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特斯拉攜2020年成績單,全球接近50萬輛的銷量,讓市值直衝7000億,2020年600%的漲幅,確實讓人感嘆電動汽車的風口已開,造車新勢力也紛紛跟上,雖然銷量還不是很多,但是也都已經創造了記錄。對於特斯拉的降價,蔚來CEO李斌表示:蔚來會堅持自己的定價原則,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則輕描淡寫:這只是一場營銷而已。
特斯拉
納斯達克對於特斯拉的定位是高科技企業,並不是製造業,也可以看出特斯拉的經營模式並不是通過賣車賺錢,畢竟那是燃油車車企的經營之道,賣一輛車賺一輛車的錢,而特斯拉試圖通過後續的軟體來獲取更多的收益,這才是高科技企業的做法,因此特斯拉不管品牌如何,要的是銷量,哪怕賣車的利潤很低。
特斯拉要維持高估值,必須得在科技以及遠景上給出答案,而光靠品牌以及賣車是遠遠不夠的,要不跟豐田、大眾沒什麼區別了,但是軟體收益必須基於大量的用戶規模下,所以只要能控制住成本,特斯拉必然會下調價格,業界估計Model 3最後可能停留在10幾萬,而Model Y可能停留在20幾萬的價格上。甚至可以通過類似運營商那種合作模式,以更便宜的價格佔領市場。
造車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因為根基尚淺,目前也只能固守自己的版圖,不可能輕易跟進降價的,而且本身也都已經選擇了自己差異化的模式,只有小鵬汽車可能還需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的模式,否則緊跟特斯拉恐怕是不行的。
造車新勢力同樣在股市上狂飆,現在基本上都手握大量的現金儲備,只要經營策略不偏差,就可以穩步前行,最大的對手不是特斯拉,而是燃油車車企。畢竟每年10幾萬的總銷量,比起燃油車來說還是太少了。
動力電池
最大的問題還是電池,畢竟電池現在佔了總成本的40-50%,因此如果電池技術沒有太大的進步,控制成本還是很困難。電池也在快速進步迭代,一旦規模上來了,電池成本也會逐漸降低,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已經換成了磷酸鐵鋰電池,但是未來仍有降價空間。
未來
2021年可能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年,進入的玩家越來越多,電動汽車跟傳統燃油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畢竟很多人換車、選車的理念已經從買什麼車換到了買燃油車還是電動車,越來越多的人試駕或者被朋友推薦可以嘗試電動汽車。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因為有了特斯拉,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也幫助我們這些新興的電動車企業更快地成長起來」。
國產電動汽車,堅持做好產品贏得消費者信任其實就夠了。
謝謝閱讀,喜歡可以關注我!
文|未來科技車生活
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