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斯拉到小鵬汽車,谷俊麗如何為中國智能車再寫一遍0到1?| GAIR...

2020-12-08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按:2018年1月16日,雷鋒網新智駕將在舊金山灣區舉辦GAIR矽谷智能駕駛峰會(更多詳情請訪問: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sv2018),屆時,來自定級學界、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車企以及新興技術企業的眾多從業人士和探路者將到場分享。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國際頂級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技術專家,原Tesla Autopilot 2.0機器學習模塊研發的帶頭人谷俊麗,也是峰會的演講嘉賓之一。

日前,雷鋒網·新智駕在小鵬駐北京辦事處與谷俊麗進行了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流,也讓我們得以發布這篇專訪以饗讀者。如果讀者們還想了解更多小鵬的故事,以及谷俊麗加盟後這家新造車公司的自動駕駛演進之路,可以到GAIR矽谷智能駕駛峰會現場聽她分享並交流。

2016年,在自動駕駛還沒有生長為全球汽車業第一熱詞的時候,谷俊麗已經在矽谷參與特斯拉Autopilot 2.0的核心技術研發。也是在這一年,相距一萬多公裡以外的中國北京,小鵬汽車用首款Beta版車型,帶著自己的網際網路汽車從概念走向了現實。

這兩個故事,在不到兩年後的今天產生了更多交集。

上個月,雷鋒網·新智駕報導了前特斯拉Autopilot核心研發成員加盟小鵬汽車的消息,故事的主角正是谷俊麗。谷俊麗於2016年2月加入特斯拉,並成為Autopilot 2.0機器學習模塊研發的帶頭人,到2017年,谷俊麗告訴雷鋒網·新智駕,團隊已經完成了Autopilot 2.0產品的「0到1」。

2017年也是小鵬汽車飛速落子的一年,從肇慶工廠揭幕,到落定A輪融資,從何小鵬高調「歸來」,到緊鑼密鼓的中美人才招募,小鵬汽車在賽道上的野心已經顯現。

谷俊麗的加盟也多少佐證了這一點。但在新智駕與谷俊麗長達一個餘小時的對話中能看出,「野心」絕不是谷加入小鵬,以及對小鵬未來徵戰中國智能車願景的唯一解釋。

本土化研發、自主技術、創新,是谷俊麗談話中的高頻詞,在她看來,自動駕駛將成為打造中國智能車,尤其是小鵬汽車形成產品競爭力的「命脈」所在,此外,她也向新智駕介紹了帶隊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的更多計劃。

新智駕(公眾號:AI-Drive)將訪談內容整理如下。

「選擇離開」

10月23日,官方對外確認原特斯拉Autopilot機器學習骨幹、著名機器學習專家谷俊麗出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加入後,谷俊麗將全面負責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搭建,並帶隊技術研發和應用等環節,直接向何小鵬匯報。

「打造中國的智能車」,這是在被問及加入小鵬汽車的緣由時,谷俊麗斬釘截鐵給出的初衷。

新智駕:加入小鵬經歷了怎樣的思考?

谷俊麗:坦白講,我個人在兩個方向上都有思考和掙扎。一個方向是,我意識到AI核心算法上很多是沒有被突破的,比如Level 4和Level 5做不出來。另一個方向是,在自動駕駛的落地以及中國本土化問題上,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的崛起,能看到它非常迫切的需求和空白。

後續小鵬找我的時候,我跟他的理念是非常能契合的。對我來講,做中國化的智能車,是我遲早都要去做的事情;對他來講,他要把車做成新的高科技產物。所以我就決定用這個機會從頭開始,去做這樣的事情。

新智駕:您在特斯拉不到兩年時間,為什麼在一個不長的時間內選擇離開?

谷俊麗:其實在特斯拉的工作節奏以及工作使命都是非常強的,在特斯拉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相當於在外面四到五年的工作量和產品交付,是一個高度濃縮的工作經歷。

在特斯拉時,每天頭腦都在高速運轉,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重新定義問題。這個過程將我個人的創新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特斯拉是一家以創新為主導的公司,如果個人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新的能力,你的想法能很快變成產品。

新智駕:在特斯拉參與Autopilot 2.0核心研發的最大心得或挑戰在於什麼?

谷俊麗:我在特斯拉的職責是機器學習的帶頭人,在Autopilot 2.0中主要負責研發機器學習的核心模塊。機器學習其實是一個垂直跨領域的挑戰,可能平時大部分人都會談算法的挑戰,但是機器學習對上對下都有挑戰。

對下,是計算的挑戰,一個算法做出來,要看能不能在嵌入式系統中實時地算出來。這是決定能否落地的關鍵一環。對上,包括對於數據挖掘的挑戰,數據需要涵蓋駕駛場景中的比較平衡的信息,例如不同的天氣、不同的路況。後續隨著產品的量產部署、迭代,傳回的數據哪個場景解決得好、哪個場景解決得不好,要根據反饋對算法進行反覆優化,這也是一個挑戰。

所以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會在多個層次應用自主創新的前沿技術和設計,以及我個人的跨領域業務能力,包括從處理器上、計算上,人工智慧軟體以及大數據上都會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我個人在特斯拉得到的另外一個鍛鍊,就是如何更加系統性地思考問題,又能在所有層次中深入思考問題,同時最難的是,把你的想法與團隊成員的想法達到共振。

加入小鵬是要「尋求變革」

在11月初加入小鵬後的首次公開演講中,谷俊麗表示,「自動駕駛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核心命脈」。這句話,使得小鵬與許多國內造車企業的產品定位產生了區隔。

顯然,在眾多國內新造車企業準備交上答卷的2018年之前,玩家們對即將登陸的量產車的產品賣點和定義已經走向差異化。而這個賽道上,小鵬把重要的籌碼壓在自動駕駛。

新智駕:您在11月的公開演講中提到「自動駕駛將是小鵬汽車的核心命脈」,為什麼這麼講?銷量難道不是汽車產品追求的核心?

谷俊麗: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站在歷史看未來,一定是站在當前節點看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至今不過一百多年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汽車的機械已經非常成熟了。而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幾十年中,以摩爾定律代表的晶片技術已經成熟,二十一世紀初出現了大數據技術,大數據計算能力與晶片處理器能力耦合之後,在2012年爆發了人工智慧的革命,它是由數據加上計算能力支撐著一個算法變得更加複雜的突變。

在這種情況下,自動駕駛在幾年後出現了,因為什麼?因為由上述這幾項結合起來,傳感器的大數據,加上人工智慧的感知,加上嵌入式的計算能力,機器突然能夠看見和決策,所以自動駕駛就來了。所以依此類推,自動駕駛將是又一個各領域技術演進和耦合之後爆發的新的產物。我們現在在努力推進的事情就是,把過去的這些技術重新地、垂直地整合到一個新的產物中去,這種整合一定是變革型的。

新智駕:目前各新造車企業都在構建產品定義和賣點,您認為相比而言,這樣的思路會為小鵬汽車帶來什麼?

谷俊麗:我們有信心能在變革上走得更深更遠,因為我們具備了對當前不設限的能力,我們也具備了用開放心態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發現問題並重新解決的能力。這是非常關鍵的,變革一定需要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並且不怕犯錯,變革來臨之前,沒人能對它明確的定義,這是違背常理的。

再出發:這回打的牌是「本土化」

眼下,谷俊麗正式加入小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如果把這一個月放到小鵬明年量產車下線時間表的比例尺裡,這個時間已經並不短,不短到讓谷俊麗已經為下一步自動駕駛研發的排兵布陣理出了初步邏輯。

例如提出「兩條腿走路布局自動駕駛」,以及構建小鵬自己的自動駕駛大數據圖譜,而這些,在谷俊麗看來,都離不開本土化思路的指導。

新智駕:目前小鵬已經實現了一些泊車、跟隨等輔助駕駛功能,您加入後對自動駕駛的下一步研發如何規劃?

谷俊麗:首先,我們會更強調自主研發,以及結合中國駕駛的本土化駕駛場景,比如高密度人流、高密度車流,比如十字路口的行人不規則、車輛不規則等,要針對這些有自主化的處理。這個處理可能就包括我們對傳感器架構設計的重新思考,對計算能力以及分布的思考,計算能力要為算法的研究和發展帶來生長空間,這個時候我們再通過算法的研究和閉環的迭代來生長它的智能。總的來說,我希望帶給小鵬汽車和帶給團隊一個自主研發的閉環生長的策略。

新智駕:在團隊的建設方面有什麼計劃?比如規模和管理等。

谷俊麗:我們總部在廣州,但同時我們會在美國以及北京等地招賢納士,因為自動駕駛是我們的核心命脈之一,自動駕駛肯定是人才驅動的,那我們會以人才為中心在這三地形成我們的團隊建設。目前從規模來講,我的哲學就是要想做好自動駕駛領域,有幾個規則:

所以我們在團隊建設中,會有一個金剛鑽的概念,即國際核心的骨幹成員組成一個跨領域的金剛鑽,這幾個人能夠一起深入剖析自動駕駛涉及的各個層面的問題,然後組合到一起成為一個超級大腦,帶著團隊形成速度和深度,所以我們不會搞人海戰術。當然,隨著明年量產車出來之後,我們會擴展自己的產品支撐團隊,比如產品的分階段測試、數據的採集,以及產品體驗相關的工作,會需要更多人力擴充。

新智駕:具體而言,如何推進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落地?

谷俊麗:我們認為,無人駕駛要想真正為人類生活帶來帶來改變,一定是兩條腿走路。第一條腿先做輔助駕駛,逐步解放人的雙手雙腳,減輕人的駕駛焦慮;另外一條腿是自動駕駛問題,在這個部分,對問題的認識和定義有時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只有在技術落地的情況下,你才有機會去深入、廣泛地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在認識問題的同時會重新定義問題,然後再做Level 4級自動駕駛的針對問題的創新研發。

所以創新,一定要針對問題,這樣才能把它形成生產力。我們不做閉門造車的學術研究。

新智駕:可以理解成小鵬將首先從輔助駕駛著手,積累的過程中尋找高級自動駕駛的切入點?

谷俊麗:對。我們的團隊首先會非常聚焦地做輔助駕駛產品,包括我們18年的車型、19年的車型上的量產。我們會深度思考它的傳感器、計算、算法以及數據架構。在這個過程中,會思考一些Level 4級的核心算法,是針對問題的創新。所以,第一步我們要認識問題、定義問題,之後對它進行創新,這樣就形成一個閉環。

新智駕:如何定義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兩條產品線的區別?小鵬的輔助駕駛指的是Level 2或Level 3?

谷俊麗:之前在矽谷,大家對Level 2和Level 3沒有一個特別量化的定義,我們講究可落地、可生長的技術,它本身沒有量化的意義,只是區分人在和車結合的過程中,到底是車多一點還是人多一點。

前期一定是人多一點,車只是在特定場景下解放你的駕駛焦慮。慢慢地,駕駛功能生長得比較多,就逐步演進為Level 3級駕駛功能。

但我們要定義的,是在特定場合下的產品框架。每一個框架有它特定的信息熵,可能這個框架只能提供Level 3級的信息熵概念,提供不了模塊之間的交互以及信息傳遞,涵蓋不了複雜場景的實時決策。這個時候,隨著我們Level 4級核心問題的定義以及創新,我們會慢慢清晰,看到最核心的一層,需要什麼樣的數據和交互,我們就會拿出來專門定義Level 4級的產品框架。現在是大概的這樣一個想法。

新智駕:您之前提到,小鵬汽車要做一個自動駕駛的大數據圖譜,具體會怎麼做,是否會引入眾包方式採集?

谷俊麗:這個圖譜其實側面反應了小鵬強調中國本土化自主研發的思路。算法的演進是源於數據的,它並不是創造智能,而是提取智能。一切都是從數據的圖譜中提取知識含量,演進智能,所以圖譜至關重要。

初期,我們得益於擁有自己量產車的優勢,可以深入到真實物理世界進行數據的採集和探知,在這一塊我們會儘快啟動。我們採集的數據包括攝像頭、雷達等各種數據,主要是配合我們的自動駕駛方案進行數據的擴充。

至於數據眾包,數據不僅僅大就可以,它需要一定的規則性,例如是否是同一款車型、同一款傳感器,完備性,例如是否涵蓋了所有需要的信息,以及平衡性,例如有高速路,也要有普通道路等各種場景。所以我們會有計劃地生長數據,而不是單純的眾包。

實現路徑之爭&傳感器架構

新智駕:目前業界普遍有一些爭論,一個觀點是認為從輔助駕駛到高級的無人駕駛之間是不可演進的,是兩種不同的路線,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谷俊麗:輔助駕駛的框架要演進到自動駕駛,其實是有一些壁壘的。其壁壘主要體現在Level 4級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之前講的產品框架就變了,之前是三個模塊,現在可能是八個模塊,交互也更複雜。所以,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軟硬系統工程,為了越來越高的信息熵,產品框架要隨著各個模塊信息熵的增加而調整。

新智駕:具體而言,小鵬汽車將如何實現從輔助駕駛到高級無人駕駛的過渡?

谷俊麗:我們在第一條腿走路的時候,會先通過落地生產去增長我的數據圖譜,演進我的算法,並部署到車上驗證問題、認識問題和重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當我發現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會把這個問題交到Level 4的核心研究中做針對問題的突破。這就是我講的「兩條腿走路」,這樣一段時間後,我們在兩個方面都會有一些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再做評估以及系統框架的一些調整。

新智駕:所以可以理解為小鵬不屬於從輔助駕駛到無人駕駛的「演進派」,還是分開生長的。

谷俊麗:對。我認為有一種演進是肯定的,就是對問題的認知,這個是不會突變的。但對於信息熵,人類所有的系統,不論硬體還是軟體都有信息熵的概念,即它能承受多少信息,當各層面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演進出一個新形態的產品。這種變革在人類的科技史上已經多次發生了。

新智駕:小鵬汽車在傳感器架構上如何儲備和布局?

谷俊麗:目前我們的傳感器是攝像頭加毫米波雷達。首先技術層次上,這種傳感器布局能收斂到輔助駕駛,其次一定能量產。相比於一些做共享計程車以及純做Level 4級自動駕駛或是聲稱到2020年量產的企業,我們的時間節點更緊,所以一定要保證車能量產。

此外,對這樣的傳感器配置,我們也進行過縝密的預研,證明能夠滿足我們的輔助駕駛需求。在這個理論支撐下,我們會對傳感器到底布多少個,相機和雷達具體布在哪兒、怎麼布等細節進行推斷和工程預研。

再寫一遍「0到1」

2016到2017,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谷俊麗參與和見證了特斯拉Autopilot 2.0的「從0到1」,現在,她要在小鵬汽車把這個數字重寫一遍。

谷俊麗告訴雷鋒網·新智駕,在緊鑼密鼓備戰2018時間表的量產車上,團隊將把更接中國地氣的輔助駕駛產品帶給用戶,這將涉及更寬視角的傳感器布設、更稠密的決策和交互要求等一系列迭代。而目前,谷也在積極深入小鵬內部的造車進展當中,從底層提出與自動駕駛研發相匹配的創新需求。

在與新智駕見面的前一個晚上,谷剛剛結束了一個忙到凌晨4點的夜晚,何小鵬離開UC時在微博上說了一句,「歸來還是少年」,谷與他的心情應該是相同的吧。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整個2020年Q3,小鵬、理想、蔚來分別交付8578 輛、 8660 輛、1.22 萬輛,小鵬數量墊底。 自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了第一輛Model 3起,售價一路下降,對國產造車新勢力步步緊逼,蔚來、理想、小鵬汽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擠壓。
  • 敢於放言超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小鵬汽車做對了什麼?
    而「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之所以被稱作「智能日」,自然是為了通過展示智能技術領域的進展和突破,讓更多用戶更加了解智能汽車。基於對自身及行業的洞察與思考,小鵬汽車也正致力於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的普及。目前,小鵬汽車是除特斯拉之外,全球唯二的全棧自研量產車企。
  • 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可是在在太平洋的對面,ARK基金的分析師Tasha Keeney,將小鵬汽車這一新消息轉到推特,並評論道:「為什麼小鵬會用雷射雷達?我相信它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但會嚴重限制其自主方法的可伸縮性。他們有沒有意識到他們無法複製特斯拉的方法?」
  • 「不講武德的年輕人」:堅持全棧開發,「最接近特斯拉」的小鵬汽車
    因為與特斯拉CEO馬斯克隔空互撕,近兩個月股價漲幅超315%的小鵬汽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圍繞自動駕駛算法抄襲問題,小鵬汽車與特斯拉之間的積怨已久。去年特斯拉曾起訴小鵬汽車前員工涉嫌商業竊密,並要求小鵬汽車交出所有自動駕駛原始碼。目前案件尚在審理中,還沒有定論。
  • 特斯拉與BBA,必有一戰|model y performance|小鵬汽車|特斯拉|bba|...
    國產Model Y發售,圖源特斯拉官微國產Model Y上市隨即大幅降價,在外界看來,「造車三兄弟」為代表的國內新能源車企們首當其衝將受到衝擊。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率先在朋友圈中做出表態,「友商(特斯拉)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電話會都沒有開,降價已證明僅僅是營銷方式而已,而且是把雙刃劍。」
  • 亦敵亦友,小鵬和特斯拉的故事已經開始
    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想必都關注過特斯拉,因為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確實頗有建樹。但特斯拉並不是不可被超越的,後來者已經在逐漸向它靠近,小鵬汽車就是這群後來者中的佼佼者。
  • 沒有特斯拉的命,卻做著特斯拉的夢,小鵬汽車「生病」了
    最近小鵬汽車火了,不是十裡飄香,而是「臭名遠揚」。曾幾何時小編還認為小鵬汽車可能是國產汽車的救星,甚至未來可能會成為國產電動汽車的標杆。然而如今小鵬汽車的翻車是有目共睹的。先是發布了小鵬汽車G3 2020款,對於自家的產品,小鵬汽車吹得有點太過了。汽車是一個必然貶值的產品,這是公認的,除了Gtr,奔馳大G這樣的絕版車型,幾乎每一款汽車一經入手就折了半價。而小鵬汽車卻一擺手:別拿我和它們比,小鵬汽車是寶貝,低價入手,過幾年甚至能高價賣。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其CEO何小鵬透露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當晚馬斯克就在Twitter上嘲諷小鵬汽車軟體模仿特斯拉,隨後何小鵬則在微博強硬回懟,聲稱要將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
  • 中美造車新勢力代表人物馬斯克與何小鵬 在社交媒體隔空展開「罵戰」
    馬斯克的「眼中釘」如果把歷史回溯到何小鵬剛開始創業時,特斯拉算是小鵬汽車的啟發者。2014 年,何小鵬創辦的 UC 賣身阿里,財務自由;馬斯克在同一年對外開放特斯拉的 228 項專利,當時小鵬汽車的成立正是看到了特斯拉專利開放的機遇,何小鵬也投資了小鵬汽車。有傳言說何小鵬見過馬斯克一面,激發了何小鵬造車的衝動。
  • 小鵬汽車靠譜嗎?特斯拉再降價,小鵬P7選擇保價讓用戶更安心
    小鵬汽車靠譜嗎?特斯拉再降價,小鵬P7選擇保價讓用戶更安心 特斯拉Model 3起售價降至24.99萬元,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補貼後售價為30.99萬元。
  • 小鵬汽車靠譜嗎?小鵬G3i竟然賣到挪威了!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性能
    小鵬汽車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是今年各類大事件讓廣大消費者應接不暇。作為小鵬P7國產新能源汽車圈的熱門車型,小鵬P7更是賺足了眼球。而小鵬汽車首款車型小鵬G3的升級版產品小鵬G3i,也絲毫不遜色,甚至還遠渡重洋賣到了挪威,與特斯拉、大眾、日產等新能源車品牌搶份額,勇氣可嘉。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真本事?」一起來找找答案吧!
  • 特斯拉被吹上天的自動駕駛也存在安全問題 出行安全再次受到重視
    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出現,自動駕駛技術也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代言詞,不過特斯拉被傳的神乎其神的自動駕駛技術,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日前,科恩實驗室研究人員成功入侵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並且誘導特斯拉Model S駛入了對向車道中。據了解,研究人員在地面上粘貼了三張白色小貼紙,發現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將貼紙識別為障礙物,並控制車輛自動駛入到了一旁的對向車道中。
  • 特斯拉祭出降價屠刀!蔚來喊話,小鵬嗆聲,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在朋友圈嗆聲:"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不過,無論是從價格、銷量還是股價上看,特斯拉都對造車新勢力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剛有起色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猛降16萬1月1日上午,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中國製造Model Y以及Model 3正式發售。
  • 新能源汽車商戰升級:霸凌者特斯拉or商業機密竊取者小鵬
    連線Insight了解到,曹光植2017年4月加入特斯拉,擔任「計算機視覺科學家」,隸屬於Autopilot AI/Vision項目組,2019年1月離職並加入小鵬汽車,擔任感知團隊負責人,主要負責開發和交付用於生產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
  • 小鵬汽車產業鏈概念股有哪些?小鵬汽車產業鏈概念股一覽
    截至11月23日收盤,中概股三大「造車新勢力」大幅上漲,蔚來漲13.1%,理想汽車漲14.48%,小鵬汽車更是大漲33.98%,股價首次站上70美元大關。近兩個月來小鵬股價已飆漲315%,最新市值一舉飆升至520億美元,超越百度成為美股中概股市值第7高的公司。
  • 何小鵬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和特斯拉誰不講武徳?
    ——明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外媒對比小鵬和特斯拉官網頁面 所以模仿特斯拉也是中國新造車最喜歡做的事
  • 小鵬汽車怎麼樣?小鵬P7放出信號:實力純電車企絕不止特斯拉一家
    在不久前「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活動中,小鵬汽車的NGP高速自主導航駕駛的工程版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表現讓人驚嘆。小鵬汽車總裁何小鵬表示,在2020-2022年底之前,智能汽車尚處於蓄勢時期,屬於中級智能的階段;2023至2025年,智能汽車將會迎來爆發期和對傳統功能汽車的顛覆期,由高級智能向完全級智能迅速發展。以當前技術的發展速度來看,這一趨勢或將提前。
  • 小鵬發布第三款車,小鵬的「Model 3」來了?
    文/馮金剛1月7日傍晚,小鵬汽車官微公布了第三款車到來的消息。綜合此前的情報來判斷,這款車定位低於P7,是一款中型轎車,據稱名字也有了,叫P5。2020年,小鵬汽車在C端市場的表現愈發穩健,品牌力亦有突破,2021年第三款車如何做關乎後續企業走向。是繼續立品牌,做高端?還是釋放品牌力,進軍中型車收割市場?小鵬選擇了後者。電動勢認為,這個決策是明智的。小鵬汽車的品牌定位早已明晰,不是BBA,而是豐田、大眾,在P7之後再貿然向上,得不償失。
  • 致敬2020:智能與電動勢不可擋 中國汽車大有作為
    1月3日,蔚來汽車CEO李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也通過微博回應特斯拉Model Y降價:「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數據也完全證明,降價已經證明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肯定是雙刃劍。」中國的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在2020年初步跨過生死線,股價與市值齊升,銷量也趨於穩定。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特斯拉1挑5!國產「造車新勢力...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3月,中國新能源銷量5.6萬,雖然「造車新勢力」佔了其中16%,但據中汽數據中心統計,2020年一季度,僅5家造車新勢力上險量超過千輛,而且這5家新勢力頭部企業上險總量僅為特斯拉70%。與此同時,特斯拉還在國內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