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前些日子,臺灣當局為了「以武拒統」,咧咧嗆嗆終於啟動所謂「臺艦臺造」中的「潛艇自造」計劃,按照計劃,臺軍將建造8艘常規動力潛艇,用於取代4艘高齡潛艇,島內一些媒體開啟了「狂吹」模式,而現在有一些美媒也加入其中。
美國《福布斯》網站7月2日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作者是「維吉尼亞2049研究會」的執行董事馬克·斯託克,他在這篇文章裡寫道,臺軍將自行建造8艘常規動力潛艇,總造價約160億美元,因此這些潛艇將會使用美國最前沿的技術,綜合性能將會十分強大,加上淺海適合潛艇反艦作戰,而解放軍反潛能力薄弱,因此這8艘潛艇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解放軍可能的「登陸艦隊」。
很難想像這篇評論是福布斯網站發布的正規報導,因為給人的感覺就是類似於網絡上的「無腦爽文」:一把手槍能滅國、對方從頭到尾都白給——如果真正這樣,還花錢買什麼F-16?還買什麼岸基魚叉飛彈?全部買潛艇得了,造個百八十艘就能稱霸太平洋了!
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很清楚,海峽幾乎可以說是常規潛艇的活動禁區,因為海底礁石、淺灘暗流眾多,一不小心就坐底觸沉;另一方面,解放軍擁有多達70多艘攻擊型潛艇,大量配備有拖曳式聲吶和直升機的驅護艦,以及多架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更何況光學衛星就能直接看到淺水區域的潛艇——《福布斯》網站為什麼要發這篇文章?因為錢!「維吉尼亞2049研究會」是一個由臺灣當局和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的所謂「獨立」智庫,要寫這樣一篇胡說八道的文章,還要安排上福布斯,恐怕得加不少錢。
當然,臺灣當局要花這筆錢的理由也很充分,這8艘潛艇的單價約20億美元,跟航母的造價在一個數量級上,不吹成殲星艦還真對不起這個價,更何況對於臺當局來說,這樣的「爽文」可以打一針雞血,還能在民眾當中收一波智商稅,也算是賺到了;另一方面,美國現在很有希望臺灣當局主動白給的衝動,簡單來說,錢送給美軍,命送給解放軍。
美軍很清楚,解放軍真的動手,臺灣其實沒有任何機會,12月4日,拜登國安顧問團隊中的退役美軍上將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Stanley A. McChrystal)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軍事實力發展速度,比外界想像得快得多,他最擔心的事情是一覺醒來,大陸在臺灣已經「生米煮生熟飯」。從他的話裡,我們似乎可以聽出,拜登上臺後,他的幕僚中依舊會有不少人堅持繼續用臺灣問題來遏制中國,但是麥克裡斯特爾的擔心其實所反應出來的也是美軍當下的焦慮,他們非常清楚,一旦解放軍決定採用武力,美軍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機會,而麥克裡斯特爾提出來的解決之道其實也沒有什麼新意,他依舊主張繼續強化美國的軍事力量,並且進一步增強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這些舉措其實是美國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改變兩岸實力均衡越來越偏向於大陸的態勢了嗎?最終剩下的,也只有F-16V對抗殲-20,8艘潛艇對抗解放軍海軍的笑話。
因此有網友對麥克裡斯特爾等美國好戰分子,以及蔡英文、蘇貞昌等死硬臺獨分子的描述就十分到位:「這狗急了想跳牆還不敢跳,只剩下繞著牆叫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