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推特DISS,何小鵬硬剛反擊,為「舊怨」也為「新仇」?

2020-11-22 騰訊網

馬斯克會 Diss 小鵬汽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有人看到小鵬消息後跑去問他雷射雷達的問題。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蟹老闆本人

我曾經以為這次車展,剛剛發布的 P7 鵬翼門是小鵬汽車的重點,因為最高 40.99 萬的售價,使這款車成為小鵬汽車首款突破 40 萬售價的車型;

我還曾經以小鵬汽車發布會突然宣稱的「明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智能電動汽車」是重點,但一夜過後,發現也不是。

重點是什麼?馬斯克引戰,何小鵬硬鋼!由於雷射雷達,由於二者此前的梁子。

他們之間的對話火藥味十足,並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引發一波熱議。

此外,我們昨日還對何小鵬進行了一次專訪。當時他說的東西,我覺得很棒,甚至比上次的「關鍵在於運營」的思考還有價值。

今天的文章,我決定把這兩件事都寫一寫,有衝突,有細節,也有爆料。

下面開始。

一、特鵬大戰

01

馬斯克DISS

大概 24 小時前,也就是北京時間昨日(20日)凌晨左右,馬斯克在推特上連發數條推文 Diss 小鵬汽車。

事件緣起小鵬汽車昨日宣布的、要在明年量產搭載雷射雷達的智能電動車一事。

一位美國業內人士轉發一條報導此事的英文報導,並在推文中寫到:

為什麼小鵬要使用雷射雷達?看起來和特斯拉的已經有所不同。我相信這能提升準確性,但是這對幫助小鵬實現自動駕駛目標幫助有限。他還提及了小鵬和特斯拉關於自動算法抄襲的爭執。

馬斯克看到後回覆說,「他們有我們老的軟體版本,但沒有我們的神經網絡算法。」,之後還接了一句:「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其他中國公司沒有這樣做。」

特斯拉曾在 2019 年 3 月起訴跳槽到小鵬汽車的前員工曹光植涉嫌「商業竊密」,詳情可看我們此前的報導:P7 發布前夕,特斯拉要求小鵬汽車交出所有自動駕駛原始碼,小鵬汽車回應稱「霸凌」

雖然特斯拉目前沒有直接起訴小鵬汽車。

02

自動駕駛路線之爭

上一次二者的碰撞是在七個月之前的四月,馬斯克這次突然再次 Diss ,原因何在?

一種解釋是,不僅因為「舊怨」,還因為「新仇」——更準確說法是自動駕駛路線之爭。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路線上是視覺派,對於雷射雷達技術路線一直嗤之以鼻。即使,很多自動駕駛公司和主流汽車大廠都認為需要使用雷射雷達才能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

馬斯克曾公開說「傻子才用雷射雷達」、「現在誰用雷射雷達,誰完蛋,註定完蛋!」

馬斯克會 Diss 小鵬汽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有人看到小鵬消息後跑去問他雷射雷達的問題。

譬如,就有人這樣說(如上圖):

沒見過其他人像馬斯克這樣、如此不喜歡雷射雷達。但有一天,雷射雷達一定會便宜下來。不過,我敬佩馬斯克的領導力。

馬斯克則回復道:

這是一種誤解,Space X 就一直在使用雷射雷達,只是對自動駕駛而言無意義。

於是,又有人(如上圖)接著反駁稱雷射雷達數據對於網絡神經算法而言非常有用,例如,檢測前方的物體,譬如水、冰、沙子、樹葉、坑窪等等。

馬斯克則堅持認為:雷射雷達展示出來的是奇怪的幽靈世界,除了金屬,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半透明的。

03

何小鵬硬剛

不過,技術層面的細節其實傳播不廣,大家關注度依然集中在馬斯克公開 Diss 小鵬汽車「有」特斯拉上一代軟體版本這個說法上。

何小鵬毫無疑問看到了馬斯克的 Diss,於是在今天早上進行了公開回應,硬鋼的那種。

他先是在朋友圈強硬表態,說昨天他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下一步自動駕駛架構:

「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pigu發聲。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隨後,他又把這條朋友圈發到了微博上,同樣配上了上面這張圖:淬鍊心性、養成自己,以孝育人的成功實踐。(估計是他隨手搜索的。)

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很多關注此事的人,都將其理解為這是何小鵬對馬斯克 Diss 的強硬反擊。

04

爭論

與馬斯克公開 Diss 被廣泛轉發一樣,何小鵬的強硬回應,尤其是備受爭議的「pigu發聲」也很快在圈層中傳播,迅速引發爭吵。在一些專業群中,也出現了立場迥異的發言。

有人支持馬斯克,說沒證據,特斯拉會告曹光植?

也有人撐小鵬汽車,認為評論區特吹太多,馬斯克都罵到面前來了,還不允許小鵬硬鋼?法院都還沒判!

2019年時的報導

必須說下:目前法院的確並沒有就此案審理完畢。

從 2019 年到現在,圍繞曹光值一案,特斯拉與小鵬多次發生爭執。小鵬汽車的品牌運營毫無疑問受到了負面影響。這也是何小鵬此次火力全開的前情。

此外,這樣的爭執,甚至全面開戰,在未來大概率會成為常態。即使二者在自動駕駛路線的選擇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二、專訪

現在開始進入專訪環節。

01

毛利率

專訪環節。關於毛利率的表態毫無疑問是昨天何小鵬專訪的爆點。

這個表態來自36kr 的提問。36kr 問,三家新造車蔚來、小鵬、理想都發布了 Q3 財報,各家的毛利率都做了披露。問他怎麼看?

何小鵬回答說:長期來看,智能電動汽車企業應該是高毛利的;但在中短期,我們不追求。

他稍稍停頓了下突然說,短期有太高毛利率是錯誤,這話我可以說。行業是用成熟體系去思考(新造車),我可以理解,但我們走的科技道路,走我自己的定位,特別的道路。

這段話,是近期圍繞著新造車「財報」爭議最好的表態,起碼我這樣認為。

為什麼這樣說?在小鵬、理想、蔚來財報出爐後,圍繞著「毛利率高低」有一批文章出臺。譬如在車展前一天晚上,兩家專業媒體都在文章中暗指毛利率最高的潛力最大。但仔細去看文章,他們的分析框架和細節卻沒有在邏輯上說服我。

一個共同的 Bug 是他們都沒有就研發費用進行對比,要不乾脆沒說,要不一句帶過。

但研發費用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是什麼?長身體小孩吃的東西。吃的好,才能長得好。

各家新造車現在成熟嗎?不,都在長身體的時候。這個時候,最為關鍵的指標在我看來必須包括研發投入。

不說研發投入只以毛利率論高點,說服不了我。

02

科技樹

「長得好」,在何小鵬看來,就是「科技樹」的點亮。

這是這一次專訪,我最強烈的感受。

譬如談平臺。

何小鵬說,平臺的好處是可規模、可復用、降低成本,但如果完全被平臺所束縛,就會導致企業變化速度慢、創新變化慢。小鵬更願意在科技、智能、創新上走出一條直線。主力做 15 -30 萬價位的車型,做國潮、做中高端,做更好功能、性能的組合,走科技樹的路徑,去組合適合的車型,包括大小、性能、智能等等。

「在未來四年,小鵬會推出數款完全超出大家想像的新車型出來。」

譬如談內部一張圖的邏輯。

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內部有一張圖的邏輯,會根據這張圖去做很多事情,提供更多更極致的產品組合。

又譬如 400 KW 快充的問題。

這個問題來自於李想的表態。李想在理想汽車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在 400 kW 快充技術成熟前,理想不會推出純電動車型。他認為目前純電動車都是第一代電動車,而 400 kw 快充是「第二代純電動汽車解決方案」。

昨天,何小鵬也被問及第一代、第二代,以及 400 kw 快充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李想沒做過純電動汽車。

他解釋到,李想要做第一代純電動汽車,他認為他的第一代純電動汽車就需要做到這個能力。但在小鵬的科技投入裡面,他覺得這只是是其中的一個功能點,且不是他們認為最核心的功能點,「他肯定被我們覆蓋。」

何小鵬認為,專注在一個方向,關注在技術圖譜科技樹的點亮非常地重要。

03

出海

隨著李斌在 Q3 財報電話會議宣布蔚來有 2021 年下半年出海的完整計劃,新造車出海成為了一個必問的提問。

出海的意義在哪裡?為什麼要出海?已經在挪威開店的小鵬有什麼計劃?

何小鵬說,小鵬的出海計劃可能跟 NIO 差不多。2017 年之前,小鵬的速度稍微慢點。但在國際化的速度上可能跟 NIO 接近。

至於為什麼出海,意義在哪裡?

他的解釋則是,2021 年並不會成為一個中國市場、全球市場的大戰之年。他認為 2020、21、22這三年,都是(純電動車)元年的第一個階段,需要更多的錢、人、研發和創新,都是厚積薄發的階段,都是打基礎的階段。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它一定是全方位的。「你想要走得穩,又想走的快,是沒有可能性的。首先是要跑得快,快跑中平衡。」

他說,小鵬要走入歐洲、走入更多國家,需要重走一些走過的道路,包括組織建設、政策研究、產品調整。

「現在比較好的是,特斯拉越來越接近小鵬的售價體系,因為它在不斷地降價。」何小鵬說,這樣一個價格體系他認為可以把車做得既智能,又能做最好的、最舒服的價格體系。

當然,在一段時間內競爭會很激烈,但是他認為前面擁有競爭力,後面有競爭會舒服很多。

之後,何小鵬突然「跳躍」了下,說目前中國每年出海的車輛大概在百萬臺,但除掉商用車,很少有賣給 C 端的乘用車,很少中高端的智能電動汽車。安全做好、品質做好、智能做好,這是小鵬在出海時要做的事。

04

硬體創新

何小鵬經常說軟硬體一體化,說這條路才是小鵬要走的路。

昨天專訪時,他又談及了這個話題。

譬如,如何看待新造車都強調自研時。

何小鵬說:「我相信我們在智能化上會引領中國所有汽車的邏輯。」

最開始很多人都說智能汽車不用自研,靠集成,智能汽車核心不是在運營、OTA、服務、軟體迭代、數據的驅動,現在慢慢很多人開始來思考這個事情。

「有一部分車企會慢慢地行動,但這個行動需要一個合適的基因,需要足夠大的團隊。我們在智能化的研發人員接近一千人,我相信絕大部分公司還是還是停留在自研團隊可能一百號人左右的團隊,所以我覺得他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追上。」

又譬如,在問及 Q3 研發投入為何大幅度加碼時。

何小鵬的解釋是,小鵬汽車不僅做智能座艙、做自動駕駛,還有幫助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智能化的做硬體的一些人。「所有的電子電氣我們全部都會自己做,包括下一代的域控制器,沒有這一塊的硬體的工程師,說白了,我們做軟體也很難。」

他說他一直堅定——一定要做軟硬一體,做像蘋果一樣的東西。「才有可能最終有效率和有壁壘,如果想用集成的方式是很難的。」

再譬如,在問及會否會自研電機?

何小鵬說:軟硬體是一個螺旋迭代的過程。

「現在我們解決硬體的核心還是解決集成、品質、安全,但是逐步你會發現我們開始創新,比如以自動駕駛為導向的電氣、嵌入式大屏等硬體方面的創新,以智能音樂座艙方面的音樂、音響、控制器相關的創新。所以,後面我們很多的軟體和服務的創新都圍繞在跟硬體的大創新,先是小創新,到慢慢大創新,圍繞這個環去做。我認為要軟硬體螺旋創新。」

他還分享一個故事。

最開始 2015 年招聘自動駕駛人才、2017 年開始加大招聘力度時,何小鵬都跟團隊說,「10 年後自動輔助駕駛團隊不是什麼牛逼的團隊,就在2030左右。」

因為 10 年前大數據團隊、雲計算團隊都覺得牛逼,今天這個團隊就是一個很基礎的團隊,一個基礎技術部門,「只是因為在那個年代你走得早,所以你覺得高精尖。」

他說他想說的邏輯是——如果認真想把軟體做好,一定要把自己的硬體做好。「這是我反覆在強調的。所以在硬體的創新我將來會不斷加碼。」包括他們廣州智能工廠做出來,也會有一個相當大的迭代跳躍,。

05

下一臺車

最後來談談車,但不談 P7 鵬翼門版本,談下一臺車,也就是「2021年首發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電動汽車。」

這臺車採用了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雷射雷達、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圖、高性能計算平臺的方案,總計32個自動駕駛傳感器,宣稱要「打造史上最強的硬體冗餘設計。」

從目前披露信息來看,這個設計會帶來四個提升:

1、控制域高度集成:XPU自動駕駛智能控制單元實現4合1;

2、算力量級提升:實現從幾十萬億次/秒到幾百萬億次/秒的算力飛躍,整體算力10 倍級提升,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落地。

3、高精度定位提升:採用「IMU+GNSS+RTK(5G)+高精地圖(高速&城市)」的新定位方案,實現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毫秒級低延遲,以及高達 97.5% 以上的覆蓋率,並具備超強魯棒性,覆蓋包括高樓、地下停車場等遮擋場景。

4、感知融合能力提升:首次在量產車上搭載雷射雷達,將大幅提升小鵬汽車識別橫縱向位置精度、空間解析度(超高解析度\

在專訪中,何小鵬透露了更多信息。

他說明年出的車帶雷射雷達是肯定的。「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在做很多這一塊研究,所以基本上都要往前回溯差不多2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情落地,尤其是要做大量的研發工作。」

而且,小鵬汽車跟傳統做第四代自動輔助駕駛或者無人駕駛的公司不太一樣,他們是用雷射雷達為核心畫雷射雷達的高精地圖,小鵬汽車是用視覺為核心。

「因為所有的路、交通燈、法規都是以人的眼睛等等角度來看一個世界去開車的,我們認為這是最有效率、最接近真人且最便宜的,且又能夠加上雷射雷達組合能夠把安全做好的事情。說實話,在最開始幾年裡面我們會把安全的因素放在非常非常非常重的角度,寧願我硬體冗餘、寧願軟體冗餘,也要把安全做好。」

至於這款車是否與 G3 同平臺的?他的答覆是,小鵬汽車的平臺不會延用,所以下一款車的平臺和 G3 的平臺有非常大的差別。「如果你認為G3那個平臺假設是我們的第二代 A 級車平臺,我們這款車可以認為是 2.5 代。」

其次,明年是一款 A+級轎車,從他角度來看,「對比特斯拉的話,有點像特斯拉的 Model S 和 Model 3這樣的一種變革。」這款車有挺多創新的,雷射雷達只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這樣了

相關焦點

  • 中美造車新勢力代表人物馬斯克與何小鵬 在社交媒體隔空展開「罵戰」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 馬斯克與何小鵬,中美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人物,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展開了「罵戰」。事由緣起自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下一代汽車將使用雷射雷達。
  • 特斯拉小鵬抄襲門升級,何小鵬喊話馬斯克:明年讓你找不到北
    ▲2020年11月20日,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參加廣州車展現場活動。圖/何小鵬微博提供 而有意思的是,馬斯克轉發了這條消息,並表示:他們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 馬斯克說這話是因為小鵬與特斯拉其實積怨已久,2019年3月,特斯拉指控其Autopilot前工程師曹光植在盜取了公司機密後,立馬跳槽到了小鵬汽車,並把這些機密信息洩露給了新東家小鵬。
  • 小鵬蔚來高歌猛進,馬斯克為何卻Diss小鵬抄襲無新意?
    11月20日廣州車展,小鵬汽車發布了"鵬翼版"全新P7,何小鵬不無自豪地展示了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取得的新進展,小鵬汽車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但對於小鵬汽車擬採用的雷射雷達方案,特斯拉CEO馬斯克卻無端嘲諷,"小鵬汽車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卻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之後馬斯克繼續發難,"沒準小鵬汽車還偷了蘋果的代碼。"當然,除了此前就有"過節"的小鵬汽車以外,馬斯克對我國造車新勢力都頗有微詞。
  • 何小鵬怒懟馬斯克:打得你找不著東!
    尤其是在電動車興起的如今,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各家新勢力的「標配」,言電動必談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常態畢竟,與內燃機技術落後於汽車強國多年不同,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自動駕駛技術,我們國內品牌相比於國外品牌可是絲毫不落下風了,近年來湧現的一大批以蔚來、小鵬為首的新勢力的車型在自動駕駛的體驗上甚至已經大有趕超曾經的行業標杆特斯拉的勢頭。
  • 馬斯克發推文內涵小鵬汽車抄襲 何小鵬疑似回懟:小心「被打得找不...
    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轉發及評論,小鵬汽車雖然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內涵到之前涉及兩家公司的「盜竊案」。此後,何小鵬疑似回懟馬斯克,在朋友圈和微博發文表示: 「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 說唱歌手diss福克斯,遭活死人集體反擊,陳令韜的專業評價最有趣
    隨著近幾年《中國新說唱》的熱播,也徹底帶動了國內嘻哈音樂的熱潮,讓不少大眾關注到這個文化,同時也帶火了不少說唱歌手,讓他們從地下走上了地上。要說今年《中國新說唱2019》節目帶火的說唱歌手,那麼來自活死人廠牌的福克斯肯定是其中之一,雖然福克斯並沒有晉級的到總決賽,但是在節目中的人氣一直名列前茅,甚至還依靠自身超高的人氣,成功獲得在《中國新說唱2019》總決賽的表演資格。
  • 福克斯被Diss,活死人集體反擊
    黃昭將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大慶油田賦予了「油膩」的內涵,這樣的歌詞立意屬實容易令人誤解。另外也讓部分聽眾產生了地域黑的感覺。另外就是歌名《唵嘛呢叭咪吽》。就在今天早上,這首歌登上了微博熱搜,「黃昭發歌diss福克斯」。而黃昭馬上面臨的,是活死人的集體回應。首先是《中國新說唱》冠軍,福克斯的隊友楊和蘇。
  • R汽車後上汽再添「新新勢力」,何小鵬Diss的智己汽車為何而生?
    首先,智己汽車是上汽迎合汽車新四化發展趨勢的產物。我們知道,電動車是未來必然趨勢,越早選擇電動化,就越有可能佔據先發優勢,從而在智能汽車時代成為主角。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上,智己汽車可以將三方創新成果「集大成」,為品牌競爭做背書。
  • 何小鵬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和特斯拉誰不講武徳?
    起因是上周五廣州車展媒體日當天,小鵬推出了40萬的剪刀門版P7,順便透露了它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新進展 有人把這條新聞轉到了推特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下面發表了一條評論,說「他們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重提了抄襲代碼事件。
  • 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可是在在太平洋的對面,ARK基金的分析師Tasha Keeney,將小鵬汽車這一新消息轉到推特,並評論道:「為什麼小鵬會用雷射雷達?我相信它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但會嚴重限制其自主方法的可伸縮性。他們有沒有意識到他們無法複製特斯拉的方法?」
  • 馬斯克推特暗示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將有新進展
    31日消息,據Teslarati報導,埃隆·馬斯克再度在推特暗示了「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在8月28日的活動可能的一些進展。該活動將宣布工程師們在開發最先進的神經技術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在一集「喬-羅根體驗」(Joe Rogan Experience)播客節目中,馬斯克詳細介紹了Neuralink。
  • 馬斯克:BFR更名為星際火箭,目標飛出太陽系
    PingWest品玩11月21日訊, 據TechCrunch報導,SpaceX的CEO伊隆·馬斯克周一晚間在推特上宣布,他已經將公司最大的(正在建造的)BFR火箭改名為StarShip(星際飛船)。或者更確切地說,命名分為兩部分,其中的宇宙飛船將被稱為星際飛船。用於推動星際飛船擺脫地球引力的火箭助推器將被稱為Super Heavy。
  • 何小鵬一年造車記
    本文以語錄的形式詮釋了何小鵬這一年來和新勢力造車玩伴「相愛相殺」的故事,以及一個網際網路過來人的造車論。和新勢力造車玩伴「相愛相殺」的故事何小鵬VS李斌在北京王府井、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頂級地段開設體驗店,這是「土豪」李斌的手段。
  • 新晉全球首富馬斯克透露將出售所有資產為火星...
    然而,相比較於移民火星的目標,馬斯克對財富的追求並不是那麼執著。他曾在一次採訪中告訴商業內幕記者,他正在變賣所有資產,以便有儘可能多的資金來為未來的火星殖民項目提供支持。 馬斯克說:「我也只是想表明我對此事很認真。這與個人消費無關。因為人們會攻擊我並說,哦,他擁有這麼多財產。」「好吧,現在我已經沒有了!」
  • 財富榜新貴們崛起背後,智能電動車正成為時代新主流
    以每年年底出爐的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為例。2019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三駕馬車,僅有何小鵬一人上榜——排名331位,財富值為82.7億人民幣。許多人認為,之所以排行榜沒有「二李」獨留何小鵬,全賴後者佔股比比較大,達到了小鵬汽車的31.6%。而李斌和李想,一個只佔蔚來的13.8%,另一個則佔理想汽車的25.1%。
  • 「夢想代言人」馬斯克,真是在為夢想造火箭嗎?
    不久前,馬斯克的載人飛船「龍」成功上天,市場上又興起了一股子「馬斯克夢想說」。「夢想代言人」馬斯克堅持造火箭,真的只是為了完成兒時夢想嗎?在火箭研發期間:馬斯克在送火箭和虧錢中不斷循環播放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SpaceX,已經被馬斯克成功樹立為一家最具開拓精神的企業了。
  • 賺錢為幫地球物種移民火星,特斯拉CEO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
    #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美國時間1月7日,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坐擁超過1850億美元財富,取代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全球首富。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中的良好表現讓馬斯克在成為億萬富豪後,馬斯克在推特解釋,愛財的原因並非人們所想的那樣,其實他可以用來休閒的時間很少,也沒有度假屋或者別墅那樣的東西。
  • 馬斯克宣布在腦機接口重大突破!稱正為首次植入人腦做準備
    | 發布會現場展示用於試驗的豬馬斯克首先演示了一臺新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利用這臺機器人可以把 Neuralink 的新版晶片 LINK V0.9 植入人腦內。 | 新發布晶片參數 (來源:Neuralink發布會)該晶片和去年發布的有很大不同,它是一個小圓盤,尺寸為 23mm X 8mm。
  • 剛剛,馬斯克宣布在腦機接口重大突破!正為首次植入人腦做準備
    圖 | 發布會現場展示用於試驗的豬(來源:Neuralink 發布會)馬斯克首先演示了一臺新研發的手術機器人該晶片和去年發布的有很大不同,它是一個小圓盤,尺寸為 23mm X 8mm。在去年發布會後不久,Neuralink 在預印論文平臺 bioRxiv 上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作者署名為 Elon Musk, Neuralink,沒有具體作者信息。
  • 特斯拉股價飆升,馬斯克資產超過貝索斯,成世界新首富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包括周四特斯拉股價的上漲,現年49歲的馬斯克的淨資產超過了1880億美元。自2017年以來,貝索斯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目前身價1870億美元。儘管馬斯克是新世界首富頭銜的持有者,但他似乎在周四上午的推特上對這一消息不予理會。一位矽谷特斯拉車主在推特上寫道:「埃隆·馬斯克現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身價近19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