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再出大動作,二戰對日本扔原子彈的天寧島機場,將重新啟用

2020-12-05 科羅廖夫

從地理上說,美國其實就是一個大島國,假如美國沒有強大的海權優勢,那麼美洲就會變成巨大的孤島,被隔絕於亞歐大陸之外。即使是今天,美國要對亞太地區投送影響力,一是依靠海軍艦隊,二就是依靠部署在亞太地區的基地群了。面對來自陸地方向的越來越兇悍的遠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美軍得不得重啟位於太平洋深處的備用機場。

為了增加可用基地的數量,以備不時之需,美軍正試圖重啟過去的基地。據美國戰區網站12月1日消息報導,美國方面計劃將在蒂尼安島建立新的備用空軍基地,以防關島被摧毀的情況下美國空軍力量仍然有基地可以起降。與此同時,美軍也在擴大其位於太平洋深處的現有機場,同時創建新的機場,以便在發生重大衝突時使用。對蒂尼安島的重啟,可以看作是美軍這方面最新的代表行動。

重啟蒂尼安島機場的主要原因,是美軍在第一島鏈已經失去安全感,美軍固定的基地在現代飛彈面前就是絕好的目標,尤其是空間有限的島嶼基地,這些基地群隨時可能在飛彈打擊的面前遭受滅頂之災。若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基地都出現問題,那麼美國應以為傲的制空權將受到巨大的挑戰。

蒂尼安島位於位於馬裡亞納群島南部,臨近塞班島,在關島北方約160公裡,因為風景優美,也有很多情況下被稱為「天寧島」。二戰中本來是日本統治的島嶼,在44年的戰鬥中美軍奪下這裡,並將其作為戰略轟炸機的基地進行空襲行動,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跑道。蒂尼安島最出名之處,在於這裡是美軍對日本進行原子彈打擊的出發基地,兩架B-29從此處出發,對日本投擲了核武器,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核打擊行動。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軍轟炸機從太平洋天寧島上的空軍基地出發,駛向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隨後又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由於蒂尼安島和關島非常接近,因此其地理方面的戰略意義和關島接近,都可以作為美軍在第二島鏈的支撐點。

在二戰之後,蒂尼安島的軍事設施被廢棄,不再作為主要的軍事基地使用,其重要性完全被關島所取代。如今,美軍認為關島基地在猛烈的中程彈道飛彈和轟炸機結合巡航飛彈的打擊之下,很有可能出現突然的混亂,陷入無法使用的狀態。為此,美軍需要新的基地,以應付遭受攻擊時出現的混亂。距離關島僅有160公裡的蒂尼安島,無疑是一個理想的對象。

美軍認為在關島出現暫時性崩潰的情況下,蒂尼安島可以接受關島的空軍力量,並提供中轉所需的支持。雖然蒂尼安島年久失修,但這裡的機場仍然可以使用,至少接受C-130這樣對環境要求不高的戰術運輸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要接受美軍的戰鬥機、轟炸機和加油機,蒂尼安島需要進行大量的維修和擴建工作。

如今,美國要做的是在蒂尼安島上,建立全面的替代運營設施。使得這個島嶼能夠接受從關島被轉移的飛機編隊,甚至可獨立發起作戰行動。從本質上說,美軍此舉就是在關島附近,新增了一個後備軍事基地,以加強抗擊彈道飛彈打擊的能力,相當於為關島被襲擊後做的候補方案。不過,雖然在蒂尼安島上新建軍事基地,可以彌補一部分美軍過度依賴關島的風險,但本質上這不過是增加了一個候補而已。

也就是說,可以打擊關島,那就同樣具備打擊蒂尼安島的能力。打擊兩個基地的難度,比摧毀一個基地的難度大,但這不過是數量的變化而已,美軍要增加基地數量,那麼相對的,增加飛彈數量是有效的應對方法。而且,增加飛彈的成本,和增加軍事基地設施的成本比起來,似乎還是飛彈划算的多。

相關焦點

  • 美媒:擔心關島被摧毀,美軍在太平洋重啟多處荒廢基地,直言對抗中國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戰區」網站12月1日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在推進一項計劃,在關島以北約160公裡處的天寧島正式建立一個後備空軍基地。美國國防部正試圖擴大其位於太平洋腹地的現有空軍基地數量,以供在與「主要對等國家」(原文註:即中國)在廣大地區發生衝突時使用。
  • 擔心關島基地被「一窩端」,美軍要在旅遊勝地天寧島建新基地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2月1日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在推進在天寧島正式建立一個後備空軍基地的計劃。資料顯示,天寧島緊鄰著名的旅遊勝地塞班島,位於美軍安德森空軍基地所在的關島以北約100英裡(約161公裡)處。
  • 塞班島記錄二戰悲歌:日本人慰靈碑被粘滿口香糖
    據記者了解,今年春節前夕,國內各大旅行社前往塞班島的路線特別火爆。同樣是碧海藍天的熱帶美景,塞班島有何獨特之處呢?不尋常的戰爭典故塞班島最早是由菲律賓等地移民建設起來的島嶼。它的原始美麗被世人所認識,是在1521年航海家麥哲倫環球旅行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塞班島變成日本的海外領地,大批日本移民在當地經營達20餘年。
  • 美軍明明只在日本試驗了原子彈,為何第一個死於氫彈的還是日本人
    「核輻射」是讓每個日本人看到、聽到都會立刻毛骨悚然的三個字,但這只能怪他們與「核」太有緣了。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但很多網友都打趣地稱他們為「大核民族」。誰讓世界上第一個死於原子彈的是日本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還是日本人。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二次大戰中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之一,當屬美國扔日本的兩顆原子彈。  對於扔日本這兩顆原子彈的辯論,是歷史學家們的經常性話題。  如果日本軍政府認為「廣島原爆」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一件嚴重到足以讓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事,那他怎麼可能過了整整72小時才召開最高內閣會議呢?  原子彈對投降的影響真這麼大的話,8月6號扔,那應該立刻開會討論,再怎麼樣8月7號,8月8號也該討論原子彈這個嚴重問題了,怎麼可能拖到8月9號,整整三天以後呢?
  • 美軍要佔領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專家:炒作味道很濃,但確要防範
    「基地數量決定勝負」在這篇題為「中國希望通過島嶼前哨投射力量,但美軍可以佔領它們」的報導中提到,距離是戰術空中力量的巨大障礙,特別是在廣袤的亞太地區。大多數現代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不超過500英裡,即便得到加油機協助,也只能再增加幾百英裡。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對日本投放原子彈已經勢在必行,原子彈被運送了距離日本本土6個小時飛行距離的天寧島。當時,美軍已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多次轟炸,可是廣島卻未受空襲,原因是美軍想評估原子彈的真實威力。而廣島的日本人雖然未受到空襲,但是卻已經預感到了,卻沒有想到這次來的是原子彈。美軍派了3架戰鬥機,一架運載核彈,一架運載記錄設備,一架「必要的邪惡號」負責拍攝。
  • 二戰時期,倘若日本死而不降有何下場?美軍:統統消滅
    眾所周知,美軍在二戰末期使用了兩個原子彈加快了日本投降的進程。不過,經過我們的了解發現,美軍當時還有著另外的一個方案,那就是對日本本土發動直接的登陸作戰。而且,據當時的戰爭評估顯示,登陸作戰所造成的傷亡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如果當時日本拒不投降的話,恐怖就要被美軍統統消滅了。據公布的資料顯示,在二戰的後期也就是美軍已經基本消滅日本軍事力量的時候,制定了一個名為「滅亡行動」的計劃。其實從名字就能看出來,美軍這下絕對是動真格的了,是奔著滅亡日本的想法去的。
  • 眼看二戰勝利在即,為何美國還要多此一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兩顆震驚全球的原子彈,爆炸之後帶來的無窮貽害。「小男孩」和「胖子」——這兩個平凡的名詞,對於日本人而言應該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是兩顆原子彈的名字,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的代號。這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全面投降,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 二戰時日本對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為何挨了原子彈也不對美軍使用?
    日本是唯一一個遭受過原子彈襲擊的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也是唯一一個,有計劃有步驟地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更加耐人尋味的是,日本使用這種武器時,竟然還分國籍:如,在危急情況下,可以對中國人使用,但是對美國人,則絕對不允許使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僅僅幾天後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就通過廣播宣布向同盟國投降。時至今日,一段重要的歷史真相卻為人所遺忘:日本在二戰的核野心之所以遭遇失敗,只是因為缺少金屬鈾和鈽。  兩項計劃並列展開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和弗裡茨發現核裂變後,發達國家的物理學家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發現的軍事用途,日本也如此。日本科學家仁科芳雄早在1939年就提出了將這一新發現進行軍事應用的可能性。
  • 蘇聯是真敢想 為儘快結束二戰 要將日本沉入海底
    文史撰稿人袁載譽,專注世界歷史、歐洲歷史1945年6月21日,美軍以傷亡7.5萬人的代價攻陷了日本「半本土」衝繩,如此高的代價讓美國舉國上下都震驚不已。隨後政府、軍隊的高層緊急召開會議,對攻下日本本土的成本重新做評估。
  • 二戰美軍的怪異行為:掃射樹林,狂扔手雷,害怕「一次性抽紙」
    喜歡研究二戰歷史的人應該都會發現,國與國打仗時奇怪的舉動有很多,像二戰時的美軍就總會存在一些非常奇怪的習慣,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和日軍的作戰中,各種奇異操作出現的頻率變得極高。比如說,當美軍遷移部隊的時候路過一片小樹林,他們會立馬派出一批人來對著樹林進行掃射,上下左右,無不是槍林彈雨。
  • 二戰時期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內幕,原子彈試驗成功僅有十二人知曉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試爆成功,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隨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決定。雖然原子彈的威力使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但它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因此,愛好和平的人們呼籲:人類今後不應再使用這類武器!
  • 到底多少顆原子彈才能「核平」日本?其最親密戰友已給出答案
    日本作為海洋小國的天生劣勢就是缺乏國土縱深,如果說在軍事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環抱四周的海洋尚且可以成為其屏障的話,那麼伴隨著遠程戰機和飛彈的出現,日本的國土對於許多國家而言其實完全是「透明」的。B29轟炸機其實早在二戰末期,日本渲染的「玉碎戰」——本土決戰就徹底淪為了笑話。當然美國人不願意多死人,就開始研究用原子彈徹底掀掉日本。第一批列入原子彈轟炸的城市就有20多個——廣島和長崎只不過是最先「吃螃蟹的」。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原子彈作為最廣為人知的核武器,在人類歷史上僅有兩次被運用於實戰,分別是二戰中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的"小男孩"與"胖子"。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小男孩",它是一種鈾槍型炸彈,爆炸威力大約是14000噸三硝基甲苯(TNT)當量。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的?
    事實上當時的美國,他們早就預料到了日本肯定是會失敗的了,日本也知道投降時早晚的事情,畢竟德國已經投降了幾個月了。日本即便是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可是,日本一天不投降美國就佔領不了日本呀。佔領不了戰役就會繼續,繼續的話就會有美君死亡。這個時候美國就要考慮用不用原子彈了,因為之前的時候世界上沒有原子彈,沒有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
  • 這場戰役,讓美軍傷亡太大,直接催生了美軍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想法
    1945年2月19日,在接連不斷的對硫磺島的轟炸後,美軍陸戰隊開始了硫磺島登陸作戰計劃。美軍佔領硫磺島的作戰計劃是,以海軍陸戰五師,陸戰三師,陸戰四師,並排登陸硫磺島。登島後,他們將向北推進,攻佔機場。
  • 2050年中國將超越美軍!美軍上將發出警告,必須要阻止中國
    據俄衛星網消息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 米利將軍的話稱,中國將在2035年達到美國的水平,而在本世紀中葉超越美國的軍事實力。米利認為,中國在人工智慧化的無人機、無人軍艦、無人潛艇、太空和網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已成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 二戰中幾個超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希特勒用原子彈炸了小日本.
    按照日本慣例,他將變異為一個巨人,在隨後的日子裡踩平東京。可惜的是日本人並沒有機會在戰場上使用它們的死亡射線。就在振一郎的團隊忙於解決更好地固定兔子這種小問題時,二戰結束了。有人說這臺射線槍被悄悄扔進了某個湖裡,但它最好能被美國士兵偷走,這樣還能為一個家庭省下買烤麵包機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