • 「莫裡森該下臺了」又登上澳版推特熱搜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4日電近來,由於對華挑起爭端、澳駐阿富汗士兵暴行敗露,澳大利亞屢屢被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本周一(11月30日),「莫裡森該下臺了」(#ScomosGottaGo)標籤一度登上澳大利亞地區推特熱搜榜,話題熱度持續上漲。這已經是該標籤第二次上榜,去年12月,莫裡森曾因不顧國內山火飛去國外度假引發爭議。
  • 澳總理莫裡森:論脫貧人數,沒有國家比得過中國
    那麼這次澳總理的講話,被很多人認為是澳方在經濟制裁之後的被迫選擇。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    4年時間我國剩餘的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徹底擺脫貧困步入小康生活。所以澳大利亞總理說的「論脫貧人數,沒有一個國家比得過中國」是絕對真實的。  澳大利亞莫裡森
  • 中國叫停澳國產品進口,美國迅速填上市場空白,網友:真表面兄弟
    為了回應莫裡森政府錯誤的對華政策,中國商務部最近宣布對澳進口的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導致澳國農產品對華出口嚴重受阻,就在澳大利亞國內行業危難之際,作為盟友的美國又來落井下石。報導中介紹稱,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國內對飼料的需求越發旺盛,這原本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好兆頭,因為該國今年農作物的產量大幅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更低,但是由於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兩國無法開展正常的貿易往來,這給美國企業製造了奪取市場的時機。在採訪中阿加皮還不忘「安慰」澳大利亞,認為澳企總能在世界上找到買家,印尼、菲律賓等地都值得嘗試。
  • 澳商對華貿易受阻接連向政府施壓:莫裡森把話說清楚
    一位名為達米恩·懷特的葡萄酒經銷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澳兩國關係的惡化導致他的商品很可能無法通關,他不得不推遲一筆價值六十多萬的訂單,這已經導致了其他客戶取消訂單,對於自家的葡萄酒生意懷特十分擔憂。  懷特表示,澳大利亞政府需要對中澳關係做出官方回應,政府不給"答案",他們無法搞清楚對華貿易的方向。
  • 莫裡森別嘴硬了,澳大利亞根本找不到「中國替補」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想讓澳大利亞成為美國在太平洋的「副警長」,直接惡化了中澳關係,也影響到了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產品,比如煤炭。莫裡森並不把這當一回事,反而在政治上對華步步緊逼。但如果失去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而且澳大利亞找不出「中國替補」,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取代中國。
  • 德媒:莫裡森已經在向中國「服軟」,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近段時間,趙立堅在境外個人推特上發布一篇推文,配圖諷刺漫畫譴責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犯下的殘暴罪行,緊接著,澳總理莫裡森親自發視頻指責中方「捏造」圖片以及要求中方道歉。結果莫裡森並沒有等來任何致歉信息,反而等來了中國畫手的另一幅佳作《致莫裡森》。
  • 澳收緊外商投資針對中國?澳媒:新規不具追溯力,中企租借達爾文港...
    澳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稱之為「50年來最重大的改革」。儘管澳政府沒有點名任何國家,但西方輿論紛紛將此指向中國。中國遠非對澳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企業的投資經常引發非議。與媒體的解讀不同,澳總理莫裡森5日否認新規會惡化與中國的關係。澳媒還特別指出,新的規定不具有追溯力,因此中國企業租借達爾文港99年的合約不受影響。
  • 莫裡森為澳政府正名:不會一面倒向美國,也沒想過要幫美遏制誰
    澳總理莫裡森日前在智庫演講中肯定了中國脫貧取得的偉大成就,不止於此,在講話中他還重申了澳大利亞作為獨立國家在中美博弈中的立場,莫裡森稱澳大利亞不會將自己定位為美國的「副警長」,澳大利亞也從未給參與國遏制中國的經濟陣營。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 澳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將重創澳GDP
    外媒資料圖澳大利亞媒體9news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2日公布了最新經濟數據,該國GDP在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了3.3%,澳媒宣稱,這表示該國正式從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中復甦。但半島電視臺稱,若考慮到中澳關係的影響,澳大利亞的經濟數據可能不會如此樂觀,今年GDP可能會環比下跌6%。
  • 莫裡森這是什麼操作?每次都是他把事情捅大的,然後又跑出來滅火
    今年以來,中澳關係在澳大利亞一些政要,特別是澳總理莫裡森和他的政府反向操作下,越來越差直至最後達到冰點。期間,也出現過幾次可以順勢而為修復兩國關係的機會,但澳大利亞都一一錯過了。今年5月,我國對澳出口大麥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停止幾大澳牛肉出口商對華出口後,莫裡森隨後表示,「澳大利亞即便經濟受損,也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之後,澳大利亞仍緊隨美國,對我國內政指手畫腳,於是我國在疫情期提高了對出口商品的檢測標準,澳出口大受影響,也直接導致經濟數據下滑。
  • 澳政客被自己人「批鬥」,澳大利亞不能沒有中國
    澳媒12月1日發表文章稱,澳大利亞正在成為一個挑起對華爭端的典型,是一個悲哀的笑話。文章稱,澳大利亞已經墮落,澳政客們正在拋棄批判性的思維,迎合美國的做法,對華實行經濟脫鉤只會傷害自己,然而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中國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而澳大利亞更多的是依賴中國。
  • 莫裡森最新表態: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澳「愉快共存」
    此外,他還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並稱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 #莫裡森新表態稱要實現中澳愉快共存#據報導,莫裡森周四在坎培拉對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儘管最近幾個月、幾周甚至幾年發生了一些事,但澳大利亞仍然致力於在領導層和部長層級舉行具有建設性的、公開和定期的對話,以緩和兩國關係中明顯存在的緊張局勢。」「這樣做,符合我們的利益,符合中國的利益。
  • 澳企損失慘重紛紛倒戈,莫裡森失去最大金主,俄:這一招命中七寸
    有消息稱,澳洲企業受到莫裡森政策影響損失慘重,他們紛紛倒戈請求大陸重新對澳進行投資。就連支持莫裡森的最大金主,澳洲鋰礦巨頭Altura公司日前都宣布自己的公司瀕臨破產,這種情況也導致莫裡森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金主支持。俄羅斯網友認為,莫裡森手中揮舞的大棒,成功的打到了自己的七寸上面。據悉,澳大利亞國內預估有24萬家主要從事酒店、專業服務和運輸行業的企業瀕臨倒閉。
  • 中澳關係持續緊張 昆士蘭州州長擔心本地資源行業恐受嚴重打擊
    沒想到,這令澳總理莫裡森惱羞成怒,該事件連日來持續發酵。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2日報導,受近期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影響,像是在澳國內盛產煤炭的昆士蘭州,該州州長就為此而憂心忡忡,擔心緊張的中澳關係恐將嚴重打擊本地的資源行業。
  • 澳部長竟然說出這話!中國列舉三大鐵證,澳方來好好聽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追隨美國,對華奉行「對抗」政策,澳大利亞部分政客還大肆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這些做法嚴重毒化了中澳關係,也使兩國間的經貿合作受到了巨大影響。然而,在中澳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澳大利亞部分反華媒體和政客卻依舊不斷借中澳貿易往來時發生的一些正常事件大做文章,對中國進行攻擊。
  •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2014年10月11日,由延邊大學主辦、亞洲研究院承辦的「圖們江論壇」,在延邊大學科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及韓國、日本、朝鮮、俄羅斯、蒙古、德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