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亞洲時報》12月2日報導,印度國防部在周一(12月1日)的時候表示,印度海軍已經為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完成了首次的系泊試驗。據官方的消息可以了解到,該航母將從2022年開始正式進行海上試驗並服役。
報導稱,「維克蘭特」號原定計劃是在2020年上半年進行系泊試驗,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影響到整體的進度,所以將時間推遲到11月30日。印媒表示,這次成功進行系泊試驗,也代表著印度在該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南方海軍司令部司令官副海軍上將阿尼爾·庫馬爾·喬拉(Anil Kumar Chawla)在近日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系泊試驗只是船舶試驗的一小部分,其價值取決於驗證船上的飛行操作。在航母投入使用之前,還有許多其他手續。
這位上將還強調道,現在正是中印關係緊張之際,「維克蘭特」號成功完成系泊試驗對於印度來說非常的關鍵,這也代表著印度軍隊已經做好準備應對中國的「威脅」,之後服役軍隊的話,完全可以碾壓鄰國。
據悉,現在印度正在從部隊水平,作戰能力,人力資源和夥伴關係等多個方面建立優勢,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印度整體的國防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印度國防部長就宣布,國產航空母艦將於2018年12月交付印度海軍。當地媒體在2017年5月報導稱,之前因為採購延遲了進度,目前已得到解決。據了解,當時該航母的裝備已完成62% ,輔助系統的試驗計劃於2017年底進行。
中國「山東」艦的開工時間比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晚了幾年的時間,但是「山東」艦在2018年的時候就成功進行了第一次的海上試驗。在2020年10月份的時候還與艦載機部隊進行了聯合訓練。
由此可見,印度如果想要在製造業上面超越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被印度寄予眾望的「維克蘭特」號性能究竟如何呢?
雖然官方的數據顯示,可以搭載30多架的艦載機,但是「維克蘭特」號的排水量還不到4萬噸,只能屬於中小型的航母,所以實際上,只能搭載20多架。印度想要以此建立航母群,還是非常艱難的。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想要成為世界強國。早在30年前印度就有了自製航母的想法,但是因為國內的製造能力有限,就一直在推遲這個計劃。終於在2005年的時候,正式開始了「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建造工作,這次也不是該航母第一次下水了,在2011年和2015年的時候就下水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推遲了後續的建造。
印度能夠將「維克蘭特」號建造出來也實屬不易,從相關的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這艘航母的中央處理器曾被盜竊過,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曾錯誤安裝發動機,艦載計算機的零件也被造船廠工人偷走拿去賣錢等一系列的「意外」發生。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維克蘭特」號經歷了一波三折才被建造出來,但也造福了很多印度民眾。據印媒報導,有50多家印度製造商參與了該項目,為印度民眾提供了多種的就業機會。每天有近2000名印度人在「維克蘭特」號上工作,超過40000人獲得了間接就業的機會。相當於2,000億盧比的項目成本,其中有約80-85%已反饋給印度經濟。
印度在最近幾個月,不斷展現本國的軍事力量,對外釋放的信號也是非常明確的。尤其是近段時間,莫迪放任國內的新冠疫情惡化,也要將重心放在邊境。還不斷加強與美日等國的軍事合作,多次在印度洋海域開展聯合軍事演練,試圖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海上軍隊。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如果印度真的想要借國產航母成為「世界強國」,還是不容易實現。因為印度的綜合國力還處於落後的階段,現在印軍隊中很多的武器裝備還需要靠進口。
只能說,希望印度政府能夠及時看清現狀,優先考慮民眾利益,不要被自己的「野心」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