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與特斯拉CEO馬斯克隔空互撕,近兩個月股價漲幅超315%的小鵬汽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圍繞自動駕駛算法抄襲問題,小鵬汽車與特斯拉之間的積怨已久。去年特斯拉曾起訴小鵬汽車前員工涉嫌商業竊密,並要求小鵬汽車交出所有自動駕駛原始碼。目前案件尚在審理中,還沒有定論。
但作為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小鵬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來源於全棧開發。公司堅持全棧開發,以簡單實用的科技作為差異化賣點,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開發模式最接近特斯拉的車企
全棧開發,指車企自己完成大部分研發任務,而不是將核心系統、零部件的研發工作全部分派給供應商。
與傳統汽車開發模式相比,全棧開發、閉環研發的模式不容易被模仿或超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陷入不利的市場格局。
採取全棧開發的整車廠將多數增量零部件的研發工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保密、迭代等角度來看有明顯的優越性。即使取得成功了的車型被複製,藉助閉環研發的形式也可以通過較快的迭代來甩開競爭對手。
而採用堆積高端零部件的傳統開發模式更容易被複製。因為一旦有車型獲得成功,競爭對手可以通過尋找同樣的零部件廠商,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造一個相近的車型。此外,拼湊高端零部件而來的車型,由於核心的迭代內容掌握在各個零部件供應商手中,整車廠進行產品升級的空間很小。
東興證券分析認為,小鵬汽車堅持全棧開發,是將「軟體定義汽車」思想落地得較為充分的車企,也是到目前為止開發模式最接近特斯拉的車企。而後者在系統迭代、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方面的成功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可。
在小鵬P7中,小鵬主導了除晶片外大多數硬體以及大部分軟體的開發工作。而多數傳統車企將自動駕駛系統的軟體外包,自身僅負責供應商間的協調。
自行負擔多數增量零部件系統的開發,意味著整車廠處於一個更快的閉環之中,可以對市場的需求提出更快的響應,從而在迭代速度上超出競爭對手。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東興證券認為小鵬全棧開發的能力主要是基於以下技術的積累:定位與高精地圖;識別算法與傳感器融合;行為規劃及車輛動作控制。
在自動駕駛領域,小鵬不拘泥於教條的SAE分級制度,而是通過對場景應用的定義,打造了需求定義軟體、軟體定義硬體的開發鏈條。以即將正式上線的XPILOT 3.0自動駕駛系統為例,小鵬先是根據對市場的分析定義了TJA、TJP等自動駕駛功能,隨後確定了執行這些任務需要的軟體,最後落地於滿足條件的硬體——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
亮眼量產數據支撐股價大漲
但全棧開發也意味著大量的研發投入。與傳統汽車的研發相比,汽車軟體研發的資金密度較高。尤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不僅研發人員薪資水平較高,試驗驗證費用也較為昂貴和繁複。
參考特斯拉的歷史經驗,車企研發投入與實現量產的速度成正相關。特斯拉Model 3從2018年至今的銷量爆發,是以其2016-2017年的研發投入為基礎的。
考慮到小鵬此前的融資規模,東興證券認為公司現金可以支撐3年左右的高強度研發。但車企高研發投入是否能最終實現量產實際上存在巨大不確定性。能否撐過研發期實現汽車量產始終是市場高度關注事件。
近兩個月小鵬股價的持續上漲大程度上和公司強勁的汽車交付數據有關。
此前數據顯示,小鵬汽車三季度營收19.90億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的19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猛增342.5%和236.9%,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18.98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激增376%和250%,當季毛利率為4.6%,該司史上首次實現毛利轉正。
小鵬P7交付量快速增長。公司稱P7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批量交付,三季度8578臺的交付量達已經較去年同期增長265.8%。三季度交付的P7中,98%支持XPILOT 2.5 或 XPILOT 3.0。
10月交付量方面,小鵬汽車10月總交付量達到3040臺,同比增長了229.0%。其中包括2104臺P7和936臺G3。截至2020年10月31日,累計交付了8639臺P7。公司預計,四季度汽車交付量約為1萬輛,將再創季度新高。
受此消息影響,公司股價持續大漲,本周一股價大漲33.92%,報72.17美元,總市值突破500億美元,近兩個月來小鵬股價已飆漲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