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2020-12-04 騰訊網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澳媒稱,由於中澳經濟糾紛仍在繼續,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然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石賀凌卻表示,儘管一些商品可以向其他市場轉移,但是短期內很難有市場可以代替中國的留學生資源。同時,不只留學教育產業很難向中國以外的國家轉移,澳大利亞採礦業也十分依賴中國。10月初,中國正式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澳大利亞的優質硬焦煤價格就下降了22%。

石賀凌還表示,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企業尋找替代市場的想法可能更難實現。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今年9月份的預測報告,中國將成為2020年全球範圍內唯一取得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相比之下,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GDP增長已連續衰退兩個季度。在國內經濟如此低迷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卻還和中國捲入長達7個月的貿易糾紛,這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而言顯然是雪上加霜。

澳媒和澳政客一夜之間改變態度為哪般?

面對澳大利亞眼下的困境,澳媒一改往日無理的態度,承認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對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澳媒之前總是不斷炒作中澳之間的貿易問題,妄圖將貿易問題「政治化」。早在龍蝦被滯留在中國機場無法運出,面臨著清關延遲的時候,澳方就大肆炒作,妄言中國這是在採取某種形式的「報復手段」。

此外,不僅澳媒見風使舵,就連澳方政客也開始向中方揮舞示好旗幟。11月18日,澳大利亞財長弗萊登伯格表示,澳大利亞隨時準備和中方進行「尊重和互利」的對話,並稱儘管兩國的政治制度不同,但是雙方要想從貿易關係中獲益,就要致力於保持穩固友好的外交關係,不然中澳兩國都會是輸家。

吃到苦頭後,才知道收斂,澳大利亞早幹什麼去了?

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澳大利亞卻是先拋棄「穩固友好外交關係」的那一方。此前不僅在對華問題上和美國亦步亦趨,甚至還同印度勾勾搭搭。2月19日,澳方跟隨川普政府大肆炒作病毒源頭,將矛頭直指中國。8月23日,澳大利亞禁止中企為其計劃的5G寬帶網絡提供設備。不久前,澳大利亞和印度還籤署了雙邊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為允許兩國使用彼此的軍事基地。澳大利亞所採取的這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使中澳關係降到了冰點。

之前澳大利亞在對華關係上打的小算盤,現在早已自食其果。疫情之下,之前被澳大利亞抱大腿的美國和印度全都陷入經濟衰退,自顧不暇。澳大利亞現在也只能試圖緩和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復甦國內經濟。但是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只是與其合作的125個國家中的一個。

校對:曾慧雯

相關焦點

  • 中國終於對澳大利亞出手,這次美國撐腰也沒用
    近段時間以來,受美國方面影響,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陷入了困境。而隨著美媒宣布拜登在2020年美國大選中獲勝,不少澳大利亞媒體紛紛表示,「拜登當選,為莫裡森改變中澳兩國關係提供了一個機會」。拜登當選,美國國家政策變化美國大選基本已經塵埃落定,多家美媒也已宣布拜登勝選,隨後,關於拜登上臺後,美國政策將會有哪些轉變,受到外界廣泛關注。
  • 囂張必自食惡果!澳政客被自己人「批鬥」,澳大利亞不能沒有中國
    澳媒12月1日發表文章稱,澳大利亞正在成為一個挑起對華爭端的典型,是一個悲哀的笑話。文章稱,澳大利亞已經墮落,澳政客們正在拋棄批判性的思維,迎合美國的做法,對華實行經濟脫鉤只會傷害自己,然而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中國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而澳大利亞更多的是依賴中國。
  • 同為美國跟班,為何澳大利亞「無腦」,日本卻能管控與中國的危機
    要說到跟在美國屁股後面的諸多「小弟」,不得不提的便是澳大利亞和日本。作為美國的「鐵桿」跟班,在美國在對抗中國的時候,這兩位都會在一旁「助力」。不過,同樣作為跟班,澳大利亞卻和日本的段位卻隔著一大截的距離。澳大利亞有多「無腦」?
  • 這次終於知道疼了?澳大利亞悔不當初,總理:很想和中國好好相處
    莫裡森表示,中國"誤會"澳大利亞正在聽從美國的命令,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並不希望與中國對立,而是希望能夠尊重彼此的主權和制度。莫裡森強調,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人民關係緊密,經濟互補,特別是在地區發展和福祉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希望中澳兩國始終能保持開放、透明和互利的合作關係。
  • 澳收緊外商投資針對中國?澳媒:新規不具追溯力,中企租借達爾文港...
    中國遠非對澳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企業的投資經常引發非議。與媒體的解讀不同,澳總理莫裡森5日否認新規會惡化與中國的關係。澳媒還特別指出,新的規定不具有追溯力,因此中國企業租借達爾文港99年的合約不受影響。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5日報導,澳財長弗萊登伯格當天發表聲明稱,這次的調整是1975年現行框架建立以來澳外資投資政策的最大調整。
  • 澳大利亞經濟復甦?澳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將重創澳GDP
    外媒資料圖澳大利亞媒體9news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2日公布了最新經濟數據,該國GDP在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了3.3%,澳媒宣稱,這表示該國正式從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中復甦。澳大利亞統計局國民核算主管麥可·斯梅德斯(外媒圖)半島電視臺指出,2018年,澳大利亞政府以安全為由,率先禁止華為向澳大利亞的5G行動網路供應設備;同年,澳大利亞還阻止了中國在基礎設施、農業和畜牧業方面的10筆投資交易;今年,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外長佩恩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發起所謂的國際獨立調查,來「調查新冠病毒的源頭」,追隨美國政客的腳步在疫情問題上「甩鍋
  • 中美之間,這次,澳大利亞站在了中國這邊
    導讀:據《雪梨先驅晨報》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前些日子的演講中稱,澳方願意隨時和中方一起探討一些不滿之處,並且表示澳不應該在和美國的「持久聯盟」和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進行被動選擇。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做好事也能被「黑」?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美媒不樂意了
    於是,經過中、美、澳三國人員的共同努力,這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成功從南極洲撤離,並得到了及時的醫療救援。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了中國國旗以醫療保密為由,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沒有就患者的具體信息給予說明,但表示其病情與新冠無關。此外,他們還對中國與美國給予的幫助表達了真誠感謝。澳大利亞南極局還表示,這是一次幸運的行動。
  • 終於,澳大利亞向中國敞開大門
    實際上在西方國家之中澳大利亞的經濟基礎並不算薄弱,2019年澳大利亞15642.9億美元的GDP總量和61250.7美元的人均GDP對於這樣一個總人口只有兩千多萬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可以說,澳大利亞居民的經濟實力可以在「封國」政策之下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而澳大利亞政府的經濟負擔相比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來說也要輕得多。
  • 這次是官宣!中國宣布叫停澳大利亞木材進口,外交部再次強調
    近端時間,澳洲對華出口商品頻頻出現問題,對華出口份額急劇下降,這些產品的相關企業都因此而焦頭爛額,而澳媒卻在其中煽風點火,不斷放出中方要出臺澳洲進口產品禁令的假消息,但這次他們想要的終於實現了。據《環球時報》11月13日報導,由於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維多利亞原木中發現了有害生物,中方決定從即日起暫停從澳大利亞維洲進口木材。
  • 中國網友幫澳大利亞"闢謠"
    中國網友幫澳大利亞"闢謠" 2020-11-30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增澳大利亞大麥稅,澳葡萄酒業將受毀滅打擊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近日表示:「澳正準備就中國針對其葡萄酒傾銷的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據悉,此前澳大利亞就曾因為大麥關稅向WTO提出過申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了拒絕。 相關人士消息稱,中國商務部終於開始整治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
  • 澳大利亞其實有更大的威脅!「五眼聯盟」真的會為它「出頭」?
    陶短房 旅加學者12月13日,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稱,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所組成的「五眼聯盟」正在討論聯手為澳大利亞受所謂「中國欺壓」出頭,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自中美建交以來,尤其冷戰結束後的歷屆美國政府,對華無非「又打又拉」,「群毆」也的確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慣技,但基於英語系傳統的「五眼」,除了十足另類的川普熱衷外,其餘歷屆美國政府都不甚感冒。道理很簡單,這種小圈子在孤立中國的同時,也將更多美國自己的盟友、夥伴劃在圈外。效果如何,甘苦自知。這則消息的來源是澳大利亞傳媒。
  • 澳大利亞專家:中澳關係已降至最低谷 是什麼導致澳對華無知?
    【環球時報記者 李艾鑫】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美國的一幹盟友中,澳大利亞是緊隨它責難或與中國作對最突出的國家。這直接導致中澳關係進一步陷入低谷。當然,疫情前,兩國關係已因澳國內持續渲染「反華情緒」和「對華恐懼」而惡化。這樣的局面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從澳前總理基廷到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都對澳政府的對華態度做出告誡。
  •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 中國叫停澳國產品進口,美國迅速填上市場空白,網友:真表面兄弟
    為了回應莫裡森政府錯誤的對華政策,中國商務部最近宣布對澳進口的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導致澳國農產品對華出口嚴重受阻,就在澳大利亞國內行業危難之際,作為盟友的美國又來落井下石。美國普氏能源資訊公司副總監阿加皮最近接受了美媒的採訪,表示他們已經同中國籤訂了包括小麥、大豆和玉米在內的農產品採購訂單,已經填不上了澳大利亞農產品被中國叫停進口後留下的市場空白,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美國供應商來中國市場尋求合作。
  • 外國科學家:只有中國技術能救了美國人
    外媒7日消息,俄羅斯科學家:中國的航天技術能有機會救了「世界各國的太空人顯然俄羅斯科學家的意思是,也包含了美國太空人,意思是中國技術也能救了美國人。指南針被應用到外國的航海上後,可以有效減少因為迷路導致了航海事故,這是中國技術救人的典型例子。
  • 這次,為了感謝中國,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
    中國與澳大利亞互幫互助去年12月17日,患者當時正處在澳大利亞南極洲設立的戴維斯科考站中,中國考察隊得知該名患者需要緊急撤離時也是立即伸出援助之手,這體現了中國與澳大利亞在南極考察過程中互幫互助的關係。不過,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對於該患者的具體患病原因澳方拒絕透露。
  • 美媒鼓吹中美或爆發核戰爭 中國或打擊美一盟友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2日宣稱,一旦中美爆發高強度衝突,中國可能會用遠程核飛彈攻擊澳大利亞,因此澳大利亞現在就應該擁有核武器,準備好應對中國。報導稱,在上世紀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最可靠的軍事盟友。澳大利亞在遠程飛彈尤其是核飛彈攻擊面前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