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俄為目標,美軍發布核武庫概況報告,實力足以毀滅世界

2020-12-03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

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有關美國三位一體核武庫現代化概況的報告。這份報告簡要介紹了美軍陸、海、空基核力量建設,並闡述了美軍核武庫現代化的必要性。當然,美國國防部在報告中還不忘提及中國和俄羅斯。這份報告的公開版本現發布在美國國防部官方網站上,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

報告前言稱,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通過構建陸基、海基和空基三位一體的核力量,以絕對阻嚇對手,並為盟國和合作夥伴提供保證,防範不確定的威脅。

目前美國的三位一體核力量包括:

1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搭載240枚潛射彈道飛彈;

400枚陸基洲際彈道飛彈(ICBM);

60架具備發射核炸彈和核巡航飛彈的戰略轟炸機;

完備的核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

少量的戰術核武器,用於前沿部署。

目前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狀態是:

核潛艇艦隊的部分戰略核潛艇保持巡航狀態,使"潛在對手"難以掌握其全部行蹤,並提升核潛艇的生存能力;

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被分布在數百個發射井中,可在短時間內發射;

戰略轟炸機是美國在危機期間對潛在對手表達明確信號的存在,一直處於警戒狀態,必要時進行部署和威懾。

報告稱,目前美國三位一體核武庫的大多數武器系統,其使用年限均已超過最初的設計壽命,是必須要進行現代化的。隨著"外國核威脅"的增加,核武庫的重要性仍然存在。2018年的《國防戰略報告》稱,美國國防部會使核武庫現代化,包括核指揮、控制和通信以及支援設施。核武庫的現代化包括發展對抗競爭對手脅迫性戰略手段的選項,其前提是威脅使用核武器和戰略性非核攻擊。

"美國陸基核武器現代化的重要性"部分,介紹了美國陸基核武器的情況:目前現役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於1970年投入使用,已服役達50年,並多次延長使用壽命。美國空軍(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管理者是美國空軍)計劃用全新的"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BSD)替代"民兵"-3。

▲美軍紀念"民兵"-3服役50年的海報

美國空軍已確定GBSD達到了性能標準要求,其使用低風險、技術成熟的組件;採用模塊化體系結構,可結合新技術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威脅;維護起來更容易,且節省成本。GBSD不僅將取代"民兵"-3,而且將使發射裝置現代化,並改善指揮控制,增加安全保障。

▲GBSD示意圖

目前美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是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常態化的部分,每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保持警惕,並由核指揮、控制和通信(NC3)系統控制。所有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被分布在400個固定發射井中,另有50個發射井處於"預備"狀態,分布在3個軍事基地中。數量和分散狀態讓潛在對手必須考慮以大規模攻擊美國本土才能徹底癱瘓美國。

美國的核規劃者專門制定了核打擊方案,"要麼承受第一次核打擊,再進行有效反應";"要麼在確認攻擊可能後發射洲際彈道飛彈,避免在第一次核打擊中遭受損失"。雖然使用核武器進行進攻作戰不是首選,但保留這一選項會使潛在對手考慮其發起第一次核打擊的後果。

▲美國空軍今年已多次試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

如果美國需要對突然出現的攻擊作出快速反應,那麼洲際彈道飛彈將為美國總統和國家指揮當局提供最快的響應選項。雖然"民兵"-3飛彈最多能帶3個分導式彈頭,但目前每枚飛彈只有一個核彈頭。最後,洲際彈道飛彈承擔日常的戰備值班,可以使轟炸機部隊從核警戒狀態解放出來,執行其他的常規任務。

報告中還有一部分自問自答的內容,解釋了一些有關於洲際彈道飛彈的問題。例如為了防止意外發射,在沒有事先收到和確認總統的發射指令,美軍的戰略飛彈部隊是不能發射洲際飛彈的;此外,洲際飛彈每天都被鎖定,如果沒有按照正確順序輸入代碼,飛彈是無法啟用的。還有飛彈發射控制中心對各飛彈中隊進行監控,可以對任何未經授權的發射發出"禁止發射"命令。

再如,問題"為何不依賴核潛艇和轟炸機,而依賴洲際彈道飛彈",回答是:數量有限的核潛艇和轟炸機的駐地或機場極易遭到敵方的常規攻擊,這會削弱核武庫的力量,而對手僅僅是使用常規武器,無法上升到核反擊的程度。而且潛在對手都有加強海洋反潛能力,並擁有強大的空中和防空力量。

自問自答中還提及,"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增加核武器,而美國是一對一更換GBSD",因此裝備GBSD並不會引發"軍備競賽";而削減洲際彈道飛彈並不能節省國防開支,反而因為削減洲際飛彈而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

"美國海基核武器現代化的重要性"部分,介紹了美國海基核武器的情況: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SSBN)自1982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巡航,"俄亥俄"級核潛艇最初設計壽命是30年,但是已延長到42年,其中最新一艘於1997年服役。"俄亥俄"級核潛艇可搭載20枚"三叉戟"II D5型潛射彈道飛彈(SLBM),這種飛彈可以攜帶多個W76-2核彈頭,裝備於美國和英國的戰略核潛艇,並將使用到本世紀40年代。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美國海軍將至少裝備12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替換現有的1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並在2030年進行"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首次巡邏。每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將攜帶16枚"三叉戟"II D5型潛射彈道飛彈。美國國防部正研製新式核巡航飛彈(SLCM-N),並研製W93核彈頭。

▲下一代"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目前已開工建造

戰略核潛艇是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有生存力的一環,戰略核潛艇本身在水下具有隱蔽性,採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可進行長達數月的海上部署,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戰略核潛艇可以機動到任意的發射點,靈活性和行動突然性非常高。

美國海軍裝備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是"三叉戟"II D5飛彈與低當量W76-2核彈頭的組合。而潛射核巡航飛彈則是一款靈活的戰術核武器,用於對潛在對手實施前沿威懾,其發射平臺的機動性使這種飛彈可以從任何方向上發射,迫使潛在對手針對所有方向制定防禦計劃,增加了作戰負擔。

▲今年2月份,美國海軍進行"三叉戟"II D5潛射飛彈的試射

在海基核力量部分,解釋了有關戰略核潛艇和潛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的問題:

美國海軍需要12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才能保護美國本土、盟國和合作夥伴。12艘核潛艇能確保海基核力量的可用性、生存力和快速反映。如果將戰略核潛艇數量削減到8艘,很有可能會使潛在對手增加其反潛能力的動機,同時限制了核潛艇對目標威懾的靈活性,縮小美國海上戰備巡邏的區域,增加核潛艇部署的可預見性,降低生存能力。

問答中還解釋了低當量W76-2核彈頭不會增加核戰爭的風險;在已有空射巡航飛彈的情況下,增加海基核巡航飛彈即是遏制潛在對手的有限核打擊,同時空射飛彈需要考慮對手的防空能力,而潛射巡航飛彈則要迫使對方從海上和空中兩個方面加以防範,提升了美國的核威懾;報告稱,美國不打算與俄羅斯在非戰略核武器上進行競爭,儘管俄羅斯已擁有核魚雷、短程彈道飛彈、核反艦飛彈等武器。

"美國空基核武器現代化的重要性"部分,介紹了美國空基核武器的情況:美國空軍目前有一個多樣化的空基核力量,以B-52H戰略轟炸機、B-2隱身戰略轟炸機和F-15E戰鬥轟炸機為主要空基發射平臺;以空射巡航飛彈(ALCM),和B83-1核炸彈、B61系列核炸彈為主的空基核武器。

▲美國空軍B-2隱身戰略轟炸機

美國空軍計劃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部署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在2023年部署具備核武器發射認證的F-35隱身戰鬥機;在本世紀20年代部署B61-12核炸彈;在本世紀30年代初部署遠程防區外巡航飛彈(LRSO)。

最早從1961年服役的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已進行過多次升級和延壽,最新一次是對引擎和網絡安全的升級。B-2是美國空軍現役的唯一一型隱身戰略轟炸機,用於執行最有挑戰性的任務。B-21則是下一代隱身轟炸機,將在21世紀20年代末取代B-2,初步計劃裝備100架。

▲B-52H戰略轟炸機掛載巡航飛彈

目前現役的AGM-86空射巡航飛彈是從1982年服役的,當時是為了應對前蘇聯威脅。AGM-86將被具有隱身性、高生存力和遠航程的LRSO武器所取代。最新的B61-12核炸彈將取代B61系列中的B61-3、B61-4、B61-7和B61-10;完成核認證的F-35隱身戰鬥機將取代F-15E戰鬥機,承擔戰術核打擊任務。

▲今年8月份,美國空軍進行了F-35A隱身戰鬥機投放B61-12核炸彈的測試

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是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靈活的部分。美軍轟炸機經過空中加油後,結合空射巡航飛彈的射程,足以對潛在對手的大部分領土進行打擊。而且轟炸機可以攜帶核武器及常規彈藥,可根據任務進行彈藥更換,這一點較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彈道飛彈更加靈活。

此外,轟炸機可以在和平時期、危機乃至衝突起降部署到盟國和合作夥伴的領土上,以保護盟友、威懾對手。而在任務過程中,處於升空飛行狀態的轟炸機和可攜帶核彈藥的戰鬥機可以從空中召回,這能使美國高層在危機中有更多時間作出決策。

美國空軍對LRSO給予厚望,比如B-52H就可以攜帶多達20枚LRSO武器。LRSO將給潛在對手的防空體系造成壓力,因為隱身性和長航程不僅提高了武器的生存力,還提高了發射載機的生存力,卻增加了潛在對手探測和跟蹤的難度。另外,LRSO和B61-12核炸彈一樣,都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精度和可靠性。

在有關空基核力量問答部分,報告重點提及的是B-21"突襲者"和LRSO飛彈:

研製B-21是為了克制先進"敵方"的防空體系,B-21不需要進行突防作戰,而是在防區外進行彈藥投放。這一點足以讓潛在對手加大綜合防空和飛彈防禦能力的投資。而且B-21與LRSO飛彈的組合,其威懾效果是優於讓B-21攜帶核炸彈的組合。

▲B-21"突襲者"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示意圖

相比於常規巡航飛彈,可攜帶核戰鬥部的LRSO的主要目的是威懾,長航程和隱身性是常規巡航飛彈無法比擬的。而部署LRSO並不會增加核戰爭的風險,自1987年以來,美國空軍已在戰爭中發射了350枚巡航飛彈,沒有一次被潛在對手誤認為是核打擊。而且美軍經常會對飛彈打擊作出解釋,以降低潛在對手誤判的可能性,包括"使用何種武器"、"何時使用"和"目標是什麼"等。

因篇幅問題,且翻譯水平有限,只能解讀到這裡。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要毀滅地球?美國F-35投擲戰術核彈測試,中俄:我們也有,誰怕誰
    【美軍近日發布了F35隱身戰機測試戰術核彈的視頻】據媒體報導,美國空軍近日發布了一段F35隱身戰鬥機測試戰術核彈的視頻,據稱這次測試在今年8月底進行,美軍此時發布這樣一個信息,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威懾。至於美軍想要威懾的目標,恐怕也還是中俄。
  • 足以毀滅地球上的人類N次,美國與俄羅斯的核武器數量讓世界不安
    上世紀六十年代,幾十個國家建造和試驗核武器的想法變得顯而易見,這對世界來說是不安全的。這導致了1968年的核不擴散條約,旨在防止核武器和核技術的擴散。但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少數國家尚未籤署協議。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報告,以色列大概有80枚件核武器,而美國和英國這樣的西方盟國支持以色列保持其「秘密」計劃的政策。印度大概有130件核武器;印度宣布了一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這意味著它不在戰鬥中使用核武器,除非首先遭到另一個擁有核武器國家的攻擊。巴基斯坦大概有140件核武器;1971年的印巴戰爭以及印度爆發性核武器能力的威脅促使巴基斯坦自己啟動了一個核計劃。
  • 美軍不敢對中俄開戰不是因為實力,張召忠這樣說亮了
    二戰後,各參戰國經濟嚴重受損,復甦經濟,穩定發展迫不及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之心與日俱增,進入21世紀以來,和平與發展更是成為時代主題,然而,再和平的年代都會有不和諧音符在浮動。美國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我們來細數一下美國二戰後挑起的戰爭,有韓戰、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索馬利亞戰爭、黎巴嫩戰爭、入侵古巴、格瑞那達戰爭、剛果戰爭、多米尼加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30多場,從這些戰爭中,我們不難發現美國開戰的都是一些小國。
  • 吹響備戰智能化戰爭的衝鋒號,實現宏偉目標
    自20世紀90年代意識到中國軍事實力可能愈發「跛腳」,無法匹配其經濟規模的飛速成長,高層一直在設計一個「宏偉的目標」,即便不能與美軍並駕齊驅,也要建立足以捍衛自己利益的「世界一流軍隊」。1949年之初即在積極的防禦戰略上下功夫,其基本目標是為中國爭取一個穩定的有利環境,通過「抗美援朝」等幾場戰爭,中國做到了。中國清晰地認知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中國要把注意力轉到經濟建設上來,否則軍事實力的增長就是無從談起的空中樓閣,被美國拖垮的蘇聯就是一個明確的註解。1990年代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
  • 科幻電影成為現實,美軍新部隊曝光專打太空戰,中俄衛星飽受威脅
    屆時,他國的軌道衛星、太空設備等都將淪為美軍的「看管」之中,中俄衛星實際上已經飽受威脅。  五角大樓欲成立第九太空三角洲部隊  美國五角大樓對外宣稱,當前美國組建的第九太空三角洲部隊將會和傳統的軍隊有很大的區別,並且在實力上將會有著空前的提升
  • 美軍自爆摧毀薩德秘訣:只需一幅谷歌地圖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飛彈防禦項目高級研究員託馬斯·卡拉科近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陸軍目前的反導系統必須用新理念加以改造,否則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更別提超越中俄等國了。這份報告通篇以中俄為假想敵,與前不久美國發布的美國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中,將中俄定位為「主要競爭對手」不謀而合,被認為是為了迎合上述報告,為軍方爭取更多經費而作。
  • 北約秘書長:中俄擁有核武,而北約卻沒有,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號稱"世界警察"的美國,為壟斷核武器可謂是不遺餘力。美國在二戰結束前就已經研製成功原子彈,並且率先進行了運用。 在北約的一次會議上,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為了更好維護世界和平,中俄應該放棄核武器。 因為中俄擁有核武器並不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而北約應該擁有核武器,只有這樣世界才能保持和平,如果北約沒有核武器,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 當不了總統就毀滅世界?美媒:川普精神不好,或隨時按下核按鈕
    因此,有美媒猜測衝擊國會失敗之後,核按鈕或成為川普下一個翻盤的招,更叫人為之緊張的是就連其助手也擔憂地表示,川普近日的精神狀態「很不穩定」,這意味著川普可能隨時按下核按鈕,或因當不了總統就毀滅世界。這絕非是開玩笑。美國核專家金斯頓·雷夫就表示,「我們確實應該擔心」。
  • 美軍高官:若總統動用核武命令非法 可拒絕執行!
    據《以色列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最高長官表示,如果總統川普及其繼任者的使用核武器的命令被認定為「非法」,那麼美軍可以拒絕執行。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騰18日在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上表示,他和川普總統就相關議題交換過意見。他表示,會告訴總統不能發動「非法」的打擊行動。
  • 當前世界核武數量
    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全球核武報告》推測世界各國核力量統計,截止2017年初,全球共有9國擁有核武器,分別是美國約6800
  • 美報告盤點中國軍力十大進展 猜中國何時用核武
    【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劉昆】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2月8日報導,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涉華報告篇幅浩大,其中有十大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忽視。三、中國第五代隱形戰機來襲美國報告稱,中國目前已經生產了6架殲-20戰機(國內軍事論壇的照片顯示為8架——環球軍事注),該機或在2017-2018年形成初始戰鬥力,據稱,中國希望在2020年之前生產24架殲-20戰機。
  • 英報告:全球實力世界第二國家不是中俄
    「美國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英國的全球實力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英國新保守派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近日發表的這一報告引起廣泛爭議。報告稱,超級大國必須擁有廣泛的國家基礎和巨大的國家結構,並由此產生難以抵擋的國家工具,以及有決心在全球各個地方投射力量並擴張自己的綜合利益。鑑於此,報告給美國打出滿分100分,稱美國「擁有全面的地緣政治實力,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報告說,美國擁有強大的國家基礎,並以此為基礎創造財富,汲取資源和維持人力,這樣的結構又令美國擁有令人敬畏的國家工具,在全球追逐利益。
  • 美防長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不料評論「翻車」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還頻繁就「中俄威脅」進行炒作。近日,在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活動上,埃斯珀再次就此發表演講。他在講話過程中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稱「中俄盟國加起來不到10個」,不料評論「翻車」,有人糾正這位美防長:怕是美國才沒有什麼盟友了吧。
  • 全球人均頭頂3噸炸藥 中國周邊核武密度最高
    而核大國在核政策上的「雙重標準」應對此負責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於冬發自北京 「世界距離毀滅只剩下5分鐘!」擺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的「世界末日時鐘」定格在23時55分,午夜零時則象徵著世界核戰爭爆發的毀滅時刻。
  • 美核戰略中堅力量,一艘能攜帶288枚核彈頭,足以毀滅整個國家
    疫情的出現,導致美軍的備戰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不過美軍並沒有因此減少軍事行動,反而還將暗藏在大洋深處的俄亥俄級潛艇亮相了出來,直接公然在菲律賓海域出動3艘核潛艇舉行了軍事演習。美軍如此舉動,無疑再次將注意力轉向了亞太地區。
  • 美軍「太空殺手」初露猙獰 或打破對中俄核均衡
    據美國「防務更新」網站23日報導,美國飛彈防禦局和雷神公司最近完成未來 「多目標殺傷器」(MOKV)概念的第一階段項目評估,從中可以粗窺美軍新一代「太空殺手」的猙獰面目。專家介紹說,該攔截器如果研製成功,將使美國具備攔截多彈頭洲際飛彈的能力,打破中俄等國通過多彈頭洲際飛彈建立起的核均衡,至於攔截太空衛星更不在話下。
  • 美軍高官重申:若總統動用核武命令非法 可拒絕執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據《以色列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最高長官表示,如果總統川普及其繼任者的使用核武器的命令被認定為「非法」,那麼美軍可以拒絕執行。他表示,軍事必要性,區別和相稱性等法律原則也適用於使用核武的決定。凱勒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間擔任戰略司令部司令,該司令部於戰時控制核武。美參議院委員會最高級民主黨議員馬裡蘭州參議員卡丹問凱勒,這是否表示若命令未能通過相稱性及合法性的測試,戰略司令部可以拒絕總統的命令。凱勒答稱「是的」,但表示這將導致一場「非常困難的對話」。
  • 2020全球核武最新數據,中印差距多大?外媒:中國比印多增加20枚
    權威機構發布2020最新數據,揭秘全球核武分布動態,中印在其中分別處於什麼位置?作為一個國家擁有獨立主權的前提,核武器的重要性毋庸贅言,像我國就是在上世紀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後才逐漸擁有了國際話語權。不過,對於核武器各國一直是諱莫如深,因此雖然坊間一直傳聞各個大國擁有多少核武器,能毀滅地球多少次等等,但大部分人對於各國核實力的對比還是很難有一個清晰的印象。
  • 美國研製強X射線第四代核武器:一枚可毀滅廣島幾千遍
    ,而強X射線或中子射線,是引爆金屬氫、氧化汞銻材料等第四代核武方案的重要先導技術,據悉,金屬氫的含能量是現有最好航空燃料的300倍,比TNT高80倍。   1996年美國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宣布,在每平方釐米140萬千克力的壓力下,它們觀察到了氫從半導體到金屬態的連續轉變,這種新型核武器賴在研製當中,其威力十分驚人:大致相當於一枚廣島原子彈大小體積的金屬氫武器其殺傷威力可毀滅廣島幾千遍
  • 國產武器相繼面世,中國實力成世界第二?美專家:有一點毋庸置疑
    現在世界上公認的軍事強國主要有3個,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至於這些國家誰更強似乎還存在一些爭議。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的軍事實力毫無疑問是排在世界第一的,爭議主要就存在在世界第二的排名。有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認為,蘇聯雖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從蘇聯解體之後,現在的俄羅斯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很多領域上的發展已經逐漸變緩,跟正在高速發展的我們相比,優勢已經逐漸減小。所以這些專家認為,俄羅斯理論上已經該退居世界第三了,而我們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俄羅斯,上升到第二強國的位置。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中國實力是否足夠成為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