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造車新勢力代表人物馬斯克與何小鵬 在社交媒體隔空展開「罵戰」

2020-11-23 驕陽網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

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達。有關報導發布在推特上,馬斯克發布評論稱:「他們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後面又補充了一點:「要明確的是,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中國的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幹。」言下之意,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抄襲了特斯拉。

隨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發布朋友圈,疑似回應馬斯克的嘲諷:「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 pigu 發聲。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事實上,特斯拉與小鵬汽車一直淵源不淺,特斯拉對於大洋彼岸的同行們,也最「關心」小鵬,咬住小鵬汽車不放。到底因為什麼,讓馬斯克針對小鵬汽車不斷發聲?

馬斯克的「眼中釘」

如果把歷史回溯到何小鵬剛開始創業時,特斯拉算是小鵬汽車的啟發者。

2014 年,何小鵬創辦的 UC 賣身阿里,財務自由;馬斯克在同一年對外開放特斯拉的 228 項專利,當時小鵬汽車的成立正是看到了特斯拉專利開放的機遇,何小鵬也投資了小鵬汽車。

有傳言說何小鵬見過馬斯克一面,激發了何小鵬造車的衝動。但何小鵬本人澄清了謠言,說自己當時給馬斯克寫過郵件,但是對方沒有回覆。

事實上,何小鵬一直都非常看好特斯拉,也闡述過自己的邏輯:「我一直堅持認為十年內,智能汽車會有多家市值在 1000 億-10000 億美元以上的公司,Tesla、蘋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選手,小鵬汽車也會努力早日到達。」

但特斯拉對於小鵬汽車,似乎一直處於警惕狀態。2017 年至今,小鵬汽車為自研自動駕駛系統 Xpilot,從特斯拉處挖了不少自動駕駛研發人才,如特斯拉 Autopilot 2.0 的核心打造者之一、特斯拉機器學習團隊負責人谷俊麗(現已離職)、前特斯拉計算視覺科學家曹光植等人。

2019 年 3 月,特斯拉狀告小鵬汽車剽竊 Autopilot 的代碼,並將曾任特斯拉高級工程師、後來跳槽小鵬汽車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

小鵬汽車隨後發布聲明稱,在曹光植入職前後,小鵬汽車都沒有發現其存在特斯拉所聲稱的任何可能違規行為。何小鵬在微博上表示,特斯拉用一個懷疑的,民事訴訟,通過打擊工程師的方式來進行對小鵬汽車的攻擊。

這起訴訟持續許久,特斯拉要求訪問包括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原始碼的整個存儲庫,甚至是小鵬汽車高級管理人員的硬碟內容。但地方法官拒絕了這些要求,稱特斯拉的請求材料「具有投機性和不確定性」。

到今天為止,訴訟並未對特斯拉產生任何有利的結果。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何小鵬也稱,特斯拉只是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拖慢小鵬汽車的速度。

後面馬斯克不時在推特上評論有關小鵬汽車的消息,2019 年底,在一篇題為「小鵬汽車自研自動駕駛技術讓其維持低價」的文章下,馬斯克評論:「自主研發」,並附上兩個笑哭的表情,心中對那場官司的耿耿於懷躍然紙上。

從 2019 年開始,馬斯克在其他社交平臺對其餘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很少提及,但小鵬算是個例外。市值四千多億美金的巨頭,為什麼要會盯住這樣一家市值不足其十分之一的公司?

技術路線一致引發的近身競爭

最核心的原因,是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上,小鵬汽車與特斯拉的思路最相近。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當中,小鵬汽車一直堅持的路線與其他家有一定差異化:自動駕駛、車聯網等人工智慧技術是絕對自研,至於造車部分,電機、電池、底盤等都是集成。

如果說蔚來的標籤是「體驗」、理想的標籤是「產品」,不管人們對小鵬的印象或者小鵬自己的標籤都是「技術」。尤其在全自研自動駕駛方面。直到今天,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策略一直非常激進。今年車展,小鵬汽車宣布量產車型將搭載雷射雷達,在智能汽車行業算是一個不小的突破。

把這三家最近一起發布的財報拿出對比,結果也非常明顯。蔚來、理想和小鵬本季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3.35 億元、5.91 億元、6.35 億元。自主研發路線的確要在技術上投入更大。但這種策略也給人們更強的技術感知:在第三季度交付的小鵬 P7 車型中,98% 的用戶都選裝了 XPilot 2.5/3.0 自動駕駛系統。

硬核「技術玩家」特斯拉,同樣對小鵬的技術路線產生了重視。

「軟體定義汽車」,這句話在汽車業從少數人相信變成了行業共識,可見軟體對於汽車行業的改變足以用顛覆來形容。在其中,公認最難的技術、被譽為「人工智慧集大成者」的自動駕駛,佔據了核心位置。如果單純看特斯拉與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發展路徑,量產車型的自動駕駛技術未來 2-3 年內能否取得較好成績,是兩家公司尤其關注的地方,甚至可以說,二者選擇了同一路線。

雖然特斯拉與小鵬汽車成立相差 11 年,但在同一條賽道上,時間有時候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尤其整個產業都在快速迭代的時候,小鵬的自動駕駛技術演進很快,正在努力追趕接近特斯拉。

10 月 24 日,小鵬汽車智能日上,其推出的 NGP(高速自動導航駕駛)明顯對標特斯拉的 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多家媒體測評後得出結論,在某些測試路段,小鵬的自動駕駛效果比特斯拉還要更好,很顯然前者團隊對中國的複雜路況和駕駛習慣更為了解。

就從自動駕駛這一點,估計馬斯克在未來一段時間也許會繼續緊盯小鵬。

不過,對比上文中何小鵬的兩次回應,第一次尚且用反問方式發出質疑,最近一次則立下擊敗特斯拉時間點,小鵬明汽車似乎顯越來越自信了。可以預料,這場技術賽跑,還會有續集。

相關焦點

  • 何小鵬一年造車記
    本文以語錄的形式詮釋了何小鵬這一年來和新勢力造車玩伴「相愛相殺」的故事,以及一個網際網路過來人的造車論。和新勢力造車玩伴「相愛相殺」的故事何小鵬VS李斌在北京王府井、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頂級地段開設體驗店,這是「土豪」李斌的手段。
  • 蔚來喊話,小鵬嗆聲,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在朋友圈嗆聲:"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不過,無論是從價格、銷量還是股價上看,特斯拉都對造車新勢力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剛有起色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猛降16萬1月1日上午,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中國製造Model Y以及Model 3正式發售。
  • 何小鵬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和特斯拉誰不講武徳?
    起因是上周五廣州車展媒體日當天,小鵬推出了40萬的剪刀門版P7,順便透露了它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新進展 小鵬汽車這邊也沒沉默,何小鵬立馬在社交媒體上回懟,說雷射雷達技術讓某人不爽了,斥責了馬斯克的造謠行為
  • 新能源造車勢力集體狂歡,賈躍亭坐不住了!
    北京時間11月12日晚,國內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迎來了一個狂歡夜。當天的美股交易日內,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分別大漲33%、27%、12%,市值狂飆不止。 面對此種盛況,李斌、何小鵬、李想這三位核心主角還沒有所表示,倒是遠在大洋彼岸的賈躍亭,率先坐不住了。
  • 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
    導讀: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造車新勢力涼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能源車板塊「飆車」估值藏巨大泡沫?
    截至24日下午,中國車企有三家擠入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前十,包括比亞迪第四,蔚來第五,小鵬第十。有行業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估值可能隱藏巨大的泡沫。風險之一是投資者對新能源車的發展過於樂觀。  馬斯克躍升為全球第二富豪  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股市場特斯拉大漲6.51%,又一次創下新高;三大「造車新勢力」兇猛跟漲,蔚來漲13.1%,理想汽車漲14.48%,小鵬汽車漲33.98%,股價首次站上70美元大關。三股在當日市值累計增長265億美元(約合1743億元人民幣)。
  • 馬斯克發推文內涵小鵬汽車抄襲 何小鵬疑似回懟:小心「被打得找不...
    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轉發及評論,小鵬汽車雖然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內涵到之前涉及兩家公司的「盜竊案」。此後,何小鵬疑似回懟馬斯克,在朋友圈和微博發文表示: 「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 馬斯克PK中國新造車勢力:雷射雷達到底是啥?
    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不少,但也都沒有將雷射雷達納入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體系中。小鵬汽車是第一家。近日,小鵬汽車對外宣稱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目前,小鵬 P7全車搭載 31 個自動駕駛傳感器,蔚來將在此基礎上增加雷射雷達作為安全冗餘,「打造史上最強的硬體冗餘設計」。
  • 馬斯克推特DISS,何小鵬硬剛反擊,為「舊怨」也為「新仇」?
    馬斯克引戰,何小鵬硬鋼!由於雷射雷達,由於二者此前的梁子。他們之間的對話火藥味十足,並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引發一波熱議。此外,我們昨日還對何小鵬進行了一次專訪。當時他說的東西,我覺得很棒,甚至比上次的「關鍵在於運營」的思考還有價值。今天的文章,我決定把這兩件事都寫一寫,有衝突,有細節,也有爆料。下面開始。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真正的勢力
    回顧這短短一年多,用「穿越生死線」來形容這些造車新勢力一點都不為過。從「泥腿子打遊擊戰」到如今憑實力與傳統車企正面交鋒,不斷蠶食對方的市場,可謂上演了一場夢幻般的浴火成鳳。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國泰君安汽車首席分析師吳曉飛撰文稱,造車新勢力的高估值來自於新盈利模式的打造和成長的確定性。從盈利模式看,傳統車企是製造類企業,利潤來源是銷量*單車淨利,而造車新勢力正在逐步改變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通過軟體和出行等領域擴大單車盈利,同時盈利對象有望從增量市場延伸至存量市場;在成長確定性方面,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對於沒有歷史包袱和內部掣肘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未來有望持續受益新能源化浪潮。
  • 中美「造車新勢力」領...
    「造車新勢力」隔空「互懟」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達。馬斯克在推特評論稱:「他們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之後又補充道:「要明確的是,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中國的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幹。」暗指小鵬汽車抄襲特斯拉。接著,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朋友圈疑似回應:「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pigu發聲。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是什麼樣子
    [愛卡汽車 愛卡頭條 原創]今天的編輯有話說,我們來聊聊造車新勢力。如今再談造車新勢力,確實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目前國內擁有的造車新勢力車企數量不下50家,這個數量已經達到傳統車企的一半,你無法想像這就是最近4-5年形成的規模。而且在這眾多造車新勢力中,超過15家已經取得到了發改委生產資質,有6家還拿到了雙資質。
  • 小鵬蔚來高歌猛進,馬斯克為何卻Diss小鵬抄襲無新意?
    但對於小鵬汽車擬採用的雷射雷達方案,特斯拉CEO馬斯克卻無端嘲諷,"小鵬汽車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卻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之後馬斯克繼續發難,"沒準小鵬汽車還偷了蘋果的代碼。"當然,除了此前就有"過節"的小鵬汽車以外,馬斯克對我國造車新勢力都頗有微詞。
  • R汽車後上汽再添「新新勢力」,何小鵬Diss的智己汽車為何而生?
    近幾年,新能源行業迎來風口期,不僅誕生了上百家造車新勢力,也吸引了不少傳統車企入局。儘管今年黑天鵝引發了一輪洗牌,促使一些企業出局,但新能源時代風口的生命力仍在延續。11月底,上汽集團宣布正式推出智己汽車。
  • 這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夠快了,但還要更快一些
    這是馬斯克的重要時刻,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有人將中國一幹造車新勢力稱做特斯拉的東方門徒,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它們緊緊追隨特斯拉的腳步。 面對第二關卡 雖然是造車新勢力的後起之秀,但電咖在短時間內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
  • 造車新勢力的「失重時速」?
    三家國內造車新勢力上市,並且都交出了不錯的業績數據,量產加速、利潤率等指標持續改善、股價上漲……似乎圍繞在它們周圍的都是利好消息。然而,陰影似乎正在不知不覺中席捲而來。近期,國內造車新勢力紛紛宣布召回自家產品,這其中,繼威馬汽車宣布召回後,理想汽車也發布聲明,將啟動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產的理想ONE車輛召回程序,這也是理想汽車成立以來,第一次發布召回聲明。
  • 回顧2019的造車新勢力
    關於造車新勢力的預言,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品牌領頭羊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2018年的那句"造車新勢力,大多不靠譜。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別忽悠!",似乎正在變為現實。2019年確有退場者回顧201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及產業,造車新勢力卻有不少退場者或停滯者,並且不僅僅是造車新勢力遇到了問題,與之稱呼對應的傳統車企一樣有不少遇到了麻煩。比如出售股權的川汽野馬、比如出售股權的長安PSA,更有甚者,還有基本已經完全退出舞臺的知豆汽車等等。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_易車網
    來源:新財富雜誌有分析師認為,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意味,可能大於實際的效果。來源:遠川科技評論(ID:quanshangcn)作者:許沁佩|編輯:陳帥/董指導出品:遠川研究所製造組去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火熱趕工,馬斯克對外表示,生產的Model3隻內銷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