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2021-01-13 未來科技車生活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特斯拉攜2020年成績單,全球接近50萬輛的銷量,讓市值直衝7000億,2020年600%的漲幅,確實讓人感嘆電動汽車的風口已開,造車新勢力也紛紛跟上,雖然銷量還不是很多,但是也都已經創造了記錄。對於特斯拉的降價,蔚來CEO李斌表示:蔚來會堅持自己的定價原則,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則輕描淡寫:這只是一場營銷而已。

特斯拉

納斯達克對於特斯拉的定位是高科技企業,並不是製造業,也可以看出特斯拉的經營模式並不是通過賣車賺錢,畢竟那是燃油車車企的經營之道,賣一輛車賺一輛車的錢,而特斯拉試圖通過後續的軟體來獲取更多的收益,這才是高科技企業的做法,因此特斯拉不管品牌如何,要的是銷量,哪怕賣車的利潤很低。

特斯拉要維持高估值,必須得在科技以及遠景上給出答案,而光靠品牌以及賣車是遠遠不夠的,要不跟豐田、大眾沒什麼區別了,但是軟體收益必須基於大量的用戶規模下,所以只要能控制住成本,特斯拉必然會下調價格,業界估計Model 3最後可能停留在10幾萬,而Model Y可能停留在20幾萬的價格上。甚至可以通過類似運營商那種合作模式,以更便宜的價格佔領市場。

造車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因為根基尚淺,目前也只能固守自己的版圖,不可能輕易跟進降價的,而且本身也都已經選擇了自己差異化的模式,只有小鵬汽車可能還需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的模式,否則緊跟特斯拉恐怕是不行的。

造車新勢力同樣在股市上狂飆,現在基本上都手握大量的現金儲備,只要經營策略不偏差,就可以穩步前行,最大的對手不是特斯拉,而是燃油車車企。畢竟每年10幾萬的總銷量,比起燃油車來說還是太少了。

動力電池

最大的問題還是電池,畢竟電池現在佔了總成本的40-50%,因此如果電池技術沒有太大的進步,控制成本還是很困難。電池也在快速進步迭代,一旦規模上來了,電池成本也會逐漸降低,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已經換成了磷酸鐵鋰電池,但是未來仍有降價空間。

未來

2021年可能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年,進入的玩家越來越多,電動汽車跟傳統燃油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畢竟很多人換車、選車的理念已經從買什麼車換到了買燃油車還是電動車,越來越多的人試駕或者被朋友推薦可以嘗試電動汽車。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因為有了特斯拉,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也幫助我們這些新興的電動車企業更快地成長起來」。

國產電動汽車,堅持做好產品贏得消費者信任其實就夠了。

謝謝閱讀,喜歡可以關注我!

文|未來科技車生活

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特斯拉,鯰魚活成了大白鯊?
    各造車新勢力車型中,蔚來 EC6 受到的衝擊目前來看來將會是最大的,無論是受眾群體、產品定位還是價格區間,幾乎與降價後的特斯拉 Model Y 重疊。 如同前面所言,特斯拉的降價勢必會擠壓新勢力生存空間。但也正是因此,使得整個新勢力圈重新洗牌,加速淘汰了部分尾部的新能源品牌、去除糟粕(PPT 車企),從而留下真正在用心造車的頭部車企,並使得這些頭部車企更好向上發展,激發他們做出更好產品。
  • 賈躍亭昔日投資的美國新勢力造車,明年終於交付,競爭特斯拉
    說到造車新勢力,除了會讓人想到蔚來、小鵬、理想這樣比較有名的企業外,還會讓人想到至今還沒有出圈的法拉第,但你可知道法拉第其實並不是賈躍亭第一個汽車品牌,早在2014年初,樂視和北汽就一起投資了一家叫Atieva的公司,這家公司起初主要的業務是研究研究、開發和生產電動汽車核心動力系統,但和賈躍亭一樣這家公司的老總也有一個造車夢,既然我們都能生產電動車動力系統
  • 造車新勢力的「失重時速」?
    比如電動車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也就需要全新的部件、性能協同,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在推動其速度、性能不斷提升、滿足車主高標準要求,與確保新部件、性能的安全與適配上達成動態平衡,這是複雜而變數頗多的課題。不僅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包括特斯拉以及歐美等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老牌車企都面臨同樣的挑戰,也曾多次出現自燃等事故。
  • 引入特斯拉本為「鯰魚效應」,特斯拉嚴控成本變成恐怖「大白鯊」
    把特斯拉引入國內,是工信部牽頭,上海市政府給地,銀行給貸款,為的是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引入一條「鯰魚」,通過「鯰魚效應」帶動產業發展。當然特斯拉也籤署了一份對賭協議,保證2023年開始每年納稅不低於22億人民幣。
  • 國產特斯拉到底是鯰魚還是鯊魚?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大家可以理解成新能源汽車品牌中的蘋果。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青睞。而在去年,特斯拉國產之後,更是在國內市場關注度爆表。而毫不誇張的說,國產特斯拉的到來,對於造車新勢力以及國內的傳統車企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壓力,這裡也包括BBA。所以,從小編的角度來看,國產特斯拉在國內扮演的是鯊魚的角色,最起碼短期內來看,肯定是鯊魚。我們知道,國產特斯拉來者不善,其推出的首款車型Model 3,定位就是一款比較親民的車型,也是第一次把特斯拉的價格拉到30萬以下。
  • 科創板成造車新勢力福音?奇點、博郡準備搶先登陸
    對於處於資本寒冬中的造車新勢力,科創板無異於「福音」。這意味著,它們將有機會如特斯拉一樣,在還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上市狂奔。由於具有強大包容性的科創板重點鼓勵的幾大行業中就包括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曾有諸多造車新勢力如奇點汽車、威馬汽車等傳達出「進軍科創板」的訊號。儘管目前還沒有任何造車新勢力進行申報,但第一電動獲悉,奇點汽車和博郡汽車正在為此作準備。
  •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是什麼樣子
    [愛卡汽車 愛卡頭條 原創]今天的編輯有話說,我們來聊聊造車新勢力。如今再談造車新勢力,確實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目前國內擁有的造車新勢力車企數量不下50家,這個數量已經達到傳統車企的一半,你無法想像這就是最近4-5年形成的規模。而且在這眾多造車新勢力中,超過15家已經取得到了發改委生產資質,有6家還拿到了雙資質。
  • 風波中的特斯拉:攪動中國車市的「鯰魚」,還是「鱷魚」?
    鯰魚還是鱷魚?  對於國內乘用車市場,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的消息,就像把一條鱷魚扔進池塘。  特斯拉此前一直被認為是池塘裡的「鯰魚」。很多業內人士希望特斯拉能為中國乘用車市場帶來「鯰魚效應」,通過刺激一些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激發中國車企的活力和創新力,進而實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彎道超車。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 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
    北京時間25日晚間,中概股造車新勢力盤前跌幅持續擴大,截至9:30左右,理想汽車盤前跌近14%,小鵬汽車盤前跌超12%,蔚來汽車盤前跌近10%。相比近段時間的漲勢來說,新能車概念熱度已經明顯降低。與此同時,多隻A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也出現回調。
  • 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
    導讀: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真正的勢力
    2020 年 9 月,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 100 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當時刷新了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紀錄。 已經在美股上市的蔚來、小鵬、理想,則迎來了市值飛漲。
  • 國產電動車圍剿特斯拉能否成功?
    中國為何引入特斯拉這頭「巨狼」?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引入特斯拉對我們來說是互利雙贏,特斯拉就像是魚池裡面的鯰魚,讓新能源市場充滿活力,然而當引進特斯拉以後才發現,互利雙贏並不是如想像的那般簡單,特斯拉不是鯰魚而是巨狼。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_易車網
    來源:新財富雜誌有分析師認為,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意味,可能大於實際的效果。來源:遠川科技評論(ID:quanshangcn)作者:許沁佩|編輯:陳帥/董指導出品:遠川研究所製造組去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火熱趕工,馬斯克對外表示,生產的Model3隻內銷不出口。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整體來看,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成長,以及新勢力車企在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布局的完善,大多數已經量產銷售新車的造車新勢力在今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都取得了較好的增長,市場位置也在逐漸穩固。資本市場緣何偏愛?在魔幻的11月,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們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狂歡。
  • 中國人30年前就開始造四座電動車了,為什麼今天被特斯拉反超?
    馬斯克如同一條鯰魚,被放進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漁船上,歷經狂熱、混亂、絕望,再觸底反彈,對特斯拉既愛又恨的6年裡,國產新勢力終於熬出頭了。 那年夏天,他在溫州當時最好的華僑飯店包下一間套房,拉來許多專家技術人員,滿懷希望地掀起了一場造車大計——比李書福、吳建中等造車達人都早得多。葉文貴一度看到過希望,1989年秋,他造車的第一臺玻璃鋼車身四輪四座電動車,一次可跑100多公裡。這臺樣品車還在1990年獲得了國家級新產品證書。
  • 這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夠快了,但還要更快一些
    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淨收入3.12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季度盈利,也是自2010年IPO以來第三次單季扭虧為盈。這是馬斯克的重要時刻,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有人將中國一幹造車新勢力稱做特斯拉的東方門徒,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它們緊緊追隨特斯拉的腳步。
  • 新能源造車勢力集體狂歡,賈躍亭坐不住了!
    北京時間11月12日晚,國內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迎來了一個狂歡夜。當天的美股交易日內,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分別大漲33%、27%、12%,市值狂飆不止。 面對此種盛況,李斌、何小鵬、李想這三位核心主角還沒有所表示,倒是遠在大洋彼岸的賈躍亭,率先坐不住了。
  • 特斯拉的野心、遠見和對未來的敬畏,都是造車新勢力無法抵達的高度
    但特斯拉精明,它充分借用了中國人的獵奇、虛榮、好大喜功的舊派心理,它最早將自己偽裝成匹敵奔馳、寶馬等豪華汽車品牌的新勢力,讓無數中國小資倍加憧憬,以為擁有Model 3或是Model s和經常去星巴克小酌一杯咖啡一樣,上層精英。但特斯拉不是,從未自認為是。
  • 中美造車新勢力代表人物馬斯克與何小鵬 在社交媒體隔空展開「罵戰」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