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2020-12-03 和風漫談

一、神秘潛艇現身,迷霧重重難辨。

1971年秋季的某一天,陽光明媚天高雲淡,讓人無比舒適。然而美國五角大樓一間會議室裡氣氛卻很緊張,一群軍官和專家正一臉嚴肅的討論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原來不久前,美國第六艦隊「薩拉託加」號(CV-60)航母特遣艦隊發回一條信息:

它在大西洋從地中海向邁阿密方向返航,發現一艘神秘蘇聯潛艇尾隨跟蹤。艦隊按慣例加速擺脫,然而一直提速到30節都未能甩開。最後潛艇居然快速超過航母,從艦隊側方繞了過去!

專家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這簡直不可思議,是不是艦隊弄錯了?

當時的水面艦艇航速比潛艇快很多,沒有任何一艘已知潛艇能快速超越航母編隊,加速擺脫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專家們一臉懵逼也給不出答案……到底咋回事?

多年後謎底終於揭開,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聯真的造了一艘比航母還快的潛艇,它超過「薩拉託加」號航母時只用了一半動力。

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全鈦合金材料建造,也是速度最快的潛艇——蘇聯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北約代號「帕帕Papa」級。

1970年,它在實驗中創造了44.7節(82.7公裡/小時)的驚人世界紀錄,又在1971年非完整實驗中達到44.85節(83.06公裡 / 小時)!

此紀錄至今無人超越,並且預計還將保持很久。

二、美蘇爭霸,刀光劍影中的潛艇比拼。

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激烈競爭。美國水面艦隊實力超群、咄咄逼人,於是蘇聯制定了優先發展潛艇的海軍戰略。

但美國人速度也不慢,從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短短幾年裡,快速研製了鰩魚級、鰹魚級、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和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

蘇聯人很著急,他們只有幾艘627型(十一月級)攻擊核潛艇,和仍在建造中的658型(旅館級)戰略核潛艇,與美軍差距較大。

要超越對手,就要求新求變彎道超車,於是一系列最快的、最深的、最大的科幻潛艇就此誕生。其中就包括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

三、速度的妙用與糾結。

潛艇作戰中,速度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元素。

就算非常安靜的潛艇,以30節高速疾馳時噪聲也會很大。所以潛艇巡航時只能以幾節到十幾節的速度「慢跑」,以降低噪聲。

然而速度又那麼誘人。它能讓潛艇快速接近和脫離目標,火速趕到指定海域,搶佔有利陣位,發射飛彈然後快速返航。面對攻擊,速度也能幫潛艇高速機動擺脫魚雷,並展開強力反擊。

美國航母實力強,從水面上硬槓肯定不行。要是有多艘潛艇來去如風,隱身接敵,發射大量飛彈飽和攻擊,然後快速脫離那該有多好。這就是蘇聯1958年制定「661型潛艇計劃」時心中的想法。

四、神兵問世,身價不菲。

1958年8月,蘇聯召開國家部長會議,下達研製「新型高速潛艇」的命令。研製任務交給第16中央設計局(OKB-16)

它是後來著名的孔雀石中央設計局的2個前身之一(另一個是 SKB-143設計局)。而孔雀石、紅寶石、天青石設計局並稱蘇聯三大潛艇設計中心。

670型查理級核潛艇

661型潛艇設計目標與670型(查理級)潛艇相似,主要攔截和攻擊美國航母特遣艦隊。另一個「705型高速攻擊核潛艇計劃」也同時並行,後來成為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

蘇聯高層要求設計師大膽創新,少用保守過時的技術,所以661型潛艇上湧現出大量新技術。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全鈦合金外殼的潛艇,內、外艇殼都用鈦合金材料製成。

鈦合金材料重量輕、綜合強度高、耐腐蝕性好,作潛艇外殼比傳統合金鋼好很多。能大幅降低重量、提高速度,也能保證潛艇到達400米極限潛深。

雖然鈦金屬本身磁性很弱,但由於合金中有磁性金屬成份,所以仍然能被磁異常探測器和磁性水雷探測到。

鈦合金艇殼和圓形艇艏

鈦合金元件加工是個難題,它在焊接高溫中易氧化,只能在真空或無氧環境中進行。這沒有難倒蘇聯工程師,他們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一幢充滿氬氣的大樓裡,穿著像太空人那樣的加壓服,一點點焊接潛艇耐壓殼上60毫米厚的鈦合金板。

焊接質量要求很高,一個小小疏忽也會導致後期出現裂紋,只能對整個部件進行耗時且成本高昂的重造。尤其是承壓壓載水艙,更是一絲裂紋也不能有。

661型潛艇艇艏呈圓頭,艇艉是獨樹一幟的雙單尾造型,有兩個並列雙艉和雙槳。這樣能讓兩個螺旋槳都在水滴型尖艉尾流中工作,流場均勻流暢、效率提高。

它體型很大,長106.9米、寬11.6米,水下排水量7100噸,有82名軍官和艇員,自持力超過70天。

其速度優勢來源於2臺 VM-5m 壓水反應堆,單臺熱功率177.4兆瓦。通過2臺蒸汽輪機輸出60兆瓦(8萬軸馬力)動力,帶動兩個螺旋槳旋轉。

在它之前的659/675(回聲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只有2臺VM-A反應堆,單臺熱功率70兆瓦。

其實針對661型潛艇,蘇聯還開發了另一種鉛-鉍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原型。其熱功率很高,工作溫度比壓水反應堆高,卻沒有冷卻劑沸騰的危險。

與鈉-鉀金屬冷卻反應堆相比,鉛-鉍共晶不與空氣、水反應,降低了系統複雜性,消除了冷卻劑洩漏爆炸的危險。

美國鈉金屬冷卻反應堆

然而鉛-鉍共晶冷卻劑腐蝕性很強、凝固風險大,需要始終保持高溫。鉛-鉍共晶受輻射還會形成放射性很強的釙-210,為潛艇帶來很大風險。所以權衡利弊,蘇聯最後還是選擇了更安全的壓水反應堆。

661型潛艇哪兒都好,就是太貴!整個項目成本在1960年代就達到20億盧布,海軍稱它——「金魚(golden fish)」,一艘相當於黃金打造的核魚!

五、從水下發射的反艦飛彈。

661型潛艇有4個魚雷發射管,攜帶12枚魚雷。但其核心武器是10枚 P-70潛射反艦飛彈,北約稱:紫水晶。

飛彈安裝在艇艏兩側傾斜的發射管道中,是最早能從水下發射的反艦飛彈。此前的潛艇發射飛彈時必須浮出水面,很容易被攻擊。

P-70飛彈長約7米,重3850千克,最大射程80千米,可攜帶常規戰鬥部或核彈頭。

與航母交戰時,潛艇先在60千米外隱藏,上浮到水面下20-30米,然後用艇艏 MGK-300聲吶鎖定目標,以每輪5枚射速,在3分鐘內將所有飛彈發射出去。

飛彈在艇艏傾斜發射管中

P-70飛彈在一級火箭助推下衝出水面,展開彈翼,啟動二級火箭飛上天空。到70米高度,三級火箭推動飛彈以亞音速飛向目標。末端時啟動主動雷達,瞄準附近最大的目標。

661型潛艇不能在戰場上裝填飛彈,所以一發射完,就要趕緊回基地重裝。

六、逆天航速,一鳴驚人。

1960年12月,661型潛艇完成技術設計。1963年12月28日,首艇K-162號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開工。1978年編號改成K-222。

為了獲得極致性能,K-162號潛艇不得不承受高昂成本和複雜建造代價。建造過程困難重重,工期持續了5年,一直到1968年12月21日才下水。次年底交付海軍,此後各項實驗一直到1971年底才完成。

705型阿爾法級潛艇

在強大動力和輕量艇體支持下,K-162號潛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一次試驗中,它只用80%動力就到達42節高速,遠遠超過設計指標(38節)航速要求。

1970年12月30日,艇長菲利波維奇上尉將動力提升到97%——已超出安全邊界,潛艇在水下100米創造了44.7節(82.7公裡/小時)的驚人世界紀錄。

1971年3月30日,他們再次嘗試用100%動力航行。因為渦輪機失控被迫中途停止,但之前已跑出44.85節(83.06公裡 / 小時)的更快速度。

相比之下,同期美國各潛艇速度才28-32節左右。就算數據有所保留,K-162潛艇仍比美國任何一艘潛艇都快得多,也比大多數水面艦艇速度更高。

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

當然,高速也帶來很多問題:

一是潛艇噪聲非常大。當航速超過35節時,潛艇噪聲就像噴氣式飛機,控制室裡充斥著雷鳴般的響聲。最高航速時噪聲超過100分貝,艇員已無法忍受。如此巨大的噪聲,敵人從很遠處就能發現,潛艇失去隱身優勢。

二是高速航行中潛艇容易損壞。實驗中K-162號艇體上的緊急信號浮標、進排水口都被巨大水流衝力損壞了。

不過瑕不掩瑜,這些缺點不影響K-162成為一艘劃時代潛艇。它讓美國人感到恐懼,從此航母編隊再也不敢在大西洋上悠然自得的航行了。從水下發射飛彈更讓美軍擔憂,於是在秘密文件中,661型潛艇被尊稱為「Papa爸爸(諧音帕帕)」級。

1971年9-12月,K-162潛艇執行第一次戰鬥任務,80天航行中只浮出水面一次。期間跟蹤美國「薩拉託加」號航母特遣艦隊,讓五角大樓陷入無比煩惱中。

除了速度,K-162號還第一次使用數字遠程遙控和自動化系統,相當於今天的計算機管控,在當時絕對屬「黑科技」。

所以K-162潛艇被嚴格保密,所有相關人員禁止洩漏任何信息,即便艇長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40多年後,艇員們才被允許談論這些往事。

不過K-162潛艇噪聲始終是短板,被敵人發現是遲早的事。

1981年7月,一架美國P-3偵察機在北約演習區域中發現K-162潛艇,機組人員獲嘉獎。2個月後,一架美國S-3「維京海盜」反潛機也探測到其蹤跡。此時距它服役已經十多年,已經不那麼緊張了。

七、功成身退,名垂後世。

661型潛艇成本太高,加工難度太大,所以蘇聯只造了一艘,就轉回性價比更高、更容易建造的670型(查理級)潛艇上去。

但它開創的技術沒有浪費,為後來鈦合金潛艇奠定基礎。705型(阿爾法級)、945型(塞拉級)攻擊核潛艇都大量繼承了661型潛艇技術。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最高航速39節,是蘇聯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的主力,被稱為「超越時代的核潛艇」。

1984年,K-162/K-222號潛艇功德圓滿轉入預備役。1988年12月退役,封存在北德文斯克海軍基地裡。2010年3月5日,這艘偉大的潛艇被拆除,從俄海軍名單上永遠消失了。

661型潛艇是一個工程壯舉,為潛艇技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它為人們留下豐厚遺產,直到今天與鈦合金相關的船體研究仍在不斷進行中……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綽號大洋黑洞!世界上最安靜的核潛艇,比美國更勝一籌
    作為「海上霸主」的航母,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重要依據,而還有一款為了反航母作戰而橫空出世的「航母殺手」——核潛艇,核潛艇憑藉著它的低噪音,隱匿在深邃的海水中,很難被發現。俄羅斯海軍有著世界上最安靜的核潛艇,它的名字是阿庫拉級核潛艇,阿庫拉級核潛艇有個綽號叫大洋黑洞。
  •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傳奇往事
    在電影《獵殺紅十月》中,一艘美國「達拉斯」號攻擊核潛艇與蘇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在海下鬥智鬥勇。雙方從緊張對峙到聯手配合,終於躲過重重追殺平安返航,令人大呼過癮。這艘性能強大的「達拉斯」號潛艇,就是美國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建造時間最長的洛杉磯級核潛艇。
  • 危險程度超過航母,美軍核潛艇部隊現身南部海域,需保持高度警惕
    美國軍隊最近有哪些軍事行動?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頻繁,不僅想要插手中東地區的內政問題,還多次派遣航母前往太平洋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有消息顯示,美國派出的核潛艇已經到達南部海域附近。
  • 095核潛艇戰力如何?讓對手尊重中國 絕技是在航母面前浮出水面
    通過對少數的圖片推測,因為095型核潛艇採用了泵噴推進器,這種先進的水下推進裝置,尤其適合大洋高速航行作戰。 正如外媒評論指出的那樣,095型攻擊型核潛艇如果未來大量建造的話,將比國外潛艇更安靜,數年後大批的中國核潛艇將會成為真正的「大洋黑洞」,可使任何對手包括美日最先進的反潛技術都難以發現。 所以,就技術實力來看,可能已開始投產的095型攻擊核潛艇在綜合性能上將不低於美國海軍最新的「維吉尼亞」級。
  • 大國核潛艇上浮,撞上美軍八萬噸航母,被螺旋槳打爛外殼嚴重進水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尤其是其擁有11艘現役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航母數量的總和,而且美軍還擁有大量的核潛艇,讓美國海軍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現在的美國海軍無人能敵,而在冷戰時期,美軍卻有一個最大的對手蘇聯,雖然兩個大國沒有展開過熱戰,但平時的衝突絲毫沒有減少。
  • 造核動力航母有多難?核潛艇只有五國能造,核航母門檻更高
    目前,全球部署著大中型航空母艦的國家達到兩位數,但裝備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卻屈指可數,美國部署著全球13艘核動力航母中的12艘,全部超10萬噸超級航母,而法國則裝備唯一一艘4萬噸戴高樂號核航母。
  • 亞森-M級核潛艇:「俄式猛鯨」撼動大洋
    亞森-M級核潛艇:「俄式猛鯨」撼動大洋■張杰 劉志華冬天的北德文斯克市大雪紛飛,俄羅斯北方造船廠內卻瀰漫著一股暖流。2019年12月25日,俄羅斯885M型亞森-M級「新西伯利亞」號核潛艇在這裡下水。作為新一代攻擊核潛艇,俄羅斯對其寄予厚望。
  • 俄媒稱我國產航母有此用途:掩護094核潛艇出海
    資料圖:094型戰略核潛艇俄羅斯軍事專家卡申在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撰寫的評論文章中指出,把這艘航母放在距海南島中國核潛艇基地不遠的基地,完全符合最初給此類航母制定的任務。「山東艦」可以被看作是蘇聯1143.5型航空母艦的升級版,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也屬於這種航母,中國「遼寧號」號航母也屬於同類。中國人改造遼寧艦時按照中國海軍的需求進行了改進,消除了蘇聯航母的許多錯誤和缺陷。
  • 美航母抵近中國沿海,放飛反潛機緊盯核潛艇,用三角測量鎖定目標
    091型核潛艇關於我們中國海軍早期核潛艇的水下靜音能力,美國媒體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中國海軍的核潛艇一出港,美國海軍部署在第一島鏈的水下聲吶陣列就能監聽到,聲音之大簡直猶如水下燃氣輪機。美國海軍曾經長期嘲笑水下靜音標準不達標的蘇聯核潛艇為「水下拖拉機」,只是和蘇聯海軍的核潛艇一比,中國海軍的核潛艇噪音分貝還要遠遠大出好幾個檔次,堪比燃氣輪機運轉時的龐大噪音遠超拖拉機。
  • 大國核潛艇上潛撞上美航母,外殼嚴重進水螺旋槳打爛
    大國核潛艇上潛撞上美航母,外殼嚴重進水螺旋槳打爛文/大國決策 圖/網絡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以及海軍,尤其是海軍方面。美國的表現很是突出,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而各國大都是常規動力作為航母動力輸出方式,美國海軍的強大使得美國海軍幾乎可以橫行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分別是多少?美39節,俄46節,我國呢?
    而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的主要成員,它所帶來的威懾力可不比海洋重器航母小,一旦它潛入海裡,就會對海上的軍艦構成致命的威脅。核潛艇因為是水下作戰,自然是下潛越深越不容易偵查,而帶來的威懾力也會更大。不過在海水阻力和壓強的作用下,核潛艇在水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考慮到核潛艇的綜合性能,對於它在水下運行的速度,其實各國也有著針對性的研究。
  • 全球僅6個國家擁有,「航母殺手」核潛艇到底有多難造?
    核潛艇可以不依靠任何空氣,常年潛伏在海底,可以發射高精度地飛彈和魚雷攻擊目標,推動力還極強,它就是號稱航母殺手地核潛艇。那麼要製造如此強大地核潛艇到底有多難呢?核潛艇是潛艇中地一種類型,主要以核反應堆為動力。因為這種核潛艇地生產與操作成本只有一個國家或政府才能負擔得起,所以基本都是軍用核潛艇。
  • 各國核潛艇航速對比:美國39節,俄羅斯46節,我國是多少?
    第一個就是俄羅斯,我們都知道,在上個世紀蘇聯和美國爆發了冷戰,雙方展開了不斷的軍備競賽。在海軍方面,美國注重航母,而蘇聯注重核潛艇,所以在那時,蘇聯有著全球最快,最大的航母,將美國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 全球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俄1250米,美國600米,我國是多少?
    航母是在水面,龐大的體積和排水噸位都較為直觀,而核潛艇作為潛伏在水底的「隱形殺手」,似乎有著更多的機密,普通人也根本無法了解它的主要結構。即便如此,我們也知道核潛艇的評判標準是靜音水平和潛水深度。今天我們來比一比世界各國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就以中美俄三個核潛艇大國為例。
  • 「哈斯基」級核潛艇是怎樣一種「大殺器」
    美國軍事評論家預測,俄羅斯未來的新型核潛艇將會配備帶有液態金屬載熱介質的反應堆,這種鉛鉍合金反應堆也曾安裝在蘇聯的「天琴座」級潛艇上,這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先進的發明。帶有液態金屬載熱介質的反應堆比壓水反應堆效率更高,「天琴座」級核潛艇在速度和機動性上都曾經優於同時代的其他核潛艇。預計俄第五代核潛艇還會安裝噴水式推進器,甚至裝備舷外螺旋電機作為主推進系統,從而最終取代傳統的螺旋槳。
  • 俄羅斯部署頂級「航母殺手」:可控制整個大西洋,甚至美國東海岸
    俄羅斯部署頂級「航母殺手」:可控制整個大西洋,甚至美國東海岸亞森M級核潛艇在美國開始建造第二款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福特"級時,俄羅斯的航母計劃卻風平浪靜,除了幾個模型,外界幾乎找不到俄羅斯新航母的影子,美俄之間的航母力量差距越來越大。
  • 外軍透視:「哈斯基」級核潛艇是怎樣一種「大殺器」
    美國軍事評論家預測,俄羅斯未來的新型核潛艇將會配備帶有液態金屬載熱介質的反應堆,這種鉛鉍合金反應堆也曾安裝在蘇聯的「天琴座」級潛艇上,這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先進的發明。帶有液態金屬載熱介質的反應堆比壓水反應堆效率更高,「天琴座」級核潛艇在速度和機動性上都曾經優於同時代的其他核潛艇。預計俄第五代核潛艇還會安裝噴水式推進器,甚至裝備舷外螺旋電機作為主推進系統,從而最終取代傳統的螺旋槳。
  • 核反應堆發生洩漏被航母拖回的蘇軍核潛艇
    1982年4月8日,隸屬於蘇聯海軍北方艦隊的705K型攻擊核潛艇K-123在進行訓練時,其使用的BM-40A鉛鉍冷卻快堆(LCFR)一迴路的冷卻劑突然發生洩漏
  • 研究反航母新戰術,我航母編隊僅是佯攻,真正殺手是093B型攻擊核潛艇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隨之相匹配的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潛艇在反艦和反潛作戰中擁有其他艦艇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缺少制空掩護的不利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