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節那天國產航母能下水嗎?可惜潮汐不答應

2021-01-07 央廣網

  【環球網軍事4月19日報導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雖然官方並未發布消息,但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將在4月23日下水」的消息似乎已被網絡和國內外媒體人士認定。不過,中國軍事專家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4月23日海軍節當日並不是航母下水最好的「窗口期」,因為 「潮汐不答應」。考慮到水文環境等因素,對於航母這樣的大型船舶來說,必須要安全吃水和可用水深滿足一定標準才可安全下水。

  大型船舶下水受潮期影響

  從上周開始,就有媒體同行在安排行程要在中國海軍節當天去大連赴一場「約會」,「約會」對象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4月23日海軍節當天中國國產航母要下水」的消息不知道從何而來,但一系列的線索都指向這個日子。最有直接關聯的是,上周在網上熱炒的一個「中國首艘航空母艦下水紀念封」,其紀念戳上赫然印著「遼寧·大連4月23日」。與之同步的是,軍迷對這艘國產航母的實時報導也在進一步印證。最新的消息是航母艦島已塗上底漆,整個航母的塗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此外,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一月之內連續到大船集團專項檢查重點工程進展的行程更讓媒體認定,「4月23日當天下水的消息看來已經確定無疑了」。4月15日,胡問鳴還陪同中央軍委委員、裝備發展部部長張又俠到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視察。實際上,關於國產航母何時下水最近一次的官方消息,是3月份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的回答,「我相信不會讓大家久等」。這種婉轉的說法似乎也讓4月23日成為外界期待的時間節點。

  眾所周知,航母的建造進程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包括工業基礎、科技實力等等,將航母形容為「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毫不誇張。如此「高精尖」的航母下水的時間有沒有技術要求?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知名航母專家李傑1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型船舶下水要考慮到水文環境等因素,尤其是潮期的影響。為保障下水安全,水深要足夠,越深越安全。比如說一條船吃水10米,理論水深11米足夠,但因為船舶可能會上下顛簸,加之海浪作用力,可能需要十七八米才可以。

  一位了解情況的相關人士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大連造船廠的水不深,潮汐對航母行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另一位匿名的專業人士也認同這種觀點,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幹船塢中的大型船舶下水時對當時的安全水深有著很高的要求,當安全吃水和可用水深滿足一定標準後,大型船舶才能安全下水,而可用水深除了與船塢的深度有關外,與當時的潮汐大小也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潮水較小或達不到要求,大型船舶則不能安全下水。」

  4月23日恰恰不是大潮日

  根據介紹,潮汐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一般每日漲落兩次,也有漲落一次的。按照一般規律,不論哪種類型,皆有大潮和小潮之分。一般而言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以後兩三天內,各會發生一次大潮,那時潮水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在每月農曆初八、二十三以後兩三天內,各有一次小潮。大潮小潮潮差每個海區不一樣,潮差大的有數米,潮差小的只有幾十釐米。

  4月23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七,不是大潮日而靠近小潮日。上述專業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是重大盛事,除了它本身具備了下水的各項條件外,如何保證安全就成了重點。同時,它設計的一些指標和參數還需要實際檢驗,如空載排水量時的最大安全吃水就需要在下水時來實際進行驗證。所以航母應該要擇大潮日下水,以確保安全可靠。而4月23日恰恰不是大潮日,不是最好『窗口期』。」

  按照潮汐規律,從本報發稿日到4月結束這段時間內各有一次小潮和大潮。4月19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20日至22日會是小潮日。4月26日是農曆四月初一,27日至29日都是大潮日。如果說航母下水日定在4月份,那4月27日至29日是最適合航母下水的日子。否則將要等到下一個大潮日。

  「獻禮工程」已是陳舊思維

  除此之外,還能提前判斷航母是否會下水的標誌是什麼時候懸掛滿旗。大型船舶下水時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懸掛滿旗滿燈是軍艦特有的慶典方式,龐大的艦艇懸掛滿旗通常需要提前一天進行,這也是判別航母何時下水最為簡單直觀的判斷。

  除了被外界忽略的下水日期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將4月23日海軍節和頗具象徵意義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捆綁在一起也是一種陳舊思維。過去,每逢重大節慶日,總有一些地方的重大項目要刻意選擇在節日前後成為「獻禮工程」。但事實上,這種「獻禮工程」並沒有出現在中國航母建設上。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首次確認中國正利用一艘廢舊航母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當時有外媒猜測為了向八一獻禮,航母將會在8月1日進行首次海試,但實際上中國首艘航母的海試在8月10日進行。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幾位業內人士都表示,航母建設更注重科學建設,比較務實,講求科學精神,按照工程實施進展和條件有序開展,而不會不講究實際,冒著風險下水。

相關焦點

  • 中國行我也行,國產003航母曝光後,日韓印法紛紛要下水7萬噸航母
    根據網絡曝光的圖片顯示,國產003號航母艦體部分各分段合攏已經基本完成。航母的下層分段正在進行合攏刷漆,艦首位置的球鼻艏也已安裝完成,下一步將進行機庫分段的建造作業。據外媒推測,國產003號航母可能會啟用電磁彈射器。
  • 通識課堂:天工開物——看人類如何玩轉潮汐現象
    (錢塘江觀潮)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原裝航空母艦正式下水,這是令中國人驕傲自豪的一天。對於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會選擇這一天下水呢?它是不是也和潮汐現象有關?(第一艘國產原裝航母下水) 浙江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潮汐能電站。它的建造就是運用了潮汐能發電的原理,是現代天工開物最好的體現之一。
  • 印度國產航母,已通過流域試驗,和中國003航母比誰能更先服役?
    印度的國防製造能力一直都是網友們的關注焦點之一,其國產航母從準備建造階段就充滿了未知數。而最近時不時就要出點小問題的印度國產航母終於通過了流域試驗。說到印度的這艘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各種事故頻頻發生,可謂是多災多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依然把這艘航母給磕磕絆絆地建起來了,也算是不虧是「三哥」了。
  • 國產航母剛歸來就大修?要清除一大威脅,嚴重可癱瘓航母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歸來後,直接進入了幹船塢。有不少網友疑問,難道是在試航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其實熟悉航母服役流程的軍迷都知道,這完全是正常操作。航母在此時進入幹船塢,主要原因有二:國產航母返港首先,任何設備的舾裝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在海試過程中,必然會發現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
  • 9旬老焊工不退休,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下水,科研成果價值千億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位電焊領域的人才,已經是一位9旬的老焊工,但依然不退休,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下水,科研成果價值千億,他就是潘際鑾先生,被稱是我國最強焊工。之後便進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造,就是在這所大學中結識了改變他命運的人普羅霍洛夫,是一位蘇聯著名的焊接領域教授,通過兢兢業業的學習,潘際鑾先生掌握了成熟的焊接技術,但是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此技術會在將來用於打造航母。
  • 又一艘電彈航母下水,排水量超十萬噸,這樣的船只有兩個國家能造
    但「福特」級航母的二號艦「甘迺迪」號(CVN-79),卻並未受這一負面消息的影響,反倒是比原定計劃提前了數月結束了她的塢期,於近日正式下水。據報導,亨廷頓·英格爾斯旗下位於維吉尼亞州的紐波妞斯特造船廠,於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9日上午,正式開始承建了「甘迺迪」號的第12號船塢內注水。
  • 國產航母主機再次點火試車:可清晰看到從煙囪冒出的重油黑煙!
    4月,首艘純國產航母001號下水,中國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航母時代。人們議論紛紛,甚至還給首艘國產航母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在人們的關心的問題中,總有人問為什麼001到現在還不服役,都已經下水了。實際上,下水只是船身建造的一個部分,後面還有更多的步驟需要走。
  • 首艘航母下水,中國製造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秘密?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航母在大連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不過,在輿論一片叫好的情形下,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德國《商報》4月21日刊發題為《穿短褲的世界強國》的文章稱,一艘航母還不能使一個國家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中國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追趕美國的領先地位,只要中國的航母艦隊還沒有在世界大洋上遊弋,中國就仍然是個「穿著短褲的世界強國」……從2013年的開工到2017年的下水,航母的誕生歷時3年多的時間,可以想像其中的不易。
  • 國產航母也能拉走 已下水 但還有驚喜!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半年多時間,中國的重大裝備科技成果動不動就以「世界第一」姿態集結亮相,井噴爆發:如「墨子號」衛星、C919、高鐵、可燃冰、量子計算機、無軸推進、國產航母等等……而說到航母,我們知道,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體現,放眼全球,能獨立製造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而我國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其建造極為複雜。
  • 印度國產航母成功進行系泊試驗,2021年海試,有望再現「雙航母」艦隊
    印度國防部對外宣布,11月30日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在科欽造船廠成功進行系泊試驗。印度國防部在喀拉拉邦的公共關係局發布了該航母測試照片,並聲稱:「在建IAC1(Indian Aircraft carrier)的系泊試驗已於11月30日在科欽造船廠成功進行。」
  • 焊接工打造不鏽鋼航母模型,細節高度還原:船槳雷達都能轉,只待下水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航母模型想必大家見過不少,但多數都是不能動的。而擁有自動彈射器、升降平臺、船錨的不鏽鋼模型你見過嗎?今天就讓你大開眼見。
  • 張召忠一句話閃爆全球: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
    圖為山東艦 近日,據媒體報導,張召忠曾在接受採訪時一句話閃爆全球稱:按照中國現有的製造水平什麼樣的航母都能造,對此有網友表示,大國重器都能隨便造,中國製造業到底有多發達?
  • 您踮起腳看別人航母的樣子,看哭了多少中國人……
    1980年,照片裡的劉華清將軍已經64歲了那時,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登上航母美方以保密為由,不讓碰儀器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他踮起了腳、前傾著上身……投過去的眼神裡是強烈的渴望和期盼!
  • 印度國產航母進行系泊試驗,印官員揚言可碾壓鄰國
    據印度《亞洲時報》12月2日報導,印度國防部在周一(12月1日)的時候表示,印度海軍已經為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完成了首次的系泊試驗。據官方的消息可以了解到,該航母將從2022年開始正式進行海上試驗並服役。
  • 讓國產航母提前三十年
    航母是現在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二戰時期美國就用航母擊沉了日本的超級戰艦大和號。隨著大和號沉入海底,大艦巨炮的時代也結束了。在現代海軍中航母成為了主力戰艦,用艦載機統治著海空。
  • 002航母海試前煙囪冒出黑煙!別擔心,航母的狀況「好」的驚人
    001A航母下水沒多久,002也快了!  最近有消息傳出,國產002航母可能要海試了,但是還沒動,煙囪卻冒起了淡淡的黑煙。網友擔心是不是002航母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是正常現象,只是002航母在試運行。國產航母採用蒸汽鍋爐燃燒重油產生蒸汽作為動力。這樣冒出淡淡的黑煙是很正常的。  因為002航母剛剛動起來,功率不大,黑煙也比較淡。這是航母的第二次啟動,此次啟動可能是為了測試雷達系統或者是動力系統的調試。
  • 又一核航母終於下水,將搭載隱身艦載機,自嘆實力無可匹敵
    美國軍工方面的發展相比其它國家要更強大,而且一直以來也都堅持著霸權主義,給世界很多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不過美國新型武器的出現,同樣也引領著世界各國軍事的進步,特別是美國的航母更是一艘接著一艘的建造出來,如今還有很多國家對此都一籌莫展。
  • 價值千億的最強焊工,沒有他的話中國高鐵和國產航母就很難誕生
    而我國的首座核電站、首列高鐵、國產航母都離不開潘際鑾的電焊技術,可以說如果沒有他中國高鐵和國產航母就不會誕生。 相較於能帶來極高收益但又十分危險的核電站,航母對氬弧焊技術的依賴也很嚴重,我們都知道航母常年泡在海水中
  • 德國唯一一艘下水過的航母一齊柏林伯爵號航母
    齊柏林伯爵號是一艘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下水過的一艘航空母艦,排水量約33,000噸。1936年12月8號,德國海軍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下水,進入棲裝階段,因而船臺得以空出。20天後,第一艘航空母艦開始鋪設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