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屬於中等發達國家,然而澳大利亞政府的「做派」和美國一樣,處處彰顯「傲慢」態度。這種虛偽的「自信」非常可笑,澳大利亞一些政客在美國面前「卑躬屈膝」,為了政治私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在疫情爆發後,澳大利亞在美國的影響下,不斷對中國「甩鍋」,還積極配合美國打擊中國企業。
中澳關係因此陷入冰點,嚴重影響雙方之間的貿易。中方面對澳洲政客的不斷「污衊」自然進行反制措施,澳大利亞經濟受到打擊。隨後澳大利亞內部出現不同聲音,開始抨擊國內強硬派。
澳大利亞終於著急了
澳大利亞的做法難以理解,中國是他們重要的商品出口國,而澳大利亞政客似乎對於中國市場並不看重。然而現實給他們上了一課,在澳大利亞多種商品出口量急劇減小的時候,澳大利亞政府終於著急了。
他們正在研究對策,並沒有直接對中國「服軟」,然而在他們猶豫之際,一些國家瞄準澳大利亞留下的市場空缺快速出手。這次真的讓澳大利亞痛了。
巴西就是其中的一個國家,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巴西的貿易順差創下紀錄,截至去年11月15日,巴西當年實現貿易順差495億美元,相對同期增長25.1%。在出口貿易中,巴西的農牧業增長6.3%,採掘行業增長34.5%。
多國藉機搶佔中國市場
而中國市場是巴西實現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中澳貿易不斷下滑之際,巴西抓住機會主動降低商品價格,迅速搶佔市場。其中主要商品為豬肉、大麥和大豆。
這次巴西嘗到了甜頭,對未來和中國的深入合作充滿期待。如此一來,澳大利亞同類商品將失去「回頭」的機會,莫裡森為此痛苦萬分。中國原本就大量進口巴西的大豆產品,不過豬肉是從2019年開始從巴西增加進口的。而讓澳大利亞頭疼的就是大麥,中國不僅增加從巴西的大麥進口,在美國也增加大麥進口。
澳大利亞幫助美國「抵制」中國,然而美國卻搶奪了他們的大麥市場,這讓莫裡森十分「窩火」。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大麥被別的國家替代,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和煤炭產品也面臨如此局面。
法國和南非盯上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在澳大利亞葡萄酒被徵收關稅之際,法國奪回了中國市場第一進口葡萄酒的寶座。南非葡萄酒也佔據了中國一定的市場份額,他們的產品價格有優勢,而且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這些國家越高興,澳大利亞就越後悔,他們的煤炭還是被拒在中國港口之外。
而替代澳大利亞煤炭的國家就是俄羅斯、蒙古和印尼,這對於中國來說是好事,因為運輸成本更低。
澳大利亞對鐵礦石漲價
至此,澳大利亞終於坐不住了,表態要恢復和中國的貿易往來。然而他們還是「不服氣」,認為中國需要大量的鐵礦石,竟然對該產品進行漲價。然而莫裡森打錯了算盤,中方根本不在乎澳大利亞那點鐵礦資源,中國和幾內亞達成合作,這裡有世界最大的鐵礦場。莫裡森的內心十分糾結,他每次的判斷都是錯誤的,其實中國是一個友好國家,需要的是對方的尊重,而不是「污衊」。
迷信於西方強權的澳大利亞,暫時沒有想明白這一點,但至少他感受到了盟友背叛的滋味。美國、加拿大、巴西、義大利等澳大利亞盟國,紛紛前來搶奪其在中國市場留下的份額,這更加凸顯出莫裡森的失敗。他心中但凡有一點國家利益的概念,也不會輸得體無完膚。尤其在疫情爆發後,中國是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經濟體,不過澳大利亞後悔已經晚了。他們已經在印度市場品嘗過失敗的滋味,事實也證明,中國市場不可替代。
參考資料:駐聖保羅總領館經貿之窗、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