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程度超過航母,美軍核潛艇部隊現身南部海域,需保持高度警惕

2021-01-09 前沿觀察員

美國軍隊最近有哪些軍事行動?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頻繁,不僅想要插手中東地區的內政問題,還多次派遣航母前往太平洋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有消息顯示,美國派出的核潛艇已經到達南部海域附近。核潛艇的危險程度不亞於航母,它能夠搭載足以毀滅一個國家的潛射核武器在大洋航行,具備強大攻擊能力的同時還難以被敵軍發現蹤跡,簡直就是妥妥的「大洋黑洞」。

為什麼美軍派出核潛艇航行?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共計擁有70多艘核潛艇,其中包括18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保留核反擊的情況,再承擔收集情報的任務。美軍近些年參與的戰爭中,核潛艇就發揮了極大作用。

因為美軍核潛艇的任務周期一般在3-6個月左右,再加上人員修整、艦艇維護等龐雜瑣碎的工作,美軍核潛艇最少一年半就要維護一次。所以此次美軍派出這種重量級武器頂著衛生安全的風險、不遠萬裡來到熱點地區,絕對不只是航行那麼簡單,其中必定藏了其他心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搜集情報和進行遠程打擊。

中國將會採取什麼行動?

更重要的是,亞洲南部海域不僅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而且擁有眾多油氣資源,引來了各國覬覦,這也是美國一直將目光放在此處的原因所在。

然而隨著我國國防建設的進一步完善發展以及各式先進武器的不斷入役,美國核潛艇就算來了也不會有太大作用,只會淪為「甕中之鱉」,畢竟中國有很多專門針對核潛艇的反潛武器,而且一直處於正義的一方。一旦國際形勢稍有變化,美軍恐怕會自顧不暇。

美軍核潛艇真正的對手是誰?

事實上,美軍核潛艇最大的對手應該是俄羅斯海軍艦隊,俄軍不僅繼承了蘇聯絕大多數武器裝備,而且擁有數量可觀的攻擊型核潛艇,用來監視美軍在太平洋和北冰洋地區的海軍動向。因此美軍核潛艇來到南部海域附近,似乎有些「捨本逐末」的意味,但不管怎樣,美軍此舉都釋放出了危險信號,各國需要提高警惕。

相關焦點

  • 南部海域放射性物質濃度飆升!菲律賓報告:大批核潛艇潛伏
    核潛艇可以埋伏在深海之中,很難被發現,但是核潛艇會產生一定劑量放射性物質的排放,因此,如果核潛艇在某一區域內長時間停留,這一地區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會有所提升,從這一指標,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探測到核潛艇的蹤跡,前幾日菲律賓公布了一組研究數據,南海海域附近的放射性物質濃度顯著上升。
  • 南部海域放射性濃度飆升?或有大量核潛艇遊弋,報告真實性存疑
    從某個海域的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就可以判斷這個海域是不是有核動力艦船活動。近日,菲律賓就公布了核能研究機構的一項數據,證明了這一點。環球時報引用菲律賓當地媒體報導,菲律賓科技主管部門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進行環境監測時,發現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在上升。他們捕撈一些珊瑚蟲進行檢查,發現了珊瑚蟲體內含有過量的碘-129。這是一種半衰期只有8天的放射性同位素,8天時間就會消解一半。
  • 大國核潛艇上浮,撞上美軍八萬噸航母,被螺旋槳打爛外殼嚴重進水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尤其是其擁有11艘現役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航母數量的總和,而且美軍還擁有大量的核潛艇,讓美國海軍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現在的美國海軍無人能敵,而在冷戰時期,美軍卻有一個最大的對手蘇聯,雖然兩個大國沒有展開過熱戰,但平時的衝突絲毫沒有減少。
  • 095核潛艇戰力如何?讓對手尊重中國 絕技是在航母面前浮出水面
    中國試驗中的新型潛艇外觀很前衛 中國正在生產的是041型AIP潛艇、093B型攻擊核潛艇以及094A型戰略核潛艇,它們正被批量部署到各主要潛艇部隊。最新的消息似乎顯示,中船重工已經向中國海軍交付了「新一代」的核潛艇, 儘管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無法判斷其交付的是哪一種型號,但從中國發展核潛艇的習慣上來看,應該就是指095型攻擊核潛艇,這標誌著中國第三代核潛艇終於走出襁褓,進入海軍部隊。
  • 我國海軍核潛艇現狀如何?真的不能突破第一島鏈嗎?096型或將改變...
    資料顯示,黃海的平均深度只有50米左右,東海的深度幾乎不超過200米,南部海域的深度在2000-4000米之間,由此可見南部海域是最適合潛艇隱藏的地點。那麼在這麼深的海域怎麼會輕易被衛星發現了呢? 分析人士指出,這與海水的透明度有關。
  • 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原來不久前,美國第六艦隊「薩拉託加」號(CV-60)航母特遣艦隊發回一條信息:它在大西洋從地中海向邁阿密方向返航,發現一艘神秘蘇聯潛艇尾隨跟蹤。艦隊按慣例加速擺脫,然而一直提速到30節都未能甩開。最後潛艇居然快速超過航母,從艦隊側方繞了過去!
  • 病毒擊倒美軍?美軍高層強撐:航母不能用,還有核轟炸機
    一、超150個基地出現感染目前已知的是,美軍已有4艘航母出現確診病例,美軍今年上半年計劃部署在太平洋的航母全部確診有新冠病例。更為嚴重的是,之前被五角大樓宣稱感染情況並不像媒體所說的那枚嚴重的「羅斯福」號航母,目前確診感染病例已經超過420人。而且,「羅斯福」號航母上10日更是有一名確診水兵失去意識,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
  • 福建省海域有毒赤潮已消亡 各地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原標題:福建省海域有毒赤潮已消亡 各地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據監測,截至6月13日,廈門海域無毒赤潮仍在持續,影響面積縮小為約11平方公裡,分布於同安灣後田-鱷魚嶼海域、五緣灣海域及其灣口。泉州石獅、惠安赤潮海域水色未見異常,未檢出有毒鏈狀裸甲藻,赤潮已消亡。
  • 美軍航母進駐北極巡邏演習,海狼級核潛艇被牢牢地凍在冰裡
    美軍2020年曾在北極舉行冰上演習(ICEX),期間海狼級康乃狄克州號(SSN 22)的潛水艇的機組人在北極圈浮出水面之後,引發俄羅斯的高度警惕。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思韋特(Kenneth Braithwaite)目前宣布美軍將在北極的俄羅斯海岸開始定期巡邏,這遠非第一次,而且肯定不會引起轟動。早在2009年,華盛頓就採用了北極路線圖,以擴大該地區的海上行動。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美軍軍事力量在第一島鏈增加對中國海軍軍事威懾,再加上美海軍航母編隊在東海海域不斷進行抵近偵察,最嚴重則是中美在臺海危機對峙局面,當時中國海軍軍事力量相對弱,根本對美海軍航母編隊無法造成威脅。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白鯨身綁相機,現身挪威海域!疑為俄羅斯「間諜」?
    除了部署有俄軍現役唯一的一艘航母之外,多個型號的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也都部署在科拉半島附近。因此,這裡成為俄羅斯戰略打擊力量最為集中的區域,俄羅斯自然是重兵把守。從挪威空軍在空中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與北約戰機頻頻對峙的就是具備核打擊能力的俄軍圖-160戰略轟炸機。
  • 為何解放軍一再停留臺灣西南海域?
    這樣就可以建立指揮官對部隊和武器實施指揮控制的一個有機綜合體,就像人的大腦神經把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監視與偵察等次級作戰平臺統緊密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強大的軍事優勢。 如今運-8幾乎每天出現在西南海域,表示解放軍打算佔領這片海域。目前美軍「雷根號」航母在菲律賓海活動,該航母打擊群的所屬核動力攻擊潛艇必然出現在威脅區,也就是臺灣西南海域。而這個地方恰好是解放軍航母從南面打擊臺灣的場所,解放軍必須清理並維持該海域水面、水下、空中、電磁與太空的乾淨,一旦攻臺命令發布,讓無論是「遼寧號」或「山東號」迅速佔位專心打擊,而無後顧之憂。
  • 揭秘中國反航母三大利器:擁有亞洲最大潛艇部隊
    「日炙」是俄羅斯武器開發者針對美航母「宙斯盾」防空系統設計的,這種飛彈在距海面20米高度以2.3倍音速飛行,發射後2分鐘內就能飛行90公裡擊中目標,美航母編隊很難作出有效反應就會遭到打擊。「日炙」單發命中概率94%,彈頭有230公斤左右,破壞力很大,一兩枚就可以擊沉航母外圍的「宙斯盾」驅逐艦,若多枚發射,則美航母安全不保。
  • 又來了,美軍雙航母在曾母暗沙海域集結,同時預警機抵近廣東偵察
    近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對外放出消息,稱美國裡根號航母戰鬥群與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再次闖入南海,開展「高端」雙航母軍事演訓。根據最新消息,7月16日,美軍兩支航母戰鬥群組成的編隊疑似在南海曾母暗沙附近海域集結。與此同時,美國軍機的小動作也不斷。
  • 專家:問問美軍
    菲律賓科技研究部門近日在對其附近海域日常海水環境監測時發現,位於西菲律賓海域中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質。在對這片海域進行生物採樣後發現,這裡的珊瑚蟲體內分離出了超常規濃度的碘129,儘管這种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的半衰期只有幾天時間,但這也證明該海域確實存在人為汙染。
  • 突然「變卦」 美軍航母將繼續在中東待命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3日表示,美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將改變原定返回美國的計劃,繼續在中東海域待命。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擔心伊朗在高級將領蘇萊馬尼遭暗殺1周年之際展開報復行動。 2020年11月,「尼米茲」號航母作戰群抵達波斯灣,12月底美國代理防長米勒要求「尼米茲」號航母結束為駐索馬利亞美軍提供支持後直接返回美國。
  • 若美軍先發起核打擊,中國難以二次核反擊?前空軍大校:胡說八道
    其中最危險的就是核武器,而美軍最近這些年重點發展低當量戰術核彈,就是想降低核戰的門檻,如果美國率先發起核打擊,我們如何應對? 中國空軍退役大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湘穗指出,發起核打擊一直是美國最優選,但是由於我們核武庫的變化,美國面臨越來越多不確定性。
  • 研究反航母新戰術,我航母編隊僅是佯攻,真正殺手是093B型攻擊核潛艇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隨之相匹配的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潛艇在反艦和反潛作戰中擁有其他艦艇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缺少制空掩護的不利條件下。
  • 造核動力航母有多難?核潛艇只有五國能造,核航母門檻更高
    中國海軍部署著兩艘航空母艦即「遼寧艦」和「山東艦」,這兩艘航空母艦都是常規動力和中型航空母艦,在全球也只有中俄美英等根據本國實力和經驗建造,但美國熱衷於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俄羅斯在建造航空母艦經驗和實力逐漸衰退,再加上三十年為建造大型戰艦的情況,俄羅斯是否保持著建造航空母艦力量也是未可知
  • 航母編隊的攻與防如何實現?
    不僅如此,當航母抵達目的海域之後,其艦載戰鬥機就會出動,去打擊更深遠的、甚至是深入到大陸腹地的敵方目標。實際上,航母是一個編隊。這個編隊除了航母本身外,還包含多種不同類型的為航母服務的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核潛艇、補給艦,一般的航母編隊可擁有7~11艘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