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 儀器儀表來「把關」

2020-12-06 儀表網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明確,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你知道洋垃圾嗎?

洋垃圾,一般指進口固體廢物,有時又特指以走私、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於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其中以垃圾服裝,垃圾電子產品等最普遍,一些不良商家總是能把洋垃圾當寶貝來忽悠國內消費者。

在過去的20多年裡,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垃圾進口國,數據顯示,自1992年以來,中國進口了1.6億噸瓶罐、塑膠袋、包裝紙等廢棄物,約佔到了這26年間全球垃圾總量的45%。被汙染的土地也許幾十年都恢復不了。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產製造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已經徹底擺脫了過去「以環境換經濟」的不良發展模式,不斷加強了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度,而對於歐美各國避之不及的洋垃圾,也開始了重點打擊治理。

2017年7月,我國將廢塑料、廢紙等4類24種固體「洋垃圾」,調整列入了《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並且從2018年1月,正式實施「洋垃圾」禁令。中國宣布「洋垃圾」禁令後,相鄰的東南亞國家拒絕「洋垃圾」的呼聲也持續高漲。

「洋垃圾」危害大 檢測儀器來訴說

「洋垃圾」大量囤積在我國境內,將會帶來多種危害。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洋垃圾」中往往夾雜著很多有毒有害物質,以非正規渠道入境後,大部分流向「散亂汙」企業進行分解。

其中,集貿市場銷售的非法入境舊服裝是典型的洋垃圾,中國政府部門嚴令禁止進口及銷售。舊服裝的來源廣泛,但主要出自國外的垃圾場和太平間,服裝上沾滿大量細菌,如:結核桿菌、鼠疫、霍亂等各種疾病傳染源。穿著以後,會使人感染各種皮膚疾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菌存在引發大面積疫情的嚴重危害,危及人類健康。這時,我們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譜-螢光檢測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儀器設備,檢測舊服裝,保障安全。

此外,「洋垃圾」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尤其是鉛、鋅、鎘等重金屬物質。對此,我國科技標準司出臺過《固體廢物 鉛、鋅和鎘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根據此標準,檢測人員可以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洋垃圾中的鉛、鋅和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擁有足夠的靈敏度和很好的精密度,洋垃圾當中的有害元素、有機物和金屬有機化合物都逃不脫它的「火眼金睛」。

「洋垃圾」固體廢物還會嚴重危害水質及土壤,《固體廢物 水分和乾物質含量的測定 重量法》,其測定固體廢物中水分和乾物質含量,在測定中可用到,微波水分測定儀器、紅外水分測定儀器(紅外乾燥法)、乾燥器、X 射線螢光光譜、分析天平及具蓋容器等多種儀器設備。

但是,除了對已經到達的「洋垃圾」進行檢測外,將其「拒之門外」,也是十分重要的。

禁止進口「洋垃圾」 儀器儀表來「把關」

在固體廢物垃圾的入境監管中,海關應發揮源頭作用,完善防範制度,對進境固體廢物加強"三專"管理,如設置廢物通關專用通道,加強廢物專用堆場管理,指定專人查驗廢物等;積極與國檢、環保等部門"多方聯動",加強對進口廢物的實質性檢驗、監管以及對散裝廢舊貨物回收和生產過程的環保監督,打造多部門協作、全方位配合的進口廢物管理體系。

海關監管不僅可以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徵稅,確保政府的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對海關的進出物品進行檢測檢驗、監管以及查緝,維護我國的社會穩定和安全。檢測儀器設備就是海關監管人員打擊走私、偷運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武器」。

檢測儀器儀表設備在海關監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金屬探測儀、X射線無損檢測儀、超聲波探傷儀、CT斷層掃描儀、拉曼光譜分析儀以及分光光度計等都是海關監管中的常用檢測設備,「洋垃圾」進行快速鑑定、檢測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檢測設備也使得海關監管工作變得比過去更加輕鬆,如:採用「智能審圖」方式對貨櫃貨物進行精準查驗,其配備X射線衍射光譜儀、X射線螢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等固體廢物屬性鑑定設備等,實現「智慧稽查」。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制度改革。

相信在各個部門的監測下,加持檢測儀器儀表的助力。使得禁止「洋垃圾」進口行動有了技術支持。隨著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汙染控制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儀器儀表來「把關」。

相關焦點

  • 2021年1月1日起 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
    在補充低價原料的同時,進口固體廢物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小壓力。  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 我國開始全面限制,專家:全面禁止進口絕不姑息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長期以來,我國從其他國家那裡進口了大量的垃圾然後到我們國家這裡來處理。不得不說,這對於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而言是一種超大的影響。
  • 對「洋垃圾」徹底說不!四部門: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公告》強調,生態環境部停止受理和審批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申請;2020年已發放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應當在證書載明的2020年有效期內使用,逾期自行失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固體廢物進口帶來的嚴峻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 2021年,歐盟禁止出口塑料廢物,韓國計劃全面禁止進口塑料廢棄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了。歐盟向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廢料需要提前通知對方國,並徵得對方國的同意;而在歐盟內部的廢物進出口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
  • 固體廢物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 海關高壓打擊走私
    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現在距離全面禁止固廢進口已經沒有幾天了,這項工作推進得如何?   山東青島:最後幾批進口固廢陸續到港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就會禁止這些固體廢物的進口。   其實,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三年多的時間,伴隨固廢改革推進,企業也在做轉型準備。
  • 2021年起全面禁止進口廢舊橡膠製品!
    生意社12月11日訊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53號),明確我國將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審批、發放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 不再當「世界垃圾箱」!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
    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風口已至】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11月27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明確了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時間。
  • 洋垃圾禁入將有效減輕生態壓力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有效減輕生態壓力固體廢物雖然成本低,可以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終究是環境汙染源,除了直接汙染,還經常以水、大氣和土壤為媒介汙染環境。在補充低價原料的同時,進口固體廢物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小壓力。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 2021年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細分市場迎重大機遇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明確,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此前年進口1348萬噸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我國官方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洋垃圾(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資料顯示,「洋垃圾」包括電子產品、塑料、金屬製品等,通過對這些廢物進行清潔、粉碎後,企業可以將其轉化為工業原材料。我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對工業原料需求巨大,因此」洋垃圾「在國內也擁有一定的市場。需要提及的是,自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觀念以來,我國對「洋垃圾」的進口量已經大大下降。
  •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就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出臺了多套行動方案,各地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著。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儘管在2018年以來的強監管政策下,「洋垃圾」進口管控成果豐碩,但一些地區在「洋垃圾」監管中出現「螞蟻搬家」、「偷梁換柱」等走私新趨勢,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 因為一舉動,「洋垃圾」不敢來,中國妙用銅礦石打出一手好牌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歐美日鬱悶的怪事:中國銅產品進口量大幅下滑,而銅礦石的進口卻出現了增加。明明中國銅消費量巨大,卻關鍵時刻減少了進口,到底賣什麼關子,歐美日紛紛表示看不懂。其實緣由要從去年限制「洋垃圾」進口說起,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原料。工業生產所需要的銅,僅靠本國生產根本無法滿足需要。於是從歐美日進口銅廢料進行再利用,成了一種「短平快」的選擇。加上這些銅廢料,歐美日處理起來費用高昂,看到中國有需要,乾脆一股腦兒打包去中國得了。
  • 香港把洋垃圾轉運內地、東南亞謀暴利,遭聯合國、國際刑警點名
    2020年12月14日,韜哥就香港的垃圾特別是廢紙之事寫了一篇推文《內地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香港將廢紙圍城,環保團體逼港府要特權》。在該文章裡,韜哥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內地給香港廢紙以特權,會不會讓香港成為其它國家的垃圾進入中國內地的中轉站呢?
  • 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雙語新聞)
    下面是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雙語新聞)的內容。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急了:美國批評,澳洲憤怒,加拿大幫忙,洋垃圾到底有哪些危害?
    中國關于洋垃圾進口的規定將會於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明確規定了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可以說,這個規定的出臺,標誌著我國徹底對「洋垃圾」說不。其實,從2018年開始,中國就全面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廢紡織原料、未分類的廢紙等總計24類洋垃圾。
  • 沒有了洋垃圾的資源再生企業 有的「出走」有的回歸
    這一於2年前就開始布局的出海之舉,正是在我國逐步禁止進口洋垃圾後,資源再生企業做出的應對。按照規定,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國自2017年逐漸禁止進口洋垃圾後,的確有一批過去依賴進口的企業「走出去」以尋求原料。在我國禁廢后,國際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東南亞進口廢塑料的數量暴增,給當地帶來了環境壓力。
  • 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發文:全面禁止進口固廢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有關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的修訂內容,做好相關銜接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大] [中] [小]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馬來西亞人炫耀:中國人真傻,「洋垃圾」渾身都是寶還不要
    自從我們中國越來越強大之後,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開始實行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的規定了。我們國家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中國了,經過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不懈努力,我們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的位置上,不再需要「洋垃圾」了。那我們這一規定卻讓英國這些國家慌了神,在以前的時候,英國他們國家的一些「洋垃圾」,各種產能過剩的廢棄物。
  • 協同發力 精準施策——推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已基本解決了儀器儀表的品種問題,但是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國家的儀器儀表開發長期處於跟蹤的狀態,基礎研究薄弱,產品聚集在中低端,高端儀器儀表和前沿引領性的科學儀器大量依賴進口,而且我們自主開發的儀器儀表普遍反應不好用。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 《關於全面禁止進口...
    SMM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針對《公告》出臺的背景和意義、主要內容、注意事項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公告》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