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部署著大中型航空母艦的國家達到兩位數,但裝備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卻屈指可數,美國部署著全球13艘核動力航母中的12艘,全部超10萬噸超級航母,而法國則裝備唯一一艘4萬噸戴高樂號核航母。航空母艦根據噸位可分為輕型航空母艦,中型航空母艦和大型航空母艦,按照動力花費可劃分為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但裝備著核動力和大型航空母艦國家只有美海軍,相反裝備中型航空母艦國家只有中俄英三國。可見,根據噸位和動力,航空母艦建造難度也將提升。
中國海軍部署著兩艘航空母艦即「遼寧艦」和「山東艦」,這兩艘航空母艦都是常規動力和中型航空母艦,在全球也只有中俄美英等根據本國實力和經驗建造,但美國熱衷於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俄羅斯在建造航空母艦經驗和實力逐漸衰退,再加上三十年為建造大型戰艦的情況,俄羅斯是否保持著建造航空母艦力量也是未可知。現階段具備建造常規動力和中型航空母艦國家只有中英兩國。
相對建造常規動力航母,建造核動力航母難度將陡然提升。眾所周知,核動力航母是目前人類建造最大噸位的戰艦,其地位超越二戰盛行戰列巡洋艦,再加上核動力裝置核心技術難題,可建造常規動力航母國家也不具備建造核動力航母實力,例如法國在建造「戴高樂」號核航母,受限於核動力裝置技術水平,缺乏性能強勁的核反應堆,採取將核潛艇反應堆部署到「戴高樂」號核航母,導致「戴高樂」號核航母在性能上受到制約,這艘航空母艦作戰性能也無法全部發揮出來。
全球部署核潛艇國家,除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俄五強外,印度也加入核潛艇俱樂部,但印度裝備著"殲敵者"號核潛艇整體性能跟五強存在著相當大差距,再加上核潛艇技術在俄羅斯幫助下建造,離開俄羅斯核反應堆鼎力支持,印度根本無法獨立建造核潛艇,勉強相對於"半個",採用核潛艇反應堆部署到航空母艦,可解決航空母艦核反應堆有無問題,但動力根本無法滿足航空母艦需求。
全球裝備核動力航母國家現存美國和法國,但裝備真正航空母艦核反應堆只有美國,法國採取嫁接模式將核潛艇反應堆部署到航空母艦。可見,航母核動力反應堆門檻之高,裝備核潛艇中6個核國家,也只有美國能建造,最重要則是核潛艇核反應堆跟核動力航母存在著難以跨越鴻溝,即核潛艇噸位和航空母艦噸位存在相當大差距,例如全球現役噸位最大核航母則是美國福特號航母,這艘航空母艦噸位達到12萬噸,相反人類有史以來裝備最大噸位核潛艇則是蘇聯建造颱風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46000噸。
颱風級核潛艇排水量超小型航母,可搭載200枚核彈頭,相對"北風之神"碩大
在核潛艇領域,颱風級核潛艇絕對是處在霸主地位,目前美軍服役著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達到1.8噸,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作為有史以來美海軍建造噸位最大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2萬,而俄羅斯現役最先進"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水下排水排水量達到2.4萬噸,這也是目前全球噸位除颱風級核潛艇最大的戰略核潛艇,但在航空母艦領域,這種噸位核潛艇則是小不點。美俄現役噸位最大核潛艇也只是勉強達到輕型航空母艦;歷史上最大颱風級核潛艇噸位也只是達到法國和印度航空母艦水平,這跟中英裝備航空母艦相距甚遠,更沒辦法跟美軍裝備10萬噸核航母相提並論。
眼下,中國在建造核動力航母最大難點則是缺乏核反應堆,再加上核潛艇核反應堆在動力裝置功率相對核航母來說可謂是小巫見大巫。美海軍福特號航母採用兩臺A1B核反應堆,總共輸出功率高達28萬馬力,而蘇聯建造風級核潛艇裝備著2臺VM-5型核反應堆,最大功率達到10馬力,這跟福特號航母在動力輸出功率上相差近3倍差距。可是,中國打造最大噸位094型核潛艇也只達到12000噸,裝備著一臺壓水堆核反應堆,這跟蘇聯建造颱風級核潛艇在噸位上存在相當大差距。
中國在核潛艇核反應堆技術逐漸成熟,而且未來將建造性能更加096型核潛艇部署功率更大的核反應堆,將實現在核潛艇核反應堆逐漸追趕目前美俄先進水平。目前,中國建造核航母最大難點依然則是核動力裝置技術,特別是航空母艦專用核反應堆,由於法國在核潛艇部署到「戴高樂」號核航母失敗教訓,這需要中國努力打造航空母艦專用核反應堆,這也是打造中國核航母最難實現一步,而想要打造美海軍超級核航母,中國必須啃下大功率核反應堆這塊硬骨頭。
如今,中國055型驅逐艦在性能上逐漸超越美海軍阿里伯克級驅逐艦,而093型核潛艇水平達到美海軍現役"洛杉磯"級核潛艇後期水平,而094型核潛艇逐漸達到美海軍現役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距離美海軍新一代"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和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存在著差距,但中國核潛艇實力逐漸僅次於美俄兩國最先進現役核潛艇。在航空母艦領域也是如此,中國山東艦在整體性能上超過俄羅斯庫艦和英國伊莉莎白級航母,僅次於美軍核航母,而隨著中國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相對山東艦整體噸位增加到8萬噸,部署彈射器勢必超越英國航母,一旦核反應堆獲得部署到中國核航母,將實現中國核動力航母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