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名人故事:尼克·胡哲——人生不設限,把阻礙變成機會

2020-12-05 殘友之聲

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手和腳,該怎麼去度過忙碌的一天;不能走路,不能自己動手,甚至不能擁抱自己喜歡的人。

尼克·胡哲於198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沒有手腳,只有左臀下帶有兩個腳趾的「小雞腳」。

尼克·胡哲上學時飽受同學們的奚落,「尼克,你真怪,沒有人會成為你的朋友,你不能做這,你不能做那,」;在他10歲時,他曾把自己淹死在15公分的水底,他告訴他的父母,他想要放鬆一下,但事實上,是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一件事比起一個沒有手腳的孩子讓人更加絕望、更加沉重,那就是沒有手腳的孩子放棄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威廉·巴克萊說過,每個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天,你出生的那天,以及你知道自己為何出生的那天。

「我最開始相信了那些鬼話,相信我不夠好,相信我很失敗,相信我永遠都不會被人愛或接受;生命中有些東西是我們不能控制改變的,我們只能接受,我們有的選擇,就是放棄或者生活下去,今天你可以選擇怎樣走下一步。你比鑽石更為寶貴,你們是可以做些事的,而且不止一件,更可以活出生命的價值」。

人們總是問他,你是怎麼撐過來的,而他通常給的答案卻是:「把牆變成門」或者「把阻礙變成機會」。

「我們都在尋找某樣東西,我們都在尋找希望,你不會生來就有希望,甚至說,我們都是帶著痛苦來的,我們生來都要經歷重重困難。我的父母教給我,即使我們不知道,我怎麼會長成這樣,我們還是有選擇,我們可以因為沒有而生氣,也可以因為擁有去感恩。」

做一個強者,活出自我。

尼克·胡哲 19歲時,他給學校打電話,來推銷自己的演講,曾一度被拒絕過52次的他,獲得了一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和50美刀的報酬。從此他便開始週遊世界,與數百萬人分享他的故事。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他的幽默演講,激勵了一代人積極面對人生,面對生活的勇氣。

2003年,尼克·胡哲在格裡菲斯大學畢業,獲得會計與財務規劃雙學士學位,2005年出版了DVD《生命更大的目標》。並在同一年被提名為「澳大利亞年度青年」。後又陸續出版了圖書《人生不設限》《永不止步》《堅強站立:你能戰勝欺凌》《誰都不能欺負你》《愛情不設限》等書籍。他是澳大利亞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殘障兒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殘障者。

「當你不能得到奇蹟,你可以成為別人的奇蹟」

他在24歲時,在加利福尼亞,他見到了一位男孩,沒有胳膊,沒有腿,十九個月大,就和他一樣。面對和他一樣的孩子,或許現場觀眾和尼克胡哲都知道他將來可能會經歷霸凌,會經歷沮喪,會經歷孤單;擔心自己會不會交得到女朋友之類的事,這也是尼克胡哲所經歷過的。當他讓孩子的父親到臺上,面對兩千名觀眾,每個人都在流淚。

當你不能得到奇蹟,你可以成為別人的奇蹟。

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也許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

殘友之聲是一個講述草根兒殘疾人及公益達人故事的平臺,內容模塊分為圖文靜態和短視頻動態。通過全網平臺發行,讓更多的人關注殘疾人的溫情、正能量、為生活拼搏的故事,「接力愛心 傳遞幸福」。

殘友之聲於 2020 年發起徵稿:

題材內容需積極、正面、自強、勵志、感動、共鳴的草根兒殘疾人或者是公益達人,讓我們將接觸到的每一位殘友以及從事公益活動的每一位公益人的真實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現,用書籍和新媒體的載體加以傳播,令更多的人得到心靈上觸動,生發出更多、更美的關注弱勢群體的公益人來,讓我們的聲音傳播得更快、更廣,更有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那些能「心智突圍」的人,都掌控了人生的選擇權
    實際上,自我成長的路上,最大的阻力和機會都來自於我們心內的心智模式。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他看問題和做事的角度,它是由家庭、教育、閱歷、人際等隨著時間逐漸積累形成的,是你身體裡「看不見」實際操控著,要想完成人生的躍遷,我們需要突破局限的心智模式,從內二外地重構自己。否則,無法突破自己的心智模式,你得成長也只是止步於現在。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中國歷史學之祖左丘明、戰國卓越的軍事家孫臏、世界一流數學家華羅庚、偉大的英國詩人拜倫、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奧斯卡影后瑪莉·馬特林……在江北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活動「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裡,這些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殘疾名人的歷史故事,感染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心裡種下了一顆顆珍惜生命
  • 勵志的典範:通過自身的努力,最後獲得巨大成功的7位殘疾名人
    相信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遇到過不順心的時候,除了難過傷心之外,也在感嘆命運的不公平,為什麼自己的出身不像富二代一樣錦衣玉食,為什麼外表不能再完美一些,對於這種抱怨的確我們都有做過,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與其這樣的負能量擠壓不滿,不如好好的努力,至少我們身體還很健全,要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知名的人物,他們可是身體殘疾,但依然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通過不斷的努力,最後獲得巨大成功
  • 這些生命用靈魂告訴你,打破一切限制開啟創意人生!
    人生不設限,因為上天的祝福不設限!他沒有手沒有腳,可他卻走遍了32個國家,他從17歲開始演講1600場,他擁抱數十萬人,他傳播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就是被稱為「小巨人」的澳大利亞勵志演講者——尼克·胡哲!力克承認,在遇到自己的妻子之前,自己確實懷疑過自己是否會結婚。然而人生不設限,愛情也不設限!
  • 一部殘障人士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活著,意味著一切
    一個面容慈祥的醫生走了進來,教導一個智力殘疾的患者如何利用眨眼來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命運的齒輪終於在此刻開始轉動。馬特烏斯靈光一閃,他的機會來了。他劇烈的掙扎著,並且反覆的眨著眼。經驗豐富又體貼入微的醫生突然意識到,馬特烏斯是想向她表示——我是有思想的。最終,在醫生的幫助下,馬特烏斯利用眨眼的拼讀方法,第一次向他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意願。
  • 人生的自我超越(1)
    人生需要不斷自我超越2020年5月30日,兩名NASA宇宙航員搭乘馬斯克SpaceX DM-2龍飛船(Crew Dragon)飛向外太空,並在發射後19小時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它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
  • 突破「自我設限」,成就人生高度
    一個人若想跳出人生的困局,有所作為,就需要撥開心理陰霾,打破自我設限的牢籠。正心正舉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生活蘊含了無限極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打破自我設限,尋找機遇去發現全新的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越級。
  • 【柱子七彩早餐】諸法空相:人生不設限,創造無限可能性
    時間久了每個個體都建立了模式統一的個人思維模型,想要打破模型真心不容易。 做一個新的項目,如果不涉及落地的事情可以和你侃侃而談,但是一旦給他安排需要有創作性任務的時候就會眉頭緊鎖,開始排斥。這既是習慣性的動作,也是思維上的設限。
  • 3位普通肢殘人的曲折故事 邁過心坎兒發現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目前,中國殘疾人總數約為8502萬人,其中肢體殘疾2472萬人,約佔29%,是殘疾人中最大的群體,雖然肢殘讓他們面臨許多障礙,但是,通過努力也會實現蛻變。這裡,我們來了解3位普通肢殘人的曲折故事,他們用自身經歷證明6個字:越努力越幸運!
  • 最美女方程式車手張巖:不設限的跨界人生
    取得如此好成績,與張巖在御車銀石受到的訓練和自身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分不開,國內外各大訓練賽道都留下了張巖的汗水和精神。據不完全統計,張巖的訓練賽道包括:英國銀石賽道(Silverstone Circuit)、布魯克蘭賽道(Brooklands Circuit)、多寧頓公園賽道(Donington Park)、英國卡德維爾公園賽道(Cadwell Park Circuit)、布拉茨-哈奇賽道(Brands Hatch)、古德伍德(Goodwood Circuit)、伯明罕賽道(Birmingham Circuit);
  • 窮困潦倒而不失信念:六個古代名人窮困中信念不滅的故事
    很多古代勵志故事都是從名人窮困潦倒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作為起點,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牛角掛書等故事,還有很多值得我們了解的故事。當我們一無所有眼望著滿城的高樓大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自己一間,當我們意志消沉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自己一輛,都不要因眼前的困難放棄希望。
  • 15句最經典勵志的名人名言
    15句最經典勵志的名人名言,其中就有小編我最喜歡的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名言,放在了第一個(是不是有點自私,哈哈),一起來看看這經典的15句都是誰說的吧!1、I can accept failure,but I can't accept not trying.
  • 《心智突圍》自我設限,是人生黯淡的最大根源,3步教你超越自我
    對於以上的現象,《心智突圍》這本書中是這樣描述的:自我設限源自那些掩藏於恐懼之下的限制性的心智模式。而墨西哥的鸚鵡也是如此,在它們的內心裡一直有一根看不到的鎖鏈限制了它們的行為,讓它們不能離開那根棍子。墨西哥鸚鵡這種做法是在自我設限,它們如果想要飛翔就要打破這種限制性的心智模式。正如《心智突圍》這本書裡說的:自我設限,是人生黯淡的最大根源。
  • 他少年立志,名校求學,聆聽偉人教誨,人生發憤昂揚
    之前,我們談了為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朱天吉教授採訪、撰寫《為殘疾名人樹碑立傳的南開人》一書的故事。這回,我們來談一談這部回憶錄從內容到內涵的意義。意義之一:不忘初心朱天吉教授編纂過兩部專為中國和世界殘疾名人樹碑立傳的辭書:一是《中國殘疾名人辭典》,二是《世界殘疾名人大辭典》。這是填補中國和世界殘疾人事業古今空白的,特殊而又珍貴的工具書。
  • 李大明還原司馬相如傳奇人生 「名人大講堂」觀眾「見之不忘」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漢代大文豪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8月31日,「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講演過程中,司馬相如這位聞名遐邇的「辭宗」形象逐漸豐滿起來。「雲夢者,方九百裡,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幹青雲。罷池陂陀,下屬江河。」
  • 讓更多「熊爪咖啡」的暖心故事變成現實
    「熊爪咖啡」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形式,更在於新奇模式背後,店家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暖心故事,以及愛心人士排隊捧場的無限善意。  今年的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新冠肺炎疫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