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新潛艇能構成重大威脅?三大理由決定這是聳人聽聞

2020-12-06 石江月防務觀察

作者:石江月

一段時間以來,潛艇被臺灣一些人認為可以對水面艦艇、航母,甚至本土構成重大威懾。這其實多少有些誇大。

臺海軍兩艘老舊潛艇

從理論上說,潛艇確實在海上行動時具有隱蔽性,正因為其行蹤詭秘,所以對水面艦艇來說具有殺傷力。但是,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在變化。

首先,解放軍的反潛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反潛能力也在大幅度提升。

解放軍的空中反潛平臺應該說比十年前強大很多,大型反潛巡邏機和電子偵察機,不光是在數量上增加了,而且在技術和設備性能上也在近十年來有了質的飛躍。

最關鍵的是,駕馭這些空中大型反潛平臺的飛行員和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實際經驗,當他們在東海上空,在臺海附近上空越來越多地出現,進而已經建立常態化巡邏後,他們對這一地區的電磁信號及海洋環境也越來越熟悉,一旦有變化,他們會敏銳地把握到。

在水面上,解放軍艦艇的反潛能力也大大提升。056輕型護衛艦中最新的反潛型號已經裝備專門的反潛拖曳聲吶,後續的054B型護衛艦和其他新改進的水面艦艇,都在反潛艇能力方面提高不少。

在海底,已經有媒體披露中國在建設水下反潛網,就如同美日在東海、南海重要水道上部署的海底水聲監聽系統,這種設施可以對進出重要水道的艦艇聲學信號進行監測和甄別,平時它的作用並不起眼,但是一旦進入戰時,對反潛戰的幫助非常大。

第二,即便臺軍擁有了比以往更現代化的潛艇,但在與解放軍海軍的潛艇力量對比中,絲毫佔不到什麼便宜。

從數量上比較,根據美國海軍的評估,解放軍海軍目前至少擁有約60艘現代化的常規動力潛艇,其中就包括搭載AIP系統的攻擊型潛艇。

另外,解放軍海軍還擁有十餘艘核潛艇,其中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靜音性能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而且其活動面比常規潛艇更大,搭載的武器也更加兇悍,與潛艇的對抗中不落下風。潛射巡航飛彈不但可以對臺軍水面艦艇發起攻擊,而且還能對臺灣陸地目標發起打擊。

第三,就現在而言,臺灣首先要邁過成功建造出潛艇的這個難關,然後作為從無到有的新型潛艇還有下水調試、改進到正式成軍的各種難關,在此之後還有訓練、運行中的等等問題。所以,等到臺灣新型潛艇形成真正的戰鬥力,可能至少已到10年之後——2028年。

屆時,解放軍海軍依照目前主力艦艇「下餃子」的速度,兩岸海上作戰力量的平衡不會發生扭轉,而只會越拉越大。因為,海軍作戰從來不是單個平臺的對抗,而是靠整個系統性的力量,在這方面,即便臺軍有了潛艇,也無法改變其他方面的短板。

所以,美臺一些人,完全把未來自建潛艇的能力誇大了。臺「潛艇夢」,只能是一場滿足自我心理安慰的睡不醒的夢。

(轉載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媒狂捧臺軍「自造潛艇」,其實是慫恿他們送死
    文/行走斯圖卡前些日子,臺灣當局為了「以武拒統」,咧咧嗆嗆終於啟動所謂「臺艦臺造」中的「潛艇自造」計劃,按照計劃,臺軍將建造8艘常規動力潛艇,用於取代4艘高齡潛艇,島內一些媒體開啟了「狂吹」模式,而現在有一些美媒也加入其中。
  • 臺軍要將二戰潛艇服役期延長至80年 美媒:仿佛穿越蟲洞
    【觀察者網綜合】年關將至,臺軍1月17日起舉行「春節加強戰備」操演,模擬解放軍在福建和廣東集結,越過「海峽中線」。臺灣海軍在演習中出動了二戰時期美制潛艇潛艇「海豹號」(舷號792),展示了這艘71歲高齡的潛艇的「作戰能力」。 一般來說,船艦的壽命不等,但到「古稀之齡」還在服役的,除了一些風帆訓練艦就很罕見了。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服役期約在20到30年左右。
  • 蔡英文稱將推動「國艦國造」 臺軍欲造「神盾」艦、升級潛艇
    不過,對於這一「雄心勃勃」的「大建」計劃,臺軍官員表示,錢不夠,光是在潛艇方面起碼再加1000億。 據稱,臺灣海軍已經決定投入4億新臺幣經費,請臺灣「中山科學院」尋找國際廠商為這兩艘潛艇進行現代化改造。 臺灣現役兩艘「劍龍」潛艇(荷蘭「旗魚」級)分別在1987年和1988年入役,艦齡已經逼近30年,相關電子系統、戰鬥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無法維持良好狀態,系統零組件也面臨停產或市場上找不到替代品的問題,有必要進行現代化改裝。
  • 臺想靠8艘自造潛艇滅了大陸艦隊,這臆想症能評幾級
    對於這8艘潛艇的價值,臺灣可謂期望蠻高,《富比士》雜誌12月2日分析說,單是靠這8艘潛艦,就能威脅解放軍,可徹底殲滅對方,足以威懾中國大陸攻臺。而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也來捧臭腳,其執行主任石明凱說,別低估了它們的反制價值。從宣傳資料來看,這些潛艦類似「旗魚」級潛艇,顯示臺船工程師進行了逆向工程設計。它們有雙層船殼,而這在非俄羅斯潛艦中相當罕見。
  • 臺灣要自產大量微型潛艇?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薩沙講史堂第二百二十四期】(軍事系列第118講)隨著決定教練機由臺灣自產,似乎說了十多年的本土製造計劃已經開始!臺軍海軍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顯然是潛艇。臺灣媒體又提出了微型潛艇群狼戰術理論,鼓吹這是對付解放軍登陸艦隊的絕招!聽薩沙說一說吧。
  • 蔡英文力推「潛艇自造」計劃,叫囂可嚇阻敵艦
    臺軍在前段時間就宣布了要進行擴軍,將臺灣現行的募兵制更改為徵兵制,從而擴大兵源。 而且臺軍在島內頻繁的開展軍事訓練,還試圖施行所謂的「軍備升級計劃」,從美國購置一大批軍事武器。 近日蔡英文更是表示要推行「潛艇自造」計劃,叫囂要嚇阻「敵艦」。
  • 臺軍警告中國大陸:臺灣有權反擊「騷擾和威脅...
    臺軍警告中國大陸:臺灣有權反擊「騷擾和威脅」】根據路透社周一(9月21日)最新報導,臺灣周一表示,在受到「騷擾和威脅」的情況下,臺灣武裝部隊有權自衛和反擊。這顯然是對中國大陸發出的警告。上周,中國大陸派出多架飛機飛越敏感的臺灣海峽中線。
  • 臺灣「自製」潛艇開工,這事能成嗎?
    事實上,就在前天(11月24日),蔡英文在高雄主持「潛艇自造」開工典禮,啟動潛艇製造廠房,意味著民進黨當局力推的「自製潛艇」正式進入建造階段。根據臺軍規劃,這艘潛艇預計於2024年下水,2025年可以交付給臺灣海軍。臺海軍還證實,美國方面已同意向臺灣出口「數字聲吶系統」和「潛艇武器系統」。
  • 臺軍拋出「毒蠍」作戰計劃 圖謀「反擊作戰」
    臺灣學者認為,臺軍「毒蠍戰略」是強行套用了核戰略中的「威懾」以及「第二次報復打擊」等思維。在核戰略中,「威懾」和 「第二次報復打擊」強調恐嚇對手,「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李登輝的主導下,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臺軍的防衛構想中就改用「防禦固守、有效威懾」作為中心精神,強調在遭到對手的飛彈襲擊後,臺軍仍能發動「第二次報復打擊」,確保「互相摧毀」。
  • 臺軍的「秘密武器」可能會讓你辣眼睛!
    但這艘老爺艦,臺軍手中保養得各項性能依然完好,甚至部分位置還有升級改裝的空間……嘖嘖嘖,這保養手法,小兵兵佩服(印度學著點)。但臺軍依然沒有放棄她,他們能用替換零部件的方法,仍勉強維持著這個「老兵」的生命。
  • 因「火力強大」 臺軍決定增產21輛「雲豹」裝甲車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6日報導,臺灣防衛部門昨日表示,為加強臺軍防空作戰能力,臺軍自行研發量產CM34步兵戰車型「雲豹」裝甲車,原計劃生產284輛,研發成功後發現「火力非常強大」,為滿足衛戍需求,決定再增產21輛,共305輛,預計2023年完成生產。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海軍「塔江艦」飛彈巡邏艦下水(臺媒圖)報導稱,「塔江艦」飛彈巡邏艦15日在宜蘭龍德造船廠下水。
  • 臺軍部署飛彈有重大故障缺陷,甚至造成漁民傷亡
    11月16日臺媒披露,臺軍正在將所謂「海鋒部隊」移防,在馬祖東引和金門部署反艦飛彈和火箭炮。而臺軍裝備問題很多,「雄風三型」飛彈多次發生脫靶和誤射等問題,甚至造成漁民傷亡。臺媒:這是在進行「聯合防空作戰訓練」「馬路上見飛彈呈預備姿勢……」綜合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聯合報》10月29日報導,有島內民眾29日在嘉義市民生南路附近發現了馬路上停著兩輛飛彈(發射)車,發射裝置還呈60度角,疑似在做發射準備。有民眾將有關畫面拍下並上傳網絡後引發討論,島內網民都在猜測到底這是哪種飛彈。
  • 5部值得推薦的潛艇作戰電影,給你不一樣的戰爭思考
    強烈建議觀看5小時未剪輯版本,雖然有點長,但是並不會拖沓,而且也最能體現影片的主旨。於是這群美國軍人在德國潛艇裡開始返航,途中再次遇到德國海軍,下面的劇情更加精彩。值得一看。美國政府急命阿拉巴馬號核子潛艇準備反攻,但就在是否要下達攻擊令的關鍵時刻,潛艇的通訊系統發生故障,無法判斷攻擊令的真偽。哈克曼飾演的潛艇指揮官決定發射,但新來的副官華盛頓卻認為事關重大,應確定訊息再說,不惜為此發動兵變囚禁上司。
  • 不不,這是船……
    今晨9:30,蔡英文登上「基隆」艦,這也是其上臺後首次登艦出海。長安街知事App發現,此次參加「操演」的兵力,包括F-16戰鬥機2批8架次,軍艦則有「基德」級驅逐艦,「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護衛艦等「大型艦艇」,另有「沱江」號輕型護衛艦,3艘「錦江」級和6艘「光華」級飛彈艇,共20艘艦艇參與。
  • 096新進展?衛星顯示中國正在造新潛艇,美國人卻說是對美的恩賜?
    隨後文章表示,此前位於中國葫蘆島市的渤海造船廠此前已經進行擴建以滿足核潛艇建造需求,不過沒有一艘潛艇出現在這裡的大型新船塢中。但是最新的一張衛星圖顯示,貌似有一個大型潛艇的艇體部分出現在廠內。文章對此描述為「圓柱形物體長約20-30米,直徑約10米」,根據判斷,這極有可能是潛艇的艇體部分,但目前尚不清楚正在建造的是哪型潛艇。
  • 揭秘中國反航母三大利器:擁有亞洲最大潛艇部隊
    自1996年臺海危機中國意識到美國航母對中國主權安全的威脅以來,上述常規反航母撒手鐧武器已經發展多年。中國引進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飛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這是美國海軍深知的。升級版常規潛艇的「狼群效應」中國現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潛艇部隊。
  • 蔡英文萬萬沒想到,沒等來「潛艇自造」,一周內卻收到兩個噩耗
    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一直力推「潛艇自造」計劃,近期終於大張旗鼓地動工了。據臺媒11月24日報導,蔡英文和嚴德發等人當天抵達「臺船」公司高雄船廠主持開工典禮。但讓蔡英文萬萬沒想到的是,「潛艇自造」計劃一波三折,一周之內竟然連續收到兩個噩耗。
  • 臺軍終於找到對抗我裝甲部隊法寶!雲豹裝甲車挑大梁
    隨著80年代臺灣交通的大發展,公路網遍布全省,這讓輪式裝甲車有了很大的作戰空間。於是,臺灣從美國購買了300輛突V150輪式裝甲車。這種4×4輪式裝甲車重量還不到10噸,只能搭載除車組成員以外的2名戰鬥人員。即便如此,臺軍認為V150仍然有相當的戰鬥力,很符合臺灣的需要。
  • 德國研發「海蜘蛛」魚雷 可大幅削減潛艇威脅
    報導稱,如果奏效,敵方潛艇對水面艦艇構成的威脅可能被大大削弱,從而改變海軍能力中一個令防務分析人士日益擔憂的趨勢。以德國海軍為例,此前並未重視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子公司阿特拉斯電子公司製造的「海蜘蛛」反魚雷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