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特斯拉本為「鯰魚效應」,特斯拉嚴控成本變成恐怖「大白鯊」

2020-12-04 隨走產品學堂

把特斯拉引入國內,是工信部牽頭,上海市政府給地,銀行給貸款,為的是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引入一條「鯰魚」,通過「鯰魚效應」帶動產業發展。當然特斯拉也籤署了一份對賭協議,保證2023年開始每年納稅不低於22億人民幣。

來看看特斯拉在國內的發展:

建廠:2019年一年時間建好了上海的超級工廠。產能:現在月產2萬多臺Model 3,國內銷售13000輛,出口歐洲7000輛左右。銷量:3月份銷量破萬,後續一直在10000-15000輛每月,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15萬的總銷量。國產化:一期零配件國產化率30%,預計年底實現全部零配件國產化。擴建廠房:Model Y的工廠也已經開建,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產品力

不管是特粉還是特黑,對於特斯拉最讚賞的就是其產品力,但是具體什麼好像也說不上哪裡就是獨有的,但是體驗出來就是要優秀一點。加速能力?輔助駕駛?外觀?低風阻?快充?智能化?好像單個都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合在一起整體體驗感超越其他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就是雖然其極簡風的內飾一直被吐槽,但是整體車輛功能可用性都極強,因為畢竟有10幾年的經驗,一點點優化出來的。

分析下:其實國內還是要優先學習產品力,這個對用戶體驗最重要,還是要精心打磨每一個功能。工程師文化是要敢於創新,不是說招聘個工程師就可以了。業界有句話叫看看最後誰做決定,是領導還是工程師,這點上實際上反映了國產品牌目前的運作思路。

成本

特斯拉控制成本能力可是非常彪悍,零配件全部國產化之後成本能控制在19萬以內,還是包括了25%的毛利率。相比之下,即使像比亞迪這種自己掌握了三電技術以及製造的,控制成本依然很吃力。

分析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本才是最關鍵的,走彎路不要緊,但是最要緊是要回到關鍵點上來。網際網路營銷可以有,但是如果無法控制成本,整個公司發展就是不健康的。股市的估值只是一時的,可以因為一件小事就能跌回到原點。

管理能力

特斯拉解散了北美的公關部門,馬斯克的推特或成為唯一的官方信息渠道。這種前衛新潮的玩法,是其它公司一幫董事會任命的高薪職業經理人無法複製的。

快速建廠能力,其實國內造車新勢力都受制於產能瓶頸,但是因為代工原因,無法突破,但是單獨建廠又無法快速完成,所以造成一直產銷不暢。

分析下:其實國內一直都在喊著向管理要效益,但是成果不大,要把業務流程跟管理結合起來,通過良好的管理能力來為企業發展賦能。同樣是建廠,要學習特斯拉一年就建好投產的模式。

輔助駕駛

在未來輔助駕駛顯然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特斯拉通過採用用戶眾包的形式讓所有特斯拉通過行駛的方式為特斯拉採集數據,目前已經形成48億英裡的有效數據,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很快完成國內大數據的獲取,利用機器學習進行識別,這是特斯拉的殺手鐧,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獲取到如此全的數據。

馬斯克採用攝像頭技術來完成機器識別的技術路線,避開了高昂的雷射雷達技術,這點上希望國內廠家儘快完成相關分析,這條路更可行一些,而且大數據的收集要儘早。

特斯拉國產化戰略顯然是賭對了中國市場,擴大產能、降價銷售都是為了培育市場、積累數據,它不會滿足於在中國做一條鯰魚,這不符合馬斯克的性格,Model 3、Model Y雙箭齊發,成本控制得好,那麼特斯拉在國產化的基礎上,實際上擁有了整套的軟體體系和大數據,那時候,估計一條恐怖的「大白鯊」就出現了。

國內造車新勢力,包括比亞迪,是該好好分析下特斯拉,並且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國外品牌雖好,但是國產科技的發展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趁新能源汽車賽道重啟,是時候彎道超車了。

文|隨走產品學堂

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特斯拉,鯰魚活成了大白鯊?
    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特斯拉這樣的行為,將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帶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它是一隻鯰魚。 那麼,瘋狂降價的特斯拉,對於國內新能源市場而言,是一頭鯊魚還是一隻鯰魚呢?
  • 中國為何引入這頭"美國巨狼"?國產電動車圍剿特斯拉能否成功?
    中國為何引入特斯拉這頭「巨狼」?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引入特斯拉對我們來說是互利雙贏,特斯拉就像是魚池裡面的鯰魚,讓新能源市場充滿活力,然而當引進特斯拉以後才發現,互利雙贏並不是如想像的那般簡單,特斯拉不是鯰魚而是巨狼。
  • 主播收評丨特斯拉在華銷量大增!特斯拉背後的「鯰魚效應」給傳統車...
    數據上顯示,3月份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5萬輛和5.3萬輛,環比增速達到381%和301%,這是不含特斯拉的數據。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三月份特斯拉在華註冊量達到12709輛,二月份這一數值為2314輛,從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消費者強勁的消費能力在逐漸恢復,同時也顯示出特斯拉這個電動車品牌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重要地位。
  • 風波中的特斯拉:攪動中國車市的「鯰魚」,還是「鱷魚」?
    蔚來的SUV車型EC6和ES6,售價分別為36.8萬元起和35.8萬元起,是Model Y直接競品。  鯰魚還是鱷魚?  對於國內乘用車市場,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的消息,就像把一條鱷魚扔進池塘。  特斯拉此前一直被認為是池塘裡的「鯰魚」。
  • 特斯拉降價背後:產業鏈經歷「甜蜜的煩惱」
    降價勢必形成降本壓力,爆款車背後,多數供應商正在經歷「甜蜜的煩惱」。一方面,正處市場擴張期的特斯拉需要嚴控成本,隨時變化的合作關係倒逼供應商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競爭壓力能夠催生出工藝改良與技術創新,供應商藉助特斯拉龍頭地位也能實現品牌溢價。這條產業鏈危機四伏,但又分外誘人,各家都在努力站穩腳跟。當市場目光都在緊盯降價時,特斯拉軟體服務卻在提價的路上蓄勢待發。
  • 年交付量將超過10萬輛 特斯拉在中國到底是鯰魚還是鯊魚?
    而讓特斯拉今年在中國市場爆發式增長的核心就是國產Model 3的問世。前9個月,國產Model 3的上險量達到80385輛,佔特斯拉今年交付總量的92.6%,是特斯拉在中國絕對的核心產品。回顧國產Model 3的歷程,可謂一路順風順水。
  • 特斯拉在國外其實並不是很受歡迎,但中國為什麼還支持特斯拉?
    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放入一條鯰魚,促進產業升級。 如果特斯拉在中國扶持下,走蘋果模式像消滅諾基亞摩託羅拉一樣消滅以寶馬奔馳為代表的內燃機,那麼汽車行業的確要洗牌,中國也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分一杯羹。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近日,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3基礎車價從35.6萬元(人民幣,下同)下調至32.4萬元,再減去中國新能源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跌破30萬元。12月30日,首批15輛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 3在特斯拉上海3號超級工廠交付中國車主,首批車主為特斯拉的員工。
  • 盲目「捆綁」特斯拉,可能不是個好策略
    「鯰魚效應」還未出現,反倒是資本市場上瘋狂和衝動的一幕,詮釋了中國汽車產業所存在的現實問題:當我們對於概念和風口越是追捧,越發揭示了我們對技術缺少敬畏之心的事實。「鯰魚」,雖未激活中國汽車行業供應鏈的「一池春水」,卻早已在資本市場捲起了層層漣漪。
  • 為什麼特斯拉只能中午買?因為早晚會降價!
    新年伊始,特斯拉用一記重拳為Model Y車型打開了中國市場,這一記重拳的實質就是大幅降價,Model Y現階段的指導價為33.99~36.99萬元,相比此前進口車型分別降價14.81萬元和16.51萬元。消息一出讓許多Model Y的潛在客戶大喜過望,而且部分Model 3的準客戶也轉而投向Model Y的懷抱。
  • 特斯拉新年送大禮 網友:「這不是鯰魚 是鯊魚」
    受此影響,特斯拉國產化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將受益。Model Y兩款車型大降價1月1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中國製造Model Y以及全新Model 3正式發售。售價更是極具吸引力。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而此前為48.8萬元人民幣,下調了14.81萬元人民幣。
  • 兩個效應,兩條定律,推動著特斯拉飛向火星
    第二個效應:規模效應規模效應又稱規模經濟,指的是因規模增大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對特斯拉來說,生產和銷售的汽車越多,規模越大,製造成本就越低,規模效應就越明顯。所以,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一開始設計的目標就是奔著年產50萬輛的規模去的。而且,還在積極準備擴充產能。特斯拉在德國的超級工廠,目標也是年產50萬輛。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Model Y大降16萬,特斯拉極限施壓,中國電動車遭遇滅頂之災?
    特斯拉帶來的鯰魚效應正在凸顯,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復甦,離不開特斯拉的功勞。如今,鯰魚效應正在逐漸擴大,汽車電動化浪潮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更迅猛。特斯拉扔下新年第一枚炸彈2021年1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國產Model Y以及全新Model 3正式發售,價格讓人驚掉下巴。
  • 網曝長續航Model 3再降4萬,特斯拉降價的極限在哪裡?
    Musk 意識到電池廣闊的降本空間,隨後他開始自建電池工廠,逐步推動電池成本降低。在生產方式上,豐田、本田和通用汽車等車企設計的生產線可以以每分鐘 1 輛左右的速度生產汽車。然而一旦開始量產,基本的裝配流程也就被確定了。
  • 特斯拉(TSLA.US)背後的三股力量 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
    現代工業文明有三種底層力量:1、整車製造業的規模效應:其本質是成本隨著規模擴張而不斷下降,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護城河。2、網際網路工業的網絡效應:其本質是當用戶基數不斷增加,邊際成本遞減,同時伴隨著收益呈現遞增。
  • 特斯拉的降維打擊來了
    而這場超級風暴,還要歸咎於在全球汽車和投資市場攻城略地最為「兇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01特斯拉「不講武德」,對國產品牌降維打擊?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國產Model Y。根據公司官網公布的國產Model Y售價,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起售價分別為33.99萬元、36.99萬元,較此前的非國產版大幅降價最多16.51萬元。
  • 特斯拉的頭號敵人
    而對特斯拉來說,特斯拉是一家跨國車企,他的危險在於,馬斯克可能無法專注於中國市場多層次的需求——特斯拉的model 3一再降價,仍然沒有對蔚來汽車構成致命威脅;特斯拉model 3車型本來是國內電動汽車銷量榜上的霸主,但這個位置,現在卻屬於橫空殺出的「價格屠」夫五菱宏光mini ev。馬斯克最近表示,特斯拉可能會為歐洲研發一款新車型,可能是歐洲人喜歡的掀背車。
  • 特斯拉會變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嗎?
    過去20年(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數據)內,多夫曼基金年化收益每年跑贏標普3%,自基金成立以來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為214.13%,而多夫曼基金的回報為401.52%。 張景舒,是多夫曼基金董事總經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博士期間投資股票獲利千萬,被稱為「麻省股神」,同時也是麻省脫口秀比賽的第一名。
  • 特斯拉產業鏈,核心成長公司分析!
    一、堅定看好特斯拉國內產業鏈 特斯拉在電池日主要介紹了鋰電池未來降低成本的多種技術路徑和潛在空間,具體來看主要是以下幾點: (1)電芯設計方案:2170升級為4680、無極耳設計,帶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