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從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了。歐盟向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廢料需要提前通知對方國,並徵得對方國的同意;而在歐盟內部的廢物進出口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
歐盟環境和海洋事務專員維京尼烏斯 · 辛凱維奇斯(Virginijus Sinkevi ius)表示:" 這些新規定清楚地表明,歐盟對其所產生的廢物負有責任。僅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下才允許出口塑料廢物。未分類的塑料廢物向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出口將被完全禁止。這是打擊塑料汙染,向循環經濟過渡和實現《歐洲綠色協議》目標的重要裡程碑。"(《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是歐盟委員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舉措,其主要目標是減少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推動循環經濟等。)
長久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因為本國垃圾處理費用太高,或者程序複雜,一直向一些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廢物,因為運費比垃圾處理費便宜。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 洋垃圾 "。那麼為什麼那些發展中國家又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上個世紀 90 年代,當時處在迅速發展中的這些國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本國無法生產,或者本國的生產無法滿足需求。因此,為了彌補生產原料的不足,這些發展中國家就從發達國家進口一些廢料,如廢金屬、廢塑料、廢紙等固體廢棄物,在本國進行清洗、分揀、再加工,產出來的再生材料比本國做的又便宜,質量又好,完全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下令禁止進口 " 洋垃圾 "。2017年7月,我國將廢塑料、廢紙等4類24種固體「洋垃圾」,調整列入了《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並且從2018年1月,正式實施「洋垃圾」禁令。中國宣布「洋垃圾」禁令已經有三年時間,而在相鄰的東南亞國家,拒絕「洋垃圾」的呼聲也持續高漲。
韓國環境部12月24日表示,韓國計劃通過減少塑料產品的產量和提高回收率,來減少塑料垃圾。計劃到2025年,韓國將塑料垃圾減少20%,並將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從目前的54%提高到70%。、
據報導,韓國環境部表示,將從生產階段開始逐步減少塑料使用,並將已使用過的生活塑料垃圾重新用作原料或從中提取石油,從而提高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率。
韓國計劃到2025年,將塑料容器佔整體容器比重從目前的47%減少到38%,以減少塑料容器生產和使用。為此,政府將與有關行業溝通,根據各行業特點調整目標。
韓環境部還表示,到2030年,所有企業將完全禁止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此外,2030年塑料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30%。而到2050年,石油塑料將完全被生物塑料取代,為無塑料社會奠定基礎。另外,韓國從2022年起,將全面禁止從海外進口塑料廢棄物。
有業內人士分析預測,將有更多的國家跟隨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微LINK再生資源,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