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巔
【大軍事消息】2020年的印度,在大國關係中的角色定位似乎轉變了很多。
1、
今年以來,印度排擠在印投資的中國企業,在中印邊境挑起事端,自不必說,還越發積極地向美國的「印太戰略」靠攏,拉攏澳大利亞首度參與美日印「馬拉巴爾」印度洋聯合軍事演習,一度讓「美日澳印」這個亞洲小北約隱約露出輪廓。
印度陸軍參謀長
印度還操心南海問題,到了年底時分,印度越南不僅舉行線上總理峰會,學著美國人的嗓門,大談所謂南海「航行自由」,還派出艦艇千裡迢迢進南海,與越南海軍搞一把「通行演習」(passing exercise),看看,這演習代號差一點就直接稱作「航行自由」了。年底全球疫情加劇的時刻,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首次訪問韓國,號稱要「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對此,印媒露骨地表示,「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實力的擔憂與日俱增」。
2、
向西方靠攏的同時,有說法稱,印度似乎正在把「老朋友」莫斯科變成敵人。
12月24日,印俄媒體都提及,印度-俄羅斯年度峰會20年來首次取消,雖然印俄官方都強調,印俄關係依然「密切」,但有一種解讀認為,峰會完全可以在線上進行,因為印度總理莫迪今年已經和數位其他國家領導人舉行過線上峰會,包括澳大利亞總理、包括越南總理。
有分析認為,作為兩國戰略夥伴關係中最高的制度性對話機制,年度峰會的取消是因為莫斯科對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感到不安,而俄試圖調解中印邊境爭端的做法,也讓新德裡感到不滿。
有印度網友說,印度現在是美國的附庸,還有的說,印度的每個鄰國都不是朋友,現在「老朋友」莫斯科也在變成敵人。
3、
印度向西方靠攏、印俄關係出現趨冷苗頭的同時,中俄關係今年堪稱是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年底,中俄領導人打了一個關鍵電話,這是兩位老朋友今年第五次通電話。正如「牛彈琴」所言,如此頻密的電話外交,非常非常罕見,既反映了今年世界的特殊形勢,更凸顯了中俄關係的深度和特殊。
領導人明確指出,明年中俄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他還強調,中俄關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幹擾。
咱外交部更是發言說: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
4、
當蘇聯如日中天,美國視蘇聯為眼中釘和最大對手,於是拉攏中國對付蘇聯,現如今,美國視中俄兩家為主要戰略對手,視中國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在中美俄大三角當中,中俄無比明智地實現了背靠背,「尚未結盟卻勝似結盟」,美國雖試圖分化瓦解卻依舊無可奈何,於是伸出多款誘惑和橄欖枝,竭力拉攏印度制衡中國,而在中俄背靠背的形勢下,搞中國也就意味著搞中俄,這正是俄印關係趨冷的根源,而印度在權衡之後,試圖抓住美國伸來的橄欖枝,利用這個重大時機,圖謀為自身贏得國家利益最大化,這樣一來,中美俄「大三角」就有可能向著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轉化。
三角形的任何兩邊大於第三邊,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能夠與兩個以上的大國對抗。
古羅馬人開始為了自衛,先與北方的高盧人打仗,後又與南方迦太基人發生戰爭,取得輝煌勝利後,繼續向整個地中海國家進攻,結果導致整個羅馬帝國滅亡;19世紀初,拿破崙與英國作戰,取得輝煌勝利,繼而於1812年輕率深入俄國,三年便遭遇敗績;20世紀40年代,希特勒開始跟英國作對,贏得西歐,得意之際1941年揮師殺向蘇聯,又是三年慘敗;同期的日本與中國作戰,初期節節取勝,1941年珍珠港事件開啟對美作戰,依然是三年而敗;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場,美國與中國蘇聯對陣,又是三年而敗;60年代的越南戰場,美國還是與中蘇作對,時間長了一些,但結果也是敗得沒有面子;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與中美作對,結果很快敗陣並於戈巴契夫時期解體。
博弈
5、
相信,如今的美國戰略界也看得明白,在中美俄大三角中,中俄背靠背,美國沒有取勝的把握,於是,印度的角色越發凸顯,甚至成為關鍵的一股力量,如果印度與中俄走近,哪怕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只要不被美國拉攏,就已足夠,但如果印度與美國走近,被美國拉攏到一邊,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博弈,變數顯然將會加大。
至此,你就會明白,這幾年印度為何在國際上看上去左右逢源,「印太戰略」拉攏它,上合組織吸收它,金磚國家有它一份,RECP談判對印度也是苦口婆心耐心勸說……
至此,你就會明白,在中印邊境對峙問題上,咱們在堅定維護每一寸土地的同時,始終沒有「3D全面列印」的意願。至於那些單單對比中印兩家實力,以為咱們擁有6:1的總體實力優勢,就應對印祭出大招的觀點,實在是屬於頭腦簡單。
6、
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模式,不一定能成,美國還在搞一盤大棋,試圖重新凝聚西歐、亞太力量,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逼迫中國應對陣營對立的局面,減緩中國發展速度,然後再對擁護中國的陣營搞和平演變內部分化,讓中國重演蘇聯的悲劇。
但中國素來不缺智慧,當今又有實力和強力領導層,對美國的套路,咱就是不接招,總體上避免與美直接對抗,也不搞什麼陣營對立,對外宣稱永不稱霸、不搞軍事結盟,一邊搞亞投行,一邊建設非洲,一邊搞一帶一路,做成了一百多年來德國、蘇聯想做沒做成的事——打通亞歐大陸,2020大疫之年我們更是似在不經意間完成了兩大步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中旬順利籤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12月底如期完成……
RCEP,印度沒有加入。
歷經7年,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終於如期完成。
總之,只要咱們堅守大方向,保持戰略定力,不搞大冒進,不搞極端化,不出現重大戰略失誤,並及時根據情勢微調策略戰術,那麼,美國的招數無法從根本上阻遏我們奮力前行的勢頭,復興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至於印度這兩年讓人噁心的行徑,咱也不必著急上火,我們的目標,壓根不是戰勝印度,甚至也不是戰勝美國,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自己。
大手筆
【版權聲明】本作品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