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小鵬互懟 華為想靜靜

2021-01-20 瀑布先生

近日,因為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上宣布,將率先在全球量產搭載雷射雷達技術的電動車。引發了特斯拉和小鵬這一對老冤家的互懟。因為馬斯拉早斷言,「雷射雷達對電動汽車的價值為零,傻瓜才用雷射雷達」,順帶著,馬斯克還翻了下舊帳,對小鵬技術的原創性發了些議論。李小鵬自然不服軟,回懟對方「明年要小心被打得找不到東」。

說實話,因為對技術外行,大多數人對蔚來、理想、小鵬的技術實力,沒有本質認知。只能從股價、股東、銷量等外在數據,判斷這些企業真正實力。更令人困惑的是,儘管討論國內電動新勢力與特斯拉的競爭,是網絡上非常熱議的話題,但沒幾個人真正懂得,他們到底爭的是什麼?是產能、智能還是技術、路線或是自動駕駛。不過從馬斯克這般在乎小鵬的表現上看,人們倒是對國內電動新勢力,尤其是小鵬汽車多了幾分信心。

有人形容未來的電動汽車,是裝了四個輪子的大手機,我覺得這個形容恰當。因為可以肯定未來電動汽車在智能化方面的技術和生態,肯定比車輛硬體重要。跟手機行業的發展類似,未來很多汽車製造商會成為組裝廠,而供應鏈廠商可能成為真正的主角。日本電產公司董事長永守重信近日表示,採用該公司電機產品的全球車企數量今年二季度時有15家,到三季度已上升到了22家。而電池廠商更集中,可能出現上百車企,使用同一電池供應商的局面,電動車其它硬體情形也差不多。就是說,未來電動車企業的競爭,本質是一群組裝廠在競爭,他們爭的是什麼呢?

參照手機產業的發展規律,掌握晶片和系統生態的蘋果、高通和谷歌處在產業鏈的頂端,各個手機廠商競爭的是整合和營銷能力,而整合和營銷又高度依賴供應鏈。晶片、屏幕、鏡頭、存儲等供應鏈對手機廠商舉足輕重,幾百家手機廠商利潤還不如蘋果一家。手機廠商是表現光鮮,地位甚至不如供應鏈強勢。由此看來,電動汽車如果真是裝了四個輪子的大手機,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結果可能不會如大家想像的重要,組裝廠角色而已。

那麼,未來電動汽車競爭的核心在哪裡呢?華為輪值CEO近日表示,除了四個輪子和車殼、座椅,電動汽車的所有技術華為都擁有。仔細掂量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晶片和系統都是華為強項,海思有各類晶片設計能力,鴻蒙是新一代物聯網作業系統,圍繞5G通訊展開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雲服務、高精地圖等,華為都有深厚的技術儲備,非一般企業能比,更不是所謂電動新勢力們短期能達到的。所以未來,電動車企業競爭到核心階段,轉過頭依賴供應鏈可能性較大。

特斯拉和小鵬互懟,大概是電動新能源車企發展在此階段的市場現狀。華為想靜靜,待摸到電動汽車發展的脈搏,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的局面,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相關焦點

  • 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明明發布會提都沒提過特斯拉,馬斯克卻開口懟小鵬汽車。 何小鵬發完聲後,這場跨國、跨平臺的互懟就暫告一段落了。
  • 何小鵬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和特斯拉誰不講武徳?
    馬懟懟養病期間也不閒著。 文/宋雙輝 特斯拉和小鵬汽車這對冤家又吵起來了。 套用最近最火的梗,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小鵬汽車與特斯拉之間,到底誰不講武徳,誰又該耗子尾汁呢?
  • 奮鬥者|假如-我是何小鵬,猛學特斯拉,但我卻把馬斯克當二貨
    中國沒有世界級影響力的電影人物,小鵬汽車就採取隔山打牛的宣傳策略,死盯著你特斯拉,碰瓷你特斯拉:你搞什麼,我就搞什麼;你說什麼,我就說什麼。然後,時不時地打你一頓嘴炮,引發輿論圍觀,助小鵬汽車廣告傳播——這招靈得很。別看鋼鐵俠馬斯克腱子肉橫飛,但他的「口活」不行,尤其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打嘴炮的時候,他能做到的,也只局限於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其他的,不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就是白費吐沫。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小鵬直接挑戰低價雷射雷達可能有點懸,但華為的入局讓這場爭論出現變局。雷射雷達配合其他傳感器的整體方案可能才是應用方向。最近資本市場,新能源「三傻」在大鬧華爾街,網際網路上也十分熱鬧,馬斯克何小鵬兩位創始人在社交平臺上吵了起來。
  • 馬斯克發推文內涵小鵬汽車抄襲 何小鵬疑似回懟:小心「被打得找不...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XP-何小鵬)事實上,何小鵬和馬斯克不是第一次隔空互懟,雙方的糾葛源自一場涉及自動駕駛商業機密的糾紛。而此次隔空喊話,不僅牽扯出之前的恩怨,同時也將關於雷射雷達和自動駕駛結合的討論推向高潮。
  • 小鵬自動駕駛專家訪談紀要:小鵬、蔚來、特斯拉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小鵬、蔚來、特斯拉大家都是互相促進的關係,不是競爭的關係。不是非此即彼,是一起開拓新市場的頭部參與者: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方面是類似特斯拉和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一樣,特斯拉不會擠出,而是一起提升滲透率;另一個方面,兩者是互有優缺點,一定程度上是互補的,英偉達能夠解決開發效率問題,有現成的公版軟體支持體系,華為雖然目前積累較弱,但是可以提供自主可控的能力,解決斷供的後顧之憂。
  • 特斯拉小鵬抄襲門升級,何小鵬喊話馬斯克:明年讓你找不到北
    而小鵬將採用的雷射雷達可有效提升車輛的高精度識別性能、覆蓋更多、更細節的使用場景,還能有效支持未來城市低速NGP功能的實現。這意味著小鵬的傳感器方案將在明年與現有特斯拉車輛出現不同。 馬斯克說這話是因為小鵬與特斯拉其實積怨已久,2019年3月,特斯拉指控其Autopilot前工程師曹光植在盜取了公司機密後,立馬跳槽到了小鵬汽車,並把這些機密信息洩露給了新東家小鵬。曹光植表示自己已經刪除關於特斯拉的文件,但特斯拉認為曹光植突然離職是有預謀的,明顯不相信並要求小鵬公布自己的原始碼。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小鵬卻經常與特斯拉擦槍走火。 2019年特斯拉訴訟小鵬侵犯智慧財產權舊恨未消,2020年汽車銷售的正面戰場上,兩家公司又添新仇。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後成本大幅降低,主力車型Model 3也一路降價至25萬元左右起售。
  • 特斯拉扔出了一片「二向箔」
    馬斯克2014年前後,國內用戶想買到特斯拉也十分困難,車型只有豪華級轎車Model S,付費訂車之後,美國生產的汽車需要漂洋過海才能交付到中國車主手上,這邊美國發貨,那邊車主憑船號查貨輪運輸進度,如同查快遞單號,只是不按天等,得按月等,比快遞痛苦多了。
  • 沒有特斯拉的命,卻做著特斯拉的夢,小鵬汽車「生病」了
    先是發布了小鵬汽車G3 2020款,對於自家的產品,小鵬汽車吹得有點太過了。汽車是一個必然貶值的產品,這是公認的,除了Gtr,奔馳大G這樣的絕版車型,幾乎每一款汽車一經入手就折了半價。而小鵬汽車卻一擺手:別拿我和它們比,小鵬汽車是寶貝,低價入手,過幾年甚至能高價賣。
  • 特斯拉的頭號敵人
    利潤豐厚的市場,外加完備的產業鏈優勢可以輻射全球市場,中國,已然是特斯拉的「第一戰場」。01 來自第一戰場的頭號敵人如果一家車企沒有被馬斯克懟過,說明這家車企根本不值一提。幾年前,馬斯克就懟過豐田,稱豐田的氫燃料戰略「難以置信的愚蠢」,在大眾深陷排放門的時候,馬斯克曾暢言「如果我接管了大眾……」,而福特的工廠在馬斯克看起來像停屍房……而近一個月以來,特斯拉曾經的「中國門徒」正在揭竿而起,抵制這個跨國巨頭在各種層次上的「霸凌」。沒有內鬥、一致對外的國內造車新勢力,是特斯拉如今必須面對的頭號敵人。
  • 「不講武德的年輕人」:堅持全棧開發,「最接近特斯拉」的小鵬汽車
    因為與特斯拉CEO馬斯克隔空互撕,近兩個月股價漲幅超315%的小鵬汽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圍繞自動駕駛算法抄襲問題,小鵬汽車與特斯拉之間的積怨已久。去年特斯拉曾起訴小鵬汽車前員工涉嫌商業竊密,並要求小鵬汽車交出所有自動駕駛原始碼。目前案件尚在審理中,還沒有定論。
  • 特斯拉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11月20日,小鵬汽車表示,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隨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上轉發了相關報導,並表示:「他們有特斯拉的舊版軟體,而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他們還偷了蘋果公司的代碼。」
  • 小鵬汽車靠譜嗎?特斯拉再降價,小鵬P7選擇保價讓用戶更安心
    小鵬汽車靠譜嗎?特斯拉再降價,小鵬P7選擇保價讓用戶更安心 特斯拉Model 3起售價降至24.99萬元,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補貼後售價為30.99萬元。
  • 亦敵亦友,小鵬和特斯拉的故事已經開始
    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想必都關注過特斯拉,因為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確實頗有建樹。但特斯拉並不是不可被超越的,後來者已經在逐漸向它靠近,小鵬汽車就是這群後來者中的佼佼者。
  • 瘋狂的電動車:蔚來、小鵬、理想,誰更像特斯拉?
    本文銳眼哥試圖從財務數據、銷量以及背後資本幾個維度,把「三傑」中市值較大的蔚來、小鵬做個對比,再將它們與特斯拉的估值對比一下,來說明目前「三傑」的估值情況。小鵬營收、毛利率不及蔚來三分之一拿蔚來與小鵬比,本身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比較意義,很顯然蔚來要比小鵬厲害的多,規模也要大的多。
  • 特斯拉與BBA,必有一戰|model y performance|小鵬汽車|特斯拉|bba|...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率先在朋友圈中做出表態,「友商(特斯拉)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電話會都沒有開,降價已證明僅僅是營銷方式而已,而且是把雙刃劍。」相比於小鵬的自信,蔚來這幾天卻過得比較忐忑。據界面新聞報導,由於國產Model Y的上市,蔚來遭遇大規模的退訂,導致蔚來官網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