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反航母三大利器:擁有亞洲最大潛艇部隊

2021-01-07 中國網

EG365製圖(圖片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自1996年臺海危機中國意識到美國航母的威脅以來,已經營發展常規反航母撒手鐧武器多年。美國海軍也深知中國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飛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

7月21日上午,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抵達韓國釜山港,準備參與本月25日至28舉行的美韓聯合軍事演習。

「華盛頓」號指揮官戴維·勞施曼說,美軍艦艇抵達韓國,意在顯示兩國盟友關係及其「保衛韓國」的決心。

美國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是於7月9日離開日本橫須賀港的。此後它的行蹤就一直牽動著各方神經。 一周多時間後,在中國的多次抗議下,美韓最終確定「華盛頓」號只是到日本海演習而非此前韓國媒體盛傳的黃海。

入夏以來,隨著美韓要聯合演習震懾朝鮮、觸碰中國戰略底線,以及中國軍方少有地做出接連強硬反應,人們開始日益關注一個話題:若美航母到中國近海遂行「不法行動」,中國在軍事上有何應對手段?

傳說中的反航母彈道飛彈

近年來美國軍事情報與對華研究界一直盛傳中國在秘密研製一種能夠打擊航母的彈道飛彈。2009年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配發了一張草圖,描述中國反航母彈道飛彈在末段的機動情況。這一年10月,中國國慶閱兵以後,美國進一步宣稱這種飛彈就是閱兵式上出現的「東風-21C」。

此後美、俄等國媒體陸續把更加細節性的指標公布出來,「東風-21C」被描寫成有效射程1500公裡、精度在10米以內。美國海軍中校、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在去年冬天的《世界事務期刊》上發表文章,推想到2015年「東風-21C」已經使美國海軍不堪一擊——「東風-21C」在飛行末段速度是音速的十幾倍,「華盛頓」號航母的編隊防空系統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攻擊彈頭憑巨大動能貫穿「華盛頓」號14層甲板,在艦底打出一個大洞。在海水滾滾湧入的同時,航母上的彈藥、油料又發生二次爆炸,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這艘乘員4000多人、載機80架的龐然大物便沉入海底。

反航母彈道飛彈在理論上是可能的,而且確實是現有艦隊防空系統無法攔截的。然而軍事裝備專家張召忠將軍認為,目前這種飛彈要達到傳說中那種實戰威力還需要克服許多技術障礙。由於航母是運動目標,反航母彈道飛彈要擊中目標,必須在重返大氣層後改變彈道,不再憑慣性下行,而是末段機動,改變飛行方向,在超高音速飛行下迅速橫向追擊目標,在一定距離內再次改變方向,以一定角度打入航母艦體。

在超高音速下改變飛行方向並精確尋找目標是很高的技術門檻。美俄都曾有過以彈道飛彈反艦的設想,但都在這個難題上難以突破,中國是否跨越了這一障礙人們不得而知。

常規反艦撒手鐧已形成戰力

反航母彈道飛彈是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戰略武器,它的發射很容易觸發美方的核戰預警系統,從而形成兩大國核戰危機。而常規反艦飛彈不存在這一問題。

在2009年國慶閱兵式上露面的三聯裝反艦飛彈發射車引發外界廣泛猜測,外界猜測這是中國的反航母型「鷹擊-62」飛彈。「鷹擊-62」比普通反艦飛彈射程遠,可在300公裡外由軍艦、殲轟戰機、岸上發射車發射,飛彈以較低高度飛行,可不斷改變飛行路線,這使得防空系統不易捕捉它。而它的彈頭重300公斤,可攻擊航母這樣的重型目標,彈頭採用穿甲爆破彈時打穿艦體後延遲引爆,可導致艦內二次爆炸。這種飛彈如果多枚來襲,美航母編隊防空系統難免有漏網之處,只要有一枚打中航母,就很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另一種常規反艦飛彈是中國自俄羅斯引進的「現代級」軍艦上所攜帶的「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日炙」是俄羅斯武器開發者針對美航母「宙斯盾」防空系統設計的,這種飛彈在距海面20米高度以2.3倍音速飛行,發射後2分鐘內就能飛行90公裡擊中目標,美航母編隊很難作出有效反應就會遭到打擊。「日炙」單發命中概率94%,彈頭有230公斤左右,破壞力很大,一兩枚就可以擊沉航母外圍的「宙斯盾」驅逐艦,若多枚發射,則美航母安全不保。

自1996年臺海危機中國意識到美國航母對中國主權安全的威脅以來,上述常規反航母撒手鐧武器已經發展多年。中國引進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飛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這是美國海軍深知的。

升級版常規潛艇的「狼群效應」

中國現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潛艇部隊。潛艇是對付巨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潛艇情況下,美航母編隊自帶的潛艇、反潛力量難免出現漏洞,這時航母編隊內的所有水面艦艇都會非常危險。

1996年臺海危機中,美國出動航母,中國出動潛艇,各自向對方釋放了強烈的威懾信號。自那以後,中國能有效克制航母的潛艇力量不斷加強隱蔽性和戰鬥力。除神秘的核動力潛艇外,中國在常規潛艇的升級、引進方面有很多作為。

克拉斯在文章中稱,1999年中國海軍先進的「宋」級柴電潛艇開始服役,據說「宋」級比美國的「洛杉磯」級潛艇的噪音更小,配備了尾流自導魚雷和反艦巡航飛彈。2006年10月,一艘超靜音「宋」級潛艇曾經出現在美國「小鷹」號航母防護圈以內,震驚了美國海軍。

中國還從俄羅斯引進了12艘「基洛」級潛艇,可形成「狼群效應」。這型潛艇靜音性極好,它採用西方流行的水滴式外形,其流體力學適於潛航,具備低阻力和低噪音的特點;艇身外殼上加裝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身產生的噪音,還能阻礙敵方主動聲納的偵測。

美國海軍認為,中國研發新潛艇和引進俄羅斯靜音技術同時,還在發展不依賴空氣推進(AIP)潛艇技術,在AIP技術下,常規潛艇的隱蔽性與水下潛伏時間都開始接近核潛艇水平,美航母更難防禦。

一旦突破航母艦隊外圍驅逐艦、潛艇的防護圈,中國潛艇突然發射的大破壞力魚雷、反艦飛彈只需數枚就能讓美航母永沉海底。

近岸立體火力網構成非對稱優勢

中國還有一個非對稱作戰優勢,就是中國處於近岸防禦狀態。

許多媒體強調在黃海海域美軍可打擊中國數個都市和經濟圈,但這種打擊距離實際是「雙向的」——作為一個大國,中國擁有多種射程銜接的打擊力量,從部署在內陸縱深幾千公裡內的中程飛彈,到沿海較近距離內幾百公裡處的戰術飛彈、岸艦飛彈都可以同樣打擊相關海域目標。

中國的岸基作戰飛機掛載反艦飛彈可完全打擊黃海等海域。而且中國還可以靠近岸優勢採取攻勢布雷等手段,限制美航母編隊的行動空間、行進速度甚至阻止援軍及時到來。

外界估計中國的「東海-10」巡航飛彈可打擊1800公裡,「蘇-30」、「飛豹」等擁有對海攻擊力的戰機作戰半徑都在1000公裡以上,「東風-15」射程600公裡,「東風-11」戰術飛彈射程300公裡,這些部署在中國各地、在有效射程內的打擊武器與海軍岸防部隊、水面水下部隊一起形成立體打擊體系。這些守方近岸的非對稱作戰優勢是美海軍遠來所不具備的。

有限的「反介入」捍衛海權

各型反艦飛彈、潛艇、近岸立體打擊網的性能提升,形成一種綜合戰力。這就是美軍近年來強調的中國擁有「反介入」能力。

美國海軍強調大洋航行的自由權,甚至對中國南海等地都要求擁有完全的航行自由。沿岸國家維護自身海洋權益符合國際通行準則,美國所說的「反介入」能力在中國看來是正當的近海安全維護能力。

出於對外戰略和爭取軍費等需要,美國對中國的「反介入」能力一直有所誇大。但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科技實力提升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捍衛合法海權的能力。這不僅使美國海軍不再能自由進入某些地方(如50年代進入臺灣海峽),而且將改變東亞的海權格局。

雖然如此,必須看到,中國的「反介入」能力只限於維護本國主權與近海安全,沒有「反」到公海上,也沒有反到別國門前,這正與美核動力航母遠離本土駐紮日本、在東亞海域經常出沒的前沿「攻勢布防」形態有著本質區別。(寇立研)

相關焦點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造就該國擁有當時亞洲第二的潛艇部隊
    在亞洲範圍,除了日本,泰國是最早擁有潛艇部隊的國家,上世紀30年代,即在二戰爆發之前,泰國皇家海軍就有一支由4艘近海潛艇構成的潛艇部隊。有意思的是,這4艘潛艇均為日本製造,也是迄今為止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早在1910年,泰國皇家海軍就計劃對外採購潛艇,由於政府財政拮据,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 波斯灣的水下狼群,伊朗海軍潛艇部隊,連美航母戰鬥群都忌憚三分
    至於遠洋作戰,主要交給潛艇部隊,總的來說伊朗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是很有限的。877EKM型柴電潛艇就是北約所稱的基洛級潛艇,是蘇聯海軍時代研製的最成功的的常規潛艇。伊朗當時買了3艘,分別叫"塔裡克"號、""努爾"號和""尤尼斯"號,距今已經有近30年的服役時間,這3艘潛艇共同構成了伊朗海軍潛艇部隊的基礎。877EKM型柴電潛艇的優勢是火力大和噪音小,主要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和反潛,水下排水量為3040噸,航速可達17節,潛水最大深度為300米,自持力為45晝夜。
  • 港媒:中國或研超導磁流體潛艇配最新巡航飛彈
    報導稱,1988年9月,中國核潛艇在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準確落在目標海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也標誌著中國海基戰略防禦力量「初步形成」。報導說,中國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是北海艦隊的一個潛艇基地,基地司令員是高峰,政委是厲延明。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御龍號是蒼龍級潛艇中的12號艦,也是該級別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款裝備鋰電池的常規潛艇,早在2017年日本海自就下水了第一艘改進型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該項技術的使用是否也意味著日本常規潛艇的作戰性能將會超過中國的潛艇部隊?目前全球各國海軍裝備的常規潛艇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存在體積較大,功率小且安全係數低等缺點,與鋰電池相比確實存在較大的缺陷。
  • 中國潛艇戰鬥力被誇大了嗎?三大嚴重缺陷被公開 趕上美俄路還長
    毋庸置疑,中國是有產能和財力的,但在技術層面呢?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7月13日發表軍艦工程師亞歷山大·希什金的文章《中國海軍的實際戰鬥力被明顯誇大》稱,中國海軍又獲得了一艘093B和一艘095核潛艇——諸如此類的新聞經常見諸媒體。專業人士指出,中國正在實施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軍艦製造計劃,很快就將成為海軍軍備競賽中的翹楚。但跟俄羅斯以及美國海軍相比,中國海軍潛艇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 研究反航母新戰術,我航母編隊僅是佯攻,真正殺手是093B型攻擊核潛艇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隨之相匹配的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潛艇在反艦和反潛作戰中擁有其他艦艇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缺少制空掩護的不利條件下。
  • 中國制霸太平洋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人民海軍已經擁有大型區域防空艦、核動力潛艇、AIP潛艇等世界先進武器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幹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飛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飛彈、艦對艦飛彈,還有艦對空飛彈、空對艦飛彈、空對空飛彈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現役軍人約24萬人,艦船300餘艘,飛機600餘架,現役艦艇總噸位僅次於美國,是西太平洋地區最大規模的海上武裝力量。
  • 讓對手尊重中國 絕技是在航母面前浮出水面
    中國試驗中的新型潛艇外觀很前衛 中國正在生產的是041型AIP潛艇、093B型攻擊核潛艇以及094A型戰略核潛艇,它們正被批量部署到各主要潛艇部隊。最新的消息似乎顯示,中船重工已經向中國海軍交付了「新一代」的核潛艇, 儘管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無法判斷其交付的是哪一種型號,但從中國發展核潛艇的習慣上來看,應該就是指095型攻擊核潛艇,這標誌著中國第三代核潛艇終於走出襁褓,進入海軍部隊。
  • 《從海底出擊》:二戰時期,德國潛艇部隊戰鬥力到底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以下簡稱條約)對德軍提出了明確的限制: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型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艦。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不得組織空軍。
  • 中國製造業有多強?什麼類型的航母都能製造,如何部署是最大問題
    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發展,如今擁有多款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說殲-20、遼寧艦、山東艦、東風家族等等。對此局座也首次透露中國船舶製造業的實力,那就是現階段我們的航母製造工作無需擔心,基本上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
  • 英國宣布:追加軍費、向亞洲派航母
    同時宣布  明年,將向亞洲派遣航母  日媒稱,此舉旨在牽制中國  英國軍費飆升  主要用於尖端技術領域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1月19日向議會下院發表線上講話,宣布今後4年,追加165億英鎊(約合1433億元人民幣)國防開支,漲幅堪稱冷戰結束以來最大。
  • 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聯合破冰船咋辦?或使中國受益,擁有核動力航母
    在2020年12月2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如果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聯合破冰船怎麼辦?的文章。大家都知道我國003號航母正在建設當中,雖然我國突破技術壁壘擁有了航空母艦,但是想要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沒有辦法。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而在德國潛艇一系列戰果當中,擊沉英國皇家海軍航母勇敢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擊沉勇敢號是德國潛艇作戰的頭一個重大戰果。同級兩艘戰列艦被該建造成航空母艦,分別是光榮號和勇敢號航母。勇敢號航母與1924年開始接受改裝,並於1928年改造完成下水,該艦已經擁有了現代航母的主要特徵——全通甲板,該航母滿載排水量27000噸,動力採用18臺蒸汽鍋爐驅動,最大輸出功率90000軸馬力,設計最大航速32節,該航母最多可以搭載48架艦載機。
  • 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事實上,在該地區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反潛戰能力,所以該地區海軍開始更專注於潛艇作戰。潛艇武器潛艇依靠三種武器:魚雷、反艦飛彈和水雷。隨著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改進,這三種武器都變得更加複雜。魚雷通過導線控制,在被動聲吶引導下到達目標的附近,然後在末端使用自身主動聲吶自動導航攻擊目標,還有的魚雷制導系統則是尾流跟蹤攻擊。
  • 北歐利刃 海底蛟龍——「擊沉」美國裡根號航母的瑞典潛艇
    一、神秘潛艇「擊沉」美國巨艦。2005年12月6日-16日,美國海軍「羅納德裡根」號航母戰鬥群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太平洋上參加「聯合特遣部隊(JTFEX)」 演習。海面上風平浪靜,各種艦艇穿梭往來;航母上官兵忙忙碌碌,飛機呼嘯起飛,一切如往常一般正常。
  • 039和日本潛艇都使用瑞典斯特林發動機,瑞典潛艇曾逼近美航母
    2005年一次軍事演習中,令人震驚的是一艘常規動力瑞典潛艇成功突圍美航母戰鬥群所有偵測手段,衝進最後一道航母防線拍下多張裡根號航母照片,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實戰就已經擊沉航母。而『擊沉』裡根級航母,只是瑞典哥特蘭級潛艇許多演習戰果之一。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1935年,希特勒宣布恢復徵兵制,並大力擴充德國軍隊,德國開始擁有《凡爾賽和約》禁止擁有的海軍潛艇、裝甲部隊和空軍,所以至此《凡爾賽和約》名存實亡,等於已經被德國撕毀。當年6月,德國的第一艘戰後潛艇——U-1艇下水,僅僅花費三個月時間,德國就成立了「韋迪根」潛艇部隊,由大名鼎鼎的海軍指揮官:鄧尼茨領導。截止到年底,德國就已經擁有24艘U型潛艇。
  • 中國黑科技打造航母潛艇鋼筋鐵骨,強度比美日提升200%
    不管是建造大型的航空母艦還是先進的潛艇,對船體所用鋼板的強度都非常嚴格的要求。而中國一項黑科技的出現將極大的提高鋼板的強度和船體的抗壓性,讓中國可以造出更加堅固的艦艇,這項黑科技正是我國目前發展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特殊鋼,又稱「超級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