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2020廣州車展期間,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宣布,2021年小鵬汽車將推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汽車。
消息一出便很快引起美國業內人士的關注並發布相關文章。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轉發及評論,小鵬汽車雖然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內涵到之前涉及兩家公司的「盜竊案」。
此後,何小鵬疑似回懟馬斯克,在朋友圈和微博發文表示: 「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XP-何小鵬)
事實上,何小鵬和馬斯克不是第一次隔空互懟,雙方的糾葛源自一場涉及自動駕駛商業機密的糾紛。而此次隔空喊話,不僅牽扯出之前的恩怨,同時也將關於雷射雷達和自動駕駛結合的討論推向高潮。
多次隔空喊話
何小鵬和馬斯克的隔空互懟要追溯到2019年。去年3月,特斯拉起訴其前員工曹光植,稱該員工備份了公司的一些原始碼信息,包括Autopilot和神經網絡等存儲庫,將超過30萬份文件上傳至個人iCloud帳戶,隨後入職小鵬汽車。隨後,小鵬汽車發布聲明,表示在曹光植入職前後均未發現任何可能的違規行為,公司已針對此事啟動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曹光植在2019年7月的答辯狀中承認,向個人的iCloud帳戶上傳了包含自動駕駛原始碼的文件,不過他否認竊取技術機密的指控。而自獲悉該訴訟案件之日起,小鵬汽車就聘請了專業第三方機構進行法律調查取證。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任何特斯拉的原始碼、商業機密或者受保護的機密信息傳到小鵬汽車公司及其系統。
特斯拉與小鵬汽車的舊日恩怨還沒有理清,兩家公司因為小鵬汽車2021年將推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汽車,再次隔空互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對於小鵬汽車推出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汽車,美國業內人士評論:「為什麼小鵬汽車會用雷射雷達?我相信它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但會嚴重限制其自主方法的可伸縮性。他們有沒有意識到其無法複製特斯拉的方法?」
隨後,馬斯克發表言,內涵之前涉及兩家公司的「盜竊案」,並補充道「很顯然,這只是小鵬的問題,其它中國公司沒有這麼做」。
對此,何小鵬在朋友圈和微博發文表示:「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
爭議「雷射雷達」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業內人士評論認為,將雷射雷達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確實會很大程度增加精度,但是特斯拉強烈反對使用雷射雷達,除了與其「第一性原理」相悖,也與雷射雷達的成本較高有關。
特斯拉強調的「第一性原理」是指:既然人可以靠一雙眼睛開車,那麼車註定也可以靠攝像頭來看清周圍環境。但需要注意的是,人類還有可以快速處理眼睛傳輸信息並作出判斷的大腦。所以特斯拉目前致力於研究新算法,開發出智能的「大腦」。但是,就目前的技術來看,任何算法都遠遠無法匹敵人類的大腦。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同於特斯拉力推的視覺方案,小鵬汽車要使用的雷射雷達是截然不同的選擇。據了解,雷射雷達探測精度很高,而且能覆蓋很長的距離,既能檢測到與物體的距離,也能檢測到物體的形狀,從性能上來說是很理想的自動駕駛傳感器,這相當於賦予了自動駕駛汽車超凡的「眼睛」,降低了對人工智慧算法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雷射雷達應用於自動駕駛的最大難關就是雷射雷達的成本極高,打造一款能夠量產使用的車規級雷射雷達難度巨大。不過,低成本、小型化、車規級目前已是雷射雷達的發展趨勢。
有觀點認為,小鵬汽車當前的營業收入、毛利率和新車交付量等都大幅上漲,但與特斯拉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依靠自動駕駛與雷射雷達的結合,小鵬汽車存在趕超特斯拉的可能性,這一結果是否會發生,業界將持續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