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見過家養的鸚鵡,這種鸚鵡如果不放在籠子裡,一般都會有一根鐵鏈拴著它的腳,防止它飛走。但其實不是所有的鸚鵡都是這樣的,墨西哥的鸚鵡就是例外。
墨西哥的鸚鵡剛出生沒多久就會被放置在一根棍子上,然後訓練它的人會突然一下把棍子抽走,而這時的鸚鵡就會掉下來。接著又讓鸚鵡站在棍子上,又抽走,再讓它摔下來。這樣的動作重複無數次。
而我們可以發現,鸚鵡會為了防止自己掉下來,它會牢牢地抓住那根棍子,直到你再怎麼抽棍子,它都不會掉下來。這時候的鸚鵡對於不抓緊這根棍子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感,它的整個心智空間都已經被這種恐懼填滿了。
因此,當鸚鵡長大會飛之後,它已經被「不抓緊棍子就會摔下去」的恐懼意識和風險意識控制住了,所以無論它們面對著什麼,它們都不會鬆開那跟棍子。
最後,墨西哥的鸚鵡並不需要一根真實的鐵鏈,因為一根隱形的鐵鏈已經佔據了它的心智,牢牢地拴住了它的腳。
對於以上的現象,《心智突圍》這本書中是這樣描述的:自我設限源自那些掩藏於恐懼之下的限制性的心智模式。而墨西哥的鸚鵡也是如此,在它們的內心裡一直有一根看不到的鎖鏈限制了它們的行為,讓它們不能離開那根棍子。
墨西哥鸚鵡這種做法是在自我設限,它們如果想要飛翔就要打破這種限制性的心智模式。正如《心智突圍》這本書裡說的:自我設限,是人生黯淡的最大根源。
《心智突圍》圍繞定位、認知、心境三大主題展開,提出重新定位、升級認知、自我精進、發掘潛力以及自我重塑等五個步驟來重構心智的底層邏輯。
這本書的作者Windy Liu 畢業於武漢大學,曾任世界500 強企業測試負責人,是36 氪特邀作者,還是人民日報《民生周刊》的籤約作者。
作者在書中提到「個人成長從不需要外部工具的加持。與其讀懂趨勢,不如先讀懂自己的心;想要突破外界的限制,不如先突破 「看不見」的操縱者——心智系統。」只有重塑心智系統,才能重啟自由的人生!
一、由內而外地打破自我設限:3步教你如何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自己:認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目標都不會實現;雖然你認為目標有可能實現,但卻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想要的結果;或者是自我認同感低,喜歡把自身的缺點無限放大等。
這其實是犯了「沒有希望」「無能為力」和「沒有價值」的限制性心智模式,這會讓我們無意識地相信一些假設和前提,從而給自己的人生設置障礙。
正如墨西哥的鸚鵡一樣,它們覺得鬆開那根支撐它們的棍子就等於是讓自己摔倒,所以它們無腦地相信著不摔倒就要牢牢地抓住,這樣的心智模式讓它們永遠地和藍天白雲失去了聯繫。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打破限制我們心智的模式呢?要打破自我設限就要從內而外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這樣你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才能突破角色的邊界限制,為自己設定新的處事原則。
要做到從內而外地打破自我設限,主要從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
1、發掘自身優勢:做自己喜歡做擅長做的事
德魯克曾說:「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只能靠發揮自己的長處,從事自己不太擅長的工作是無法取得成就的,更不用說那些自己根本幹不了的事情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掘自身優勢,做自己喜歡做且擅長做的事,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樂此不疲地堅持下去。當你做的事情是你內心真正擅長又有優勢的東西時,這樣東西可以是你的某項知識技能、個性或者價值觀等,你才會不知疲倦地做下去。
那麼我們要如何去發掘自身的優勢呢?
第一可以做一些科學的性格、優勢測試。例如九型人格自測、MBTI(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指標)測試等,這會讓你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是向值得信賴的朋友、同事和家人尋求反饋。這些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會以他們的眼光來評價真實的你。
第三是尋求你的高光時刻。回想你最好的時刻是怎麼獲得的,詢問自己是如何做到的,這樣的反問會幫助你找到自身潛藏的優勢。
第四是回饋分析法。所謂的回饋分析法就是每當做重要決定或採取重要行動時,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期,9—12個月後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比較。這樣你可以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2、重新定義你的角色身份:根據優勢,確定明確的目標
從第一步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你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時就容易收穫成就感。接著第二步就是利用自己的優勢與他人的需求相結合,確定自己的目標,構建自己的價值。
如果自己的優勢和他人的需求不關聯,對社會也沒有貢獻,那麼你的優勢對他人來說毫無價值。
因此,最好的個人定位就是將自身優勢、個人目標和他人需求三者的統一。面對自身優勢,你需要思考:怎樣利用這個優勢來創造價值?如何憑藉這個優勢來滿足某個社會需求?如何將優勢與市場以及未來的趨勢聯繫起來?
例如你擅長畫畫,將來想成為畫家,那麼成為畫家這個目標有沒有讓你獲得價值感,有沒有滿足社會的需求,如何讓畫畫和市場的發展結合起來?這些都是你要思考的問題。
3、拓展能力資源層:確定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清單,積累經驗
在第二步中找到自己的目標後,第三步要做的就是圍繞自己的目標確定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資源,拓展自己的「能力資源層」。
如何確定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呢?可以從招聘信息中獲取,也可以向行業內的同行和大牛學習,最終確定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清單,並且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
以上三個方法就是探索自我、認識自我、了解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自我設限,重構自己的心智和人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不再黯淡而是充滿動力。
二、《心智突圍》:打破自我設限,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長體驗
墨西哥的鸚鵡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被人類訓練得害怕鬆開腳下的棍子,所以即使沒有鎖鏈捆著它們,它們也不敢飛走。如果它們嘗試著鬆開棍子,張開翅膀,它們或許就能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了。
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不能因為害怕某些事情,所以一直不敢去做,當我們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限制住我們自己的,一直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那根「棍子」。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總是會有很多人很多事與我們的認知和內心發生衝突,這時候我們要勇敢地打破自我設限。當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們害怕的事情、沒有我們害怕的人,沒有我們害怕的後果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突破了自我的限制。
打破自我設限,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長體驗。敢於打破自我的人,總是會有很多的裂痕,但那又怎樣呢,萬物皆有裂痕,裂痕恰恰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以上「看一看」,相信這本書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成長和人生體驗,要想得到成長就要多看書,這本心理系的書籍非常適合想要改變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