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航母下水,中國製造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秘密?

2020-11-29 車業雜談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航母在大連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不過,在輿論一片叫好的情形下,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德國《商報》4月21日刊發題為《穿短褲的世界強國》的文章稱,一艘航母還不能使一個國家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中國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追趕美國的領先地位,只要中國的航母艦隊還沒有在世界大洋上遊弋,中國就仍然是個「穿著短褲的世界強國」……

從2013年的開工到2017年的下水,航母的誕生歷時3年多的時間,可以想像其中的不易。事實上,航母的成功下水已經標誌著我國的航母建設事業取得一個階段的成功,雖然質疑的聲音不斷,但是壓力就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而如同航母建設事業發展的困難重重,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由於技術壁壘難以突破,同樣經歷過被合資品牌打壓嚴重的時期。但是在砥礪前行的道路上,中國品牌始終秉承著一種頑強向上的精神,磨礪多年。厚積而薄發,近幾年來,中國品牌不論在市場銷量還是消費者認可度上,都迎來了質的飛躍,其中以吉利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在突圍合資品牌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從銷量看,吉利用了12年的時間使得銷量從10萬輛增長到76萬輛,讓人刮目相看。

1986年,李書福以冰箱配件為起點開始了吉利的創業歷程;1997年,吉利正式進入汽車行業;直到2002年,吉利才拿到汽車生產資格證。從出身來看,吉利汽車並不是那麼的光鮮亮麗,可以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草根」企業。但是從市場表現來看,吉利汽車確實值的我們刮目相看。

從2002年到2004年,吉利汽車銷量增長速度飛快。2004年,吉利全年銷量突破10萬輛,在當時已經不可小覷。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吉利汽車前進的步伐越來越快,2016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76.6萬輛,銷量排名自主品牌前三、合資品牌前十的位置,成為增速最高的企業。且相比2004年的成績,吉利的銷量已然番了7倍多。今年,吉利給自己定下了100萬輛的銷量目標,依舊在不斷的進行自我超越。

可以看到,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吉利從一個草根企業發展到如今年銷量破75萬輛的大車企,產品已經覆蓋轎車、SUV、以及新能源領域,不論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還是自身的品牌價值,都得到了飛速的上升。而在這飛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吉利汽車的挑戰自我和審視自我,不驕不躁,砥礪前行。

從車型看,帝豪打破了合資品牌對轎車市場的壟斷,同時衍生出了帝豪GS、帝豪GL等車型,組成帝豪軍團,為吉利的向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近年來,SUV市場飛速地發展,可以看到的是,吉利汽車把握住了「SUV熱」,已經在市場布下了博越、帝豪GS、遠景SUV等產品,且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自主品牌憑藉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在SUV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卻在基數最大的轎車市場,拿不出來像樣的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轎車市場基本上一直處於被合資品牌壟斷的局面。

不過對于吉利而言,在SUV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並不代表著它冷落了轎車市場。而剛好相反,在自主品牌被人詬病的轎車市場,吉利汽車一往無前,表現出了更想挑戰的決心。事實證明,吉利汽車已經悄然的改變了消費者認為自主品牌無好轎車的看法,帝豪就是最好的證明。

帝豪自2009年8月上市以來,月銷量一路攀升,連續邁過3000輛,5000輛大關,2010年底便已突破8000輛,2011年1月更是突破了9000輛直逼月銷萬輛大關,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隨著不停的改款,帝豪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續,也成為了自主品牌中的標杆車型,銷量一直十分穩定,如今基本維持在2萬輛左右,是唯一一款銷量擠入轎車年銷量排行前十的自主品牌車型。

直到現在,帝豪這款車對于吉利的意義依然十分重大。吉利用帝豪一款車型,已經衍生出了帝豪GS、帝豪GL等車型,組成帝豪軍團,為自身的向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充分的讓我們看到其不驕不躁、穩步向上的信念。

應該來講,在發展的艱難時期,吉利沒有妄自菲薄;而在取得一定成績時,吉利也沒有妄自尊大。而能夠冷靜、客觀的看待成績,直面與合資品牌的差距,負重前行,憑實力和努力承擔起民族品牌崛起的大任,是吉利汽車能夠一直突破自我、超越對手的秘密武器。這正如航母建設的事業一般,國產航母下水,是中國製造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只是中國航母建設的第一步。只有在技術層面不斷的突破,不斷的向上,不驕不躁,才能贏得競爭對手的尊重,才能夠承擔起中國製造大任,實現民族品牌的振興。

相關焦點

  • 海軍節那天國產航母能下水嗎?可惜潮汐不答應
    大型船舶下水受潮期影響  從上周開始,就有媒體同行在安排行程要在中國海軍節當天去大連赴一場「約會」,「約會」對象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4月23日海軍節當天中國國產航母要下水」的消息不知道從何而來,但一系列的線索都指向這個日子。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韓國首艘航母太似曾相識了——是你嗎,「伊莉莎白女王」號?》的報導稱,韓國海軍公開了該國第一艘航母的設計輪廓。這艘尚未命名的航母將搭載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機,並將於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下水。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10日在上海下水,這意味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不愧是中國軍工高校!大雪後「航母」突然曝光,「095核潛艇」亮相
    從現場拍攝的圖片來看,不管是航母還是潛水艇都"建造"得十分規範。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很明顯的可以看見,萬米載人潛水器的攝像機以及舷窗等觀察設備。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與2017年正式下水。近日據報導,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已經圓滿完成海上試驗訓練,航母核心能力得到了穩步提升。航空母艦作為"大國重器",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徵體現。據報導稱,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在2019年的時候已經交付於中國海軍。
  • 中國航母發展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秘密?遼寧艦總設計師透露不少猛料
    那麼,一個驅逐艦的總設計師,對中國第一艘航母以及未來航母能透露出多少秘密呢?瓦良格號在來華途中曾遭到土耳其的不少刁難首先,說說16號「遼寧」艦的情況。這艘原來叫「瓦良格」號的前蘇聯航母,在2002年來到中國的時候正趕上中國的航母技術研究幾近全面成熟的時候,因為通過對「墨爾本」號和「基輔」號以及「明斯克」號等航母的研究,中國已經積累了不少關於航母的技術儲備。
  • 航母甲板特種鋼材,全球僅三個國家能造,中國突破封鎖成功造出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中國歷史上服役的首艘航母。然而,遼寧艦在服役的背後,卻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21世紀初「瓦良格」號被中國引進時,航母鏽跡斑斑艦上設備幾乎已經拆除。擱置了3年之後,中國正式啟動了對「瓦良格」號的修復工作。擺在人們眼前的問題異常嚴峻,修復航母甲板的特種鋼材球扁鋼國內無法造出。
  •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在江蘇海門順利下水
    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  新華社南京3月12日電(記者張泉、劉宇軒)記者12日從招商局工業集團獲悉,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在江蘇海門順利下水,這標誌著我國在遠洋船舶製造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突破。  3月12日,「極地郵輪1號船」下水儀式在江蘇海門舉行
  • 中國航母發展史上的大事:一篇新聞稿入選教科書,正影響萬千少年
    10年,一支艦隊從零航母,邁入了雙航母時代。回顧過去的10年,甚至是20年,航母始終是關鍵詞,是熱詞。回顧那一個個載入史冊的偉大瞬間,仿佛就在耳畔,就在昨天。2012年9月25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2017年4月26日,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下水。
  • 國產航母主機再次點火試車:可清晰看到從煙囪冒出的重油黑煙!
    4月,首艘純國產航母001號下水,中國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航母時代。人們議論紛紛,甚至還給首艘國產航母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在人們的關心的問題中,總有人問為什麼001到現在還不服役,都已經下水了。實際上,下水只是船身建造的一個部分,後面還有更多的步驟需要走。
  • 央視曝光首艘國產航母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
    8月3日,央視新聞記者通過特別允許,對中船重工集團國產航母的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和總設計師段宏進行了獨家專訪。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採訪時說: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進入系泊試驗,也就是說,它的發動機電力供應能夠自主了。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海軍「塔江艦」飛彈巡邏艦下水(臺媒圖)報導稱,「塔江艦」飛彈巡邏艦15日在宜蘭龍德造船廠下水。
  • 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秘密改造之後,美國航母背後一涼
    圖為中國退役戰機隨著新型戰機的不斷服役,中國越來越多的老式戰機正在退役,但最近有軍迷發現中國戰機在退役之後沒有被銷毀,不僅沒有被銷毀反而還神秘消失了,並且有消息稱它們被隱藏起來進行了秘密改造,那麼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
  • 俄軍測試「深海巨獸」:能摧毀航母戰鬥群,可製造百米海嘯
    俄羅斯國防部最近宣布俄海軍開始測試「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這艘讓西方國家緊張的潛艇到底有什麼首艘!俄軍正測試新型潛艇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最近宣布,開始測試「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這是第一艘能搭載「波塞冬」核魚雷的潛艇。
  • 製造20萬噸級的航母,速度要達到40節,人類能否有這個技術?
    根據水動力學原理,對於等量的排水量,船體越細,興波阻力就越小,速度也就越快,但同時船體的穩定性和強度也會變差,再裝上更高的動力也沒有用,一下水就翻船或翻車。所以傳統的單體改造,由於長寬比與穩定強度的矛盾,根本就不能大幅提高航速。美軍100,000噸航母的極限速度是30節,這已經接近極限了,200,000噸航母的極限速度是40節,常規的船型基本沒有用。
  • 瓦良格號運抵中國後因無修復鋼材被存放三年(圖)
    「允許起飛」的手勢變身「航母style」,點燃了國人的「航母狂歡」。狂歡,並不止於這個簡單的手勢。在各國「航母競爭」背後,更是各個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尖端材料學等工業實力的競爭。  對於航母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按照中國傳統的「以技術換市場」的路子,想換也換不來,這必然倒逼產業升級。而要抓住這樣一個機遇,只能依賴自主研發。
  • 中國在建003航母,採用常規動力全電推進系統,排水量達8萬噸
    中國打造003航母,採用常規動力全電推進系統,排水量達8萬噸我們應該都知道航母對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很多國家都想要去研製航母,但是這些國家在研製航母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將這些數據進行公開,但是對於我國江南造船廠在建造003航母的信息卻成了業內公開的秘密。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首艘國產航母啥時候能交付?按照試驗大綱規定或還需1~2年
    近日,熟知中國海軍各種裝備規則、規定的骨灰級資深人士指出(據傳該人士之前一直在海軍某研究所工作):首艘國產航母交付還早,應該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也是對網上普遍流傳的該航母將兩三個月內交付的臆測進行了反駁。
  • 您踮起腳看別人航母的樣子,看哭了多少中國人……
    70多年篳路藍縷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中國海軍從漁船到航母從黃水到藍水,到走向深藍今天的中國海軍航空母艦接連下水新型戰艦批量入列今天的中國海軍向海圖強,寸海不讓!劉華清將軍,您看見了嗎?只有航母才能開啟人民海軍突破島鏈、挺進大洋的現代化航程!才能帶領中國海軍從近海走向深藍!「中國不搞出航母,我死不瞑目」航母是一個綿延了近百年的中國夢20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航母夢的標誌性人物就是劉華清!
  • 075兩棲攻擊艦三號艦疑似下水時間揭曉?或將再破記錄
    近日在網絡上流傳關於075兩棲攻擊艦即將下水的消息,綜合所有消息來看,為什麼和之前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下水時間真的確定了嗎?對於海軍戰鬥力來說,除了大型航母的戰鬥力之外,兩棲攻擊艦的存在感也是十分強勁,作為中國海軍的「明星選手」075型兩棲攻擊艦從首艦下水到二號艦海試,再到如今三號艦同樣傳出下水消息,可以說一直都是備受關注。那麼075兩棲攻擊艦三號艦的最新進展究竟是什麼?下水又在什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