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基本達成歷史性防衛協議,毫無意義,是日本給美澳下套

2020-12-05 網易新聞

(日澳近日基本達成"歷史性防衛協議")

近日澳大利亞總理和日本首相進行了會談,兩國宣布在大框架上達成"互惠準入協定",外媒將此形容為日澳兩國的歷史性防衛協議,針對中國,且會讓兩國進入準軍事盟友關係。

可是,以澳大利亞和日本的能力,準軍事盟友有什麼用嗎?什麼也改變不了。

(日澳都不算正常國家,離開美軍,日本自衛隊挑戰中國,必死無疑)

客觀來講,日本和澳大利亞根本算不上正常的獨立主權國家,兩國在國防安全領域嚴重依賴美國,整個軍事體系甚至都和美國綁定。離開美國,兩國軍隊都不具備完全的戰爭體系、戰爭能力,和稍微強一點的對手開戰,必敗無疑。更何況是中國,論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戰爭潛力,日澳加到一塊都不及中國。所謂的日澳歷史性防衛協議,在軍事上毫無意義。

而且,永遠不要忘記,中國是核大國,現如今也不是1931年,任何國家敢對中國再搞一次9.18,就等同於自殺。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如此,日澳為何還要搞?

目標當然是中國,但也是日本在給美澳下套。

(澳軍就更不用多說,美軍和澳軍的關係類似於抗戰年代侵華日軍和偽軍的關係,澳軍基本就是炮灰)

第1, 對美國,挑撥離間惡化中美關係

中美惡鬥,甚至開戰是日本最想看到的,一旦中美惡鬥開始,日本必然"身價暴漲"。中國因總體實力遜色於美國一些,所以不希望更多的國家站到美國一邊,日本就可以藉此向中國要價,在經濟上趁人之危,佔中國便宜。同時,日本還可以從美國那裡獲得好處,單是美國近幾年一直想要有所收穫的防衛費分攤問題,美國就要對日本讓步,以此換取日本的支持和幫助。

(日本推動日澳軍事合作,目的還是美國,是拉上澳大利亞挑撥中美關係)

如果中美爭鬥演變為戰爭,日本更是會喜出望外。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中美軍事較量,就是最好的例證,此次中美對抗給日本的好處之多、之大,堪稱戰略級別。現如今也是如此,中美戰爭,日本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會受益,無論中美戰爭的結果如何,日本都是毫無疑問的勝利者。

因此來說,日澳最近的動作,包括日本在亞太、在本世紀的一系列動作,其實都是挑撥中美不和,煽風點火。因為中美惡鬥或是戰爭,對日本都有很大好處。拉上澳大利亞,也是想要增加成功率罷了。

(還有就是軍事裝備出口,日本競標澳大利亞常規潛艇項目,就以失敗收場,日本想要藉助雙邊關係獲得澳大利亞的好感,以便武器出口)

第2, 對澳大利亞,軍事裝備出口

出於各種目的考慮,在幾年前日本正式修改國內法律,向國際軍事裝備市場進軍。意圖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軍事裝備出口國,並藉此增強日本的軍事裝備研發製造能力,以及提升技術。日本這種努力最早就看到了澳大利亞,日本在當時想對澳大利亞出口常規潛艇,但是卻以失敗告終。

所以,日本就要加強和澳大利亞的軍事關係,兩國軍事聯繫越多,日本再次向澳大利亞推銷軍事裝備,成功的機率就會越大。

(當年澳大利亞丟棄了日本蒼龍級潛艇,選擇了法國,這筆合同價值355億美元)

因此來說,日澳最新的動作,毫無疑問是衝著中國來的,但是在中國之外,日本未必沒有其他的想法。

日本是一個精於算計的國家,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絕不會在意。日本非常清楚,兩國的任何軍事協議,甚至建成軍事同盟,其實都毫無意義,因為兩國都要跟隨美國,原本就已經算是盟友。再籤署多少協議,在軍事上也沒有太大價值。沒有美國的參與,兩國也都不敢、不能在軍事上挑戰中國。而日本這類動作的另外目的,挑撥中美不和,給美澳下套,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日澳迎來歷史性時刻,6年談判終落定,RCEP恐迎來「大地震」?
    日澳達成歷史性防衛條約上月中旬,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東京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兩人共同宣布,兩國在「原則上」達成了一項具有突破性的防衛條約——《互惠準入協定》(RAA)。該協定提供了日本和澳大利亞軍隊訪問對方國家並進行訓練和聯合行動的法律框架,是日本與除美國之外的國家籤署的首份類似協定,著兩國「準同盟」關係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據了解,日澳雙方花費了6年時間談判該協議,莫裡森更是稱讚「這一協定是日澳關係史上的關鍵時刻」。
  • 日澳籤安保協議 澳國內卻擔心被臺海拖累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說,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十三日與日本首相安倍籤署《日澳安保合作共同宣言》,這是日本在美日安保後,首度與其他國家籤署安全協議。根據宣言,日、澳將在聯合國改革、反恐、救災、打擊犯罪,以及軍事防衛等領域加強合作。
  • 日本防衛大臣:蒼龍級落選 澳必須解釋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 外媒稱,澳大利亞政府決定把一個500億澳元的潛艇訂單給法國,這引起了該國與日本的外交關係緊張。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4月26日報導稱,日本政府讓澳大利亞給出解釋,為何該國沒有選擇日本的投標方案。
  • 全球就禁用「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達成歷史性協議
    原標題:全球就禁用「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達成歷史性協議  為了應對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HFCs,又稱氫氟碳化物)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超過150個國家達成協議,通過了《蒙特婁議定書》下氫氟碳化物減排的修正案,即推動停止氫氟烴的生產和使用。
  • 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美國頁巖油產業前景如何?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美國頁巖油產業前景如何?由於新冠危機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加上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產生爭執,油價受到重創,有鑑於此,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同意牽頭一個多國聯盟進行大規模石油減產,相關協議於周日敲定。
  • 日軍空襲達爾文港——澳版珍珠港
    達爾文空襲,發生於1942年2月19日,是歷史上外國軍隊對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襲擊。但遠在幾百公裡之外的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242架轟炸機和戰鬥機將對達爾文港進行閃電式攻擊。早晨8點45分,188架飛機準時起飛,開始執行第一波攻擊任務。 而在此時,達爾文港的防守情況卻令人不寒而慄:防空武器極度缺乏,只有20毫米口徑以下的全自動輕武器,駐守當地的澳皇家空軍已被派往歐洲、北非和中東戰場。
  • 兵韜志略|美澳建「絕密防禦合作框架」,達爾文港成新增長點
    經過長期的談判與協商,2014年8月美澳籤署了一份關於使用達爾文基地的軍事合作協議。根據這份協議,在未來25年裡,澳大利亞將把達爾文作為美軍的軍事基地,允許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空軍在此處進行訓練和駐紮,最高可部署2500名美軍陸戰隊員。2016年3月,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羅莉-羅賓遜又宣布,美國將派出遠程重型轟炸機和空軍加油機駐紮在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和廷德爾空軍基地,並進行常規輪換工作。
  • 臺灣倒向美日印澳,與美完善整體防衛,步步走向絕路
    近日,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視訊專訪時稱,臺灣處於與中國大陸對抗的最前沿,除了要堅定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外,還期盼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理念相近國家加強情報交換。今年以來,美印日澳四國合作密集,合辦馬拉巴爾海上軍演、政治會談、貿易合作,無不處處針對中國。臺灣此時跳出來要和這四國共享情報,就是看重了這四國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勢。在海路上,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地理位置上較近,在獲取大陸的海上情報方面,相對來說更容易,如若與美日印澳共享情報,必對中國大陸軍隊產生不利的影響。
  • 港媒:中國與梵蒂岡主教任命協議基本達成
    香港《文匯報》今日(20日)引述權威人士消息報導,中梵之間談判了近4年的主教任命協議已基本達成,目前已呈交給梵方,正等待回應,預料梵方應該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給中方一個回應。 據權威人士透露,中梵雙方在主教任命權上已達成默契,包括可由教區自選出一至兩名主教人選,通過外交渠道通報梵方,如果中國政府和梵方對所報主教人選無異議就可以舉行祝聖禮,在中梵雙方未就主教人選達成一致的前提下,雙方都不會有單方面的任命行動,不會強行祝聖。他又認為中梵雙方肯定就主教任命問題制定了雙方交換意見機制。
  • 剛籤下百架美戰機,日本又曬防衛白皮書,趙立堅:實為「黑材料」
    在如今全球化的趨勢下,海洋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國之間不可避免的爭議話題,近些年來,美國頻頻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派艦機在各大海域耀武揚威,例如美國軍艦都似乎已經成為了南海等海域常客,對此中方尊重各國根據國際法所享有的在南海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但美方卻倒打一耙,曾指責中方在南海的軍事行動「將進一步破壞有爭議海域的局勢穩定
  • 三地發行《港珠澳大橋》郵票!方寸間展示國家記憶
    為了紀念大橋啟用,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在30日共同發行《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香港郵政高級經理(集郵推廣)李振宇表示,港珠澳大橋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聯合完成的重要基礎建設,意義重大。為紀念港珠澳大橋通車,記錄這一歷史性時刻,特發行的這套郵票。李振宇稱,人們非常關注這套郵票的發行,首日封和郵票的預訂情況十分理想。無論是個人、公司還是郵商,訂購熱情都很高漲。
  • 馬英九批蔡英文:喊能撐多久沒意義,而應想辦法避免戰爭
    [新聞頁-臺海網]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馬英九21日上午出席他說,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任務不是告訴大家軍隊可以撐多久,這毫無意義,而是有何辦法可以讓戰爭不發生,這才是做應有的責任。 有人問馬英九,2012年為何不在軍隊防衛下登釣魚臺? 馬英九表示,他從不覺得這是很好的方法,因為國際爭端仍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決,重要的是釣魚島能在不打仗的情況下,完全靠協調拿回漁業權。
  • 馬英九批蔡英文:喊臺軍能撐多久沒意義,而應想辦法避免戰爭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馬英九21日上午出席 「保釣運動發起50周年紀念研討會」發表演講並聆聽保釣老將及學者專家討論,他回答民眾提問時批評蔡英文讓臺灣陷入戰爭危險。馬英九說他執政八年,做到東海、臺海、南海三海和平。
  • 怕是要讓美澳失望!澳再下黑手,不料中國早有防備
    important}據參考消息9月22日報導,中澳曾在2011年籤署了一份協議。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同意給中國太空探索項目提供衛生站位的支持。近日,澳大利亞突然單方面宣布,協議到期後將不再續約。有外媒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在美國的施壓下決定的。
  • 剛籤下涉及中國的「歷史性協議」,川普就再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紐約郵報》和福克斯新聞等多家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2日消息稱,川普因調解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達成協議獲得今年第二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稍早前,瑞典議員馬格努斯·雅各布森(Magnus Jacobsson)11日表示,自己已提名川普政府與科索沃和塞爾維亞政府獲諾貝爾和平獎。
  • 百度加速國際化 與法國電信達成瀏覽器協議
    1月14日消息,百度進軍海外的步伐在加快,繼在東南亞市場推出了系統優化工具BaiduPCFaster,百度近日與法國電信(France Telecom)達成一項排他性協議,將為後者向非洲和中東出售的許多智慧型手機提供移動瀏覽器。這是百度迄今為止最大手筆的國際擴張動作。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但諷刺的是,當年澳軍施虐的對象,正是來自如今和澳大利亞打得火熱的日本。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相繼空襲珍珠港和菲律賓,日本陸軍也同時在馬來亞和菲律賓等英美殖民地登陸。作為大英國協成員,澳大利亞繼英美之後對日宣戰。然而在新加坡戰役中,英軍中將帕西瓦爾於1942年2月15日下令13萬英澳新等多國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包括1.5萬名澳軍。
  • 正當防衛,不批捕!
    2017年8月,石家莊某房地產公司與康某某達成口頭協議,由其負責該公司開發的辛集市某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尚未籤訂協議的耿某華等八戶人家的拆遷工作,約定拆遷勞務費為50萬元。2017年10月1日凌晨2時許,康某某糾集卓某某等八人趕到項目所在地強拆民宅。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作為一份公開發布的政策文件,該計劃以軍用和民用為兩大立足點,面向全體日本國民,詳細闡述了太空開發事業在安全保障、國土防衛、科學研究、產業發展、防災救災、資源利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國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以期獲得民意支持和資金保障。透過《宇宙基本計劃》可以看到,日本正試圖利用自身在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傳統優勢,全力以赴要在未來世界各國的太空開發競賽中牢牢佔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