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英國的變異毒株已經失控,數十萬倫敦民眾趕在最嚴「封城令」之前紛紛逃離倫敦,在全世界引起了又一波新的恐慌,眾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宣布與英國斷航,但有兩個不怕死的國家,表現得非常淡定。其中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則是澳大利亞。
據觀察者網12月21日報導,世界多國紛紛宣布與英國斷航、禁止入境等措施之際,澳大利亞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當天表示,沒有計劃效仿其他國家停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國際旅客只需在專門的酒店接受為期14天隔離即可。
美國不對英國斷航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是世界上確診、死亡、每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國家,病毒在美國早就已經徹底失控,華盛頓也已徹底放棄抵抗。以美國如此惡劣的防疫現狀和政府無視病毒的做法,它既沒臉也沒必要宣布對哪個國家斷航。
可澳大利亞不對英國禁航就讓人難以理解了。儘管澳有著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地理和氣候優勢,但它仍然難逃新冠肺炎病毒的襲擊。自3月份發現第一例以來,澳累計確診病例近3萬,900多人因此喪生。要知道,澳大利亞也才2000多萬人。
與中國相比,澳大利亞的防疫工作簡直就是漏洞百出。更為嚴峻的是,在其國內已經檢測到兩名自英國返回的旅客攜帶變異病毒。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那麼澳大利亞也不是沒有可能成為變異病毒下一波的爆發地。
事實上,並不是澳對新冠病毒不重視,而是它的重視是有區別的。4月中旬,澳總理莫裡森、外交部長佩恩、內務部長達頓、衛生部長亨特、國庫部長弗萊登伯格等人密集發聲,稱懷疑中國疫情處置和信息發布的透明度,要對中國發起所謂「國際獨立調查」。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澳政府還高度評價了中國應對疫情的透明度。
面對英國在應對新冠變異病毒一事上,澳大利亞政府的態度截然相反。早在9月20日,英國相關部門就發現了變異病毒,但一直沒有引起英國政府的重視。直到12月14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才公布這種變異病毒可能與英格蘭東南部疫情傳播有關,12月19日英國首相詹森才宣布倫敦「封城」。從9月20日到12月19日,英國整整浪費了3個月的時間。英國如此處置新型病毒的方式,不僅沒有讓澳提所謂的「國際獨立調查」,還敞開大門迎接新型病毒的肆虐。
這就說明,對於澳政府來說,人民的健康不重要,限制病毒的傳播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迎合西方國家的「政治正確」。美國說什麼、怎麼幹,澳就緊隨其後,即使被自己打臉、付出慘重代價也在所不惜。
顯然,在歐洲國家已經意識到病毒不會因為制度而放過他們的時候,澳大利亞的意識形態鬥爭還凌駕於科學之上。很難想像,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的澳大利亞,其政客的思想還如此矇昧無知,還在拿百姓的生命安全開玩笑。
靠老天賞飯吃,終究有吃完的一天。到時澳大利亞怎麼辦,這是值得他們深思的一個問題。不過,澳政客可不會想那麼長遠,撈盡眼前的好處才是王道,他們死後哪管那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