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日前,被綠營政客鼓吹稱「航母殺手」的臺軍「塔江」艦舉行下水儀式。據悉,這是臺軍「沱江」級巡邏艦的後續型號。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還親自主持下水儀式,展示民進黨當局對這種巡邏艦的重視。
根據臺媒的介紹,該艦採用雙船體設計,排水量約685噸,最大航速約30節。該型艦載有76毫米速射炮、密集陣近防炮。最引人注目的是裝備了16枚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此外,該艦還裝載有臺灣「中科院」研發的短程防空系統,具備一定防空能力。
對此,島內綠營政客不但將該型塞滿了飛彈的巡邏艦稱之為「航母殺手」,同時還鼓吹「很多國家極感興趣,紛紛表達了購買該型艦的意願」。不過,儘管臺灣某些政客和媒體用口水將「培江」艦捧上了天,但也無法改變這種小型軍艦無法適應現代高強度海戰環境的事實。
畢竟,現代海戰並非和二戰時期那樣,靠一艘或者多艘軍艦用大炮來分出勝負。相反,決定現代海戰勝負的,是靠多維空間的體系化模式。再先進的軍艦,如果沒有先進且完善的海戰體系支持,最終也只能成為對手攻擊的活靶子。
所以,就在臺島政客和媒體鼓吹「培江」艦性能的時候,美國媒體卻無情地給它潑來一盆冷水。《外交學者》網站指出,臺灣的這種巡邏艦是在盲目堆砌武器,像是在小型魚雷艇的船體硬塞驅逐艦的火力,不但危險且無法發揮飛彈性能。另外,臺軍無法提供網絡化的戰區情報體系,恰恰就是這種巡邏艦的致命硬傷。
要知道,臺軍「培江」艦本身就是一種小型軍艦,無論配置多少武器,但艦體的限制註定其無法裝備遠程雷達等戰場感知設備,只能靠其他平臺為其提供目標參數和引到艦載武器發動攻擊。而臺灣的戰區態勢感知能力所存在的短板,讓「培江」艦即便裝備有16枚反艦飛彈,只能在被擊中時增加殉爆的毀傷程度。
這也就難怪美媒會嘲笑臺島媒體的夜郎自大,畢竟,按照當前兩岸軍事實力對比,一旦到了不得不開戰的時候,臺軍的機場、港口和戰場感知系統,有可能會在遭到第一輪的攻擊之後就全部作廢。在這一背景下,「培江」艦失去戰區情報網絡支持之後,沒有在海上迷航就不錯了,更別說對大陸航母發動攻擊。
當然,美媒給「培江」艦潑冷水,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存心打擊臺灣武器自造的信心,忽悠臺軍放棄武器自主化,全部都從美國購買。不過,美媒也已經看出,臺軍這種所謂「航母殺手」,在其以武拒統的軍事行動中,根本就無法發揮多大作用。
畢竟,與「培江」艦類似的大陸海軍022飛彈攻擊艇,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作戰體系,而且,022的裝備數量據稱達到3位數。所以說,如果臺軍想利用「培江」艦的高速和數量優勢, 採用「狼群」戰術對大陸航母發動攻擊,幾乎可以肯定,它的下場就是被大陸022組成的海上「狼群」反噬。
與臺軍的「培江」艦相比,大陸海軍的022飛彈攻擊艇約500噸左右,可以裝備8枚鷹擊系列反艦飛彈。022的噸位和攻擊火力雖然不如「培江」艦,但其高度隱身船體,還有最大60節的航速,足以在海上對抗中將「培江」艦玩得團團轉。
另外,此前曾有公開資料顯示,022高速飛彈攻擊艇所裝備的武器發射系統是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需要換上遠程火箭彈甚至巡航飛彈,利用其隱身性和高速性等優勢,隱蔽出擊對敵方陸上軍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就憑這一點,臺軍的「培江」艦就已經被022 甩開幾條街。
更重要的是,大陸是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太空科技和情報收集大國,解放軍現在擁有的戰場感知能力一點都不比美軍差,足以支持數十乃至上百艘022飛彈攻擊艇,組成海上「狼群」在海上對臺軍艦船進行獵殺。在這一戰場背景下,就憑臺軍「培江」艦30節的航速,不成為移動靶標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