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20:智能與電動勢不可擋 中國汽車大有作為

2021-01-18 新浪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致敬2020:中國汽車大有作為

一束光芒從這個縫隙中照射出來,以前所未有的亮度提醒全世界,中國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可以大有作為。

2021年開年,特斯拉的一顆新年「炸彈」,在中國汽車市場引發了巨大反響。

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第二款車型國產Model Y正式開售,又一次展現出價格屠夫的姿態。

的確,特斯拉就這樣默默地推出了Model Y國產版,沒有線下發布會,沒有歌舞表演,沒有PPT甚至沒有直播。就是官網更新了一下,微信推送了一下。殺傷力卻比可能所有的發布會更加強大。

不過,面對特斯拉Model Y的來勢洶洶,以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為代表的本土造車新勢力沒有畏懼。「Model Y降價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他降他的價,我照樣賣我的車。我們的訂單非常穩定。」1月3日,蔚來汽車CEO李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也通過微博回應特斯拉Model Y降價:「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數據也完全證明,降價已經證明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肯定是雙刃劍。」

中國的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在2020年初步跨過生死線,股價與市值齊升,銷量也趨於穩定。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蔚來、理想、小鵬的銷量分別突破7000、6000和5000輛,全年分別實現了4.37、3.26和2.70萬輛的銷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家車企的銷量之和仍然不敵特斯拉Model 3一款車型的銷量。中國造車新勢力,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20年,儘管中國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社會引擎加速運轉,經濟持續復甦。但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

雖然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嚴冬料峭的寒意仍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汽車產業面對的將是一個走向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時代。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當步入存量時代的中國汽車產業,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所有企業都面臨著最為嚴峻的考驗。但考驗如火,卻在淬鍊真金。

2020年,李斌從「最慘的人」搖身變為「最幸福的人」,他卻直言「我們只是從ICU轉入普通病房」;長城汽車仍在自主第一陣營,掌門人魏建軍卻發出靈魂拷問「長城汽車能活過明年嗎?」

站在2021年的新起點,行業洗牌加速,電動化和智能化革命重塑產業格局的時代,步步逼近。

中國汽車大有作為

2021年新年伊始,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朋友圈寫道,「新的一年,從油滿電滿開始,2021年的智能電動車市場,會特別像2011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的確,從智能終端的商業發展來看,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中國企業都不差,比如PC端的聯想,手機端的華為、小米、OPPO、vivo,但是美國更強,比如微軟和蘋果,只是市場上基本沒有歐洲和日本品牌了,終端品牌已經變成中美之間的競爭。

中國企業的確是很棒,但遺憾的是底層的晶片和作業系統都不是我們的。比如在PC時代,聯想整個產業鏈的毛利是很低的,而微軟和英特爾的毛利是很高的,賺到了產業鏈裡大部分利潤。同樣在手機時代,OPPO、vivo、小米的毛利也都不高,與蘋果不可同日而語。

在智能汽車時代,終端的消費者品牌,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蔚來、理想、小鵬都做得不錯,在這個層面中國汽車和美國汽車終有一戰,這種競爭將是智能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的競爭。

「在這個時代,地平線關心的是,在底層的作業系統與晶片方面,中國企業要不要有所作為?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消費者終端的規模還是晶片半導體的規模,都會有大規模的爆發。」此前,地平線的創始人餘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餘凱強調,留給中國自主晶片生產廠商的時間窗口只有三年。「今年是車規級晶片企業拿到競賽入場券的最後一年,相比於消費品的競爭,晶片這種產品的底層競爭會更早結束。預計到2023年智能汽車的晶片競爭也就結束了,如果不拿到市場競爭的前兩名,那基本意味著出局。」

2020年,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特斯拉的市值超越豐田,還有中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代表——比亞迪市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而中國本土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的市值已經超過9000億元,穩居創業板首位。

不僅如此,中國新勢力的領軍企業——蔚來市值超越寶馬。在全球汽車企業市值排行榜前十二家車企中,中國車企史無前例地佔據四個席位,這四家中國車企分別是比亞迪、蔚來、長城、上汽。

的確,市值不代表一切,但是它代表未來和信心。「市值跟長期盈利有關,跟短期盈利無關;也許很多人認為今年的市場變化是由於股市的提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看到真正的願景,所以有人相信有人懷疑有人嘲諷有人質疑,這都很正常。」2020年12月22日,小鵬汽車掌門人何小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時代,中國汽車將史無前例地站到世界汽車舞臺的中央。蔚來、理想、小鵬,本土新勢力造車撕開了一個口子,一束光芒從這個縫隙中照射出來,以前所未有的亮度提醒全世界,中國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可以大有作為。

當然,中國汽車依然需要清醒,正如何小鵬所言,「基因是涅槃出來的,不是重塑出來的,即使我們下一個五年做到從1到10,在全球也上不了牌桌。」

 潮退而浪起

2020年,是曾經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有人跨過生死線,有人倒在起跑線。

當潮水退散,裸泳者一一浮出,賽麟汽車、拜騰汽車、博郡汽車接連爆雷,一批曾經懷揣宏大理想的創業者們和他們的造車故事,消散在歷史的浮塵中。

有人出局,但也有人正變得更加出色。

當蔚來在2019年股價跌到1美元多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想到它的市值能夠在一年後超越大眾。在國際形勢仍舊撲朔迷離的時候,李想和何小鵬帶著理想和小鵬汽車登陸美股。

投資人開始相信中國新造車故事成功的可能性。在2020年,他們的銷量都創下了新高。儘管賣得最好的蔚來一年的銷量只有4萬輛,不到大眾的二百分之一,儘管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三劍客」加起來也比不上一款Model 3。

但是,很多人堅定地相信:電動車就是未來。

如此堅定地相信電動車未來的還有合肥市政府。在亦莊、湖州錯失蔚來,李斌與上汽、長城、廣汽等一眾車企洽談未攏之後,合肥市政府70億的投資,將蔚來從死亡線上重新拉了回來。在股比放開的大勢下,合肥促成了大眾在華第一次對合資公司控股,並收穫在當地擴大投資發展產業鏈的承諾。

在這一輪電動車投資熱中,很多地方政府充滿熱情,但並不是每一個都能有好的結果。安徽旁邊的江蘇,是此前最多新造車企業選擇的地方,但目前仍在堅持造車的卻已寥寥。

賽麟爆雷,巨額的國有資產流失的同時,國家監管部門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核查從嚴,恆大、寶能首次被點名。

2020年,通過全新的觀致7,寶能試圖證明自己在「真造車」。不差錢的恆大,陷入千億債務危機,已經轉讓了持有的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股權。原計劃在2021年將恆馳品牌新車推向市場的許家印,會如願以償創造一個巨大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嗎?

潮已起,浪將至。

面對來勢洶洶的後浪們,前浪也已亮劍。幾經波折,大眾的MEB平臺電動車終於問世。I.D3在歐洲市場成為銷量冠軍,再次印證了百年老店們的實力與底氣。大眾CEO迪斯在激烈的宮鬥中取得支持,大眾電動化的決心也更加堅定。

認真的對手,會讓彼此更加強大。大眾與特斯拉們的正面交鋒,也將是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看點之一。

合作與出路

智能與電動勢不可擋,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的到來,汽車的邊界在2020年變得更加模糊。

幾家頭部新勢力造車的背後,是頭部網際網路公司——阿里、騰訊、百度、小米、美團的站隊與布局。

中國的傳統汽車企業到底有沒有機會超越特斯拉呢?「中國車企+網際網路」的組合或許成為一種可能。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北京車展被搬到了9月,與往年相比,參展規模和重磅車型都有所減少,但華為的動作備受關注,華為同樣高調地發布了汽車戰略並加速擴大朋友圈。

粗略統計,華為目前已經與30多家汽車企業形成合作。從聲量來看,最為高調的是北汽新能源高端電動品牌ARCFOX和東風。11月,長安汽車又宣布將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創一個全新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華為與傳統車企的合作上升到了新的高端。

同樣與網際網路巨頭聯手打造高端品牌的,還有上汽與阿里合資成立的上汽智己。面向高端電動汽車市場,長城汽車的新品牌沙龍智行也浮出水面。

在更加智能的電動汽車時代,高端電動汽車市場是一片藍海,但也會是一片紅海。除了傳統的豪華車企,還有特斯拉、蔚來為代表的電動車新貴。

而傳統車企們在合作中尋找出路的同時,還需要擔心另外兩個問題——他們的合作夥伴還有沒有其他的心思,除了提供軟體之外,他們有沒有自己下場「造車」的打算;如何在合作中保持主動,不讓自己變成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代工廠」。

一直專攻自動駕駛的百度,首先釋放下場「造車」的信號。但是,從供應商到競爭對手的身份轉變,無疑會讓網際網路和整車廠之間的合作增添變數。

另一邊,滴滴已經聯手比亞迪打造定製化的網約車,開啟了科技公司尋找整車廠「代工」的新模式。

在產業格局重塑的過程中,那些沒有科技屬性的傳統車企,如果喪失競爭力,很有可能被淘汰、兼併,或者變成代工廠。而科技公司在與汽車行業深度合作中逐步積累中,結合自身的優勢,造車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開放和顛覆

2020年,競爭和淘汰從來沒有如此激烈,行業加快「出清」。夏利、力帆、眾泰等一批游離在市場邊緣的三線企業,被市場淘汰,或被破產重整、或被兼併重組。

悲情祁玉民的「中華」夢碎。兩年前,當寶馬官宣將在2022年控股華晨寶馬時,業界就已經對華晨的未來產生擔憂。不曾預想到,爆雷的時刻來得這樣快,華晨走向破產重整。

中國合資股比全面放開,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暗流早已湧動,警鐘響起。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疫情的洗禮也體現出中國汽車市場驚人的韌性,沒有一家跨國車企願意放棄中國市場。同樣,他們也希望在中國攫取更豐厚的利潤。

無論下一個調整股比的會是誰,大國企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未來的路終究要靠自己走出來,此刻需要的是一顆顛覆自己的決心。如果沒有顛覆性的改變,很難找到新的發展思路。

正如李斌所說:「我只有開一槍的機會。」事實上,新四化革命給了中國本土車企新的機會,但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當然,中國汽車這些年的進步同樣是有目共睹的。從長城的檸檬、坦克、咖啡三大技術品牌,到吉利的CMA平臺、SEA浩瀚架構。2020年,中國自主汽車進入全面平臺化和架構化造車時代。

在轉型的大潮裡,二線品牌求生存、一線品牌求發展,分化如此之強烈。分化的結果,如同履新長安汽車董事長之後首次亮相的朱華榮所言,當下車企最大的困難就是創新、轉型,未來只有少數幾家自主品牌能活下來。

汽車行業面對的是一個確定的未來,但前進的方向與道路充滿著不確定。根據二八原理,80%的企業會犧牲在前進的道路上,留下的只會是少數。

每一個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擁抱春天的夢想。

告別不平凡的2020,在時代的巨浪中,在變革的大潮裡,中國汽車從大到強的發展之路不會停歇。

(作者:左茂軒,何芳 編輯:張若思)

相關焦點

  • 2020年電動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電動汽車行業...
    電動汽車的產生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電動車就已經登上歷史舞臺。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40%的美國汽車採用蒸汽機,38%的汽車採用電力驅動,22%的汽車使用汽油動力。美國的電動車保有量達到33842輛,電動車在19世紀**年代大獲成功,銷量在**年達到了頂峰。
  • 智能電動汽車變革對產品研髮帶來的影響分析
    迪斯直言不諱地指出:vw.OS就是智慧型手機的iOS和安卓;大眾汽車集團的商業模式,將會與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非常相似;2020年4月,大眾MEB平臺的用戶,將會享受到vw.OS的服務;目前,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工程師中,有將近90%是硬體工程師;但是,在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支出中50%將會是軟體研發的支出;將會做大量的軟體研發工作
  • 奇點汽車:20億人民幣 造智能電動汽車的"小米"
    在沈海寅看來,行業亂象的本質是,看上去這麼多造車企業,真正在造智能電動汽車的企業,一隻手就數得過來。「只需要切兩刀。第一刀區分正經造車的和不正經造車的,第二刀從產品層面去切,看造的是傳統的功能型電動汽車,還是智能電動汽車,不正經造車的和造功能汽車的企業都不會留到最後。」沈海寅說。
  • 奇點汽車沈海寅:20億人民幣,造智能電動汽車的「小米」 | 聯想之星...
    過去幾年,造車行業頗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之感。國外有特斯拉,國內更有各家爭奇鬥豔,與炫酷的概念車相對的,是頻發的事故、高昂的價格以及尷尬的量產難題,而賈躍亭造車的一地雞毛,更是讓造車屢屢招致非議。同樣是專注智能電動汽車造車,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認為,如果選擇合作生產,造車並非有人「吹的需要那麼多錢,20億人民幣足夠了」。
  • 電動汽車觀察家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中國汽車優質內容創作獎...
    2021年1月8日,2020年(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暨領創峰會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此次年會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與車壹條聯合主辦、新浪汽車戰略合作、國家電網戰略支持。與此同時,他們打通汽車全鏈路,直面用戶垂直需求,迎接移動互聯營銷新時代。以大數據為基礎,以全媒體矩陣為載體,堅持做有溫度、有深度的優質評述,追求技術數據和人文情懷的和諧統一,從而架構起汽車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
  • 小鵬汽車成為首個在北極圈內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
    【2020年12月22日】小鵬汽車首批向挪威市場出口的一百輛G3智能純電SUV已向分布於挪威28個城鎮的用戶交付,這一舉動標誌著小鵬汽車成為首個真正向歐洲消費者直接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作為核心軟體全棧自研的領軍品牌,小鵬汽車正以獨特的高智能品牌定位、紮實的研發能力,用戶第一的理念服務挪威市場的用戶,成為民族品牌出海的新標杆企業。小鵬G3交付遠抵北極圈,成為首個在北極圈內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小鵬汽車紮根中國市場的同時,正積極探索其它海外電動汽車市場的機遇,並計劃以歐洲為重點開拓地區。
  • 精選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控制系統解決方案
    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曾表示,政府支持國內汽車企業開發替代能源汽車,旨在2010年在10個城市有60000輛替代能源汽車上路。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世界各國對能源汽車的推廣支持,能源汽車在未來汽車市場將佔據重要地位,如果說過去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不完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動汽車發展的話,那麼這一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 第一次在線看「科技春晚」,智能電動汽車有何新看點?
    疫情之下,創辦50餘年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第一次以全數位化方式展開,舉辦地點從拉斯維加斯移至線上,參展企業數量也縮減至1000餘家,僅為去年的25%,但CES仍是匯聚全球各領域前沿技術和創新的科技盛會,踢車幫自然也會關注其中和汽車相關的部分。2020年堪稱變局之年,新能源汽車似乎也在這一年拉開了終局之戰的大幕。
  • 又一智能電動新品牌,智己汽車是什麼來頭?
    1月13日,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正式宣告誕生。 一句振聾發聵的提問「智能時代,汽車該是什麼樣子?」像極了柏拉圖提出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 威馬汽車攜手韓國MS明信集團,共同拓展亞洲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當前正是5G、人工智慧等新一輪工業革命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智能電動汽車是汽車產業的排頭兵,是將綠色能源、智能網聯、智慧出行等連接在一起的紐帶。作為中國智能科技的硬創新代表,威馬汽車自5年前創立至今,始終秉持初心,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新能源智能出行生活,用科技普惠來引爆主流市場,推動能源革命、出行革命、消費革命。
  • 2019第四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
    據中國充電樁網統計2018年總計上報充電樁超70萬個,其中直流充電樁超30萬個、交流樁超40萬個,目前國內涉及充電樁建設和運營的企業超300多家,雖然充電樁數量不斷增加但是未能徹底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等問題。早在全球電動汽車處於起步階段,充換電的線路之爭就從未停止。
  • 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電動汽車作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已經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製造廠商的共同的戰略選擇,也是各國汽車市場的戰略選擇。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世界汽車產業進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轉型的時期,電動汽車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 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
    2020年初,鴻海宣布計劃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在中國開發和製造電動汽車,但鴻海本身不會參與任何組裝。2020年10月,富士康與裕隆共同發布「MIH EV開放平臺」,同時宣布2024年將推出固態電池。這意味著,富士康開始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 為啥電動汽車更智能,難道是因為電更多?
    2020年汽車圈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新能源車企在納斯達克股市瘋狂的股價攀升。截至1月23日,在美上市的蔚來、理想、小鵬再次迎來集體大漲,其中蔚來大漲12.45%,市值達到747億美元;小鵬汽車大漲33.92%,市值530億美元;理想汽車漲幅14.48%,市值達到365億美元。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 | 圓桌論壇: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鏈的格局...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圓桌論壇: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鏈的格局重塑第一電動網我要分享11月2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汽車金融》聯合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中國汽車(金融)50人論壇特別支持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隆重開幕。
  • 聚焦汽車產業大變革,首屆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今開幕
    創新永不止步,高質量的頭腦風暴,為智能汽車之城廣州注入靈感,給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啟迪智慧。12月3日,備受矚目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在廣州正式啟幕,匯聚超100位國內外官方機構代表、院士專家、企業領袖、行業領軍人物、投融資機構代表、國際行業組織代表匯聚羊城,圍繞「未來·駛於現在」的主題,展開一場海納百川的思想碰撞與智慧交融的盛宴。
  • 中國電動汽車從北京理工大學駛出
    孫逢春介紹說,和傳統燃油汽車相比,全部或部分由電能驅動電機作為動力系統的電動汽車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零排放或超低排放、低噪聲和低熱輻射。在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電動汽車意義尤其重大。說起純電動客車,北京市民並不陌生,早在7年前,兩輛電動客車就在北京公交121線路開展了示範運行工作。
  • 尋覓有「頭腦」的移動出行夥伴——首屆中國智能汽車「地平線杯...
    首屆中國智能汽車「地平線杯」年度車型評選啟動  汽車評價研究院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測評機構,充分洞察到消費者在智能化時代的全新需求,特別聘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為評選專家委員會首席顧問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羊城論劍: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圍繞當前汽車行業的眾多熱點話題,三十餘位資深專家、協會代表、企業大咖齊聚羊城,組成「最強大腦」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 ...調查恆大、寶能造車進展;華為智能汽車歸消費者業務 - 第一電動網
    《2020世茂海峽·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顯示,新能源汽車是今年漲幅最大的三個行業之一,行業內上榜企業的平均估值漲幅都超過一倍。來源:中國證券網5、特斯拉計劃研發續航1000公裡電動車,或在歐洲推小尺寸掀背車11月24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特斯拉正在研髮長距離版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可達到1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