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澳大利亞向中國敞開大門

2020-12-03 時代之聲V

編輯:小馬

在全世界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亞不得已採取了「封國」的政策,雖然澳大利亞社會各界對此褒貶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採取強制性措施的話整個澳洲的經濟恐怕會遭到更大的打擊。

實際上在西方國家之中澳大利亞的經濟基礎並不算薄弱,2019年澳大利亞15642.9億美元的GDP總量和61250.7美元的人均GDP對於這樣一個總人口只有兩千多萬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可以說,澳大利亞居民的經濟實力可以在「封國」政策之下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而澳大利亞政府的經濟負擔相比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來說也要輕得多。

客觀來講,疫情肆虐對澳大利亞經濟的打擊似乎集中體現在旅遊、娛樂以及交通等服務性行業,這一領域為澳大利亞帶來的經濟利益相比此前跌幅達到了20%,要知道澳大利亞旅遊業僅在去年一年之內就為澳大利亞政府提供了610多億澳元的財政收入。而更讓人擔心的是服務業寒冬引發的失業潮,目前已經有超過130萬人因此失業。

很顯然,如果不出什麼大問題的話澳大利亞的「封國」政策還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然而根據澳媒近日的報導,莫裡森總理卻宣布澳大利亞會「向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遊客開放」。那麼澳大利亞為何要選擇在這個時候敞開大門呢?

客觀來講,在疫情控制和經濟方面的表現澳大利亞要優於大部分西方國家,但莫裡森政府在外交方面的「昏招頻出」卻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中美關係的惡化,澳大利亞政府也選擇採取一些對華「強硬」政策,此舉引來了中方的全面反制,澳大利亞的出口貿易產值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澳大利亞在經濟領域對中國的依賴非常之大,在中美之間選擇美國顯然對澳大利亞自身利益並無好處,只是出於意識形態方面的「站隊」行為。不過在吃到苦頭之後莫裡森政府最近以來的外交策略也發生了改變,先是宣布對中國遊客敞開大門,後來也積極參與到了RCEP的正式籤署當中。可以說,這是澳大利亞近期以來第一次在中澳關係方面釋放出積極信號,中澳關係的回暖或將從此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峽消費報。

相關焦點

  • 敞開的大門也是城市的胸懷
    近日,杭州街頭的不少便利店、快餐店都貼出了一張服務單,向環衛工、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敞開大門。這些店鋪,或提供開水、歇腳點,或提供飯菜打折、免費熱飯等服務。這個愛心舉動成為寒冬裡的一股暖流,網友們評論:「人不在杭州,心卻為這份溫暖感動。」  寒冬裡的一杯熱水,風雨裡的一處歇腳點,雖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著實暖在了環衛工、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的心頭。
  • 澳大利亞轉性了?敞開國門歡迎中國遊客!但不包括美國
    同時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旅遊業損失慘重,所以在連續多天沒有新增病例的情況下,澳大利亞決定向一些國家開放邊境,來恢復澳大利亞的旅遊業。據聯合早報近日報導,澳大利亞已經考慮向亞洲部分國家開放邊境,包括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方面認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防控十分到位,而且這些國家往往是來澳旅遊的主力軍,可以進一步恢復澳大利亞旅遊經濟。而為了降低疫情輸入的風險,像美國和歐洲各國這些疫情形勢還非常嚴峻的國家,澳洲的國門並沒有為其敞開。
  • 車諾比敞開「大門」之後
    澤連斯基稱:「必須取消目前在車諾比核電站周邊30公裡區域內實行的各種禁令,向全世界的遊客和學者展示,這裡沒有腐敗和禁令,只有投資和未來。」根據總統令,烏政府要在3個月內製定措施,以完善核汙染禁區內的旅遊基礎設施,包括建立新的水陸檢查站,提高輻射監測能力,以及確定安全的旅遊線路,在國際旅遊市場推廣「安全車諾比」這一新的國家品牌。
  • 攜手探索太空奧秘,中國向世界敞開探月合作大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探月國際合作是未來的方向,國際合作可以分攤經費,共擔風險,共享成果,相互學習。探索宇宙是和平的事業,我們希望開展更多國際合作。」中國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四號任務中包含了由荷蘭、德國、瑞典、沙特科學家參與研製的4臺科學載荷。目前,著陸器上由德國研製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和巡視器上由瑞典研製的中性原子探測儀已經開機測試。
  • 澳大利亞大火又燒了兩個月,仍堅持全方位動員,要和我國死磕到底
    由於地理位置不同,澳大利亞的春夏秋冬四季,就與我國完全相反。比如說,我國的夏天6、7、8月份,就是澳大利亞的冬天。而我國的秋天9、10、11月份,又是澳大利亞的春天。據外國媒體12月10日報導,澳大利亞迎來了近60年來最熱的春天,該國多個地區的溫度達到了45攝氏度!
  • 《動物世界》趙忠祥用電視藝術 敞開進入神秘自然世界的大門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電臺播出了一組融教育性與趣味性於一體的節目《動物世界》(現已改名為(人與自然),頓時向廣大觀眾敞開了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門:獵豹那矯健優美如閃電的奔跑、蜂鳥那稍縱即逝的玲瓏身影、角馬遷徙時威武壯觀的場面、懶猴在熱帶雨林夜晚眨動的大大眼晴、西班牙山林的金雕、藍色海洋中通曉人意的海豚,遠遊三十年仍重歸故地的海龜…讓人目不暇接,滿足了各種觀眾的審美需要。
  • 澳大利亞雲洞大開 仿佛異次元大門
    當地時間11月3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東部出現天空異景,呈現一個巨大的雲洞,就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讓人想起了科幻大片《獨立日》中外星飛船入侵地球時的場景。
  • 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
    2004年,Cooks等報導了電噴霧解吸離子化(DESI)技術,首次提出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的概念,為大氣壓下直接採樣的常壓離子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後各種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相繼問世,目前已經報導的有30多種。其中,2005年,Cody等研製的實時直接分析質譜離子源(DART)技術成為了第一款商品化的AMS離子源。
  • 叮咚~2020「精靈之約 暗訪夜精靈」的大門已為您敞開
    如果你與我一樣,渴望探索精靈們的神秘夜幕,融入為其中一員,2020「精靈之約 暗訪夜精靈」的大門已為您敞開,植物精靈們和動物精靈們在這裡等著您的來訪!來源:上海植物園原標題:《叮咚~2020「精靈之約 暗訪夜精靈」的大門已為您敞開》閱讀原文
  • 院士「的大門為什麼就不能為屠呦呦們「敞開「
    眾所周知,屠呦呦又「落選」了,院士的大門依然沒有向她打開,毫不留情地繼續把這位中國大陸地區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為人類健康做出突出貢獻的、群眾公認的著名科學家「檔」在了門外。儘管此前,呼聲是那麼高,人們的期望是那麼強烈。
  • 澳大利亞政府新做出的重大決定,讓中國人和印度人都鬱悶了……
    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充滿了陽光和海灘、並遠離紛爭的國家,因此頗受各國移民青睞,比如中國人和印度人。而澳大利亞也為這些移民敞開了大門,通過多種技術籤證,吸納著這些移民中優秀的技術人才。然而,澳大利亞政府這兩天突然做出的一個決定,卻把印度和咱們中國那些希望移民澳大利亞的人,都驚呆了……事情是這樣的,澳大利亞由於以前非常短缺技術工人,比如廚師啊、泥瓦匠啊、IT民工什麼的,於是他們國家便設置了一個代號為「457」的籤證,目的是為了吸引外國的這類技術工人來澳大利亞工作,並允許他們通過僱主的擔保移民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籤證】終於等到你,澳大利亞十年籤!
    澳大利亞這種一次根本玩不夠的地方,  手裡沒有個常年多次往返澳大利亞籤證怎麼行?  自2016年12月12日起,  只對中國申請人開放的澳大利亞十年「常旅客」訪客籤證開始試行!  小夥伴們,你還在等什麼?
  • 這次終於知道疼了?澳大利亞悔不當初,總理:很想和中國好好相處
    莫裡森表示,中國"誤會"澳大利亞正在聽從美國的命令,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並不希望與中國對立,而是希望能夠尊重彼此的主權和制度。莫裡森強調,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人民關係緊密,經濟互補,特別是在地區發展和福祉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希望中澳兩國始終能保持開放、透明和互利的合作關係。
  • 全世界對英國設限之際,有兩個不怕死的國家,其中就有澳大利亞
    其中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則是澳大利亞。據觀察者網12月21日報導,世界多國紛紛宣布與英國斷航、禁止入境等措施之際,澳大利亞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當天表示,沒有計劃效仿其他國家停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國際旅客只需在專門的酒店接受為期14天隔離即可。美國不對英國斷航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是世界上確診、死亡、每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國家,病毒在美國早就已經徹底失控,華盛頓也已徹底放棄抵抗。
  • 太平洋島國談為啥選擇靠近中國:澳大利亞做不到的,中國可以
    該地區的國家究竟如何看待這些聲音,如何評價中國在當地的投資和援助?《環球時報》記者對巴布亞紐幾內亞駐華大使克裡斯朵夫·梅羅和薩摩亞駐華大使塔普薩拉伊·特裡·託歐瑪塔進行了專訪。澳大利亞做不到的,中國可以巴布亞紐幾內亞駐華大使克裡斯朵夫·梅羅。
  • 澳大利亞有3個沒想到,每個都和中國有關,終於看清一些國家
    澳大利亞對中國有3個沒有想到 澳大利亞對中國有3個沒有想到,每個都和中國有關,這也讓那些「強硬派」無比懊悔,終於看清一些國家真面目。首先,繼大麥、葡萄酒、牛肉等農副產品出口中國的業務受到影響後,澳大利亞煤炭對中國的出口也出現困難。澳大利亞媒體一開始對此不以為然,還表示中國十幾億人等著他們的煤炭來取暖和發電。 而事實證明,澳大利亞高估了自己,中國南方某些城市因為冬季空調用電量高,對環保造成一定壓力,當地政府提倡節約用電的措施,卻被澳大利亞媒體解讀為缺少煤炭,這太過可笑。
  • 全世界對英國設限之際,有兩個不怕死的國家,就是美國和澳大利亞
    英國發現病毒新變種,全球對英設防據媒體報導,很多國家在得知英國出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之後,第一時間宣布與英國斷絕航空聯繫,但是仍有一些國家並不懼怕疫情的突變,美國和澳大利亞仍然為英國敞開空港,美國不中斷美英之間的聯繫情有可原,畢竟美國自身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哪怕英國的突變病毒在美國傳播,也不會引起太大的變化。
  • 科學網—PHA:正在敞開的綠色市場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前不久,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解禁的消息令公眾再次聚焦「白色汙染」。事實上,我們可以有更多「綠色」選擇。PHA便是其一。由於來源自然、可降解等諸多優勢,國內PHA產業正面對著巨大的潛在市場,但其自身也面臨著市場不規範、低端競爭等問題。
  • 向美國低頭?瑞典企業放棄續約,澳大利亞衛星站不再對中國開放
    如果不再續約,中國將無法使用其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地面衛星站。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向路透社透露,考慮到地緣政治與市場複雜性的影響,該企業將把目光轉向其他客戶。協議中所說的衛星站位於澳大利亞西海岸城市珀斯附近,如果失去該衛星站,中國的太空探索項目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 中國首臺出口南美洲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長沙下線
    中新社長沙12月18日電 (向一鵬 胡清)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二產業園,中國首臺出口南美洲的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18日通過驗收正式下線。該設備將用於秘魯聖加旺水電站隧洞工程建設。資料圖:工作人員在對隧道掘進機進行組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