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檢科院成功研發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2020-11-23 中國工商報


  本報訊 (記者 鄭曉可)記者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MIPCS),研製出一種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該離子源可應用於食品安全檢測領域,與常用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相比,檢測靈敏度可達到ppb甚至sub-ppb級,檢測速度由幾十分鐘縮短至不到1分鐘,而檢測涉及的離子源成本也由幾十萬元降至幾千元。
  據了解,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可在大氣壓條件中離子化,隨後進行直接質譜分析,具有操作簡單、分析時間短的優勢,目前已在藥物分析、生物分析、食品安全檢測等領域廣泛應用。然而,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存在靈敏度低、選擇性差的問題。突破以上瓶頸,對於實現複雜食品基質中痕量食品汙染物的選擇性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在該項研究中,專家團隊提出將分子印跡技術與導電基板結合,實現選擇性富集目標物並提高檢測靈敏度,以解決上述問題。研究結果表明,所合成的MIPCS對5種待測氟喹諾酮抗生素的選擇性有較大提升,研製的敞開式離子源用於牛奶中5種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檢測,檢測過程可在幾十秒內完成,檢測快速,靈敏度較高。該敞開式離子源的開發不僅為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也為藥物研發、醫療診斷、環境保護等研究領域提供了新方法。
  據介紹,相關產品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相關應用發表在SCI知名期刊Talanta上。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支持。

相關焦點

  • 中國檢科院成功研發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本報訊(記者 鄭曉可)記者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MIPCS),研製出一種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 張峰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近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張峰首席專家團隊在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將傳統的固體基板電噴霧離子源中的惰性基板改進為導電基板,並引入分子印跡修飾技術,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跡聚合材料塗布的不鏽鋼片(MIPCS),並研製出一種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
  • 高選擇性敞開式質譜離子源:讓檢測更高效
    常壓敞開式離子源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離子源,這類離子源具有無需複雜的樣品前處理、操作方便、快速、實時原位、非破壞性等特點。2004年,Cooks等報導了電噴霧解吸離子化(DESI)技術,且首次提出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的概念,為大氣壓下直接採樣的常壓離子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
    2004年,Cooks等報導了電噴霧解吸離子化(DESI)技術,首次提出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的概念,為大氣壓下直接採樣的常壓離子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後各種商業化常壓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技術相繼問世,目前已經報導的有30多種。其中,2005年,Cody等研製的實時直接分析質譜離子源(DART)技術成為了第一款商品化的AMS離子源。
  • 離子源:質譜儀器研發新熱點
    另外,還有一部分報告集中於質譜儀器的開發,尤其是新型質譜離子源的開發。  離子源作為質譜儀的關鍵核心部件,其技術及產品的發展不斷推動著質譜儀器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如電噴霧離子源(ESI)、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源(MALDI)的發明加速了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革命。近年來,我國有不少質譜研發團隊都在從事新型質譜離子源的開發。
  • 國際首創:基於敞開式大氣壓複合型離子源的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儀...
    2、 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採用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介質阻擋放電離子化(DBDI)技術和敞開式電噴霧離子化(AESI)技術、低場離子漂移管技術、射頻幅值、頻率與相位自調整技術、線性離子阱質量分析器技術以及基於雲端資料庫與自學習功能算法相結合的質譜專用數據處理技術,儀器的質量範圍為15~2000amu,質量軸穩定性為±0.1amu/8h,直接進樣方式樣品單次分析時間≤7.5s。
  • 真相只有一個|敞開式離子源質譜新應用
    圖為法庭科學領域常用的敞開式離子源示意圖DESI-MS綜合了電噴霧電離和解吸過程,在霧化氣的帶動下,溶劑在高壓下形成電噴霧吹掃樣品,帶電溶劑在與樣品表面的分子接觸時溶解待分析物質譜成像近年來,質譜成像技術也成為成像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熱點,相對於傳統的成像方法,質譜成像仍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成像技術。其無需螢光標記、無需複雜樣品前處理、可提供豐富的待測物空間分布信息,與核磁共振或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相比,質譜成像具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
  • 華粵行「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研製與產業化」正式啟動
    2016年10月19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研製與產業化」項目啟動會在廣州市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正式舉行。該項目於2016年7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項,是國家重大科學儀器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十三五立項支持的第一批項目。
  • 從中國質譜年會看質譜技術與市場
    四、國內研發團隊如雨後春筍,聚焦離子源技術  根據對歷年質譜大會報告的跟蹤,會發現關於質譜研發方面的文章和研發團隊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了數十個年輕的質譜儀器研發團隊,例如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中科院化學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國計量院等單位近幾年在質譜儀器研發領域非常活躍。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後,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
  • 聚焦儀器研發——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8月2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落下了帷幕。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在致閉幕詞時總結到本次會議的特點之一即是很多科研人員都介紹了創新型質譜及相關儀器、設備的研製工作,其中不乏高水平的成果。而且,此次會議還首次設立了「儀器研發」分會及「儀器研發專題論壇」。下面摘取部分有關儀器研發內容的報告與大家共享。
  • 單細胞質譜分析: 新型「武器」助力生命科學研究 ——訪中國科學...
    該研究中,其開發了能用於複雜樣品的原位質譜分析方法,大幅提高了分析速度。並實現了針對細胞內蛋白質的直接分析,同時通過電生理膜片鉗技術開展了對小鼠腦內單個神經元的功能鑑定與解析。其研發的單細胞質譜分析平臺實現了單個神經元化學成分及代謝物的即時分析,將目前神經細胞成份分析的研究推向了活細胞及單細胞水平。
  • 《質譜學報》"質譜技術在中草藥研究中的應用"專輯
    敞開式離子化質譜(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一種能在敞開的常壓環境下直接對樣品或樣品表面物質進行分析的新型質譜技術,此技術無需(或者只需簡單的)樣品前處理,便可實現對樣品的分析,具有實時、原位、高通量、簡便快速、環保、可以與各種質譜儀器聯用等一系列優點,同時兼具傳統質譜的高分析速度、
  • 清華大學張新榮:方法創新是質譜儀器發展的源泉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質譜儀器需要在真空下工作,因此小型化比較困難。   目前,國際質譜研究工作者在質譜儀器小型化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尤其最近幾年,常壓敞開式離子源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質譜儀器小型化的進程。在日前召開的「2013現場檢測儀器及技術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對質譜離子源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 DART離子源讓質譜「快」起來——訪DART技術發明人Chip Cody博士...
    :已經演變至第四代 技術優勢凸顯  Instrument:請您談談DART離子源的研發背景?鑑於此離子化方式對多種類型的化合物有效,很顯然,該裝置和質譜、串聯質譜、離子淌度等各類質譜聯用將潛能巨大。  隨後,這一新型離子源很快被位於馬裡蘭州的美國軍隊化學與生物響應中心用來檢測化學戰劑,同時JEOL美國總部實驗室也對幾百種化合物如化學戰劑、藥物、代謝物、添加劑、降解產物、胺基酸、肽、寡糖、爆炸物、工業毒物等進行了方法比對分析。
  • 聚焦離子源技術 暢談國產質譜發展——BCEIA 2011質譜儀器評議活動...
    BCEIA 2011質譜儀器技術評議活動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魏開華研究員主持,參加評議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光輝研究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汪正範研究員、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蘇煥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李重九教授、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趙曉光教授、地質科學研究院李冰教授
  • 【乾貨】質譜常用離子源
    通常我們會說打個質譜圖,要做個高分辨質譜,有時候我們又會說用電噴霧質譜,這是一樣還是不一樣的呢?
  • 聚集質譜技術 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與試驗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  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的報告題目是:質譜技術最新進展及其發展趨勢,從2012 ASMS年會看質譜技術的發展,概述了質譜技術在離子源和質量分析方面近期技術進展。在離子化技術方面,常壓敞開式離子化技術,具有無需真空環境、無需複雜樣品前處理、樣品廣泛適用於氣體、液體和固體的特點,目前這類離子化技術主要有DESI、DART、ASAP、EESI、DAPCI等。一些最新的離子化技術如紙噴霧(PSI)/葉噴霧離(LSI)子化技術,PSI適合於分析肽類、蛋白質以及全血/尿中的藥物,LSI適合於植物材料和活體植物的直接化學分析。
  • 質譜NanoMate離子源: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訪美國Advion...
    ESI源(電噴霧離子源)作為常用的離子源,主要應用於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它既作為液相色譜和質譜儀之間的接口裝置,同時又是電離裝置。  Instrument:NanoMate 離子源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晶片的納升電離源,其在研發和市場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 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鏗鏘玫瑰別樣紅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9日-11日,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廈門成功召開。繼開幕首日的13個重量級大會報告後,主題為新儀器新技術、蛋白組學與代謝組學、新型離子源、質譜在醫藥研究中的應用、有機/生物質譜新方法、無機質譜、環境與食品安全分析、青年論壇的八個分會場報告在10日當天同期召開。180餘場報告中,女學者報告數量佔據約1/3。廈門質譜大會上,鏗鏘玫瑰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