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航母海試前煙囪冒出黑煙!別擔心,航母的狀況「好」的驚人

2020-12-04 尖峰新視野

  001A航母下水沒多久,002也快了!

  最近有消息傳出,國產002航母可能要海試了,但是還沒動,煙囪卻冒起了淡淡的黑煙。網友擔心是不是002航母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是正常現象,只是002航母在試運行。國產航母採用蒸汽鍋爐燃燒重油產生蒸汽作為動力。這樣冒出淡淡的黑煙是很正常的。

  因為002航母剛剛動起來,功率不大,黑煙也比較淡。這是航母的第二次啟動,此次啟動可能是為了測試雷達系統或者是動力系統的調試。

  目前002航母的艦島最項端已安裝382型雷達,346A相控陣警雷達天線,這意味著,主要的雷達系統安裝到位。002號國產航母設備安裝工作已基本完畢。進入最後一道關口,系泊試驗階段!具體的海試時間,似乎還要等一等。

  國外都驚呼中國航母建造速度,真是快的嚇人。原本2年的工作,現在半年就接近尾聲,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中國速度。

相關焦點

  • 國產航母主機再次點火試車:可清晰看到從煙囪冒出的重油黑煙!
    4月,首艘純國產航母001號下水,中國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航母時代。人們議論紛紛,甚至還給首艘國產航母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在人們的關心的問題中,總有人問為什麼001到現在還不服役,都已經下水了。實際上,下水只是船身建造的一個部分,後面還有更多的步驟需要走。
  • 漏水、起火、冒煙、掉鏈子:英法航母海試趣事
    (文/孤影)第一艘國產航母的煙囪已冒出黑煙,海試指日可待。一艘軍艦的建造和服役,大體要經過艦體建造、舾裝和海試才能夠交付部隊。那麼,一艘航母的海試具體包括哪些過程呢?可以用英國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簡單做個比較。2014年樸茨茅斯船廠裡的兩艘英國航母。右邊是正在建造中的「伊莉莎白女王」號。左邊是退役航母「卓越」號。
  • 航母煙囪排煙,日系特有的兩種煙囪,二戰日系航母的主要辨別標誌
    在看到中國兩艘航母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中國的航母的艦島特別的大呢?而看到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艦島時感覺特別小呢?其實中國的航母艦島看上去之所以大,那是因為艦島大部分一半左右的空間都是煙囪排煙的管道,而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的艦島看上去有點小那是因為採用核動力,所以不需要煙囪排煙。
  • 國產航母再次進行系泊試驗,不出意外,可能這一天內服役?
    首艘國產航母新照片近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回歸遼寧大連碼頭,圓滿完成第六次海試,外界推測這很可能是新「國之重器」的最後一次海試,那麼結束海試後意味著什麼,對於002型國產航母而言,下一步該幹什麼呢?甲板留下的輪胎痕跡從第6次海試的照片不難發現,航母甲板上留有比較密集的輪胎痕跡,可能是進行了首次殲-15艦載戰鬥機著艦/觸艦復飛試驗過程中留下的,這項測試可以說是對國產航母實際戰鬥能力的最後檢驗。
  • 印度國產航母,已通過流域試驗,和中國003航母比誰能更先服役?
    那麼下一步,就是上漆、吊裝艦島了,在之後進行下水儀式後航母開始擁有「生命」,再花上一點點時間進行艦裝工作,以後開始兩次海試,一次建造者海試,一次出海海試,這個海試包括了艦艇的工作情況,比如加速減速,最大航速等等,該有轉彎掉頭之類的。兩次成功通過後,這就是一艘完整的航母了,可以收拾收拾服役了。
  • 華電淄博熱電廠區煙囪冒出黑煙(圖)
    16日下午4點半左右,多名淄博市民向記者爆料稱,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內一大煙囪冒出黑煙,涉嫌違規排放。
  • 國產19號航母概念圖:3條電磁彈射,艦島無煙囪可能是核動力
    該圖以19號航母為核心,配屬兩艘052C型驅逐艦,一架空警2000預警機和兩架伴隨的J11B戰鬥機。其中,19號航母尤其引人關注。從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19號航母採用了全平甲板,彈射器和阻攔索。目前,我國已有16號滑躍航母在役,17號滑躍航母進入試航狀態,預計年內可以交付部隊。
  • 世界十大航母戰力排行榜
    福特號航空母艦是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是美國海軍在役的第11艘航母。其造價達約130億美元,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造價最高的一艘艦船。該艦採用了諸多高新技術,主要包括綜合電力推進、電磁彈射技術。作為全新的信息化作戰平臺,它對未來海戰的影響和作用將是巨大的。福特號雖然被稱為世界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但其高科技裝備複雜,最近暴露出不少重大問題仍待解決。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韓國首艘航母太似曾相識了——是你嗎,「伊莉莎白女王」號?》的報導稱,韓國海軍公開了該國第一艘航母的設計輪廓。這艘尚未命名的航母將搭載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機,並將於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下水。
  • 國產航母剛歸來就大修?要清除一大威脅,嚴重可癱瘓航母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歸來後,直接進入了幹船塢。有不少網友疑問,難道是在試航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其實熟悉航母服役流程的軍迷都知道,這完全是正常操作。航母在此時進入幹船塢,主要原因有二:國產航母返港首先,任何設備的舾裝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在海試過程中,必然會發現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
  • 首艘國產航母啥時候能交付?按照試驗大綱規定或還需1~2年
    戰艦交付前要進行全艦消磁作業大型戰艦特別是航母的試驗是個很複雜的過長,時間特別長,該人士指出:按照海軍《航行試驗大綱》規定,首艘國產航母通常需要10個航次左右,試驗順序遵循以上原則,先平臺後作戰系統。而首艘國產航母已完成了4次試航,所以還需5~6個航次,故而該航母交付還早,大約還需一兩年左右。今年的閱艦式上估計是見不到該航母的身影了,但不排除臨時抽調過去的可能性。
  • 傳中國003航母已開建近1年 排水量8.5萬噸蒸汽彈射
    彈射起飛是003航母的主要特徵  按照中國海軍的航母發展速度來看,002航母將在春節前後海試並將在年底前正式交付海軍,從而保證在2020年前中國海軍有2艘服役的航母。而如果003艦一批建造兩艘的話,那麼,在2025年前,中國海軍將確保有4艘服役中的航母。也許,003和004航母才是中國真正建造航母的開始,通過這兩艘航母的建造,中國將基本掌握彈射型航母的建造技術和工藝。
  • 印度國產航母成功進行系泊試驗,2021年海試,有望再現「雙航母」艦隊
    印度國防部對外宣布,11月30日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在科欽造船廠成功進行系泊試驗。印度國防部在喀拉拉邦的公共關係局發布了該航母測試照片,並聲稱:「在建IAC1(Indian Aircraft carrier)的系泊試驗已於11月30日在科欽造船廠成功進行。」
  • 航母抗衝擊測試是實戰前「必過關卡」
    那麼抗衝擊測試對於新型航母來說有多麼重要?本文就此為您簡析。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稱,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4月5日發推文稱:「國防部準備對『福特』號核航母進行抗衝擊測試。在首次作戰部署前完成全面衝擊測試,將有助於解決航母上未經檢驗的技術所引發的可靠性擔憂。」
  • 科學解讀|燃煤電廠煙囪冒的「白煙」和「黑煙」
    一看到電廠煙囪冒出的「白煙」,有的人會想到很多種空氣汙染物。煙囪裡的「白煙」燃煤電廠的煙囪冒的「白煙」到底是什麼呢?需不需要治理呢?其實,大型燃煤電廠煙囪裡排出的煙氣,經過環保設備處理後,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人們眼睛看到的「白煙」只是水蒸汽凝結為非常細的水霧,並非是汙染物。
  • 美航母與B-52在阿拉伯海聯合演練,模擬打擊伊朗
    在抵達美國中央司令部轄區兩個星期後,「林肯號」航母打擊大隊進入阿拉伯海,配合空軍B-52轟炸機進行了「聯合模擬打擊」演練,向伊朗施加壓力。B-52H戰略轟炸機,於1日在阿拉伯海進行聯合演習。隨後第12航母打擊大隊與5月11日越過紅海進入阿拉伯海。 第12航母打擊大隊包括尼米茲級航母「亞伯拉罕·林肯」號(CVN-72)、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雷伊泰灣」號(CG-55)、以及驅逐艦第二中隊的三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班布裡奇」、「梅森」、「尼採」號(DDG-96 DDG-87 DDG-94),以及第7艦載航空兵聯隊。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新華社11月26日官方微信公眾號一篇文章透露了中國第三艘航母的研製狀況。在《6年前這個紅遍全國「style」,至今讓人心潮澎湃!》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解讀中國航母艦長:不僅能上天還能從容出海
    關於航母的記憶多是來自二戰的數次重大海戰。正如解放軍報總編輯黃國柱撰文所寫的那樣:「強盜用來打劫,本拉丹用來恐怖;人民用來護家,中國用來保衛和平。航母就是航母。」  測試階段將很漫長  航空母艦的測試階段一般是比較長的。
  • 「圖文」珊瑚海戰役美軍原本完勝,但一顆小火星意外摧毀了一艘航母
    1942年5月,太平洋戰爭珊瑚海戰役打響。5月8日上午至10點55分,美軍航母「列剋星敦號」的雷達突然發現在距離68海裡處有大批日機從東北方向飛來,兩艦開始轉向,讓留在飛行甲板上的全部飛機起飛,總共17架戰鬥機和16架偵察轟炸機,由「列剋星敦號」統一指揮。
  • 出鞘:為何航母的艦島一定要布置在右舷?
    此外,各國航母的標準復飛流程也都要求飛機在拉起通場之後,在航母艦艏外一定距離上轉彎再次進入著陸航線。這主要是因為轉向尤其是低速轉向的過程中飛機會損失高度,而對於本就著艦失敗的飛機來說,掉高度無疑會使飛機更加危險。當然,說到這裡可能也有讀者會說:你就是不想承認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事實上,航母的「祖國」,在航母發展領域建樹最豐的英國恰恰是這個說法的最佳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