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又一次聯手,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

2020-06-08 海峽要聞

作者:影覓

編輯:枯木

現在是計算機網絡高速發達的時代,近幾年&34;成為熱詞,人工智慧已運用到多種領域。比如在偌大的商場門口可以看見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它可以為人指路。人工智慧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還是個新興產業,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人工智慧是一項有難度的技術工作,單憑一個國家的力量很難將其發揚光大,與世界各國展開合作的必要性。

中俄又一次聯手,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

中俄加強合作

中國和俄羅斯在航空領域上有合作,兩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中俄都是世界大國,俄羅斯多次為中國打抱不平,抨擊美國。近期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中俄再次聯手,兩國合作的探險任務,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在兩國的GDP份額中會翻倍。也就是說,中國與俄羅斯聯手,挖掘人工智慧的未知領域,加強這方面的合作,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

中俄又一次聯手,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

自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展從不敢怠慢,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這個地位。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還是交有話語權,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中美俄是世界三大巨頭,中俄之間展開合作,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美國向來不喜歡那些實力雄厚的國家,白宮政府對待中俄態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中俄又一次聯手,如果實現將領跑全球,美國開始真正擔憂起來

中俄與美初衷不同

美國經濟高度發達,他們同樣注重科技方面的鑽研,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但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希望將人工智慧運用到戰爭中,目的應該是要幫助美軍掠奪資源吧。而中俄則想將人工智慧運用到非戰爭時期,我們是希望人工智慧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而不是成為戰爭取勝的一種手段。

部分信息來源:人民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要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相關焦點

  • 當美國無法撼動中俄肩並肩 須警惕中美俄大三角轉向美印VS中俄大四...
    年底全球疫情加劇的時刻,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首次訪問韓國,號稱要「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對此,印媒露骨地表示,「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實力的擔憂與日俱增」。 2、 向西方靠攏的同時,有說法稱,印度似乎正在把「老朋友」莫斯科變成敵人。
  • 中俄聯手重磅發聲,大飛機再獲進展,美國航空霸權已搖搖欲墜
    今年7月,來自俄羅斯合作方的伊爾庫特集團公司總裁拉維爾·哈基莫夫曾對外透露,中俄兩國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間完成CR929的項目研發,並於2028年至2029年間開始交付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講,一旦該項目獲得成功,則意味著我國將有效掌握遠程寬體客機這個「大國重器」及其配套的各種航空技術,並以此躋身全球一流民用航空大國之列。
  • 西北望︱中俄美之間:如果不是「大三角」,是什麼?
    如果要對中俄美關係現狀作一個簡要的描述,可以這樣說:當今中俄美三角的基本特徵是中俄為戰略夥伴,在國際政治上與美國形成兩大思想和主張。但兩國針對一國的結構性的框架並未形成,更談不上「大三角」的復活。中俄都希望與美國合作,都希望避免與美國為敵,兩國都視其戰略合作為防禦性質,而不是反美聯盟。
  • 「世界警察」又上線:中俄買2000萬桶石油遭美國威脅,放膽來襲?
    引言美國一直有稱號叫「世界警察」,這個並不是說美國維護世界秩序很有一套,倒是說他們總是什麼事都要管。我國與俄羅斯聯手向委內瑞拉買了2000萬桶石油,就遭到了美國的阻撓和威脅,但是中俄兩國就會妥協嗎?看看如今美國在中東地區為了石油製造戰亂的局面,就能想像美國對委內瑞拉手裡的石油「垂涎三尺」,他們甚至想將委內瑞拉的領導人趕下臺,搶奪石油開採權為己所用。所以說,美國對委內瑞拉又愛又恨,愛的是石油,恨的是自己沒有開採權。中俄進口委內瑞拉的石油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石油資源,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的確也讓其他國家羨慕,想要購買。
  • 中俄合研的CR929大飛機或將下馬,發生了什麼?
    難道中俄要分道揚鑣了?對此有專家道出真相稱:中國等不起,聯合研發的進度實在太慢,而中國急需大飛機,因此只能選擇轉為自行獨立研製。,但目前這一市場被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兩家巨頭把控,其他國家只能接受這兩家巨頭的壟斷,身為國際大國的中國必須有自己的大飛機才能擺脫壟斷,因此中國耗費巨資自行研發了C919客機,並且成功斬獲了全球上千架訂單,不過C919體型上還只能算中型客機,為了研發一款真正的大飛機,前幾年中國與俄羅斯聯手展開了CR929項目,決定共同開發一款大型客機。
  • 美日組「八國聯軍」企圖瓜分月球,中俄要做觀眾還是該如何應對?
    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傾全國之力,實現了6次登陸月球,但是由於當時登陸月球政治意義大於實用意義,而且成本高得離譜,所以自從1972年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後,美國也再沒登陸過月球。反而跑去更加遙遠的火星,難道月球上的資源沒有吸引力嗎?
  • 強強聯手!中俄合作研究北極並培養年輕專家,各項技術將聯合研發
    然而這些秘密光靠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完全挖掘出來的,因此中俄兩國決定「強強聯手」在一起挖掘海洋以及南北極的秘密。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9月25日中俄兩國首次籤署了一份合作協議,該協議的內容規定俄羅斯扶持海洋領域技術發展的非營利組織將在中國建立海洋技術發展中心,並以此來實施創新項目,並組織南北極考察和培養年輕專家以及科學家。據悉此次籤署協議時,兩國分別派遣了,俄羅斯海洋領域技術發展組織的總經理亞歷山大·平斯基,而中國則是派遣了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軍以及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鬱來籤署相關協議。
  • 中俄海軍取長補短 可與西方聯盟匹敵?這是不是捧殺?
    這篇文章將中俄海軍實力結合起來考察,認為雙方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如果再加上必要的意願的話,甚至可以與對西方聯盟匹敵了。  媒體舉出的例子很多。  比如我國是全球造船業的領軍國家,目前的軍艦數量已經全球最多,甚至超過了美國軍艦的總和。  不過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多同盟的海軍力量,如果算上整個西方盟友的軍艦數量,當然是世界第一。  特別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核潛艇的數量,客觀而言依然稱霸全球。僅美國就有70艘,我國有大約10艘。
  • 觀察丨中俄聯手建造新空間站?俄公布月球計劃,卻將美排除在外
    俄公布月球計劃,將美排除在外對於美國此次的九佛也引起了眾多國家的不滿,而近期俄羅斯方的宇航局長表示也要對太空進行一個拓展計劃,但是時可能會跟友好國家一同去做這個項目,並且此次此項目卻是直接把美國給踢掉了,這做法也讓其他國家表示做的對。
  • 美國擔憂「胖五」,計劃瓜分月球?俄專家:美國人在做「美國夢」
    與此同時,「胖五」也引得大洋彼岸的美國擔憂不止,為此美國也開始密謀自己的「大計劃」。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正在起草一項由其主導的新型太空國際協議,此協議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命名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據悉,參加該協議的成員國將被允許在美國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 俄專家:美國未來或同時與中俄開戰,熱議:除非川普腦子進水了
    可隨著近些年來俄羅斯以及中國等國家的發展,一度讓美國有了地位動搖的危機感,為了遏制這些國家的發展,美國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即使在疫情蔓延全球的情況下,也沒有停止。而事實上,現在的美國跟以往相比,早已經不一樣了。 之前美國在多個國家心中的分量到底如何並不清楚,但如今在疫情的發酵下,反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 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核心技術超越美國,東方或將領跑世界
    圖為中國空間站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亞洲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它就是中國的天宮空間站,現在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樣品已經開始生產,將於2020年發射升空,它的出現代表著東方或將領跑全世界,而美國對此只能幹瞪眼,就目前來看天宮空間站的核心技術已經超越了美國,因為美國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建造空間站,這代表一旦現役的國際空間站退役,天宮空間站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隨著這一國之重器被曝光,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體轉向了東方。
  • 北約秘書長:中俄擁有核武,而北約卻沒有,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在北約的一次會議上,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為了更好維護世界和平,中俄應該放棄核武器。 因為中俄擁有核武器並不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而北約應該擁有核武器,只有這樣世界才能保持和平,如果北約沒有核武器,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 美軍興奮展示高超音速武器,速度僅5馬赫,距離中俄還有一定距離
    如今有很多國家都在極力研究高超音速武器,但是鑑於這款武器涉及到了很多複雜技術,所以直到現在,也就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研究出來了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目前,中俄兩國已經各自推出了自家的高超音速飛彈,這讓某些西方國家難以接受,畢竟被認為各方面都是第一的美國就在這一領域成為了落後一方,當然,每個國家都會有所短板,所以美方會在這一領域落後也實屬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這段時間,美方的新動作也開始頻繁起來,雖然不是關於已經造出了高超音速飛彈的消息。
  • 美媒:應警惕中俄導航聯盟 兩種系統搭配覆蓋全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國家利益》12月16日文章,原題:這才是美國應害怕的真正俄中同盟? 在北約與俄羅斯軍事擴充10年的背景下,另一條全球競爭前線逐漸浮現:俄正緩慢卻穩步地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格洛納斯」——原屬冷戰太空競賽項目,上世紀90年代後因資金缺乏遠遠落後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 中俄防空系統增強:美國現有飛彈不足以應對,已開始新型飛彈研發
    日前俄媒曾經報導稱,俄羅斯將於今年開始將向中國交付該系統,而這將大大提高中國總體防空能力,和中國其他防空裝置一起將中國的防空體系打造得更加堅實。而面對中俄雙方在防空能力的加強,美國當然不會毫無準備。武器向來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先進武器的出現,必將來帶其應對裝備的產生。據可靠消息稱,美國正在研製下一代反輻射飛彈AARGM-ER反輻射飛彈,而這正是美國對中俄防空系統的回應。
  • 中俄聯合策反土耳其,英語民族的霸權陸續瓦解,追隨者越來越少了
    同時,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三大基石,對中東阿拉伯人形成包圍壓制。伊朗爆發革命後開始反美,美國與埃及和沙特結盟。埃及、沙特、以色列三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耳其的對美國的價值和作用。蘇聯解體後,土耳其圍堵蘇聯的戰略價值降低,土耳其試圖通過包裝世俗化形象加入歐盟。隨著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崛起,歐盟對土耳其尤為忌憚。
  • 對標波音787,中俄合研大飛機迎來轉機:突破核心技術才能把握命運?
    、美國推行「制裁」外交局面下,CR929項目在2020年末重回正軌,也是中俄抱團取暖的戰略共贏:中國海關統計顯示2019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1107.5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未來還將在能源、交通、農業、航空航天等領域展開合作。
  • 中俄聯手研製的CR929出現分歧,CR929或成為C929?
    全球民航訊10月6日消息:當時為了打破空客和波音在寬體客機市場上的「兩家獨大」現象,我國和俄羅斯聯手制定了影響深遠的計劃,即成立中俄商用飛機國際有限公司(CRAIC),聯合研製CR929客機。該客機最初預計於2024年面世,但「天不遂人願」,CR929的研製遇到了新的障礙。由於和俄羅斯飛機製造商之間存在的分歧,CR929客機的交付日期將推遲到2029年。
  • 中俄被排除,德法不參與,美國登月「圈地」能成功嗎?
    不少評論稱,美國另起爐灶為登月制定規則,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其撇開聯合國打造的「小圈子」引來「太空北約」的擔憂,協議中有關「安全區」、太空資源利用的內容則讓外界擔心美國圖謀搶先登月「圈地」——在搞對外擴張上,美國是有傳統的。為何一眾關鍵國家不加入?「為何眾多國家拒絕籤署這一月球探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