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有多強?什麼類型的航母都能製造,如何部署是最大問題

2020-11-29 騰訊網

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發展,如今擁有多款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說殲-20、遼寧艦、山東艦、東風家族等等。對此局座也首次透露中國船舶製造業的實力,那就是現階段我們的航母製造工作無需擔心,基本上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雖然我國的雙航母排水量並沒有超過10萬噸,但是還擁有排水量在上萬噸的驅逐艦,再加上新型航母可能在年底問世,屆時中國海軍的實力將會再度上升。據悉目前全球範圍內以美國海軍最為強大,坐擁290多艘艦艇,其中就包括十一艘核動力航母,艦艇總噸位達到500萬噸左右。

此外作為綜合國力僅次於美國的俄羅斯,雖然只有一艘航母,但擁有全球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還有多艘核潛艇,因此這個國家的艦艇總噸位達到100萬噸左右。中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如今的海軍艦艇總噸位大約在200萬噸左右,可以說這是我國多年發展的成果。此外如今的中國船舶製造業建造艦艇的速度非常快,要知道從2000年到2017年中國海軍的潛艇、驅逐艦和護衛艦等艦艇的建造數量,已經超過了日本、韓國和印度。

當然這幾個國家的製造能力原本就十分有限,那麼我國與歐洲國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根據了解中國艦艇服役數量已經超過歐洲「老牌強國」法國,甚至海軍部隊的規模已經十分接近英國。據悉從2000年至2017年,中國海軍驅逐艦的數量從原來的6艘增加至16艘,護衛艦的數量從2艘增加至27艘。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輕型護衛艦從原來的0艘到37艘,這還僅僅是2017年之前的數據。

既然我國能製造數量如此多的護衛艦和驅逐艦,意味著中國船舶製造業的能力已經十分成熟,甚至可以說能製造各種類型的航母。按照我國如今的技術,新型航母很有可能會搭載核動力技術,並且還有望加裝電磁彈射。意味著下一艘航母的實力將會有所上升,當然排水量不可能突破十萬大關。畢竟多年來我國的發展原則,一直都是穩紮穩打,如果步子邁得太大,必定會引發很多連鎖反應。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對於我國而言將會是得不償失。

現階段我國最大的問題不再是製造艦艇,而是如何將一艘航母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甚至可以說如何才能將航母的打擊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何進行合理部署?這才是我國海軍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編輯:華強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業有多發達?張召忠一句話閃爆全球: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
    圖為山東艦 近日,據媒體報導,張召忠曾在接受採訪時一句話閃爆全球稱:按照中國現有的製造水平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對此有網友表示,大國重器都能隨便造,中國製造業到底有多發達?
  • 極端製造是戰略必爭之地 如何讓中國領跑世界?
    航母千億元級別的投資也將帶動航空、動力、機械、電子、材料乃至燃料工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也能錘鍊中國製造業的複雜大系統集成能力。二、全球極端製造能力大幅提升極端製造是前沿科技和前沿科技產品發展的一個焦點,是製造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 美國的「福特」級航母,特點是什麼,究竟有多強
    「福特」級航母強在哪裡?我們要從航母的作用來看。就是說「福特」到底能幹什麼,它在幹這些工作時有哪些過人之處。福特級航空母艦全名為傑拉爾德·R·福特級航空母艦(Gerald R.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s),在其第一艘「福特」號正式定名之前,這一級級航空母艦被稱為CVN 21未來航母計劃,其中「21」指這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第一個航母設計。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威海,威海的超級製造業實力有多強
    中國製造看山東,山東製造看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和威海。膠東3市是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版塊,也是山東省工業和製造業的高地。除了青島、煙臺兩個山東省前3位的城市之外,威海市人口規模較小、經濟體量較小但是高端製造業的實力一點也不弱。你知道嗎?
  • 航母螺旋槳威力有多強?看看這些海洋生物就明白了
    晚清時期,西方列強依靠海上力量,破浪而來,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 像今天的世界警察美國,就是靠著麾下龐大的航母戰鬥群,才有底氣在世界各地上門挑事,而不擔心別人報復的,也正是因為美國海軍的強大,才能讓美軍在海外的各個軍事基地能相互聯通。航母在這裡面起到的作用,不言自明,隨著未來海洋權益的日漸重要,越來越多國家重視海軍的發展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而像航母這種海上堡壘,它的螺旋槳有多大威力,又有多可怕呢?
  • 一周智能製造丨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50強榜單發布
    除元禾原點、越秀金控,劉益謙等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本輪新增了多家中國國家戰略投資者,其中不乏知名地方政府基金,包括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粵科金融集團、上海聯升資本、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等國內頂尖資本。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寄雲科技獲億元B輪融資10月8日,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寄雲科技近日獲得了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雲啟資本和基石基金分別跟投。
  • 《中國製造2025》實施一年進展如何?苗圩這樣說
    「中國製造2025」落地有聲—苗圩部長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作為中國製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三步走」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描繪了中國製造由大到強的路徑,得到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
  • 造核動力航母有多難?核潛艇只有五國能造,核航母門檻更高
    中國海軍部署著兩艘航空母艦即「遼寧艦」和「山東艦」,這兩艘航空母艦都是常規動力和中型航空母艦,在全球也只有中俄美英等根據本國實力和經驗建造,但美國熱衷於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俄羅斯在建造航空母艦經驗和實力逐漸衰退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以「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為特徵的「製造業信息化」是我國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在5月22日下午的「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的主題定位在「中國製造業的智慧未來」,國內外智慧製造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圍繞「智慧製造」的模式與技術手段,一起探討了中國製造業的智慧未來。
  • 美航母行程被「公開」,甚至能看清楚波浪,中國衛星是最大功臣
    雖然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起步比較晚,但這並不影響我國的發展速度,經過多年努力,中國衛星技術也越來越先進了,在一些領域也實現了反超,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北鬥衛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作為全球第二大定位系統,北鬥的出現也讓中國擺脫了對美的依賴。
  • 【觀察】「製造業立市」,天津要製造什麼?
    當下,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幾乎所有強國都在製造業上發力。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發達國家逐步將淘汰的產能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失業人口則向服務業轉移,並大力發展「錢生錢」的金融業,創造了近乎於天文數字的虛擬經濟。但「去工業化」,也造成大批工人失業,階層流動趨於停滯,犯罪率飆升,進而又激化了國內種族問題、非法移民問題等矛盾......。
  • 碧藍航線SR小齊柏林有多強 能打自爆的航母 實力碾壓本體
    碧藍航線作為看點比絆愛更高的艦娘,毫無疑問就是SR小齊柏林了,那麼其強度實力究竟如何呢?來看看具體的強度評價吧。高耐久高航空,最誇張的是這貨居然有炮擊!有炮擊,一個航母有炮擊什麼概念,航母被槽的原罪問題都讓她給解決了,打自爆不成問題和壓力,雖然作為航母的面板不及本體,但是僅憑有炮擊這一點就足夠彌補缺陷了。一技能非常有趣,叫吃我一炮,這技能名字也太簡單了,小齊柏林有趣的地方在於本身作為航母卻意外的擅長炮擊,每8秒就能穩定放一次炮擊,疊加3次就有優秀的特殊彈幕,優點在於穩定性,比那些機率看臉的艦娘強太多了,實用度無與倫比,穩是真的穩。
  • 無限接近「零門檻」,華為如何讓製造業成為AI普惠先行軍?
    作為5G產業的核心企業,華為也一直是「AI普惠」的積極倡導者,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發表了《AI使能數字經濟,構建領先ICT產業》的主旨演說,他認為,「產業周期正在進入各行業開始數位化的信息化周期,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如何跨入數位化產業周期。」此外,華為昇騰計算智能邊緣解決方案總監吳浩則就華為昇騰智能製造使能平臺進行了系統性的展示。
  • 世界上最強的航母是誰,它到底有多強?
    近年來頻頻被曝光的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被譽為是現今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航母。那麼它是有什麼突破性的技術革新?還是有更強大的艦載機搭配搭載量?又或者是防禦力更強了呢?我們來聊一聊,福特級航母是憑藉著什麼奪得了最強航母的名號。福特級航空母艦全名是傑拉爾德·R·福特級航空母艦(Gerald R.
  • 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行業與區域分布
    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區域分布及特徵:東部地區入圍企業數量佔絕大多數,東北地區企業數量持續減少;東部地區企業人均利潤指標領先,東北地區稅負壓力最大;東部地區企業併購重組與創新更為活躍,標準制定方面各有優劣;中部地區企業資產質量最好。
  • 洞察先機,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業如何重塑競爭力!
    羅克韋爾自動化一直致力於做智能製造的引領者,在幫助企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製造方面有許多成功案例。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裡,中國製造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製造業的GDP就達到了4萬億美金。
  • 航母鋼板到底有多厚?
    而現如今的中國,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獨立研發並製造航空母艦的國家。航母的建造航空母艦是一個龐然大物,參與戰爭之後所面臨的危險也比較多,這就意味著修建時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和材料,從而提升航空母艦的抗擊打能力。而在這建造航空母艦時所用到的最多材料就是鋼鐵。
  • 首艘航母下水,中國製造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秘密?
    不過,在輿論一片叫好的情形下,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德國《商報》4月21日刊發題為《穿短褲的世界強國》的文章稱,一艘航母還不能使一個國家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中國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追趕美國的領先地位,只要中國的航母艦隊還沒有在世界大洋上遊弋,中國就仍然是個「穿著短褲的世界強國」……從2013年的開工到2017年的下水,航母的誕生歷時3年多的時間,可以想像其中的不易。
  • 關於航母的有趣問題
    航母被稱為「海上移動的飛機場」,目前最大的航母甲板長度達300多米,我們將航母造的越大,不就能停放更多飛機了嗎?甚至有人問,能造出1千米長的航母嗎?其實,理論上是可以造的,現在人類有能力將船造的非常大。但航母作為一艘軍艦,是需要進行高強度作戰的。如果一味追求大,其作戰性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在平時使用時都會面臨各種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底有多強?
    這一天,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行,論壇的主題正是「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超過400位來自政商學界的重量級嘉賓共聚一堂,探討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之道。方位走向遠方,先要看清自己所處的歷史方位。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底有多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