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中美若爆發核戰爭將導致人類滅亡
核心提示:美國國際合眾社10月7日刊登了本陸上自衛隊軍校前研究員的文章,透露了由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和美國國家資源保護委員會聯合對美國如何應對中美可能發生的核戰做出正確對策的報告。預測的結果是中美核戰的下場無論是哪一方都不可能穩贏,並很可能導致人類末日。
-
美媒預測中美若開戰意外結局:別指望中國退讓
中美開戰 如今的中美關係介於衝突與不衝突之間。2011年,美國提出了亞太地區再平衡戰略,意味著美國在亞太地區會對中國區域影響力進行遏制,但很多現實的問題又註定了中美之間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如果中美爆發衝突,美國至少有跨越太平洋(601099,股吧)回家的選擇。而中國不然。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蛟龍突擊隊被點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為了鼓吹威脅論,時常撰寫一些不切實際的分析報告,過分誇大解放軍的實力,渲染中國威脅,美軍也常用這種手段來向國會申請更多的軍費。而近日一家美媒居然一反常態,相對客觀地論述了關於中美特種部隊的差別。
-
美決議重開核戰大門,已準備好退出一核軍控條約,美媒:全球危矣
正當世界各國慶幸俄美之間唯一有效核軍控條約能夠續籤之際,白宮又態度突變,給全世界潑了一盆透心涼的冷水。《華盛頓郵報》6月9日援引白宮一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方面已做好準備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但為了緩和這種情況給全世界帶來的緊張情緒,所有的方案都還可以通過談判解決。消息一出,美媒直呼「全球危矣!,恐將陷入核戰爭災難中」。
-
美媒狂想中美開戰:解放軍無論輸贏都將更致命
臺灣獨立或朝鮮攻擊韓國,或一些類似事件會迫使中美兩國被迫打響戰爭。不過,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文章稱,中國利益的擴張與能力提高,意味著人們可以假設多種會導致中美爆發直接衝突的情景。這些假設仍然包括臺灣和朝鮮想定,但還包括東海與南海爭端,以及中印沿西藏邊境爆發的潛在衝突。文章認為,只要中國實力增長、中國不滿以美國為首的地區安全體系,以及美國對地區國家的承諾等潛在因素存在,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就會存在。
-
能否對美發起破壞性打擊?俄媒猜測中國核力量「家底」
原標題:能否對美發起破壞性打擊?俄媒猜測中國核力量「家底」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俄羅斯報紙網8月17日刊登文章《中國能否攻擊美國》稱,俄新社援引五角大樓2018年中國軍力報告說:「過去三年中,中國軍隊迅速擴大了水面軍事行動的覆蓋範圍,獲得了在戰略上重要海域的作戰經驗,而且可能正在訓練武裝力量打擊美國及其盟友。」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我軍特種部隊不幹美軍那種「爛事」
【話說軍世】說到特種兵、特種部隊,蘭博等人的影視形象會映入不少人的腦海中,而美軍特種部隊在多年來不斷地參與海外的軍事行動,也為其影視提供了相當多的素材,當然,特種兵雖然「技能包」點的很全,但並非刀槍不入,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的「黑鷹墜落」,那麼中美特種該部隊的對比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美媒:中國關稅政策完美打擊美國西洋參 堪比2010暴風雪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美國產西洋參幾乎是為懲罰性關稅量身定做的打擊目標。」昨日(25日),美媒對中國在貿易戰中宣布的一項關稅政策下了定論,認為這一選擇堪稱「完美打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4月25日報導,中美貿易戰給美國威斯康辛州的西洋參種植者帶來了威脅。該產品在中國很受歡迎,但美國人很少消費。
-
中國頒布重要文件,美媒:將對印度使用氣候武器
在這中間CNN的報導可以說是給中國強行加戲,將人工降雨渲染成針對印度的「氣候武器」,未來還會讓印度的氣候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給印度農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CNN還考慮到天氣對邊境軍隊調動的重要性,認為人工降雨可以幫助解放軍在邊境衝突中佔據優勢。
-
美媒炒作中國「機器魚」威脅 渲染中美海底競爭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5日稱,中美已經為將來的海底人工智慧(AI)主導權展開爭奪,文中專門提到中國多種新型水下無人潛航器,例如像魚一樣航行的HN-1,「它們將以優異隱形性能用於水下作戰,對抗美國海軍」。
-
【中美局勢最新消息!美媒:美偵察機部署到中國東北附近 此舉恐前所...
2020-09-16 15:24:52來源:FX168 【中美局勢最新消息美媒:美偵察機部署到中國東北附近 此舉恐前所未有】美國軍機近期經常現身南海進行偵察,但根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美國一架偵察機上周曾飛往中國北方,這種舉動或前所未有。根據《軍事透露》(MilitaryLeak)網站9月13日報導,在朝鮮紀念建國紀念日(9月9日)的同一天,一架美國空軍的RC-135S「眼鏡蛇球」偵察機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附近飛行。報導稱,此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
美退休政客鼓吹對臺進行「桌球外交」:以促美臺關係「更正常化」
臺灣《中時新聞網》援引美媒報導稱,「臺灣關係法」主要推手之一的美國前眾議員沃爾夫,6日鼓譟美國政府應再以「桌球外交」方式,與臺灣進行密切會談,以促進美臺關係「更加正常化」。他宣稱,不認為美國有一個「一中政策」,因為美國從未說明自己的「一中政策」是什麼。
-
絕密文件解密:美四次欲對中國發動核戰
最終,尼克森讓基辛格擔此重任,秘密前往中國與周恩來會晤。 對於這次秘密會晤,尼克森訪華三十多年來,許多歷史學家都不知道其核心內容。解密文件顯示,基辛格和周恩來首次秘密會晤有1/3的內容涉及臺灣。周恩來非常明確地告訴基辛格,中美要建交的話,美國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合法的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必須回歸祖國懷抱」。
-
與美政客污衊中國「隱瞞疫情」不同,美科學家們正為中國澄清事實
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的一些政客卻依舊不遺餘力的將疫情矛頭對準中國,其中就有操弄所謂的「病毒源自實驗室」的言論,將疫情的責任歸罪於中國,還有鼓吹「中國賠償論」,除此之外,美國政客還頻繁地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相關情況」,這些美國政客的種種行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推卸自身防疫不力的責任
-
難怪美媒給臺軍「航母殺手」潑冷水,大陸「狼群」隨時吞噬它
所以,就在臺島政客和媒體鼓吹「培江」艦性能的時候,美國媒體卻無情地給它潑來一盆冷水。《外交學者》網站指出,臺灣的這種巡邏艦是在盲目堆砌武器,像是在小型魚雷艇的船體硬塞驅逐艦的火力,不但危險且無法發揮飛彈性能。另外,臺軍無法提供網絡化的戰區情報體系,恰恰就是這種巡邏艦的致命硬傷。
-
「美國優先」意味著「美國落單」 美專家鼓吹強化安全需縱深防禦
儘管美國軍隊實力很強,但對美國的主要對手形成制約的更多是美國的盟友網絡,而不是軍事實力。然而,美國目前未能充分投資與盟友和夥伴的關係並與它們合力塑造國際環境,因而這一網絡就有可能遭到侵蝕。更可怕的是,這可能導致競爭對手的盟友網絡崛起,而這預示著一種將美國排除在外的國際秩序,美國將無法影響事態結果,因為它根本就不在場。實際上,「美國優先」意味著「美國落單」。
-
地面爆出一聲巨響,核武器精準炸毀目標,美媒:該敵軍瑟瑟發抖了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5日報導,日前五角大樓首次公開了F-35A隱形戰鬥機發射B61-12核炸彈的視頻,視頻顯示F-35A隱形戰機在3200米的高空中投擲了B61-12核炸彈,42秒之後地面爆發出一聲巨響,預定的陸上靶標被精確命中並摧毀,雖然該款核炸彈並未攜帶核戰鬥部,但是依然刷新了外界對美軍空基核打擊能力的固有評估。
-
菲律賓撕毀美菲軍事協議,俄媒稱這是「對美全球地位的嚴重打擊」
作者:王德華菲律賓放棄與美國的軍事夥伴關係,對華盛頓來說是一個相當尷尬的時機,因為它正試圖團結其盟友,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敵對立場。顯然,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經決定,它不需要華盛頓假定的軍事「保護」,並有信心在沒有美國幹預下與中國和周邊國家維持正常關係。
-
美發布新規,限制中共黨員赴美旅行!還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
文章稱,在中國與美國總統川普「角力」四年之後,中美關係已經發生了長期變化,或許是「永久性的變化」。拜登上臺後不太可能改變兩國關係的總體方向。文章預測,經過4年的「艱難歲月」,中美兩國管控分歧避免對抗可能並不容易。在拜登面臨黨內要求對華保持強硬的壓力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