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打壓適得其反美促使中俄太空緊密合作美媒:NASA要加油了

2020-10-07 趙告天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據俄塔斯社6月9日報導,俄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表示,俄準備與中方分享重型火箭的參數等信息,並希望兩國聯合建月球基地。雙方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俄方有許多先進的航天技術和經驗,而中方資金比較充裕,同時,在在航天領域積累了許多尖端技術。比如,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就需要克服多項技術難題,才能成功。

美國在航天領域最大的問題,同樣面臨資金緊張的困境。不久前,美國國會否決總統川普為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增加16億美元的撥款。6月7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開放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遊,一張門票5800萬美元,每個在太空站每天還得花38000美元。這是NASA在美國政府緊縮太空預算經費的背景下的無奈之舉。

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正式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負責運送航天員和登月艙的超級火箭是波音研製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其最大推力可達到4000噸,超過「阿波羅」計劃的「土星五號」火箭3340噸的推力。據航天專家介紹,SLS重型火箭全長約百米。最大運載能力達到70至130噸,可用於登陸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測任務。

不過SLS項目進展遲緩,首飛時間已經推遲到2020年。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2024年靠它難以實現載人登月。據美國《太空》網站透露,如果SLS延期的話,NASA或許可以考慮,用(SpaceX)公司63噸運力的「獵鷹重型」火箭。可以將登月飛船分為兩部分,用兩枚火箭將不同艙段發射到近地軌道,再進行對接。

俄羅斯計劃2028年發射「葉尼塞」重型運載火箭,並用它執行載人登月任務。「葉尼塞」運載火箭能將88-103噸貨物送上近地軌道,將20-27噸貨物送上月球軌道。另外,俄羅斯還將研發「頓河」超重型火箭,計劃2029年首次發射。「頓河」火箭能將125-130噸載荷送上近地軌道,將32噸的貨物送上月球軌道。

迄今為止,美國仍是唯一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國家。不過,美國的優勢將很快會被其他國家打破。據悉,不僅中俄有載人登月計劃,還有印度、日本及歐洲都有類似計劃。美國NASA也不甘示弱,表示將重新登陸月球,並計劃於2024年實現。今後,世界主要航天大國對月球和火星等太空領域的探索,將進入激烈競爭的時代。

為了確保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近期美國連續出臺禁令,一方面要中止與俄羅斯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又竭力對華為等高科技企業進行打壓。不過,美國的科技封鎖和禁令,並不能遏制其他國家在科技及航天領域的發展,反而促使中俄加強在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密切合作。

中俄合作可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有了俄方的技術合作,我國自行研製的重型運載火箭勢必會更快取得突破,這讓美國有些著急了!有美國媒體呼籲:NASA需要加油了!在太空航天領域激烈競爭之下,中美俄都有各自的登月計劃,誰會是下一個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呢?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美發動貿易戰「適得其反」 戰火幾乎燒垮美小企業
    原標題:美發動貿易戰「適得其反」戰火幾乎燒垮美小企業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導美媒稱,由於全球經濟不穩定和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專注於小型美國股票的羅素2000指數,自去年10月開始下跌近15%。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6日報導,TIAA銀行全球市場總裁克裡斯·加夫尼(Chris Gaffney)表示,鑑於中國和其他國際市場的需求減弱,投資者對於小型美國公司將遭遇的情況可能做出錯誤的推斷。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他們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建立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關係,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一場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西北望︱中俄美之間:如果不是「大三角」,是什麼?
    如果要對中俄美關係現狀作一個簡要的描述,可以這樣說:當今中俄美三角的基本特徵是中俄為戰略夥伴,在國際政治上與美國形成兩大思想和主張。但兩國針對一國的結構性的框架並未形成,更談不上「大三角」的復活。中俄都希望與美國合作,都希望避免與美國為敵,兩國都視其戰略合作為防禦性質,而不是反美聯盟。
  • 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
    原標題: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31日刊發題為《2020年六大軍事太空事件》一文,作者為內森·斯特勞特。全文摘編如下:美國太空軍的頭一整年標誌著美軍在太空領域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從一個新生的軍種發展到籤訂大規模的新發射合同,2020年是太空領域繁忙的一年。
  • 俄放棄與美太空合作,力挺我國?俄媒:中國太空探索將給世界驚喜
    值得指出的是,就在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的同一天,俄羅斯國家太空公司負責人羅斯科斯莫斯表示俄羅斯航天局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建立了信任關係,這為兩國在空間領域的雙邊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並表達了對中俄太空合作美好前景的預想。
  • 美媒:「龍」飛船開啟太空飛行新時代
    美媒稱,載有4名太空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晚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報導指出,在開展本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之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NASA進行了十多年的合作,以建造一艘能夠安全將人類送入軌道和國際空間站並帶回地球的宇宙飛船。儘管15日的發射只是第一步,但卻是關鍵的一步。NASA負責人類太空探索的官員凱茜·利德斯說:「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過程。想到那些多年來一直為這一任務做準備的人,我激動得難以言表。」
  • 美媒:應警惕中俄導航聯盟 兩種系統搭配覆蓋全球
    在北約與俄羅斯軍事擴充10年的背景下,另一條全球競爭前線逐漸浮現:俄正緩慢卻穩步地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格洛納斯」——原屬冷戰太空競賽項目,上世紀90年代後因資金缺乏遠遠落後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但2003年克裡姆林宮恢復該項目,2015年俄推出最新版「格洛納斯-K」,並計劃2022年發布全部國產的K2版。與此同時,俄正不動聲色地與中國就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合作。
  • 中俄航空航天開展新合作 著眼清理太空垃圾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6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表示中國正在考慮與俄羅斯合作清理太空垃圾。田玉龍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俄過去在航空航天方面有著良好的合作。中國目前在海南有新的發射地點,俄羅斯在東方港也有東方航天發射場,兩國未來合作將著眼於聯合發射活動。此外,中俄還將在空間物體、太空垃圾觀測及管理方面展開合作。田玉龍還表示,中俄兩國正在對遠程遙感衛星展開緊密合作。他指出,兩國政府間合作十分融洽,並且合作還涉及工業和商業領域。
  • 美防長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不料評論「翻車」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還頻繁就「中俄威脅」進行炒作。近日,在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活動上,埃斯珀再次就此發表演講。他在講話過程中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稱「中俄盟國加起來不到10個」,不料評論「翻車」,有人糾正這位美防長:怕是美國才沒有什麼盟友了吧。
  • 美知道怕了?20日,中國正式打出「王牌」,王毅第一時間把話挑明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美媒驚嘆。這是中國開展雄心勃勃太空計劃以來的第一次。報導還強調,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績是在與美國完全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12月18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從2020年12月2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徵收期限為5年。
  • 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以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是一旦被封鎖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4000億美元花得值!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據了解,馬六甲海峽每天平均通過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過8萬多艘,成為僅次於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
  • 川普要發愁!中國與沙特合作,打壓華為的結果或超出美國掌控
    路透社10月23日的消息報導,沙特的數據部門與中國企業華為,進行了洽談並達成合作,中國與沙特雙方,就之前抵制華為問題進行了溝通。這一新聞的報導,意味著以美為首的國家,抵制華為的計劃已經出現了裂痕。
  • 中俄向聯合國提交防太空軍備競賽草案 俄斥美阻攔條約討論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和中國將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決議草案提交聯合國大會審查,該草案旨在防止太空軍備競賽。俄羅斯外交部軍備控制和不擴散司副司長弗拉基米爾·葉爾馬科夫17日在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會議上發言時呼籲所有國家支持該倡議。
  • 當美國無法撼動中俄肩並肩 須警惕中美俄大三角轉向美印VS中俄大四...
    年底全球疫情加劇的時刻,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首次訪問韓國,號稱要「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對此,印媒露骨地表示,「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實力的擔憂與日俱增」。 2、 向西方靠攏的同時,有說法稱,印度似乎正在把「老朋友」莫斯科變成敵人。
  • 美國再制裁5家中企 央視:極限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國際銳評|繼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1日以國家安全關切為由,將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等5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它們從美國供應商採購零部件。相關決定於6月24日生效。
  • 美債提振美元 英國封鎖令英鎊雙重受壓
    最近的英鎊運行,可以說是受到美元的影響很大,之所以英鎊能從1.36上方回落下來,確實也是要感謝美元,因為美國國債收益率提振了美元,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升破1.0%,為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債收益率的大漲,提振美元反彈。從而打壓了非美貨幣的漲勢。
  • 國產轟20或將亮相,英媒:打擊範圍達12000公裡,可突破島鏈封鎖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消息,美媒認為,中國全新的轟20遠程隱形轟炸機,將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轟20的出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幾乎覆蓋了美國本土。
  • 美中火星探測器同月升空,美媒:火星探索將成為兩國競爭新舞臺
    美媒認為,美國和中國都在7月開始新的火星探索任務,為兩國間的競爭建立了新的舞臺。,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們在航天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但總會有持相反意見的人認為,太空競賽不可避免地是政治性的。NASA的早期任務,特別是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的壯舉,便得益於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對抗。美媒稱,部分人士認為,對中國而言,在航天領域超越美國,將使得中國獲得潛在聲望。如果「天問一號」成功,中國將最終派人登陸火星。
  • 中國日報網評:中俄在國際舞臺上演協作華章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峰會上,中俄表達了一致立場,呼籲國際社會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疫情挑戰。兩國元首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共同促進金磚合作在「俄羅斯年」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果,鞏固金磚國家戰略夥伴關係,深化經貿財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輪驅動」合作,拓展「金磚+」合作。
  • 俄媒披露美人體病毒實驗內幕:周邊多個秘密基地,人畜意外死亡
    俄羅斯是美國的主要對手,為了打壓俄羅斯美國採取了很多手段。俄羅斯塔斯社、俄羅斯衛星網近期披露,為了打壓俄羅斯,美國可謂是不擇手段。正如當初美國建國那樣,其對印第安人的殺戮是根本不擇手段的。