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生意要縮水了!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此前年進口1348萬噸

2020-12-05 金十數據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我國官方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洋垃圾(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資料顯示,「洋垃圾」包括電子產品、塑料、金屬製品等,通過對這些廢物進行清潔、粉碎後,企業可以將其轉化為工業原材料。我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對工業原料需求巨大,因此」洋垃圾「在國內也擁有一定的市場。

需要提及的是,自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觀念以來,我國對「洋垃圾」的進口量已經大大下降。據新華社數據,2019年我國進口了1348萬噸「洋垃圾」,與2018年的2263萬噸相比已有所下降。截至11月15日,今年我國「洋垃圾」進口總量為718萬噸,同比減少41%。

而隨著禁令執行,那些曾經依靠中國處理各種垃圾的「垃圾出口國」也陷入了苦不堪言的境地。那麼,我國的限制令將會對哪些國家造成影響呢?

首當其衝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製造國——美國。據美國廢物回收工業協會的統計,從1993年到2017年,該國向中國出口的所有固體廢料達2.78億噸。

光是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間,美國對華出口的相關「洋垃圾」交易額就從最初的7.4億美元飆升至11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8.6億元)。

其次,澳大利亞也將受到影響。據報導,在過去的20年,澳大利亞都依靠中國處理固體廢物,在中國禁止洋垃圾之前,澳大量塑料垃圾出口到中國工廠,被重新分類融合成新的塑料產品。

可以預見,當中國關上了這扇「大門」之後,美澳等國家可能要開始自食惡果了。

文 | 林妙瓊 題 | 徐曉冰 圖|盧文祥 審 | 徐曉冰

相關焦點

  • 不再當「世界垃圾箱」!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
    原標題:不再當「世界垃圾箱」!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風口已至 摘要 【不再當「世界垃圾箱」!
  •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儘管在2018年以來的強監管政策下,「洋垃圾」進口管控成果豐碩,但一些地區在「洋垃圾」監管中出現「螞蟻搬家」、「偷梁換柱」等走私新趨勢,值得有關部門關注。禁令之下各地固廢進口呈整體下降態勢記者近日在廣東、福建、天津、浙江等地調研時發現,沿海各口岸的固廢進口均呈現整體下降的良好態勢。海關通報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禁限固廢目錄共調整過兩次。
  • 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 儀器儀表來「把關」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明確,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你知道洋垃圾嗎?
  • 2021年1月1日起 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
    在補充低價原料的同時,進口固體廢物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小壓力。  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 清研智庫:中國的垃圾進口禁令對西方意味著什麼
    中國嚴格限制垃圾進口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震動,廢物回收行業機構稱其對全球的影響是破壞性和災難性的。一些發達國家最初試圖將垃圾離岸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市場的努力基本失敗,因為各國紛紛效仿中國,實施自己的禁令。
  • 韓國大火曾狂燒4個月,當地萬名群眾聯合抗議:請中國撤銷禁令
    據悉,2000-2011年的11年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交易額從最初的7.4億飆升至115.4億美元,發展速度令人咋舌。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洋垃圾」進口國,接手了全球56%的垃圾,全球每年生產5億多噸的電子垃圾,其中七成都進入了中國國內。
  • 沒有了洋垃圾的資源再生企業 有的「出走」有的回歸
    「洋垃圾」禁令頒布後,為了解決原材料的不足,該公司已於2018年9月在日本成立了再生塑料公司,專門從事特種高分子塑料顆粒加工。  範育順表示,中國此前約有1200家工廠進口外國塑料垃圾,如今三分之一的工廠改行,三分之一的企業轉遷到境外,三分之一的企業從事國內廢塑料再生利用。除了部分轉向東南亞的企業陸續轉回國內,這一大體趨勢基本呈現出再生企業的流動地圖。
  • 印度接手「洋垃圾」後,最大垃圾場何般模樣:鳥比人還要大
    「洋垃圾」是什麼?在中國,進口垃圾又稱「洋垃圾」,是指一些非中國製造的廢棄工業產品、日用品等,也叫「進口固體垃圾」。許多洋垃圾集散地不規範,垃圾堆積如山,滋生出嚴重的環境衛生問題,對大氣、土壤、地下水造成危害,嚴重的環境汙染,對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 中國堅決向「洋垃圾」說「不」
    經初步查證,該案涉及固體廢物約20萬噸,案值約22億元人民幣。袁國宏攝(新華社發)5月22日,海關總署組織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8」專項第三輪集中行動,這是近年來海關開展的最大規模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
  • 洋垃圾禁入將有效減輕生態壓力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有效減輕生態壓力固體廢物雖然成本低,可以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終究是環境汙染源,除了直接汙染,還經常以水、大氣和土壤為媒介汙染環境。在補充低價原料的同時,進口固體廢物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小壓力。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 中國各直屬海關查獲固體廢物(洋垃圾)走私案匯總
    海關開展最大規模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5月22日晨6時,海關總署指揮開展了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截至上午9時,已查獲廢礦渣、廢五金等各類走私廢物13.7萬噸,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共60.65萬噸,抓獲犯罪嫌疑人137名,獲取了大批走私證據,查扣、凍結了大量非法資金。
  • 對「洋垃圾」徹底說不!四部門: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此外,《公告》要求廢止此前相關部門涉及「洋垃圾」進口的文件。  《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固體廢物非法進口和加工利用環節違法問題突出。部分地區「洋垃圾」走私屢禁不絕,部分企業通過夾藏、偽報、瞞報等方式非法進口固體廢物,不少進口固體廢物直接流入小企業、小作坊和廢物集散地,一些加工企業生產工藝落後,給周邊地區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汙染。
  • 生態環境部:2020年底前有望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1348萬噸,與改革前2016年的4655萬噸相比,分別減少9.2%、51.4%和71%。截至2020年11月15日,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718萬噸,同比減少41%。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 2020年底前有望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 固體廢物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 海關高壓打擊走私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就會禁止這些固體廢物的進口。   其實,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三年多的時間,伴隨固廢改革推進,企業也在做轉型準備。
  • 自食其果,中國一項重大措施,如今成功逼瘋了英國.....
    如果是身邊有做工廠的朋友,可能已經有所耳聞,那就是「近年來中國在環保問題上變得格外注重」。跟幾十年前的所走的「先汙染,再治理」的方針不同,現在中國走的可是「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那麼中國越來越好的同時,其它國家這幾年又怎麼樣呢?
  • 中國當"全球最大垃圾場"幾十年 "禁廢令"決定讓世界警醒
    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口洋垃圾,以促進位造業的不斷增長,並發展了完整的垃圾處理和回收行業。香港《南華早報》曾報導稱,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國每年進口越來越多的西方垃圾,從而使美國和歐洲的超級消費者可以輸出他們無度揮霍的環境後果。這個看不見的行業的統計數字已經變得十分巨大:在1995年至2016年間,中國進口的垃圾從450萬噸猛增至超過4500萬噸。
  • 價格超低的二手辦公產品 全是洋垃圾
    據阿強說,南海大地村旁的華發電器廣場每天都在向全國各地大肆銷售廢舊的印表機、傳真機,且都是翻新自外國進口的洋垃圾。記者隨後調查發現,這些都是事實。而這些有害的廢舊電子垃圾已逐漸滲透到了包括廣州在內的全國各大城市的電器市場,並進入了很多家庭及企業。    據阿強稱,每天約有20個貨櫃(每個約25噸)的電子洋垃圾在南海過關運往大瀝華發電器廣場,這些洋垃圾主要來自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
  • 馬來西亞人炫耀:中國人真傻,「洋垃圾」渾身都是寶還不要
    自從我們中國越來越強大之後,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開始實行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的規定了。我們國家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中國了,經過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不懈努力,我們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的位置上,不再需要「洋垃圾」了。那我們這一規定卻讓英國這些國家慌了神,在以前的時候,英國他們國家的一些「洋垃圾」,各種產能過剩的廢棄物。
  • 當中國拒收垃圾時,美國生活在迫在眉睫的垃圾危機的陰影中
    特別是美國和德國,在2010年塑料垃圾最多的發達國家中排名第一。2018年9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當時美國產生了3800萬噸塑料垃圾,德國和巴西緊隨其後,分別為1450萬噸和1200萬噸。就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而言,德國和美國再次位居榜首。其他發達國家也沒有落後太多,但這一事實多年來一直被忽視——這都是因為發達國家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出口他們的垃圾。
  • 中國將出臺禁令,就算聯合國求情也沒用,多國直言無法接受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相關媒體報導,我們國家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公告,內容旨在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垃圾。對此,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