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再降價,最大對手竟在中國?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全文4164字,閱讀約需9分鐘

題圖 | unsplash

憑藉特斯拉這張牌,埃隆·馬斯克登頂全球富豪榜榜首,這也再次點燃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造富神話。

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足以證明這場資本狂歡之盛:在過去的12個月裡,特斯拉股價漲幅高達743%。截至當地時間1月8日,特斯拉報收880.02美元/股,市值高達8342億美元,超越Facebook,僅次於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看似一騎絕塵,馬斯克卻表示:「特斯拉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於中國。」

這樣的憂慮不無道理。

過去1年裡,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了一場又一場造富浪潮:蔚來暴漲1200%,小鵬、理想暴漲約200%,有的市值甚至已超百年傳統車企。不僅如此,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暴漲超5000億元,直逼萬億元市值。

曾跌入谷底的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們,完成了在懸崖邊的自我救贖。新造車企勢如破竹的同時,不少傳統車企也紛紛發力布局新能源汽車。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前三強企業銷量均突破2萬輛。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達3.6萬輛、比亞迪為2.6萬輛、特斯拉中國則是2.2萬輛,前三強共佔當月新能源車總銷量的46.5%。

華為、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加快了在這一領域布局的進程:已在智能車雲、智能網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五大領域進行布局的華為,將目光放至與國內巨頭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上;在自動駕駛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的百度,被曝出分別牽手威馬、吉利。

多方勢力角逐之下,誰將最終成為特斯拉所忌憚的對手?

新造車三巨頭不懼價格戰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利好時刻,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頭部造車新勢力更是站在了風口之巔。

相比過去業內所調侃的「PPT造車」,新造車三巨頭目前均有量產的車型落地,如蔚來ES8、理想ONE、小鵬G3,並已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佔據了一定品牌聲量。

「賣車」是造車新勢力的主要收入來源,銷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家新造車企的營收規模。如若企業缺乏規模效益,則意味著需要承擔更高的生產與運營成本。

2020年,蔚來總銷量達43728輛,同比增長113%,登上造車新勢力銷量榜首。憑藉理想ONE這一款車型,理想以32624輛的年銷量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則是小鵬,其年銷量為27041輛,同比增長112%。

蔚來的涅槃,是造車新勢力挺過艱難初期階段的一個縮影。

在經歷了2019年的銷量波動後,蔚來於2020年起開啟了明顯的「節節攀升」迅猛攻勢。2020年12月,蔚來銷量更是達7007輛,環比增長32.4%,創單月交付量歷史新高,且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翻番。

在售車型均價都在40萬元左右的蔚來,如同一匹快速奔跑的「黑馬」,取得了造車新勢力年銷量冠軍。資本市場層面,蔚來的速度同樣得到了驗證。

Wind數據顯示,2020年年初時,蔚來股價在4美元附近。歷經5個多月的震蕩後,自2020年5月下旬起,蔚來啟動了上升通道。截至1月9日美股收盤,蔚來已從2020年年初的3.27美元/股,漲至58.92美元/股,區間漲幅超1702%。

不過,三巨頭想要繼續造富神話並不輕鬆,它們時刻面臨著來自特斯拉的挑戰。

此前,特斯拉已用一套「降價刀法」在中國車市中收割了不少用戶。今年元旦,首次開啟交付的Model Y再次宣布降價。其中,長續航版售價33.99萬元,直降14.81萬元,和電動轎車Model 3的高性能版同價;而Model Y高性能版更是直降16.51萬元,售價36.99萬元。

降價首日,特斯拉攬獲超10萬個訂單,其官網甚至都一度被擠癱瘓無法訪問。

比同行更高的毛利率,是特斯拉敢於頻頻降價的底氣。財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3.5%,而同期蔚來、理想、小鵬的毛利率分別為12.9%、19.8%、4.6%。

「由於品牌溢價、關鍵零部件自研、供應鏈議價能力提升等原因,特斯拉才能在高毛利率中有著更大的降價空間。」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產Model Y和Model 3的量產規模逐漸增加,兩者零件共享率將繼續提升,整車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中國造車新勢力要麼跟著打價格戰、要麼就死扛對打,別無他法。」上述業內人士感慨道。

面對特斯拉的「降維打擊」,三巨頭看起來並未自亂陣腳。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特斯拉是按照成本定價,只要成本下來了就會降價」,而蔚來會秉承一貫做法不降價。在他看來,以低價打開市場的特斯拉,希望做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大眾」,但「按成本定價對老用戶來說並不算好事,整體定價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降價已證明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肯定是把雙刃劍。」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說道。對於特斯拉的「降價攻勢」,他同樣認為這只是一場價格戰。

此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則聲稱,公司將目標聚焦於蘋果,而並非特斯拉。

更多對手已在路上

新能源浪潮滾滾而來,傳統車企也相繼加快轉型步伐。

在過去一年時間裡,「躬身入局」的傳統車企不在少數。長城、吉利、東風、上汽、長安等傳統車企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或產品,試圖賦予自身更多的科技屬性。

比較常見的打法是,將旗下新能源系列車型獨立為新的子品牌,以嶄新面貌吸引市場注意力、藉此提升品牌調性。

比如,2020年7月29日,東風汽車發布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品牌「嵐圖」,並公布了品牌戰略,首款純電動概念車iLand一併亮相。12月18日,嵐圖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嵐圖FREE。

廣汽集團也宣布「廣汽埃安」品牌將獨立運營,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看來,「要實現市場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空間廣闊。相比於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憑藉智能優勢能夠更好實現品牌溢價。不少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這是自主車企紛紛創建新品牌的主要原因。

「汽車的換車周期在10年左右,而手機的換機周期只有2年。傳統車企有充足的時間做出反擊,把整個市場競爭由藍海攪動為紅海。」汽車工程師李敏(化名)對億歐表示。

自主車企探求新出路的同時,網際網路巨頭們也紛紛開始加入造車運動。

聲稱「不造車」的華為在汽車領域動作頻頻,並聯手長安汽車、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放眼智慧型手機領域,華為之所以能夠與蘋果一較高下,在於做到了「軟硬結合」,建立起屬於華為手機的生態系統。同樣,在智能汽車領域,目前整車製造技術缺乏、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尚未成熟的華為,或將通過「軟硬通吃」這張王牌,深扎於這次激烈角逐之中。

「如若僅僅只是作為方案提供商,便在車市中沒有主導權,更難以掌握未來智能汽車的流量入口。」李敏說道,「未來,華為完全可以去找傳統車企為自己代工。」

除華為外,阿里聯合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共同推出高端汽車品牌智己汽車;滴滴與比亞迪合作推出定製網約車D1;百度被曝或將分別與威馬、吉利聯手造車;在汽車領域多番投資布局的小米也被曝出造車傳聞。

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斷加入,這場造車運動愈演愈烈。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太大、需求十分多樣化,中國的新興品牌在本土化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已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數十年的李敏認為,「未來不會全是特斯拉的天下。」

一面狂歡,一面悲鳴

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新能源汽車頭部玩家迎來了狂歡,但也有不少尾部選手在角鬥場中倒下。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融資事件數雖比上年下降了18.3%,但所披露的融資金額同比大漲159.4%,高達1292.1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制表人/億歐網 曾樂

資本狂歡之下,仍有不少玩家難以跨過量產這道坎,不得不在融資無望、資金鍊斷裂的絕望中悲鳴退場。

賽麟汽車那場聲勢浩大的鳥巢發布會仿佛還在耳畔迴響,如今整個公司卻已是人去樓空;苦熬幾年、燒光51億元的長江汽車,也在2020年迎來了破產清算;此外,博郡、前途等公司也紛紛被曝難以為繼。

隨著「一汽夏利」變更為「中國鐵物」,曾經有著「國民轎車」之稱的一汽夏利,也終究退出了汽車業的歷史舞臺。

在這場不斷洗牌的造車運動中,陷入困境中的玩家正努力找尋新的出路。

2020年的最後一天,拜騰汽車發布「中國區停工停產延期通知書」內部郵件稱,在經歷6個月停工停產後,中國區(不含香港)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備復工復產的條件,自2021年1月1日起,將延長停工停產期6個月。

被困於資金緊缺的漩渦,拜騰的造車業務岌岌可危。不過,就當人們以為那塊極具顛覆性的中控大屏或將長期停留在PPT上之時,富士康伸出了援手。

1月4日,拜騰與富士康、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悉,富士康將向拜騰汽車投資2億美元,目標是在2022年一季度開始量產拜騰旗下車型M-Byte。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已官宣正在研發電動汽車,作為其供應商,富士康此舉或是在汽車製造領域押下的一大賭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富士康的入局,救不了此前已燒光近84億元、卻仍無法實現量產的拜騰。

「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都有巨大增長空間。」一位業內專家認為,「當這個盤子足夠大的時候,發生任何事情也就不足為奇。」

確定的市場和激烈的競爭之下,賽場裡的人仍需繼續戰鬥。

2020年歲末之際,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四大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2021年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此次政策已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較往年提前實施、且無過渡期。「這是中國市場對於新能源補貼政策依賴逐漸降低的良好表現。隨著補貼政策的正式出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上述專家說道。

近期,「價格屠夫」特斯拉被曝出計劃在中國生產第三款全新車型。馬斯克曾在採訪中多次表示,公司未來將推出售價約16萬元的大眾化電動汽車,不少業內人士直呼「狼來了」。

不過,價格不是決定新能源車企生死的唯一要素。

如今,「軟體定義汽車」已經逐漸變成業界共識,軟體正在重塑汽車的價值鏈。隨著汽車硬體毛利率未來被進一步壓縮,未來軟體比拼將成為玩家之間的主要戰場。同時,「硬體+軟體」之餘,「服務」已逐漸成為汽車必不可少的第三屬性。

瘋狂進擊的特斯拉,正倒逼中國車企們苦煉內功。如若玩家在產品、品牌、運營等任一環節中滯後,其競爭優勢將大打折扣。

尾聲

千「車」千面,新能源汽車戰場始終充滿未知。

「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就是企業家們不斷創新,不斷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在《價值》一書中寫道。

多方入局者讓賽事不斷升溫,存量時代下,留給玩家們修築護城河的時間已非常有限。

誠如拜騰汽車聯席CEO丁清芬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感慨:「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浪費任何時間和空間了。」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不過他沒有提及是哪家公司,只表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大約有90%的公司都宣布會迅速實現電氣化。 馬斯克還表示,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他計劃兩三年後親自進入太空,生於地球葬於火星將會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大摩上調特斯拉目標價至810美元隔夜美股,特斯拉收漲0.73%,報735.11美元。
  • 特斯拉降價,是誰把特斯拉價格拉下神壇?
    這個國慶過得有點特別,一方面是雙節同慶帶來的難得一遇的興奮感,另一方面,特斯拉中國官網宣布新一輪的降價;據悉,截止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已經降價超過8萬元了。 [ 中華網 行情 ]這個國慶過得有點特別,一方面是雙節同慶帶來的難得一遇的興奮感,另一方面,特斯拉中國官網宣布新一輪的降價
  • 特斯拉汽車瘋狂降價背後的一石三鳥之計
    此次降價刺激了消費者的神經,以致特斯拉中國官網一度癱瘓。1月6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的交付日期已經排到了2021年二季度。面對來勢洶洶的特斯拉,造車新勢力還能活下去嗎?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很好印證了一些專家們所預言的「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將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毀滅性的擠壓作用」。特斯拉進入中國,絕不是來布道施善的,而是來勢洶洶搶佔中國這塊潛力無限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那麼,磨刀霍霍向國產品牌痛下殺手,就很好理解了。特斯拉與上海市的對賭協議,逼迫特斯拉必須要超常規發展。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夏賓)中國電動車企2019年經歷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縮水」,2020年又面臨特斯拉下調中國製造Model3價格。近日,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3基礎車價從35.6萬元(人民幣,下同)下調至32.4萬元,再減去中國新能源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跌破30萬元。12月30日,首批15輛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 3在特斯拉上海3號超級工廠交付中國車主,首批車主為特斯拉的員工。
  • 特斯拉又又又降價啦!鯊魚or鯰魚?-淺談品牌機會
    國慶長假第一天,特斯拉中國便拋出一枚「重磅炸彈」,將標準續航版國產Model3補貼後售價調整至24.99萬元,擊穿了很多人25萬元的購車心理價位。 這已是特斯拉Model3在中國市場第6次下調價格。相比於最初35.58萬元的定價,一年多時間,其價格降幅就超過10萬元。
  • 回憶特斯拉Model3的降價事件,國內汽車品牌將如何應對?
    特斯拉第二次降價,model3降價至25萬的消息,對國內普通代步車市場打了個措手不及,不但之前已經購買特斯拉的消費者為其不滿,就連整個中國電動車市場都忐忑不安。
  • 定位專家顧均輝評特斯拉降價:帶領新能源汽車向燃油車市場宣戰
    元旦當天,特斯拉國產Model Y上市即大幅降價的操作堪稱「王炸」,在新年第一天就將新能源汽車行業攪了個天翻地覆。外界普遍認為國產造車三兄弟蔚來、小鵬、理想會首當其衝受到衝擊。那麼,為何早就佔據行業領導地位的特斯拉要一再降價?這種降價策略對行業及其品牌自身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特斯拉降價背後:產業鏈經歷「甜蜜的煩惱」
    特斯拉Model Y目標定位中型SUV,在燃油車領域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寶馬X3、奔馳GLC、奧迪Q5等;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則直指蔚來ES6、理想ONE。「我手頭就有幾個客戶是從『友商』轉過來的。」特斯拉店內工作人員不乏自信地告訴記者,「旁邊就是理想和小鵬的門店,你可以去對比下再做決定。」
  • 都被打到家門口了,李斌還在詭辯:特斯拉大降價,是蔚來賣得太好
    隨著Model Y的價格大降,使得特斯拉官網一度因為訪問量過大還打不開,甚至傳出10個小時預定量超過10萬輛的消息。當然對於競爭對手們來說,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大降並且招致消費者蜂擁訂購,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尤其是主打SUV車型的蔚來汽車。
  • 特斯拉降價和上海賭局
    特斯拉懂得討人歡心,但今年也著實讓人傷心。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降價哪個先來到。或者說,特斯拉頻頻降價對於既定車主來講,本身就是意外。光傷心還不夠,馬斯克還想把人心傷透,依舊強調特斯拉會繼續降價,降到讓人人都買得起、開的上。
  • 特斯拉國產扇動「降價」翅膀 將在哪裡引起颶風?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特斯拉國產車型扇動「降價」翅膀,將在哪裡引起颶風?澎湃新聞記者 陳楚薇  2020年伊始,特斯拉又為汽車圈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首先,將特斯拉作為直接競爭對手的國內造車新勢力或「首當其衝」拉響警報。就以蔚來汽車為例,目前在價格上與特斯拉Model3接近的ES6車型,補貼後起步價為33.8萬元,兩車相差3.89萬元。
  • 鯊魚特斯拉:降價背後的野心
    文|財經無忌 韋航新年伊始,特斯拉便打起了價格戰。元旦期間,特斯拉宣布國產SUV車型Model Y正式降價,其中長續航版售價33.99萬元,降幅14.81萬元;Model Y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36.99萬元,降幅16.51萬元。價格殺手特斯拉,再次揮舞著定價權,殺進中國市場。
  • 為什麼特斯拉只能中午買?因為早晚會降價!
    新年伊始,特斯拉用一記重拳為Model Y車型打開了中國市場,這一記重拳的實質就是大幅降價,Model Y現階段的指導價為33.99~36.99萬元,相比此前進口車型分別降價14.81萬元和16.51萬元。消息一出讓許多Model Y的潛在客戶大喜過望,而且部分Model 3的準客戶也轉而投向Model Y的懷抱。
  • 特斯拉全系車型北美降價 中國市場兩款進口車將降價2.9萬
    原標題:特斯拉全系車型北美降價,中國市場兩款進口車將降價2.9萬   5月27日,特斯拉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小姐姐最愛的車已經從奔馳C變為特斯拉?國產後降價成核心
    如今特斯拉Model 3則成為了不少追求生活品質的小姐姐的首選,雖然特斯拉Model 3的價格一再降低,很多人剛剛入手這款車,車子的價格就又向下調整了,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拒絕它的魅力,抱著早買早享受的念頭,入手了特斯拉Model 3。這裡我們就來看看Model 3的表現如何。
  • 蔚來李斌:特斯拉不是真的降價 是本來只值這麼多
    對於如何看蔚來產品定價高於特斯拉、特斯拉和蔚來的關係、馬斯克口中特斯拉最大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是否所指蔚來、蔚來新車訂單如何等一系列問題,李斌及蔚來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一一作出回應。特斯拉不是真的降價,是本來就只值這麼多國產Model Y開售後,外界有聲音質疑蔚來產品定價高於特斯拉,這一價格過高應該降價。
  • 馬斯克:4到6年登上火星,特斯拉降價為移民火星籌錢,我們呢
    新年伊始,Model Y降價15萬,當所有人驚呼狼來了的時候,馬斯克卻仍將目光鎖定在火星。 Model Y的降價掀起了波瀾,驚到了蔚來,傷害了理想,比亞迪倍感壓力,那些傳統車企再也不敢小覷特斯拉的存在了。
  • 降價16萬!特斯拉,亮出收割的鐮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7日電(記者 張旭)2021年新年伊始,特斯拉就給用戶送上一份「大禮」。特斯拉中國官網1月1日宣布,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下調14.81萬元,起售價33.99萬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下調16.51萬元,起售價36.99萬元。此次降價刺激消費者的神經,以致特斯拉中國官網一度癱瘓。
  • 官網被擠崩……特斯拉打響了降價的第一槍!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部委發布最新《通知》的第二天,特斯拉就降價,而且幅度還不是一般地小。 特斯拉Model Y大幅降價 1月1日上午,特斯拉在其中國官網上更新了Model Y的售價: 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此前為48.8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