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9月11日,華儀寧創AMS-100型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儀技術鑑定會在北京召開。該鑑定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持,專家組成員為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王海舟院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負責人張渝英、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光輝、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吳永寧、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錢小紅、北京大學教授劉虎威、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研究員汪正範等分析儀器行業著名專家。陳洪淵院士在會上被推選為鑑定小組組長,王海舟院士被推選為副組長。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作為合作單位代表參加了此次鑑定。
鑑定會現場
南京大學 陳洪淵院士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王海舟院士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負責人 張渝英、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光輝、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吳永寧、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錢小紅、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研究員 汪正範、北京大學教授 劉虎威、清華大學教授 張新榮、華儀寧創高級工程師 趙鵬)
在鑑定會上,華儀寧創總經理聞路紅向鑑定專家及領導介紹了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AMS-100)。他從成果簡介、技術總結、實施條件及產業化規劃、效益分析、用戶報告、查新報告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鑑定匯報。
在聽取成果匯報和審閱查新報告、檢驗報告、用戶報告等資料之後,專家組觀看了產品。
AMS-100產品
鑑定組成員觀看產品
華儀寧創總經理聞路紅與研發工程師周峰代表團隊回答了鑑定組專家的質疑和提問。在答辯過後,專家組成員經認真討論,一致達成以下鑑定意見:
1、項目組提供的技術鑑定材料齊全,編寫規範,符合鑑定要求。
2、 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採用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介質阻擋放電離子化(DBDI)技術和敞開式電噴霧離子化(AESI)技術、低場離子漂移管技術、射頻幅值、頻率與相位自調整技術、線性離子阱質量分析器技術以及基於雲端資料庫與自學習功能算法相結合的質譜專用數據處理技術,儀器的質量範圍為15~2000amu,質量軸穩定性為±0.1amu/8h,直接進樣方式樣品單次分析時間≤7.5s。
3、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採用敞開式離子源,具有操作簡便、免樣品前處理和預分離的優點,分析速度快、操作簡便、適用範圍廣、環境適用性強、自動化程度高,適用於車載、船載等現場快速原位分析和實驗室樣品高通量篩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推廣應用價值。
4、該成果已申請相關專利40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9項,已受理髮明專利13項,已受理實用新型專利11項。
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基於敞開式大氣壓複合型離子源的移動式現場檢測質譜分析儀器」屬於國內外首創,採用介質阻擋放電離子源,可應用於毒品和危險爆炸品等現場快速準確檢測,鑑定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該成果鑑定。
鑑定會參會人員合影
華儀寧創總經理 聞路紅
成果鑑定會之後,華儀寧創總經理聞路紅又與相關媒體進行了深入溝通。據聞路紅介紹,相比於實驗室常規質譜,該產品的特點是可以進行移動式現場檢測;相比於其他可攜式質譜,該質譜儀具有更高的檢測靈敏度。
為了達到移動式質譜的要求,在設計方面,儀器配置了結構緊湊、可移動的減震平臺;集成式閥島設計又可以降低軟管快插接頭在運輸過程中的氣密性隱患;同時採用了減震性更優的柔性連接技術解決真空接頭的電氣連接和真空密封問題。
在提高檢測靈敏度方面,公司對線性離子阱分析器及其驅動電源做了優化設計,高精度(5μm)線性離子阱質量分析器比三維離子阱具有更大的存儲空間和檢測效率;表面矽烷化處理可以提高離子阱的抗汙染能力;射頻電源VP-P>10KV@1.0MHz,從而具備線性掃描能力;基於數字可編程頻率合成技術的射頻技術可提高電源的溫度穩定度。
儀器離子源系統採用的是自主創新的大氣壓敞開式介質阻擋放電(DBDI)&敞開式電噴霧(AESI)複合式離子源,可以在常壓下進行樣品分析,從而滿足了質譜儀原位、實時分析的要求。
項目團隊初期就非常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專利布局,目前已就離子源和質譜儀申請專利40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授權7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授權9項),制定、起草相關標準2項,擬申請相關標準4項。
華儀寧創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公司比較注重創新方法論、人才建設、市場定位,特別強調技術的成果轉化。目前,公司擁有多個學科專業背景的高端人才,骨幹人員具有多年企業背景和豐富的工程化、產業化經驗。產品是公司的根本,接下來,團隊的精力仍會放在產品方面,營銷方面會通過與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團隊定位於從事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成果轉化,致力於解決科學研究與市場產業化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編輯:傅曄 仝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