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9月22日報導,中澳曾在2011年籤署了一份協議。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同意給中國太空探索項目提供衛生站位的支持。近日,澳大利亞突然單方面宣布,協議到期後將不再續約。有外媒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在美國的施壓下決定的。
中國導航能力或被削弱?
據悉,澳大利亞的這家空間站實際上隸屬於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在與中國合作的9年裡,該機構為中國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其中一項就是2013年,支持中國神舟十號太空飛船的項目開發。
報導稱,從2011年開始,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就與北京籤訂合同,允許中國使用地面站的衛星天線。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及其國家航空航天局也使用該研究衛星站,而中國使用的地面站就在其旁邊。
澳不再與中國續約
路透社21日稱,瑞典這家國有公司的負責人聲稱,合同到期後,澳大利亞將不再與中國客戶籤訂任何新合同,但當時並沒有透露,中澳籤訂的這一合同在什麼時候到期。報導指出,中國將無法使用西澳大利亞的戰略空間跟蹤站,而這一決定意味著,北京在太平洋地區的太空探索以及導航能力將大大被削弱。
報導稱,該研究中心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情況複雜,在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決定退出中國市場,不再續約。但至於該項目什麼時候到期,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在如今動蕩的政治局勢下,瑞典空間研究中心表示,該中心決定在未來幾年,放棄中國市場,轉而關注其他市場。
英媒稱,在這個關鍵時候,澳大利亞的做法顯然很不明智,極有可能是被美國利用,充當了美國的「馬前卒」,美國借澳大利亞之手打擊中國。
中國北鬥已邁向全球
實際上,中國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太空以及導航等領域自主創新,堅持追求獨立運行,才有了如今非常成功的案例——中國北鬥!
今年6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出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屆時,北鬥將從亞太地區邁向全球,成為美國GPS之後,第二個全球組網並提供服務的衛星通信系統,這是具有裡程碑式的勝利。
隨著中國導航計劃以及太空探索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太空計劃在海外地面站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同時,中國也逐漸成為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最強的競爭對手。中國北鬥的崛起,更是讓美國政府倍感焦慮。
分析人士稱,中國北鬥現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甚至包括美國人,在中國導航技術的不斷完善下,美國正在失去戰鬥力。實際上,在這些年來,中國北鬥也正在加速擁抱世界,「圈粉」眾多國家。
澳以後的日子更難過
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澳大利亞政府不顧自己的利益,採取對華強硬的措施。在美國的指使下,中澳關係不斷惡化。這一舉動被國際問題評論員奧森指責稱:澳大利亞「說一套做一套」,高官們一邊喊著「與中國發展合作夥伴關係」,一邊卻實施制裁打壓中國的措施。
他表示,中國一直都在試圖與澳展開合作,並給澳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澳只想著站到美國一邊,不惜以犧牲澳大利亞的經濟為代價。據統計,與2018年相比,2019年中國在澳的投資僅為25億澳元,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160億澳元。疫情之下,澳大利亞的經濟情況更加糟糕,若繼續跟風美國,澳大利亞以後的日子恐怕更難過。
中國手握「王牌」
對於澳方拒絕續籤的做法,中國實際上早有防備。去年,中國與南太平洋的島國吉里巴斯建交,而該國在太平洋上也有一個衛星站。可以說,中國手裡還有一張「王牌」,而澳大利亞政府終究只是扮演了個「小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