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要發新衛星監視大陸 秘密太空計劃浮出水面

2020-11-29 中國法院網

2006-02-09 11:05:0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潤田 陳明

  環球時報報導,1月19日,臺「國防部」發言人利用衛星圖片混淆視聽,捏造「大陸模擬攻擊臺灣」的說法。

  據臺灣《中央日報》、《中國時報》等媒體2月5日報導,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謝清志在美國洛杉磯表示,由臺灣和美國合造的「福衛三號」衛星系統(原稱「中華衛星三號」,臺當局後來將其改為具有殖民涵義的「福爾摩沙三號」,簡稱「福衛三號」)已經完成燃料加注和星體加壓封箱,預定3月16日從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對這一消息,有著軍方背景的臺灣「國家實驗?究院太空中心」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僅發表了一通充滿「微衛星系統」、「太空天氣」等專業術語的感言,但一向喜歡刨根問底的臺灣媒體卻揭開了這一衛星計劃背後隱藏的真實涵義。臺灣民視新聞臺直言不諱地指出:「福衛三號的發射成功,將繼續提高臺灣對大陸的軍事偵察和監控能力,也將使兩岸太空技術的天平(這一次)稍稍向臺灣有所傾斜」。

  「福衛三號」有何神通

  對於「福衛三號」,儘管臺灣媒體的報導受到了一些局限,但專業媒體,如航空專業媒體《軌道》等對此卻十分關注,對該衛星功能也有詳細介紹。據報導,「福衛三號」全稱為「氣象、電離層及氣候的衛星星系觀測系統」,該衛星系統由6個每顆重62公斤的微型衛星組成,它們分布於距地球表面700到800公裡高度不同的軌道中,組成覆蓋全球的低軌道微衛星系統,約每90分鐘即可更新數據1次。該衛星系統還具有智能選擇能力,一天可保證數小時用於拍攝大陸目標。

  更令人關注的是,據臺「國家研究實驗院太空中心」稱,「福衛三號」是全球第一個連接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數據測定的氣象衛星系統。正如筷子在水中看起來彎曲,無線電波通過不均勻分布的電離層及大氣層也會產生折射現象,因此一般衛星對偵測地點的定位會產生偏差。而「福衛三號」通過測量GPS無線電波訊號經過電離層及大氣層的偏折角度,可以得到大氣的準確折射率,進而無障礙地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數據連接。這樣一來,它一方面可以為臺灣的飛彈預警和防禦體系進行軍事導航,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臺軍突破中程飛彈缺少精度定位數據的瓶頸。

  臺為何竭力發展獨立衛星偵察系統

  長期以來,臺灣當局和軍方一直竭力獲得大陸各軍政要地的「空中偵察圖像」。20世紀70年代以前,臺灣都是依靠美國U-2間諜飛機來達到這一目的,但1974年U-2撤出臺灣後,臺軍就只能獲得北自浙江溫州,南到廣東澄海這段區域的相關圖像,這使臺當局「相當著急」。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臺灣將目光鎖定在先進的衛星情報上。一開始,臺灣只能不定期從美國獲得一些間諜衛星圖像,但精於計算的美國人提供給臺軍的衛星圖像信息大都作過處理,是對美軍來說基本上屬於「無用情報」的圖像。即便如此,臺軍還只能通過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接收這些「二手信息」,這樣的衛星情報對臺軍來說,意義自然也不大,尤其在臺軍「急需」的實時衛星信息方面,更是如此。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臺軍方開始租用了商用衛星,定期購買其拍攝的大陸圖像。其中,臺軍曾先後購買過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的商業攝像衛星拍攝的圖像。起初,臺購買的衛星圖像解析度並不高。陳水扁上臺後,臺「國安局」曾贈送他一幅臺南縣官田鄉西莊村老家的彩色衛星影像,但陳水扁只能辨認出家鄉的火車站,要看清自家的老屋卻很困難,這讓他非常不滿,指示軍方想盡辦法購買更高精度的圖像。今年1月19日,臺「國防部」特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幅中國大陸衛星照片中的5張,以說明「中共兵力部署情況」。從圖像能看到大陸船隻吃水線變化等細節,一些軍事媒體分析說,臺軍得到的衛星圖像的解析度已經比較高了。

  雖然購買的衛星圖像解析度勉強能達到要求,但最關鍵的時效性問題卻仍然令臺軍方非常頭疼。為了更快拿到衛星圖像,臺軍方千方百計與的衛星公司達成協議,獲得了這些公司的「大客戶地位」,使其訂購的衛星影像獲取速度與接收實時影像只相差數小時。

  後來,臺當局又利用某國際衛星影像公司急於收回成本的空子,以每年1000萬美元的高昂代價,取得了該枚衛星的一個套餐服務:「衛星運作夥伴」地位。其內容就是一旦該衛星進入臺海地區,客戶就可接管衛星,全權掌控偵察目標,這使臺軍獲得一直夢寐以求的即時衛星情報影像,被臺軍視為其「獲取衛星情報過程中的一個裡程碑」。

  不過,由於臺軍目前使用的商業影像衛星均無法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實時情報,比如這些商用衛星平均要1.8天,最長要4天才可以通過臺海區域一次,因此很難掌握解放軍的動向。正是由於這樣的窘境,也才促使臺灣當局大力研發其自主的衛星監視系統。

  2004年,臺「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成功發射了具有偵察衛星功能的「福衛二號」衛星,使臺軍具備了相對獨立的衛星偵察能力。今年3月「福衛三號」發射後,無疑臺軍將形成更加系統化的針對大陸的衛星監視體系。

  臺灣當局拒絕大陸氣象資料

  為了掩蓋「福衛三號」的真實目的,臺灣當局對外宣稱這是一顆純粹的氣象衛星。去年11月,呂秀蓮一邊攻擊大陸,一邊宣稱臺灣從「福衛一號」到「福衛三號」衛星,所從事的都是與大氣、陸地、海洋有關的科學研究,均為「與人類及自然環境福祉」有關的工作,也正「彰顯臺灣熱愛和平的特性,與中國大陸有天壤之別」。臺「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主任也極力標榜臺灣的太空發展重在「民生與科學研究用途」。

  實際上,這些都是臺當局企圖掩耳盜鈴的藉口。以「福衛二號」衛星來說,雖然名為民用遙測衛星,但地面上超過2米的物體都可以被其拍攝下來,解析度比法國「斯波特」民用衛星高5倍,而「斯波特」拍攝的圖像曾被美軍用於科索沃戰爭。連島內媒體也認為,「福衛二號」完全可用於「軍事用途」。

  另外,長期以來,祖國大陸本著兩岸血脈相通的理念,用較為發達的氣象和地球衛星技術,一直向臺灣提供其急需的颱風、地震等氣象和地質觀測資料和氣象預報。這些資料和預報對於幅員狹小且主要為單一海洋性氣候的臺灣而言已綽綽有餘。1999年,臺灣「9·21地震」後,大陸無償向臺灣提供了大陸衛星拍攝的臺灣地形改變的圖像,為其震後救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3年「茉莉」颱風襲臺後,國臺辦更核准國家氣象局與臺方展開氣象信息交換,當時的國民黨「立委」穆敏珠曾表示,兩岸氣象信息實時共享,有效提升島內氣象預報的準確度,並降低人民所受到的災害。但是,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卻在陳水扁等人的授意下,以全面的氣象資料交換會「威脅臺灣安全」為由拒絕了大陸這一善意。後來,臺灣文化大學大氣系想自費接收大陸氣象衛星的信息,作為學術研究使用,也被臺灣「國安部門」以「危及國家安全」為由叫停。

  據臺灣媒體報導,「福衛三號」是臺灣所謂的「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劃」的關鍵一步。據報導,該計劃二期工程還包括2008年發射兩顆衛星,2011年開始陸續發射5顆微型衛星,最終建立起衛星偵察預警網。同時,臺還將從2011年開始發射10—15枚探空火箭。這使長期以來臺當局秘而不宣的太空計劃逐漸浮出了水面。

相關焦點

  • 太空軍事?監控衛星布滿地球上空將成為事實!且看五角大樓的計劃
    美國五角大樓制定雄心勃勃的計劃以建立七個不同的防禦星座的新細節已經浮出水面,其中第一個將包括數百枚監視衛星,這些衛星有望在短短六年內實現全球覆蓋。圖 1 對衛星防禦系統的構想(未按比例)。圖片來源:DARPA這個計劃被稱為國防太空架構(NDSA),是國防部下屬的新部署的太空發展局(SDA)的第一個重大舉措。一旦建成,NDSA將由七個「星座」組成,或者用美軍的話說是「層」。每一層都將執行不同的功能,例如探測來襲飛彈、向地面部隊發出潛在威脅警報、監視潛在的敵對武器系統、增強導航能力以及其他重要的防禦作用。
  • 火星上的重大發現,秘密馬上浮出水面,未來移民不是夢想
    火星上的重大發現,秘密馬上浮出水面,未來移民不是夢想宇宙太空中有非常多的星球,都是人類沒有探索過的地球的環境越來越惡劣,資源因為人類的過度開採也近乎枯竭,所以人們將眼光放在了其他星球上,宇宙瀚無邊太空中的星球更是數不勝數,在科學家們看來,其實火星是火星是非常適合人類最後的一句祝的,並且科學家們對火星期望這種衝動,在火星上也出現了很多的人類可以居住的徵兆
  • 臺軍拋出「毒蠍」作戰計劃 圖謀「反擊作戰」
    1999年5月,中美關係因所謂中國「竊取」美國核機密的考克斯報告而陷入低潮,臺灣當局在李登輝的唆使下興風作浪,製造大陸「威脅論」,稱大陸堅持不放棄武力攻臺,且持續擴張軍備,包括發展核武器,是對臺灣安全的最大威脅,臺灣要以「毒蠍戰略嚇阻中共」。 什麼是「毒蠍戰略」?臺軍方稱,就是臺灣應加強武裝嚇阻力量,把臺軍搞得「像只毒蠍,吃了就會毒發身亡」。
  • 秘密武器都是最新最好的?臺軍的「秘密武器」可能會讓你辣眼睛!
    對岸的蔡英文在上周三視察臺軍「漢光39號」演習,觀摩了預備役炮兵的操作訓練,並發推點讚。本來這個操作沒啥毛病,但部分臺媒在報導時祭出臺式誇張手法,硬生生把正常訓練變成驚天大揭秘了。揭秘了啥東西?我要是沒看錯,這個「超狂秘密武器」是二戰時期的老裝備,怎麼到他們嘴裡就成秘密武器了?
  • 蕭伯納「老少戀」首度曝光 美國小情人浮出水面(圖)
    蕭伯納「老少戀」首度曝光 美國小情人浮出水面這段「忘年之戀」是蕭伯納生平保守最嚴格的秘密,直到他去世54年後的今天,他「美國情人」的兒子、現年85歲的美國前記者彼得·湯普金斯才終於決定向世人首次披露蕭伯納生平的這一「絕對隱私」。 美國小情人剛剛浮出水面    據報導,蕭伯納是在1921年開始認識20多歲的美國女演員莫莉·湯普金斯和她的雕刻家丈夫勞倫斯·湯普金斯的,當時他已經65歲了。
  • 南京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原是曬太陽 地震局澄清謠傳
    上千條鱷魚一起從水面中探出腦袋,漂在水面上,它們是在幹啥?昨日,江寧湯山鱷魚生態園出現千條鱷魚浮出水巡遊的壯觀場面,這一場面被市民拍成照片,發到網上後引發眾人熱議,大家都在猜測鱷魚群奇怪舉動背後的原因,其中有不少網友懷疑這是南京要地震的徵兆。對此情況,南京地震部門回應,近期不會發生地震。   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它們這是要去開會嗎   「下午一進去,發現鱷魚全都出來了,場面壯觀的有些嚇人。足足上千條!」
  • 南京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引恐慌 地震局闢謠
    上千條鱷魚一起從水面中探出腦袋,漂在水面上,它們是在幹啥?昨日,江寧湯山鱷魚生態園出現千條鱷魚浮出水巡遊的壯觀場面,這一場面被市民拍成照片,發到網上後引發眾人熱議,大家都在猜測鱷魚群奇怪舉動背後的原因,其中有不少網友懷疑這是南京要地震的徵兆。對此情況,南京地震部門回應,近期不會發生地震。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它們這是要去開會嗎「下午一進去,發現鱷魚全都出來了,場面壯觀的有些嚇人。足足上千條!」
  • 蔡英文最大的敵人已浮出水面
    蔡英文最大的敵人已浮出水面 原標題:   賴清德或將接任「行政院長」的傳聞越傳越邪乎。  一面是要換掉「行政院長」林全的老梗最近又開始在民進黨內盛傳;另一面是有臺媒報導稱:民進黨「府」、「院」、黨高層一場會商後,決定由陳菊和邱義仁兩位新潮流大佬私下與同派系的賴清德溝通,而賴最終點頭答應在9月接掌「行政院」。
  • 臺軍墜機連連,怪大陸,這還沒上戰場呢
    但是朱冠甍母卻悲痛地說出臺軍不能說的秘密,因為這位悲痛的母親說孩子之前曾說過:「今天這責任他扛了,我的孩子爭氣,可是軍方給我的是什麼?臺當局給我的是什麼?一定要等到出問題才有人重視?再有下一位遺憾的話,我會替朱冠甍跳臺東的海,大家不重視F-5的問題,這遺憾多少人要去承受?」這是10月19日臺軍墜機飛行員朱冠甍的母親在其身亡後發出的感言。話中代表了每一位為人父母的內心,也道出了臺軍眾多裝備依靠美國後果的窘境。但「這遺憾多少人要去承受?」
  • 難怪普京如此強硬,又一壓箱底武器浮出水面,連美國也甘拜下風
    圖為地效飛行器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俄軍正在積極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隨著這又一款壓箱底武器的研發計劃浮出水面對於地面效應飛行器,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蘇聯曾研發的裏海怪物,這款地效飛行器不但飛行速度和裝載量強,而且幾乎可以貼著水面飛行,這樣的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因為受到的阻力比艦船在水面的阻力要小,而且可以藉助飛行的方式在貼近海面的狀態下行動,因此不但可以大概率躲避敵方雷達在遠距離的搜尋,而且可以利用非常快的速度隱蔽接近敵方目標。
  • 難怪美媒給臺軍「航母殺手」潑冷水,大陸「狼群」隨時吞噬它
    畢竟,現代海戰並非和二戰時期那樣,靠一艘或者多艘軍艦用大炮來分出勝負。相反,決定現代海戰勝負的,是靠多維空間的體系化模式。再先進的軍艦,如果沒有先進且完善的海戰體系支持,最終也只能成為對手攻擊的活靶子。所以,就在臺島政客和媒體鼓吹「培江」艦性能的時候,美國媒體卻無情地給它潑來一盆冷水。
  • 臺軍可偵察大陸彈道飛彈雷達曝光,未來或成解放軍第一波打擊對象
    據外媒曝光,臺軍偵察大陸彈道飛彈雷達系統主要包括在島內的地基遠程和中程預警雷達系統和在美國支持下的天基預警系統,已經形成了對彈道飛彈的初步預警探測能力。解放軍彈道飛彈性能已極為先進陸基雷達是臺預警系統主要探測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 56網又要賣身了?買家浮出水面
    不過今天下午,網上再次傳出了新的消息,買家也浮出水面——竟然是同樣在做視頻的搜狐。今天下午,微博大號@網際網路的那點事爆料稱,56網將以1290萬美元賣身給搜狐。巧合的是,昨晚的消息顯示,BAT均非收購方,也就是說愛奇藝、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都不會是買方。
  • 大陸最終會攻臺嗎?臺軍前「參謀總長」舉實例給出答案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大陸軍機幾乎天天來臺海巡航,甚至派出無人機,外界認為是在消耗臺軍戰力。臺軍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當年抗美援朝,大陸都敢打了,所以大陸有可能會對臺灣動手。 李喜明接受親綠政論節目《辣新聞》專訪時表示,因為解放軍的國防預算,是臺灣的20倍。
  • 波蘭乾旱河流水位降低令二戰時文物浮出水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8月26日報導,波蘭乾旱導致河流逐漸枯竭,已達歷史最低水位,但意外讓一批歷史文物浮出了水面。八月份以來波蘭全國各地遭受到了罕見的大範圍高溫天氣,隨之而來的乾旱已經使得波蘭河流水位創造歷史新低,但如猶太墓碑,蘇聯戰鬥機及其飛行員的殘骸等一批歷史文物也在波蘭最長河流——維斯杜拉河裡浮出水面。這些都是波蘭20世紀經受的曲折歷史的見證。
  • 《唐人街探案三》即將上映,種種謎團將浮出水面,你期待嗎
    時隔一年唐探三上映真的吊起了很多小夥伴的胃口啊,在這一部Q的真實身份就要浮出水面了,能夠超越秦風的智商的人到底是誰呢?Q心思縝密,行為低調,從不在眾人面前顯現,秘密的進行著他的計劃,他到底在謀劃些什麼,有什麼目的呢?這讓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改影片還有一大看點如果Q當真有什麼陰謀詭計,秦風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該如何應對呢?這些謎團將在不久後展露在大家面前,種種的疑團將要浮出水面,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
  • 鯨類呼吸時要浮出水面,那它們在海裡是怎麼睡覺的?
    自然界奇特無比,存在著各種各樣人類未知的秘密,尤其在諸多動物身上,潛藏著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鯨魚就是如此。鯨魚原本生活在海洋裡,而後又到了陸地,最後又返回到了海洋,那麼,如此不辭辛勞的鯨魚需要睡覺嗎?需要的話,它又是怎麼睡覺的呢?
  • 炮炮火槍手設定首曝 神秘世界浮出水面
    就在此時世紀天成再下一城,進一步公布了遊戲的世界觀以及涉及到的幾名重要角色,這個令玩家著迷的神秘世界也終於正式浮出水面。而更多內容將在之後逐步公開,並在遊戲官方網站更新,讓玩家們在內測前能夠全方面了解到遊戲中的一點一滴。         《炮炮火槍手》發生一個科學與機械不斷發展的蒸汽時代,古老的貝塔王朝已經滅亡,現在多個國家分布在這片大陸上。
  • 臺軍「漢光32號」演習模擬「大陸猝然攻臺」 蔡英文首次現場視察
    不過,今年臺軍針對解放軍的「漢光」演習卻有升溫之勢。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從22日起展開為期5天的攻防演練,模擬檢驗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時,臺軍有無能力「擊退敵軍保衛國家」,而蔡英文今天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到現場觀演。
  • 首位抵達南極探險家近百年前信件浮出水面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澳大利亞媒體9月14日報導,第一位抵達南極的挪威探險家阿蒙森的信件近日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市浮出水面。據悉,探險家阿蒙森在1912年3月完成南極探險後,在霍巴特停留了13天。當時「德溫特航行組織」(Derwent Sailing Squadron)授予他榮譽會員稱號。近日,在這個組織的檔案櫃裡發現了阿蒙森接受會員資格的確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