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軍聯演將縱橫全球!這次南極下次是北極 兩強有更大目標

2020-12-05 軍評陳光文

停靠在南非海軍港口碼頭上的中俄戰艦

25日,中國、俄羅斯、南非三國海軍海上聯合演習在非洲南部海域拉開帷幕。這不僅是中、俄、南非三國之間首次舉行海上聯合演習,也是三國首次在世界最南端的海域舉行聯合演習。此次聯演參演兵力包括中國海軍550號濰坊艦,俄海軍055「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巡洋艦、中型油船「維亞茲瑪」號、SB-406救生拖船,南非海軍F-145「阿馬託拉」號護衛艦、「龍山」號輔助船。此次聯合演習去海最南,下次演習是否能去海最北——北冰洋,同樣會引起熱切期盼。如能成行,中俄海軍合作的航跡將拓展至世界四大洋。

南非海軍的英勇級飛彈護衛艦也參演

在金磚國家軍事合作的大背景下,作為這一組織的三個核心國家,中國、俄羅斯、南非三國海軍積極謀劃組織海上聯合演習,這次終於在南非拉開帷幕。三個國家希望通過貼近實戰的演習,能提升各國海軍的務實合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全面展示各方攜手應對海上威脅挑戰、維護世界和平與海上安全、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決心意志。這次演習的重點是促進全球航運安全和海上經濟安全,促進金磚國家間的海軍合作,為未來的金磚五國聯合海軍演習摸索道路。

俄海軍的飛彈巡洋艦成為中俄演習的常客

來看看這次參加演習的中國、俄羅斯、南非三國海軍的主力艦艇:俄羅斯海軍派出的是烏斯季諾夫元帥號飛彈巡洋艦,該艦舷號055,屬於蘇聯建造的1164型「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2號艦,其滿載排水量11280噸,裝備有8座雙聯裝P-500(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用來摧毀航母戰鬥群。而中國海軍派出的是明星艦——054A型飛彈護衛艦中的550號濰坊艦,該艦多次在重大任務中表現優異,是綜合作戰能力很強的遠洋護衛艦。而南非海軍F-145「阿馬託拉」號護衛艦屬於引進德國的MEKO A-200護衛艦的1號艦,是一款具有隱身能力的新型綜合護衛艦,也是世界上最暢銷的一款通用飛彈護衛艦。預計三國海軍的聯合演習,將在南大西洋-南極-南印度洋之間展開,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敏感的海域,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將是填補空白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海軍演習。

南非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從中國、俄羅斯、南非三國海軍所排出的艦艇都只有一艘主戰艦艇來看,可以判斷這次三國海軍聯合演習的規模不是很大,因此演習的難度也不很複雜。因為這是三國之間第一次在地球的南端進行演習,再加上又是金磚國家間的一次海軍演習,所以帶有很強的探索性質。同時從金磚五國的地理位置來看,俄羅斯地處北極地區,巴西直面整個大西洋,印度俯瞰印度洋,南非橫跨大西洋與印度洋最南端,而中國處在太平洋最西部,這些優越的地理位置條件,可以為今後金磚國家之間的海軍聯合演習提供最佳的場地。

中俄海上聯合演習的下一個地點是北極

分析認為,隨著各自國家實力的日漸提升,金磚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一定會進一步加強,其作為一支新型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也一定會出現在全球各地。而作為其中的核心,中國海軍已經與俄羅斯合作在波羅的海進行過聯合海軍軍演,也曾在北太平洋演習過,下一步就是進軍北極地區,這會為未來的北極航道開通保駕護航。如果這一設想實現,中俄海軍合作的航跡將延伸至世界四大洋。預計,在高度的戰略互信背景下,中俄兩個大國的緊密聯繫必然會給世界和平與安寧作出巨大的貢獻。

(2019.11.26)

相關焦點

  • 中國軍艦赴歐洲內海軍演 為啥派這3艘?
    至於這3艦有多強,從它們的「外號」就可以管窺一二:「中華神盾」(飛彈驅逐艦長沙艦)、「深藍利劍」(飛彈護衛艦運城艦)、「超級奶媽」(駱馬湖綜合補給艦)。(歡送儀式現場)中俄2012年來每年聯合軍演根據中俄雙方達成的共識,「海上聯合—2017」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將於今年7月下旬在波羅的海海域、9月中下旬在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海域分兩個階段舉行。
  • 英媒:中國海軍將利用北極航線線抵達英國這是威懾
    近期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之下,北極地區也開闢出了一條新的航線。北極航線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對於北極地區的國家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北極航線同樣對於全世界而言是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近日英國卻藉此機遇來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除了因在亞洲大陸的多次探險而聞名世界外,他還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寫出了風靡全球的作品,既有學術性的考察報告,也有通俗的遊記,這些著作大多聚焦亞洲——他的探險活動的主要所在。然而,他還寫過一部體現出一種全球性視野的作品,正如書名所顯示的那樣:「從南極到北極」(From Pole to Pole)。
  • 外媒盤點史上最大破冰船 北極星號將馳援雪龍號
    近日,俄羅斯科考船被困南極堅冰,各國破冰船紛紛趕往南極進行大營救,牽動著全球目光。成功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被困52名乘客救援的「雪龍」號,目前仍受困於南極密集浮冰區,部分浮冰厚達3米至4米。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表示,目前「北極星」號已裝載補給於周日出發,預計7天內抵達中俄受困船隻所處海域。據悉「北極星」號破冰船是當今世界破冰能力最強的破冰船之一。
  • 雪龍號受挫不會阻礙中國雄心 將造更強破冰船
    俄羅斯擁有多艘大型核動力破冰船【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隨著中國不斷探索,南極變成另一個邊疆」,美國《商業周刊》的報導標題則代表了一些外媒對這場救援的另一種解讀。文章稱,從聖誕前夕開始受困南極的這些人是幸運的,因為中國正努力成為全球科技強國。
  • 中俄海軍取長補短 可與西方聯盟匹敵?這是不是捧殺?
    11月17日著名的歐洲軍事媒體海軍新聞網站發表了一篇報導,很值得讀一讀。這篇文章將中俄海軍實力結合起來考察,認為雙方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如果再加上必要的意願的話,甚至可以與對西方聯盟匹敵了。  媒體舉出的例子很多。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但是相比南極,我們對北極的探索卻晚得可憐。是因為它不值得探索嗎?「黃河」滾滾,奔向極地北極和南極雖然都是極區,卻有明顯的不同:北極是陸地包圍海洋,南極則是海洋包圍陸地,兩極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大不一樣。
  • 中俄合作研究北極並培養年輕專家,各項技術將聯合研發
    對於目前的人類而言,地球上的陸地區域已經被探索得差不多了,而接下來人類將目光逐漸轉向了太空與海洋還有地球上的南極以及北極等區域。太空的探索對於人類而言肯定是十分艱巨的,而海洋和南北極的探索其實同樣也十分的艱巨,深不可測的海底以及環境極端的南北極一直都隱藏著大量的秘密等待著人們去挖掘。
  • 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1929年11月29日,美國海軍中校理察?伯德飛越南極,成為第一個飛越南極的人。而就在3年以前,伯德也成功飛越了北極。所以也是第一個同時飛越過兩極的人。你如果遇到他,會問什麼問題呢?恐怕很多人會問這個問題:南極冷還是北極冷?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的兩極考察站。
  • 南極北極在哪裡
    隨著人類活動影響的日益加劇,以及人類生存環境越來越受到全球變化的影響,極地也吸引了全球科學家越來越多的目光。3月1日,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國際科學聯盟(ICSU)聯合主辦的第4個國際極地年已正式拉開序幕。為此,本報特開設專欄,系列介紹有關極地的故事,希望這些稿件能夠令廣大讀者加深對極地的了解,提高對極地科考重要性的認識。本欄目稿件由華風信息集團提供,其電視片將陸續在氣象頻道播出。
  • 俄近期將試射薩爾馬特洲際飛彈:能飛躍北極南極打擊目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0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魯奇科表示,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將於近期開始飛行測試。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飛彈試射畫面報導稱,克裡沃魯奇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薩爾馬特」洲際型彈道飛彈將於近期開始飛行測試。
  • 中俄合作開發北極,俄駐華大使:北極航道將建大型交通樞紐
    傑尼索夫透露,對北極地區的開發將在北方海航道的開頭和盡頭修建兩個大規模交通樞紐,分別位於摩爾曼斯克和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北方海航道示意圖在12月2日舉行的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中,雙方提到要加強在北極可持續發展合作,包括開發利用北方海航道,並且促進在北極航道中推動互利的合作項目。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央廣網4月30日消息(記者周宇婷)4月26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俄空降部隊首次在北極極端條件下,完成萬米高空傘降訓練。4月27日,澳大利亞一家智庫發表報告,瞄準南極煽動反華議題,宣稱中國在南極的地緣政治雄心變得越來越讓澳大利亞擔心。那麼,俄羅斯空降部隊為何要從北極萬米高空傘降?澳大利亞智庫瞄準南極煽動反華議題又有何意圖?各方圍繞兩極地區正展開怎樣的博弈?
  •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說中國海軍會沿著北極航線抵達英國,英媒:戰略...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 馬巖】隨著氣候變暖、北極新航線的開闢,中國有能力通過新興的北部海域航道抵達英國的北部區海域……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在10月8日發表了這樣的一番言論,被英國《衛報》解讀為中國海軍可以通過曾經被冰封的北極航線到達英國北部海域,對英國構成「戰略威脅」。
  • 美國飛行員1926年首飛北極可能有假
    1926年飛抵北極的說法遭到質疑   美國「國家航空名人堂」的傳記稱伯德是世界上第一個「飛」過北極和南極的人,巴爾欽則被描述為第一個駕駛飛機飛過北極和南極的人。1926年,伯德和一名海軍飛行員「據稱」曾經駕機抵達過北極。1949年,巴爾欽曾經駕駛美國空軍的C-54運輸機貨真價實的飛越過北極。
  • 中俄將在衛星導航、深空探測等領域加強合作 專家認為兩國將實現...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日,俄羅斯於在位於阿爾漢格爾斯克的普列謝茨克航天中心,使用聯盟號2.1b型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導航衛星格洛納斯-K發射進太空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日前發表的
  • 把軍艦開到俄羅斯家門口,美海軍部長宣布:將定期到北極海域巡航
    ,將定期在俄羅斯北極海域附近展開巡航。美國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遏制,俄羅斯在北極地區擴張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這也與當前的國際局勢有著一定關聯。  美國海軍的舉動,顯然不會被俄羅斯所容忍,因此未來雙方之間在北極地區,很有可能爆發危險的軍事對峙,對北極地區局勢穩定較為不利。因為,美國相當於是把自己的艦隊開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這會對俄羅斯的整體戰略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 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將北極海冰的減少量與南極海冰增加量進行整合之後,可以發現自1979年以來,全球海冰面積正以平均每年約35000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