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告:全球實力世界第二國家不是中俄

2020-11-28 環球時報評論

「美國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英國的全球實力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英國新保守派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近日發表的這一報告引起廣泛爭議。美國《新聞周刊》網站隱晦地評論稱,「很少有國際排名將英國置於如此靠前的位置」,美國智庫曾評出的「全球八大強國」中甚至都沒有英國的影子。英國網友更是毫不留情地對該報告冷嘲熱諷。在英國《快報》6日的相關報導頁面下,一名被點讚頗多的網友留言說:「這才是假新聞。」

據報導,該報告名為「2019年大國地緣政治能力評估」,官網顯示共68頁,用國家決心(政府功效、經濟決心、戰略決心、利他決心),國家結構(經濟表現、技術力量、文化優勢),國家工具(軍事實力、外交制衡)和國家基礎(國家財富、人口結構、國土面積和自給自足)四大領域的多項指標對20國集團國家及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這21個國家進行打分、排名。報告稱,超級大國必須擁有廣泛的國家基礎和巨大的國家結構,並由此產生難以抵擋的國家工具,以及有決心在全球各個地方投射力量並擴張自己的綜合利益。

鑑於此,報告給美國打出滿分100分,稱美國「擁有全面的地緣政治實力,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報告說,美國擁有強大的國家基礎,並以此為基礎創造財富,汲取資源和維持人力,這樣的結構又令美國擁有令人敬畏的國家工具,在全球追逐利益。接下來,報告給英國打出57.1分、中國56.9分、法國52.6分,這三國被稱為「全球性力量」,之後依次是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這四國被稱為「半球性力量」,印度位居第九,俄羅斯(37.86分)被排在第十位,與韓國分數(37.42)接近,被稱為「地區性力量」。

「亨利·傑克遜協會」成立於2005年,被認為是右翼和新保守傾向的英國外交政策智囊團,曾多次受邀在英國議會下院舉行涉華主題會議。報告為英國軍方敲邊鼓的意圖尤其明顯,一開始就「強烈譴責」對英國軍隊的批評。報告特別強調,在軍事實力方面,美國遙遙領先,無論是從巨額國防預算、軍事力量的投射能力方面都超越其他國家,得到100分;第二名俄羅斯為29.64分,英國為24.76分, 中國為22.44分。法國廣播公司5日稱,有意思的是,「亨利·傑克遜協會」在2017年的報告中曾稱中國在軍事上還是個「侏儒」,但最新的報告中沒有這樣的提法。在當年的報告中,英國的全球排名也是僅次於美國,法國第三,中國位列第四。

「很少有國際排名將英國置於如此靠前的位置,尤其是其國內面臨危機的背景下」,美國《新聞周刊》網站4日評論稱,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2017年評出的「全球八大強國」中甚至不包括英國;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發布的各大國在亞洲影響力的排名,也沒有英國。報導稱,儘管如此,「亨利·傑克遜協會」的報告自稱「全球最全面的國家能力排名」,其首席分析師羅傑斯稱,英國的國際地位很少受到脫歐事件的影響,保留了「投射和擴展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獨特能力。

「英國的排名受到中國的嚴重威脅」,英國《快報》6日引述羅傑斯的話稱,得益於經濟增長和對海軍發展的投入,中國「最快將在2020年超過英國」。他呼籲英國政府加大對軍事、研發的投入。該報告說,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中國的國家基礎僅次於美國。中國不但有潛力超越英國,而且也有可能名列前茅。但是,「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缺乏文化優勢,也缺乏為維繫創造性經濟提供既定的自由和有效的政府」。

英國《快報》網站4日和6日兩次報導該報告,幾百名網友在頁面下留言:「醒醒吧!究竟誰將英國視為世界強國?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當梅首相和她的代表團前往布魯塞爾時,他們受到嘲笑,除了接受命令之外什麼都沒法做,『世界強國』不應該遭到如此待遇。」「威脅我們的不是中國和俄羅斯,而是現政府。」

在中國網際網路上,該報告6日也引發嘲笑。「亨利·傑克遜協會」上次在中國引起如此關注是在2017年5月。英國《泰晤士報》當時爆料稱,日本駐英國大使館每月向該智庫支付1萬英鎊經費,幫助日本抹黑中國形象、渲染「中國威脅論」,一些英國政府和軍方前高官也捲入其中。

相關焦點

  • 瓦爾代之辯|疫情後世界不是兩極是多極,中俄關係是重要保障
    瓦爾代之辯|疫情後世界不是兩極是多極,中俄關係是重要保障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王憲舉 2020-07-21 12:50
  • 北約秘書長:中俄擁有核武,而北約卻沒有,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在北約的一次會議上,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為了更好維護世界和平,中俄應該放棄核武器。 因為中俄擁有核武器並不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而北約應該擁有核武器,只有這樣世界才能保持和平,如果北約沒有核武器,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 全球第二大內陸國家,為自保申請成永久中立國,為何至今沒成功?
    在浩浩湯湯的世界歷史中,各個國家都紛紛登臺,演繹著自己的故事,向世界展現著其民族的獨特風韻和文化魅力。與此同時,在變幻詭譎的歷史風雲中,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蒙古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家,但國內人口稀少,整個15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僅有312萬人口,人口密度也非常低。
  • 美軍不敢對中俄開戰不是因為實力,張召忠這樣說亮了
    二戰後,各參戰國經濟嚴重受損,復甦經濟,穩定發展迫不及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之心與日俱增,進入21世紀以來,和平與發展更是成為時代主題,然而,再和平的年代都會有不和諧音符在浮動。美國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我們來細數一下美國二戰後挑起的戰爭,有韓戰、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索馬利亞戰爭、黎巴嫩戰爭、入侵古巴、格瑞那達戰爭、剛果戰爭、多米尼加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30多場,從這些戰爭中,我們不難發現美國開戰的都是一些小國。
  • 吳健:中俄兩國全方位合作,「是常量,不是變量」
    特約評論員 吳健:俄外長拉夫羅夫,還有俄駐華大使、漢學家傑尼索夫,曾多次用「是常量,不是變量」來形容中俄關係,而我們談這種關係,是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幹擾,都是一個意思。
  • 美防長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不料評論「翻車」
    美國為了削弱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欲拉攏「盟友」建立聯盟阻礙中國的發展。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還頻繁就「中俄威脅」進行炒作。近日,在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活動上,埃斯珀再次就此發表演講。他在講話過程中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
  • 中俄又一次聯手,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
    人工智慧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還是個新興產業,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人工智慧是一項有難度的技術工作,單憑一個國家的力量很難將其發揚光大,與世界各國展開合作的必要性。中俄加強合作中俄都是世界大國,俄羅斯多次為中國打抱不平,抨擊美國。近期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中俄再次聯手,兩國合作的探險任務,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在兩國的GDP份額中會翻倍。也就是說,中國與俄羅斯聯手,挖掘人工智慧的未知領域,加強這方面的合作,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
  • 西北望︱中俄美之間:如果不是「大三角」,是什麼?
    普京在俄羅斯享有的權威之高,使他成為俄羅斯國家的化身,但這也給俄羅斯的未來帶來了某種不確定性。與「川普現象」相反,「普京現象」的不確定性不是因為它的出現,而是因為它未來的離去。正因為普京的影響至深,他未來離去留下的變化空間才越大、越不易預測。中俄關係、美俄關係和中美關係是影響中俄美三角的直接變量。
  • 瑞典研究所報告:中國武器出口世界第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臻】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裝備出口國,排名第一的是美國,俄羅斯則排在第三位。不過有俄羅斯專家認為,雖然中國軍工企業發展較快,但俄羅斯在武器生產和出口方面依然具有強大實力。
  • 哪個國家最難對付?美總統感慨:不是中俄是美國,虛偽的人太多了
    而作為現任總統的川普,任職期間完全把美國當成了自己的一樁生意,縱觀全球,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美國的影子。迫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對美國的幹涉打壓,很多國家都選擇妥協服從,但是隨著我國崛起,美國自認為自己的國際地位有了壓力,將我國、俄羅斯等一些國家作為仇視對象。但最近,川普卻發表了與此前行為不符的觀點!
  • 看完日本2020全球軍力報告我笑了,日本把自己的排名搞這麼高?
    軍事力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是世界大國開展外事、維護自己全球利益的最基礎保障,也是維護國家穩定、經濟發展的前提,幾乎所有志在全球的國家都在不遺餘力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不管是軍費規模還是軍隊實力來,美國都是全球老一。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4月份發布的全球軍費報告顯示,美國2019年軍費為7320億美元,佔全球軍費的38%。軍隊實力方面,核飛彈、核潛艇、航空母艦以及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美國都是自己獨一檔。能打敗美國軍隊只能是外星人,是美國軍事力量的真實寫照。
  • 領海面積世界第二!為何海軍卻只剩一艘航母,軍迷:可惜不是中國
    ,但世界第二大海洋國家這次已不是中俄,而是法國,但是法國海軍卻異常「寒酸」,甚至就只剩下一艘航空母艦,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軍迷表示:實在是因為法國海軍軍費有限,可惜不是中國,要不然肯定能妥善地開發利用。
  • 中俄海軍聯演將縱橫全球!這次南極下次是北極 兩強有更大目標
    如能成行,中俄海軍合作的航跡將拓展至世界四大洋。南非海軍的英勇級飛彈護衛艦也參演在金磚國家軍事合作的大背景下,作為這一組織的三個核心國家,中國、俄羅斯、南非三國海軍積極謀劃組織海上聯合演習,這次終於在南非拉開帷幕。
  • 全球人才最多的國家:諾貝爾獎得主383名全球第一,比全歐盟還多
    科研能力不管是對於哪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畢竟只有科研能力提升上去了,一個國家才能夠更加發達且強大。而究竟如何標定一個人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呢?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
  • 琿春中俄邊界5處界碑落成 歸還土地屬清代割讓
    1993年中俄邊界重新劃界時劃入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英、法、美、俄等國家相繼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  俄國聲稱自己之前對英、法調停戰爭有功,逼迫清政府籤署條約。  2014年國務院批准設置地名標誌  但當時有關部門沒有及時將劃入領土予以重新命名,在志書中對中俄邊界變動情況也沒有詳盡記載,仍沿用的是107年前清代劃界的敘述。根據民政部相關要求,琿春市民政局在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基礎上,要重編《琿春市地名志》一書。
  • 中俄海軍取長補短 可與西方聯盟匹敵?這是不是捧殺?
    這篇文章將中俄海軍實力結合起來考察,認為雙方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如果再加上必要的意願的話,甚至可以與對西方聯盟匹敵了。  媒體舉出的例子很多。  比如我國是全球造船業的領軍國家,目前的軍艦數量已經全球最多,甚至超過了美國軍艦的總和。  不過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多同盟的海軍力量,如果算上整個西方盟友的軍艦數量,當然是世界第一。  特別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核潛艇的數量,客觀而言依然稱霸全球。僅美國就有70艘,我國有大約10艘。
  • 中俄戰略夥伴合作氣衝雲霄
    為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於1月6日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預計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羅斯天然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投產後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三倍。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11-13 20:47:01《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 當美國無法撼動中俄肩並肩 須警惕中美俄大三角轉向美印VS中俄大四...
    年底全球疫情加劇的時刻,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首次訪問韓國,號稱要「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對此,印媒露骨地表示,「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實力的擔憂與日俱增」。 2、 向西方靠攏的同時,有說法稱,印度似乎正在把「老朋友」莫斯科變成敵人。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