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要幹啥!轟炸機搭載核彈直撲俄第二大城市:防空警報拉響攔截
在美軍與北約友軍在歐洲開展「捍衛者—2020」大型軍事演習後,其空軍遠程轟炸機部隊也頻頻出擊,進行核打擊俄羅斯的演練。其掛載的均為核實彈,可以認為是對俄羅斯的一種核威懾。根據近日俄羅斯方面的報導稱,有3架美軍B52超級空中堡壘式重型轟炸機掛載核巡航飛彈,經過挪威、芬蘭,直接衝向俄羅斯邊界——其飛行對誰的方向正是莫斯科!現代轟炸機早已不需要臨頭投彈,美軍只需要在海上或者其他國家空域中,對準莫斯科發射飛彈就可以完成上千公裡外的精確核打擊。
-
中蘇曾有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二次中國險遭核武器攻擊!
蘇聯解體後,對面變成了哈薩克斯坦,雙方也解決了邊境劃界問題,此次衝突的地方也歸屬中國。為什麼先說第三次呢?這裡面是有原因的。有人說這是蘇軍對珍寶島之戰失敗的報復,包括官方,但也有人說並不是,而是中蘇之間另外一場幾乎沒有報導的巴音布魯克68年路的衝突,因為蘇方完敗而導致的報復行動。但無論是那場戰鬥,第三次衝突都是因為蘇方失敗,我軍勝利,蘇軍要找回面子。
-
以中俄為目標,美軍發布核武庫概況報告,實力足以毀滅世界
【軍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有關美國三位一體核武庫現代化概況的報告。這份報告簡要介紹了美軍陸、海、空基核力量建設,並闡述了美軍核武庫現代化的必要性。當然,美國國防部在報告中還不忘提及中國和俄羅斯。這份報告的公開版本現發布在美國國防部官方網站上,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
-
1959年美國核打擊中國計劃解密,870枚核彈覆蓋117城3
美軍在長達800多頁的文檔中,對「三年後(也就是1959年)極有可能發生的核戰爭」進行了評估,並給出詳盡的作戰方案。 那時蘇聯還未研發出洲際彈道飛彈,轟炸機被當時各國用作運送核武器的最主要手段。 為了降低北約盟國和美軍面臨的核威脅,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將蘇聯等各國空軍力量視作核打擊第一優先級目標。
-
美媒:中美若爆發核戰爭將導致人類滅亡
核心提示:美國國際合眾社10月7日刊登了本陸上自衛隊軍校前研究員的文章,透露了由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和美國國家資源保護委員會聯合對美國如何應對中美可能發生的核戰做出正確對策的報告。預測的結果是中美核戰的下場無論是哪一方都不可能穩贏,並很可能導致人類末日。
-
警告,偵測到在途的核打擊!原來是美軍在測試新型核武器
偵測到在途的核打擊~(動圖來源:mig3535/Youtube)鏈式反應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殺傷力,伴隨著持續的輻射傷害,使得核武器成為令人談之色變的猛獸。(數據來源: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已經部署的核彈頭很好理解,發射井裡的洲際彈道飛彈,大洋中時刻待命的戰略核潛艇等等,美俄兩國時刻部署著能夠先發制人,或者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快速核反擊的力量
-
中國空軍金頭盔三冠王:蔣佳冀39歲已是大校,曾42比0完勝對手
據中國軍視網12月3日報導,我軍王牌飛行員蔣佳冀三度勇奪中國最高「金頭盔」獎。蔣佳冀出生於1981年,是中國飛行員中最年輕的「金頭盔」獲得者,在2011年的首次比賽中,就以42:0的大比分擊敗了其他精英飛行員,在各參賽隊中一戰成名。
-
王湘穗:中國終於擺脫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據港媒報導,中國空軍退役大校王湘穗於近日公開表示,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一直在為海上與陸上的核武器庫建設防禦設備而努力,因為這樣才能確保軍方可以在面對核攻擊時能進行有力反擊,也能夠有效地阻止其他國家可能會發起的圖謀不軌的核攻擊。
-
美軍2架B1B轟炸機罕見飛越北極點,航跡詭異!這次俄軍為何沒表態
此前俄羅斯已經修改了核反擊策略,並且由克裡姆林宮籤發至戰略飛彈部隊。隨後俄羅斯又爆出了亞爾斯戰略飛彈的換裝進程已經開始加速,特別是俄軍此次將換裝之後的飛彈部隊都集中到國土的最東端,也就是靠近美國的方向,這些都說明俄羅斯對美軍的忌憚達到了冷戰之後的最頂點。
-
美軍再出大動作,二戰對日本扔原子彈的天寧島機場,將重新啟用
即使是今天,美國要對亞太地區投送影響力,一是依靠海軍艦隊,二就是依靠部署在亞太地區的基地群了。面對來自陸地方向的越來越兇悍的遠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美軍得不得重啟位於太平洋深處的備用機場。為了增加可用基地的數量,以備不時之需,美軍正試圖重啟過去的基地。
-
英報:「以色列計劃核打擊伊朗」
英報:「以色列計劃核打擊伊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8日 01:51 來源: 新聞晨報訊> 計劃 把「微型核彈」塞進核設施 《星期日泰晤士報》援引幾名以色列軍方人士提供的消息說,以色列空軍兩支突擊隊目前正在加緊訓練,內容為使用低當量鑽地核彈摧毀伊朗核設施。
-
為何美軍無法炸毀加裡寧格勒?美專家稱:美軍需要更多戰略轟炸機
蘇聯時期的美蘇爭霸,讓全球處在隨時可能爆發核戰的邊緣,之後俄羅斯和美軍在中東的間接交手,更是讓中東局勢不斷升級。而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雙方自然不會放棄向對方本土下殺手的部署,而且隨著美軍開始著眼大國對抗戰略,模擬核打擊俄羅斯本土的操作就更加頻繁。而美軍想要實現這一目的,想要轟炸俄羅斯,那麼就得先考慮好,該如何應對俄羅斯的大量防空系統?近日美國專家就對此給出了建議!
-
美上將:美軍不能與中國開戰
對此,近日有美軍上將發出了一番言論,一句話總結就是:美軍不能與中國開戰。據環球時報2020年12月31日報導,日前,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了一篇美國最高級別軍事官員、美國陸軍上將馬克·米利的訪談文章。文章稱,在川普執政時期,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防務戰略都把重點放在俄羅斯和中國身上。米利在接受訪談時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在不斷加大」。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美國是想在中國周邊重演「古巴飛彈危機」嗎
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了「戰斧」巡航飛彈,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戰斧」巡航飛彈也因此一戰成名。蘇聯專家監督美國銷毀陸基「戰斧」(圖源:Wikimedia Commons)最初「戰斧」飛彈被設計為一種海陸空通用的飛彈,但美國空軍認為「戰斧」不適合在飛機上發射,沒有接受空射「戰斧」,陸基「戰斧」則被《中導條約》裁撤,因此目前美軍所有的「戰斧」都是艦載版本。
-
美軍在臺海、南海活動頻繁,國防部:我們不怕
美軍"偷窺"南海頻率增加近期,解放軍在黃海、南海、渤海和東海四大海域練兵之際,美軍軍機頻繁闖入中國周邊空域,連續多日向南海派機開展偵察行動。此前美軍機也曾被曝出飛越臺灣空域或是在臺灣起降,但這樣的情況相當罕見。臺媒8月19日曾報導稱,網傳美軍一架EP-3E電偵機18日進入北臺灣空域穿梭飛行,更疑似在松山機場降落。不過,臺軍軍方官員對此私下表示,並無此事。臺北航空站則表示,若有軍機降落,屬於軍方管轄範圍,因此不就此事發言。
-
中國或率先裝備這一武器,美軍首次認慫:一旦使用,將遭受核打擊
圖為突入大氣層的高超音速飛行器 近日,據媒體報導,此前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接連試驗成功,中國或將成為首個裝備這一款武器的國家,面對中國的這款武器美國首次認慫:表示一旦使用,將遭受核打擊。可以看出美軍對這款武器的忌憚。
-
40年前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至今仍被美軍忌憚,若啟動誰也攔不住
圖為東風5飛彈首射現場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說中國的戰略核威懾真正形成戰鬥力始於1980年,那麼到底中國40年前做了啥?原來當時一枚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這就是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而這枚飛彈升空後最終落入位於大海深處的預定目標區,頓時南太平洋上出現200米高的水柱,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鎮國重器的改進型仍在服役,並且至今仍被美軍忌憚。
-
恐怖程度不輸車諾比:美軍4枚氫彈「斷箭」,大量士兵遭輻射
美蘇隨後開啟了長達44年的冷戰,44年間美蘇雙方針鋒相對,雖然沒有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以美蘇冷戰而引發的軍備競賽、核威懾、代理人戰爭卻給世界帶來了陣陣傷痛。1966年1月17日,在西班牙南方海岸線上空一架美國B-52轟炸機凌空爆炸,機組人員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這起事故導致機上攜帶的4枚氫彈意外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