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AMS)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質譜分析技術。這類離子源具有無需複雜的樣品前處理、操作方便、快速、實時原位、非破壞性、靈敏度及特異性好等特點,在生物體活體原位研究、反恐及環境保護領域的爆炸物檢測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2004年,Cooks等報導了電噴霧解吸離子化(DESI)技術,首次提出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的概念,為大氣壓下直接採樣的常壓離子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後各種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相繼問世,目前已經報導的有30多種。其中,2005年,Cody等研製的實時直接分析質譜離子源(DART)技術成為了第一款商品化的AMS離子源。

  自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市場上出現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開始嘗試使用並發展該技術,並陸續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據儀器信息網了解,目前,DART在中國已售出50餘臺,並且有30多個DEMO用戶。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多樣化,如中藥組學、法醫、食品、疾病等。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該技術在未來將擁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

  目前在中國從事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研究的課題組有清華大學張新榮課題組、東華理工大學陳煥文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再帕爾·阿不力孜課題組、北京大學劉虎威課題組、四川大學段憶翔課題組等,他們相繼設計推出了一系列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並將該項技術應用到爆炸物分析、質譜成像、疾病診斷等多個領域。

  為了向廣大質譜用戶及廠家集中展示國內相關課題組在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方面的原創性成果,同時也希望搭建研究者與廠商溝通的渠道,為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必要的信息交流平臺,儀器信息網特別策劃主題為《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的技術專題,並得到了以上各課題組的認可。

  經過為期2個月的資料整理,並徵集多方意見,如今《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正式上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高選擇性敞開式質譜離子源:讓檢測更高效
    離子源是質譜儀的關鍵核心部件,其技術及產品的發展不斷推動著質譜儀器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如電噴霧離子源(ESI)、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源(MALDI)的發明加速了各學科研究領域的革命。
  • 中國檢科院成功研發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本報訊 (記者 鄭曉可)記者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
  • 中國檢科院成功研發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本報訊(記者 鄭曉可)記者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MIPCS),研製出一種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 張峰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近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張峰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MIPCS),並研製出一種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 離子源:質譜儀器研發新熱點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7月2日-4日,在第30屆中國化學會年會舉行期間,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質譜分會場如期舉行。  在本次會議中,有大量的報告是關於質譜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
  • 真相只有一個|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新應用
    目前常見的直接離子化技術主要包括:DESI、低溫等離子體(LTP)探針、電噴霧輔助雷射解吸電離(ELDI)、實時在線分析(DART)、表面解吸常壓化學電離(DAPCI)和電噴霧萃取電離(EESI)等。 圖為法庭科學領域常用的敞開式離子源示意圖DESI-MS綜合了電噴霧電離和解吸過程,在霧化氣的帶動下,溶劑在高壓下形成電噴霧吹掃樣品,帶電溶劑在與樣品表面的分子接觸時溶解待分析物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姜山報告題目 加速器離子質譜新進展  據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所研究員姜山介紹,加速器離子質譜(AMS)裝置從第三代開始轉入了小型化,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我國原子能院,全球在2014年約有程平報告題目 常壓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與應用
  • 國際首創:基於敞開式大氣壓複合型離子源的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儀...
    2、 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採用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介質阻擋放電離子化(DBDI)技術和敞開式電噴霧離子化(AESI)技術、低場離子漂移管技術、射頻幅值、頻率與相位自調整技術、線性離子阱質量分析器技術以及基於雲端資料庫與自學習功能算法相結合的質譜專用數據處理技術,儀器的質量範圍為15~2000amu,質量軸穩定性為±0.1amu/8h,直接進樣方式樣品單次分析時間≤7.5s。
  • 從中國質譜年會看質譜技術與市場
    二、跨國公司核心技術有新進展,未來競爭日趨激烈  目前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質譜類型有三重四極杆質譜、單四極杆質譜、四極杆飛行時間質譜以及離子阱質譜。  四、國內研發團隊如雨後春筍,聚焦離子源技術  根據對歷年質譜大會報告的跟蹤,會發現關於質譜研發方面的文章和研發團隊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了數十個年輕的質譜儀器研發團隊,例如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中科院化學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國計量院等單位近幾年在質譜儀器研發領域非常活躍。
  • 張新榮教授:快速、常壓是離子源技術發展趨勢
    「快速發展的中國質譜分析」專題系列採訪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與儀器信息網共同製作。本專題採訪了5位來自頂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相關領域專家,介紹我國質譜發展情況。
  • 聚集質譜技術 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與試驗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在質譜論壇,除了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做質譜最新技術進展報告外,還組織了討論會,各位專家針對國產質譜儀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儀器研製中心於科岐研究員主持。>  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的報告題目是:質譜技術最新進展及其發展趨勢,從2012 ASMS年會看質譜技術的發展,概述了質譜技術在離子源和質量分析方面近期技術進展。
  • 清華大學張新榮:方法創新是質譜儀器發展的源泉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質譜儀器需要在真空下工作,因此小型化比較困難。   目前,國際質譜研究工作者在質譜儀器小型化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尤其最近幾年,常壓敞開式離子源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質譜儀器小型化的進程。在日前召開的「2013現場檢測儀器及技術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對質譜離子源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 《質譜學報》"質譜技術在中草藥研究中的應用"專輯
    敞開式離子化質譜(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一種能在敞開的常壓環境下直接對樣品或樣品表面物質進行分析的新型質譜技術,此技術無需(或者只需簡單的)樣品前處理,便可實現對樣品的分析,具有實時、原位、高通量、簡便快速、環保、可以與各種質譜儀器聯用等一系列優點,同時兼具傳統質譜的高分析速度、
  • 華粵行「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研製與產業化」正式啟動
    2016年10月19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研製與產業化」項目啟動會在廣州市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正式舉行。該項目於2016年7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項,是國家重大科學儀器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十三五立項支持的第一批項目。
  • 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鏗鏘玫瑰別樣紅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9日-11日,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廈門成功召開。繼開幕首日的13個重量級大會報告後,主題為新儀器新技術、蛋白組學與代謝組學、新型離子源、質譜在醫藥研究中的應用、有機/生物質譜新方法、無機質譜、環境與食品安全分析、青年論壇的八個分會場報告在10日當天同期召開。180餘場報告中,女學者報告數量佔據約1/3。廈門質譜大會上,鏗鏘玫瑰別樣紅。
  • 聚焦離子源技術 暢談國產質譜發展——BCEIA 2011質譜儀器評議活動...
    BCEIA 2011質譜儀器技術評議活動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魏開華研究員主持,參加評議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光輝研究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汪正範研究員、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蘇煥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李重九教授、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趙曉光教授、地質科學研究院李冰教授
  • 質譜技術推動科技進步——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開幕
    本屆會議為期3天(9月10日-12日),包含22個大會邀請報告以及8個分會場(生物大分子分析、質譜檢測新方法、儀器研發及新技術、組學研究、藥物分析、無機及同位素質譜、樣品前處理、生物醫學),同時設立了青年論壇專場和學術牆報展示。16家儀器廠商積極參與了本次會議並帶來了他們最新的技術。來自全國各地的600餘位關注質譜技術進展的專家、學者、科研和檢測人員到場參與了本屆會議。
  • DART離子源讓質譜「快」起來——訪DART技術發明人Chip Cody博士...
    Brian Musselman博士:在DART離子源商品化後的最初一兩年內,我們出售的儀器是第一代(DART)和第二代(DART ET)產品,在此期間,我們研製出了一款新型的DART離子源——DART SVP,即在標準電壓和常壓條件下運行的第三代產品。
  • 2016第四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6)盛大召開
    2016年11月11-12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第四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6)」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
  • 聚焦儀器研發——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8月2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落下了帷幕。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李志明報告題目:核測試中的質譜技術研究進展  質譜技術廣泛應用於核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