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歐盟禁止出口塑料廢物,韓國計劃全面禁止進口塑料廢棄物

2021-01-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從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了。歐盟向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廢料需要提前通知對方國,並徵得對方國的同意;而在歐盟內部的廢物進出口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

歐盟環境和海洋事務專員維京尼烏斯 · 辛凱維奇斯(Virginijus Sinkevi ius)表示:" 這些新規定清楚地表明,歐盟對其所產生的廢物負有責任。僅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下才允許出口塑料廢物。未分類的塑料廢物向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出口將被完全禁止。這是打擊塑料汙染,向循環經濟過渡和實現《歐洲綠色協議》目標的重要裡程碑。"(《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是歐盟委員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舉措,其主要目標是減少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推動循環經濟等。)

長久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因為本國垃圾處理費用太高,或者程序複雜,一直向一些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廢物,因為運費比垃圾處理費便宜。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 洋垃圾 "。那麼為什麼那些發展中國家又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上個世紀 90 年代,當時處在迅速發展中的這些國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本國無法生產,或者本國的生產無法滿足需求。因此,為了彌補生產原料的不足,這些發展中國家就從發達國家進口一些廢料,如廢金屬、廢塑料、廢紙等固體廢棄物,在本國進行清洗、分揀、再加工,產出來的再生材料比本國做的又便宜,質量又好,完全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下令禁止進口 " 洋垃圾 "。2017年7月,我國將廢塑料、廢紙等4類24種固體「洋垃圾」,調整列入了《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並且從2018年1月,正式實施「洋垃圾」禁令。中國宣布「洋垃圾」禁令已經有三年時間,而在相鄰的東南亞國家,拒絕「洋垃圾」的呼聲也持續高漲。

韓國環境部12月24日表示,韓國計劃通過減少塑料產品的產量和提高回收率,來減少塑料垃圾。計劃到2025年,韓國將塑料垃圾減少20%,並將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從目前的54%提高到70%。、

據報導,韓國環境部表示,將從生產階段開始逐步減少塑料使用,並將已使用過的生活塑料垃圾重新用作原料或從中提取石油,從而提高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率。

韓國計劃到2025年,將塑料容器佔整體容器比重從目前的47%減少到38%,以減少塑料容器生產和使用。為此,政府將與有關行業溝通,根據各行業特點調整目標。

韓環境部還表示,到2030年,所有企業將完全禁止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此外,2030年塑料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30%。而到2050年,石油塑料將完全被生物塑料取代,為無塑料社會奠定基礎。另外,韓國從2022年起,將全面禁止從海外進口塑料廢棄物。

有業內人士分析預測,將有更多的國家跟隨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微LINK再生資源,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2021年起全面禁止進口廢舊橡膠製品!
    生意社12月11日訊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53號),明確我國將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審批、發放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 韓國環境部:計劃到2025年將塑料廢棄物減少20%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4日電 綜合韓媒報導,韓國環境部24日表示,韓國計劃通過減少塑料產品的產量和提高回收率,來減少塑料垃圾。計劃到2025年時,韓國將塑料垃圾減少20%,並將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從目前的54%提高到70%。 資料圖:塑料廢棄物。
  • 河北石家莊最嚴「限塑令」:年底全面禁止產銷發泡塑料餐具
    原標題:年底全面禁止產銷發泡塑料餐具石家莊最嚴「限塑令」來了年底全面禁止產銷發泡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石家莊市內主城區(含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重點領域(場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措施細化了2020年、2022年、2025年的治理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石家莊市內主城區(含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重點領域(場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韓媒:中國全面禁止進口垃圾政策將導致國際廢紙價格下滑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環境部12月18日表示,中國明年1月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明年上半年廢紙價格將下滑,韓國政府將嚴密關注這將對韓國市場產生的影響並加以應對。
  • 2021年1月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再生顆粒進口風險增加!
    該批貨物主要由回收的電視機殼再加工造粒而成,回收的原材料中添加了限制使用的十溴二苯醚作為阻燃劑,且含量超出我國國家標準對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屬於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如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的含量超過1000PPM將會定義為固體廢物。限制進口:檢出後海關會要求企業把相應的貨物退運出國,並對企業有行政處罰。禁止進口:檢出後海關會移交到緝私局,緝私會以走私固體廢物罪追溯企業及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 歐盟通過禁塑令 2021年起禁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科技日報柏林10月24日電歐盟議會24日投票,批准從2021年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以遏制日益嚴重的塑料廢棄物對海洋和生態環境的汙染。塑料餐具、薄塑膠袋、塑料棉籤、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人們對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旅遊業的發展,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由此對環境和海洋的汙染也不斷加劇。根據歐盟的統計,所有廢棄物中塑料廢棄物所佔比例高達85%,其中約一半是一次性產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塑料廢棄物被收集和重複使用,其餘大部分都留在垃圾場或環境中。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兩份文件指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迄今不予批准《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阻擋全球塑料垃圾管控進程,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並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目前為止,據估算,美國目前大約有200個城市,包括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華盛頓特區、舊金山和加州等許多城市,已經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或要求徵稅。  英國  塑料是英國十大進出口商品之一。英國每年進口130億英鎊的塑料產品和機械,出口84億英鎊。
  • 四部門: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公告》強調,生態環境部停止受理和審批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申請;2020年已發放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應當在證書載明的2020年有效期內使用,逾期自行失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固體廢物進口帶來的嚴峻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
    2019年,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國家各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實施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進一步提高醫療廢物等廢棄物的規範化管理水平。  三是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管理綜合改革。
  • 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雙語新聞)
    下面是2021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雙語新聞)的內容。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歐洲議會通過「限塑令」:到2021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當地時間24日,歐洲議會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以壓倒性支持票數通過了一項涵蓋範圍寬廣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提案。當天,歐洲議會以571對53票通過了這項提案。根據該提案,到2021年歐盟將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產品,例如塑料吸管、一次性耳塞、餐盤等。此外,目前導致地中海和大西洋主要汙染的漁網也將重新生產。比利時議員 弗雷德麗克·裡德:不到65年的時間裡生產了80億噸塑料製品,產生了60億噸垃圾,從數字上看光在歐洲就有40億噸,海洋成了垃圾桶,面臨嚴峻的考驗。
  • 《科學》雜誌子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兩份文件指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迄今不予批准《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阻擋全球塑料垃圾管控進程,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並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
  • 2021年1月1日起 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
    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從定義上來看,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喪失原有的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體、半固體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物品。也因此,進口固體廢物俗稱「洋垃圾」。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兩份文件指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迄今不予批准《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阻擋全球塑料垃圾管控進程,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並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
  • 江蘇限塑升級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新華社南京8月21日電(記者趙久龍、秦華江)江蘇是塑料製品生產、流通和消費大省。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IC Photo 圖全球減塑政策和實踐經驗國內外對於緩解塑料汙染出臺了不同政策,開展了許多積極嘗試,尤其歐盟走在了前面。2019年6月12日,歐盟官方發布指令,禁止在2021年7月3日後銷售有現成替代品且經濟上可承受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吸管、刀叉勺、盤子、棉籤棒、飲料攪拌棒和氣球棒等。
  • 固體廢物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 海關高壓打擊走私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現在距離全面禁止固廢進口已經沒有幾天了,這項工作推進得如何?   山東青島:最後幾批進口固廢陸續到港
  •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
    重點一:5年計劃攻堅塑料汙染 「《方案》不同於以往政策僅對個別環節和個別領域做出規範,此次《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基本涵蓋了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有利於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汙染的長效機制。」
  • 清研智庫:中國的垃圾進口禁令對西方意味著什麼
    中國嚴格限制垃圾進口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震動,廢物回收行業機構稱其對全球的影響是破壞性和災難性的。一些發達國家最初試圖將垃圾離岸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市場的努力基本失敗,因為各國紛紛效仿中國,實施自己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